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致敬听风者彭战获先生
——读《走进乞巧文化之乡》随感

冯春晖

它起于阡陌,生生不绝;它存在于山谷,不断回响;它被赓续传承,洞穿千年;它亘古不变,生生不息;它跨越山海,历久弥新。它就是那些在阡陌小径蔓延的声音,它就是那些在一年又一年的特定时日被晾晒的心情,它就是至今仍然鲜活靓丽的民俗文化!

感谢彭战获先生,他是与仇池大地俱缘勤奋的听风者,聆听西和千年民俗文化,用一生的执着与智慧,引言万物,点石成金,将仇池大地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这本《走进乞巧文化之乡》!

这部民俗文化专著分岁时信仰、人生礼仪、衣食住行、乞巧论坛、游艺说唱、古今趣谈等六辑,外加附录工艺美术、过往文存,共收入文章四十八篇。作品分门别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雅俗共赏,展示了甘肃西和独特的民俗生活画卷。既是当下学习挖掘的珍贵蓝本,也是留存后世的珍贵资料,为助推当地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彭战获先生长期在乡村基础教育一线工作,早在1978年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他从身边新闻写起,到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再到地域文化研究和长篇小说创作,在辛苦的教学之余一直笔耕不辍。至目前,先后出版专著有《西峪传奇》《杏花魂》《仙桃奇缘》《陇南春倌》《仇池风云》(上、下)《神圣的娱乐》,与人合著有《姜席史话》《西和县汽车站志》等,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作品获市征文奖、文艺奖、社科奖4次,省民间文艺“百合花”等奖3次,国家三套集成重点科研项目奖1次。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他的事迹以报告文学形式被编入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默默无闻》一书,同时还受到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委员会三家的联合表彰,甘肃电视台也在“甘肃新闻”中及时报道过此事。彭战获先生以他的勤奋,让多少繁忙的日子更加繁忙,让多少枯寂的日子更加充实。回头看,正是由于扎根农村沃土,一步一个脚印,他收获到丰盈的民俗文化别人无法企及,他在民间文艺上的贡献也令人望其项背。

我对彭战获先生的最初了解,是他热爱新闻写作的一面。我在西和县委报道组工作之时,他就是西和县基层的“老新闻工作者”,也是我非常尊敬的“新闻老前辈”与兄长。他是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及省内外几家报纸的通讯员,是西和县基层的重要撰稿者。虽然他的本职是教育教学,但工作之余酷爱写作,特别是《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甘肃工人报》《甘肃科技报》《陇南报》上,每周都能看到他的文章。也正是这份写作的执着与热爱,使得他又在民间文艺、民俗文化等领域开拓进取,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成长为一名写作的多面手。他于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都有涉猎,且成绩非凡。《西峪传奇》《杏花魂》《仙桃奇缘》《仇池风云》等依据西和地域民间传说创作的小说,情节生动,人物传神,语言简练,将千百年来西和县这块古仇池大地的神秘与厚重,系统全面酣畅淋漓地全面展示出来,为西和大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是西和县乃至陇南探寻古韵新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宝藏,对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意义深远。

在乡村一线,彭战获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并不优越,相反,他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他却甘于寂寞,忍辱负重,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汲取生活养分,提炼、总结、升华来自基层的文化基因,使其成为厚重的文化宝藏。他曾在《汲取与付出》(见1988年1月3日《甘肃日报》副刊)一文中写道:“我是一个人民教师,出于特定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对星期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人的性格不同,职业分工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谓兴趣爱好也就有所不同。从孩提时代到现在,我一直居住、工作在陇南山乡,这里人杰地灵,勤劳勇敢的历代人民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学。继承这份遗产,对丰富民间文学宝库,将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我自幼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在夏天的树荫下,冬日的饲养场,叔婶的庭院里,爷爷的热炕上,那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则则妙趣无穷的笑话。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谣曲,一条条形象生动的谜语,都引起了我无尽的联想,使我自然而然地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我经常挤时间到群众中去,闪光的民间口头文学像有一股魔力似的,深深地吸引着我。多年来,我利用星期天搜集、整理了100余篇民间传说故事和笑话,200多条谜语,70多首谣曲,并先后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仇池山的仙桃树》等20余篇民间故事和传说。星期天的确是紧张、繁忙的。既要备课,又要采风,有时还要采写新闻和搞点创作。有人说我这样紧巴巴地过日子是自讨苦吃,划不来。其实,业余爱好是个人情趣所致,有什么得失可讲哩?我认为这样过星期天,比逛马路、转商店、睡大觉要有意思得多。从中,我汲取了许多民间文学丰富的营养,提高了我的文学素质,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人来说,毫无疑问,这实在是一种享受。”这是三十六年前彭战获先生的自白。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值得令人敬重的!他走着一条文化学者恪守的路子,今天,回首看他一路走来的收获,从他身上也为年轻人提供了诸多启迪与教益,但愿有心者能从中悟深悟透。

彭战获先生早在1982年就加入了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是西和县最早收集、整理、研究乞巧文化的学者之一。他先后在《甘肃文艺》《甘肃史志》《陇南师专学报》《中国乞巧》《陇南报》等报刊上,发表了《陇南乞巧节渊源及传流初探》《“乞巧歌”主歌曲调特色探微》《略论“乞巧歌”副歌曲调及副歌特色》《秦风遗俗“乞巧节”》《独具魅力的“乞巧节”》《秦人、白马氐与乞巧风俗》等多篇文章,有的还被多家报刊转载,有的被收入《西和文史资料》《西和乞巧志》《陇南秦文化研究资料》和甘肃秦文化、白马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中。他前期生活、工作的姜席境内,是西和县重要的乞巧文化传承地之一。他对乞巧文化的研究也助推了后来西和县申请乞巧文化之乡步伐,是一名默默无闻却又实实在在的贡献者。

彭战获先生也是陇南春倌文化的深度挖掘者。他倾注多年心血搜集整理的长达10万字的地方春倌文化史料,被政协西和县文史委收入《西和县文史资料》,《仇池》杂志随之又全文刊发。说到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当时彩源打印部刚印出清样,正逢省上几位“非遗”专家来西和考察,听地方领导汇报后,对西和春倌说春很感兴趣,在来不及校正清样的情况下,急忙先装订了10份交给了专家,从而为成功申报省级“非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依据。后来,他以此为基础编著出版了《陇南春倌》一书,先后获得陇南文艺奖、陇南社科奖和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等多个奖项。

《走进乞巧文化之乡》基本囊括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地域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昭示着这方土地的厚重与深邃,博大与深刻。千百年来,栖息于这方土地的人们,勤劳勇敢,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的灿烂夺目的民俗文化,夯实了儒家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底色与根脉。而更加让人钦佩的是,这些灿烂的文化并没有在岁月的更迭与历史的演进中被遗弃与丢失,依然鲜活地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姜席河赋予灵性,晚霞湖给予聪慧,生于斯长于斯的彭战获先生,站在低处,仰望星空,匍匐大地,聆听千年的风声,在寂静的坚守里,将这片土地的千年民风诉诸文字,才有了这本厚重的书,让我们体味一种别样的遇见,让我们领略到一个不一样的西和,一个山水与人文魅力迷人的西和!

是为序。

2024年夏于甘肃省天水市
(作者甘肃秦安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 y9a4CX76+tVcwkpd4RjXh/ioML3o/zIdgoRHXEe6oADk7SWvTwmzRMi4FY3TYs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