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的祖师是三皇,和当地民间春倌的祖师相同。仇池一带社火场上的扇鼓舞者与传统师公一脉相承,皆头戴神冠,身穿八卦袍,或身穿青衣红裤,腰扎红带,额头绘目,仍以羊皮扇鼓、鼓槌和牛角号为道具。但与其他特定场所活动的师公相比,有传统的继承,也有大胆的创新,甚至别开生面,更显得恢宏大气,振奋人心。粗略地分析,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设“花坛”“白坛”,角色也不同。社火虽与师公有关,却与“跳神”“传爷”大不一样。具体地说,“跳神”是“传爷”的一种形式,并广泛运用于多种弄神活动,“传爷”是特定性的小规模的传统祭神活动。跳神、传爷时,一般要设坛请神,神除将军神、龙王神和喇嘛神等家神(有的村庄的家神为娘娘神)外,其余诸神皆承袭古老传承,没有塑像,没有画像,也不设任何牌位,一律用纸剪的五色小旗代替。小旗看似普通,实际上暗藏玄机、奥妙无穷:不同的小旗,代表不同的神祇;所置方位、场所不同,其作用也大不相同。试想,师公凭一把剪刀剪出各类神祇,这在神秘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承继古俗,吟唱祖上传承下来的神曲“爷串”,边舞边唱。神曲唱词内容丰富庞杂,短则几十句,长则可达数百上千句。师公为了歇嗓子,往往轮番接续唱出。有些词浅显易懂,人人明了,有些词则相当深奥,让人很难捉摸其中的寓意,但有一点,人们心里都认为那是神歌。唱神曲时,除主词外,其中还夹杂有很多衬词衬句,一经师公反复道白、唱出,别有一番神韵。
社火场上可大不同,从来不置五色小旗,也不设坛请神,一般轻说唱而重表演,可以说是师公平日弄神活动中摘选出的纯艺术精华。为了不使集体声誉受损,扇鼓队在表演之前皆经过长时日的严格训练。多人同场献艺,分合聚散,手舞足蹈,鼓点急缓,讲求整体如一,很少有随意行为。表演时,伴随鼓点节奏变换,多闻“嗨——嗨——嗨——嗨、嗨……”的助威声,有时循规蹈矩,有时花样翻新,亮点层出不穷。
其次,人数不限,场面壮观。俗话说“春倌冬师公,十月的毡匠不进门”。师公通常在农家乔迁新居“踏院”、少男少女成长到十二岁“赎身”、一般性质的了愿活动中频频现身,古往今来,司空见惯,多数只有两个人。即便在其他较大型的祭祀性场所的庄严“弄神”活动中,人数也极其有限,而且全是“世家子弟”、徒子徒孙,常人根本无法替补,也不能将其取代。坛上坛下,黑夜白昼,分工明确,主次有别,神神秘秘。
而社火场上的参与者全为男性村民。当然,师承师公,不用师婆,村里有师公的,也尽皆参与,人数从来不受任何限制,通常少则十余人,多则二三十人,阵容整齐,场面热烈,威武雄壮。近年来,石峡扇鼓舞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传承,先后创新发展有洛峪、西和二中两支百人扇鼓舞队,曾多次参加市级和县级社火大会演,从而更加名声大振。
第三,时日不同。师公敲鼓、说唱、跳神,前前后后,有闹有停,伴有香蜡纸火,通常要持续一天一夜,甚至三天三夜,程序相当繁杂。而社火场上,羊皮扇鼓舞表演只是整场社火中的一个特色节目,虽然不再像纯师公歌舞“弄神”那么神秘,同样也不失娱神娱人的功用,但由于受到时间限制,最长也只能狂舞半个小时左右。
古朴与粗犷,厚重与雄强,神秘且引人入胜的仇池羊皮扇鼓舞蹈,充分显示出了当地民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阳刚、豪爽、质朴的性格,无疑是盛开在白马氐故地乃至陇南大地上民间文艺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他们跳起来的,无疑是祈福纳吉、祛灾免难中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跳起来的,无疑是保境安民、祈盼五谷丰登的愿望。
正月社火场上的扇鼓舞,如今承载着历史的深邃与久远,其地域民俗特色凸显,艺术审美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1]《第二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论文集》,总主编任跃章,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3月第1版。
[2]《甘肃文苑》,2016年第2期。
[3]《西和文史资料》第五辑,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