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寿堂寿礼与寿宴

祝寿源于原始的巫术思维。由于这一思维形式,一直在民间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识中存在着,所以在民间信仰中的语言或行为上就产生了两个主要作用,即谶语和咒语的作用。如庆寿时书写的寿字,送的寿礼,吃的寿面等等,都是一些咒语的形式。

以此禳解目的有二:一是禳灾辟凶,延年益寿;二是求吉纳祥,福泽子孙。故此,办寿时不分宾主,人人的语言都是吉庆的。

首先,祝寿前要把寿堂设置起来。寿堂中奉三代祖先牌位,点寿蜡,燃寿香,掛寿幛,摆方阵置上茶、酒、寿桃等;门柱上贴寿联,庭院张灯结彩,并请祖归位祭祀。

其次,在寿礼未举行之前要请客。上亲,儿孙上门下请帖(现在是请柬,由过去请帖演变而来),当面跪请;一般亲戚、朋亲、庄亲,则上门拜请,不下请帖,按辈序而论。现在,多数仍遵循古礼;有的则利用先进通讯设备,或电话或短信邀请,显得方便快捷,也很少有非议。

三是在寿礼当天,寿堂前的陈设要尽量换新,要有寿桃、寿糕、寿面、福寿干果等。关于“寿桃”是有来历的。相传战国时期齐人孙膑自十八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别家乡十二年。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回家看望老母,临行前鬼谷子随手摘了一颗桃子让他献给高堂。没有想到老母亲吃了桃子后,竟然返老还童。传说毕竟是传说,是真是假,人们没法考证,但桃子所蕴涵的美好寓意,却被人们传了下来。

拜寿是讲究俗规礼仪的。凡来参加祝寿的人,在寿堂拜寿。要分开亲疏远近,做到辈序不倒。因辈序不同,礼数亦有差异。过去,多兴跪拜大礼,现在视其实际亦有简略。上香叩拜,一般四拜一揖;子侄则不同,皆行四拜四揖。同时,每当祝寿者一进寿堂,儿孙均要跪拜还礼致谢。

参加祝寿(又俗称贺寿)的人,人人都带着寿礼。

过去,除联名一起挂寿幛之外,寿礼各有不同:有贺以对联、粮食的,有贺以烟酒、钱币的……但面鱼和寿面必不可少。面鱼,象征百岁有余;寿面,象征长寿延年。如今,挂寿联、寿幛的日趋减少,寿礼档次却在不断提高。寿礼中少了面鱼、寿面,绝大多数是烟、茶、酒和一些营养保健品。

俗礼的改变,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技术发达,长寿之人也越来越多;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的观念也不同了。

“过寿”要大宴宾客。新中国成立前夕,主家宴客的标准多为“九碗三行子”,酒为家酿,一切全属于自产;20世纪70年代,多为“四菜一汤”,档次亦有高低;近二十年来,多为“十全”“十三花”,有烟有酒,档次居高不下,攀比之风见长,城乡已无差别。

《陇南文史》第七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nYeBqFl0Yk7wJ3gU+KTlZrT0a2ExA/Kb3VdD09DNrrnXp6SdT9dmohZiaPdAGV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