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过门”“梳头”之后,就成了人家的媳妇。初为人媳,要受到许多俗礼的约束,还要接受夫权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训诫,其目的无非是让其顺顺当当、服服帖帖地成为男子家的一个好媳妇。这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比如,不能浓妆艳抹,吃饭要细嚼慢咽,走路要轻脚碎步,说话不能高喉咙大嗓,忌串门访友,等等。
婚礼之后的三天中,旧时新娘子不下厨灶,也不干任何家务。在现在看来,似乎是照顾新娘子休息三天、轻松三天;新入陌生之家,不熟悉环境,不知道各种灶具及家什的摆设位置,故此优待而已。其实,这只是人们对此俗的一种牵强性解释,并非原始深层民俗信仰的真实本意。过去主要怕新娘子身上有煞气,也有秽气,怕冲犯或玷污神祇,会招来灾祸。人们明着不讲,只是巧言而已。限制新娘子串门走动,其实怕人们说长道短,有不安本分之嫌。
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带着“过事情”剩下的部分菜肴之类,要回趟娘家探望一次父母。但不能留宿,必须当天返回夫家。此俗现在仍有,是当地早期“拜舅姑”之俗的演变。
茶饭和针线,这是衡量新娘子是否心灵手巧的两大标准。新婚的第四天,新娘子开始进厨房,要亲手调面和面擀制面条。做成之后,男方家要邀请一些亲友一同品尝。这一顿饭,当地俗称“试刀面”。试刀面,是试其新娘子的茶饭手艺如何。对此顿面食,历来人们都很看重,尤其新娘子不能有半点疏忽,往往拿出了平日娘家里所学的所有茶饭手艺,借此好博得人们的赞誉。
过去全是手工擀切,程序繁多。现在有了榨面机,做饭用上了电器,一顿试刀面实在是举手之劳,可以说徒有其名。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现在新娘子第二天便下厨。至于试刀面,有的家族仍承袭古俗,有的家族已废除不兴。
新婚不久,娘家人有“看望女子”的习俗。娘家人看望出嫁的女儿,没有固定的时日,一般由两亲家协商而定。如果半月后转头回娘家,一般在五天时看望;如果是五天时转头回娘家,一般在三天时看望。看望时,通常是新娘家家族中的女性代表,少则十余人,多则数十人。不过,家族中必须家家有代表,不论老少病残;亲戚和朋友也一起前往,但忌男性参加。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有极个别男性参加的。
早期看望女子时,人人用书笼子提四个白面花卷作为礼物;现在不同了,什么礼物都有,其实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缘故。娘家人和娘家至亲好友看望女子时,婆家要盛情款待,跟过事情一样慎重,招待两次,丝毫不敢疏忽。
“看望女子”的习俗,可谓传承年代久远。表象看起来是寄托了娘家人思念已嫁出的女子之情,看其在婆家相处的近况,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因素,比如前往人数的多少,可以折射出娘家的人缘和家族的势力情况,也好让婆家掂掂轻重,善待“媳妇”。过去,娘家人看望已嫁出的女子,是最看重人脉的,往往越多越有排场。比如,姜席缜的马安村就很特别:多年村风使然,凡看望出嫁的女子,全村户户不落,皆派代表,即便两家平日有隔阂,也要积极参与。现在,此俗仍很兴盛。
到了预定日子,新娘要转头回娘家,俗谓“兑房娘家”。新娘在夫家住了几天,必须在娘家也同样住几天。过去多为十天半月,长则一月,现在通常是五至十天,不能有一天的差错。转头回娘家时,必须由娘家的伯伯或叔叔,也可以由父亲接送。届时,天还没有放亮之前,路途尽量避开行人,否则多有说法。送时,也在天未放亮之前,若路途碰见男性,则主头胎生男孩;若遇见女性,则主头胎生女孩;若碰见担水、挑柴之人或骡马驮子,则主财运亨通;若碰见乞丐、空身之人,则主不吉。这头回娘家接送的俗信,至今一些老年人还挂在口头,教育着子孙,照遵不误。由此可见,有些民俗的生命力是极强的。
头回娘家转过,新娘子再回娘家也就没有过多的俗礼约束了。不过,必须得超过百天,才能在娘家或亲戚家留宿。白天外出,不论远近,一定要在当天转回婆家,以避空房之忌(转头回娘家无此禁忌)。这种习俗,是专为新婚夫妇特设的,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老年人对小一辈“早生贵子早得继”的期冀。过去一直是这样。
1927年前后,国民党统治的边远山区开始提倡妇女放足(积习女孩子在8岁就要缠足)、换发式,妇女有所解放,也算是时代的一大进步。现在男女平等,婚事新办,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新风渐盛,传承的不少古俗也失去了不少本来意义。
新婚之后,新的家庭已确定,婚俗也就结束了。
[1]《陇南文史》第七辑,2012年12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刊发时标题改为(西和人生仪礼)。
[2]《中国乞巧》2019年第2期,刊发时标题改为《西汉水流域的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