自古以来,凡亲人过世,没有不悲伤的。尤其最挨近的亲人,其沉痛之情往往借助哭声来表达。悲伤真情流露到极度,就是铁石心肠的无亲无故的人也被感染得掉下泪来。然而,亲人过世,难以复生,哀悼有定规,悲伤需节制,什么时候要沉痛哀悼,什么时候必须节哀,什么时候绝对不能哭,都要受到风俗习惯的制约。对此,人们一点也不敢马虎。
落丧就绪,当日便向主要亲戚报丧。是男性的,出嫁女儿接到讣告或鞔鞋布,沿路哭丧,赶往娘家,俗称“哭路头”;孝眷可以尽情宣泄悲哀,号啕痛哭也好,哽咽饮泣也罢,但悲泣涕泪不得落到亡人身上。如果逝世者是女性,当日便去请娘家。娘家必须请三次才行,这是和当年提亲时“成也三回,不成也三回”相照应的,体现出了有始有终。
与此同时,孝子要在家族和庄村中(有的带有选择性)挨门逐户磕头,请大家多多效劳和守夜。
从即日起,乡邻、亲戚、朋友等,皆带着纸钱等先后吊丧,焚香化纸祭奠,行磕头礼,俗谓“望丧”;孝子啜泣回拜。晚上,孝眷及村上人要在灵前烧“黄昏纸”;村邻在丧家守夜打牌、下棋、说古谈今,甚至赌博等,谓之“坐夜”“守丧场”。夜间,主家提供烟、酒、茶水及其“宵夜饭”。待至五更时分鸣炮,为亡人烧“鸡鸣纸”,俗称“化晨昏纸”。
望丧、烧黄昏纸、化晨昏纸,哭丧时间不能太久,俗称“小哀”。
孝子每日要在灵前献茶供饭,一日三餐犹如生前。
如是妣丧,娘舅家人到来后,置酒上坐,孝子拜伏于地,听其“责不是”。得到原谅后,方能起身。
这责不是,大多数都是从俗走走过场。即便外甥在娘面前不孝,也只能当着众人的面隐忍不发,轻描淡写几句就过去了。也有例外的,就是外甥特别忤逆,老人死得凄惨,便让其购置四页齐老房板,或重新再添置一二套老衣,作为惩罚。
境内俗例,除“望丧”之外,择日还要举行“大烧纸”(即集中吊丧)仪式。首先由亲戚子女举行家祭仪式,宣读祭文,在哀乐声中孝子逐一转香奠礼,烧纸摆饭。此日,旧时开吊祭奠仪式比较隆重,有全礼和半礼之别,也有“小将就”的;如今,古丧葬礼有所复活,开吊祭奠至为慎重,肃穆而有序。清晨,脚蹬白布面鞋,鸣鞭炮,鼓乐前导,凡服孝男女,“五服”分明。男性穿孝衫,头戴麻冠孝帽,腰束麻缕,俯首、躬腰、拄丧杖(俗称“哭丧棒”“拄棍”和“孝棍”),依次出庐(俗谓“草铺”)或出大门“迎纸货”,行早奠礼。简者,献饭献茶献酒,烧纸举哀;繁者,有礼宾(俗称“老爷”)赞礼,三献,读祝文、烧纸、举哀。
大烧纸时,柩前设香案,献供品,孝子以男左女右之制跪于苫次。凡来祭奠者,鸣炮、上香、跪拜、烧纸;至亲则上饭,孝男频频稽首答礼,孝眷哭祭。亲友送挽幛、挽联、花圈、冥币。送市面流通钱币称为“奠礼”,数额不拘,多因亲疏及礼尚往来的通例而不同。此即古礼中所谓的“赙仪”,有相助之意,正是旧志所说的“有丧心赙”。
此日,不讲贫贱富贵,丧礼是最隆重的。凡属丧眷家的亲戚朋友,都要前往烧纸祭奠,缺者将意味着今后断绝了来往。撒“海孝”的人要接受孝布;不撒“海孝”的客随礼俗,丧场里外,多有区别。外来“烧纸”的炮声在大门外一响,祭堂内草铺上的男女便动哭声相迎,是孝男中的长者还要出铺陪同来宾哭祭叩首。烧纸结束,孝男孝女必须节哀止泣。每来一批“烧纸”者,孝男孝女必须迎着哭祭一次。也就是说,有多少批,就哭悼多少次。
所以,大烧纸之日,整天是炮声不断,哀乐不绝,哭声连连,在哭声中夹杂有诉说,寄托着难以尽了的哀思。凡来烧纸者,行礼毕,丧家皆以宴席招待后,再在灵柩前上香,辞去。
说实在的,在佛教文化中,并没有给已故亲人烧纸钱的做法,也不认为烧掉的纸钱,可以让先人收到,并在阴间使用。民众却不这样看,反而认为人死了会变成鬼,鬼的世界也像人一样,需要花钱。但佛教中认为,鬼是六道轮回之一,人死后变为鬼的可能也只有六分之一。生命在六道间轮回,死后投到哪一道,受生前业力影响,自己无法决定。而鬼道是六道轮回中的三恶道之一,死后如果投生到鬼道,会过得很悲惨,时刻得忍受煎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使用阳间烧的纸钱。佛教讲究慈悲为怀,虽然烧纸钱并没有用,但这是一种祭奠、缅怀先人的方式,也尊重烧纸钱的民间习俗了。饮水思源,视死如生,烧纸钱祭拜先人,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哀悼的方式不单单是大烧纸哭祭,还体现在孝帽、丧杖、服饰等许多方面。
成殓成孝时,都要为亲人戴“孝”。大烧纸时,九族内小字辈亦戴孝。“孝”是什么?“孝”是一种表明亲人去世,小人及友人佩戴的一种标志,通常用白布撕扯折叠,用生麻细缕交连成的环状帽子,在丧场及殡葬时戴在头上;有的因特殊原因,取其自便,也可套在臂膊上。俗语说:“亡者为上。”亲族、朋友人人有“孝”,俗谓“海孝”或“通孝”,子、女辈为白孝,孙子、重孙辈为红孝。红孝者,俗谓“隔辈”,是为了防止亡灵的阴魂损伤冲害幼辈子孙的标识。
丧杖,又叫“孝棍”或“哭丧棒”,过去是男“竹”女“桐”,现在多为活柳枝。长子“丧杖”仅长数寸,以后诸子的渐次增长,上均缠粘白纸条;是孙子、重孙辈的,上缠粘红纸条。哭丧送葬结束后,全部插入坟脚。
喜白忌红,孝子要依礼成服。过去丧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谓之五服,用料和缝法各不相同,以示轻重。
最重的丧服是“斩缞”,用最粗糙的生麻织制而成,豁口绽边,也不缉边。儿女为父母、子长孙为祖父母、妻为夫着丧服,都属此类。
次重丧服是“齐缞”,是用粗生麻纺织制成,剪缝时缉边。
稍轻丧服是“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比齐缞稍微细一些,为伯叔父母及堂兄弟丧服。
次轻丧服是“小功”,是用最轻丧服是“缌麻”,是用最熟的细麻布缝成,为从曾祖父母、族伯父母、表兄弟、岳父母丧服。
从以上较古老的五种丧服可以看出,越是血缘亲近的丧服越重,其质料最差,缝制也最粗糙。古丧服虽分类严格,但也受到客观现实的种种制约。境内种麻织布发达,但南地与北地略有差异:南地曾为氐羌民族,北地多为秦人和汉族,后虽同化,但俗仪显现出了多元复合型。后来,除豪门显贵曾全遵古服礼之外,大部分人则嫌其烦冗,基本上只是有所与古礼契合。
“孝服”多数以全、半来区分。全孝又称麻孝,由长子、长孙戴(无亲生儿子可由继子戴麻孝),余者穿粗白布缝制的不缉边或缉边的丧服,长子披麻戴孝,服丧期为三年;半孝又称白孝,也叫棉孝,由侄儿、侄女、女婿、外甥着粗白布丧服,不加麻,鞔白布鞋面,孝期分尽七、百日,甚至周年不等。
戴全孝者在百日之内忌剃头发、刮胡须、洗澡、洗衣服,俗称“忌垢痂”;戴半孝者,忌垢痂的时日可长可短,可视具体实际,但一定要过了“尽七”。抛开古礼俗信,从现实的角度审视“忌垢痂”,重要表明了余哀未尽之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麻织品在境内近乎绝迹,棉土布也很少有人织造,在丧服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全用白的确良或别的白布料来缝制丧服,长子戴生帽(牛皮纸剪粘),腰肩间斜束麻带,以示“披麻戴孝”,加以区分。至于孝帽,有的则承袭旧制,有的则以黑纱或于黑纱上缝缀一“孝”字替代,或者在鞋面上鞔白布,或者在胸前缀小白花,新旧结合以示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