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三日,一些农民工代表为讨回在洛阳洛宁县打工的工钱,特意到洛阳伊川县范仲淹墓前跪拜,祈求范公显灵,帮他们讨回血汗钱。具体情形是:总共有九位农民工代表出场,其中两人蹲在范仲淹墓地塑像正面的高台上,横扯开一条长约八尺、宽约二尺的白粗布条幅,上面横写着两行蹩脚黑字,上行五字为“求范公显灵”,下行九字为“让洛宁还民工血汗钱”。可能为了不挡住字幅,扯幅二人隐身其后,只露出蹲式下体。另外七人,分六排蹲在通往高台的十三级台阶中部,面对范公塑像虔诚诉求,其中两位属于深度行礼,从背后已然完全看不到他俩的头部了。场面极为感人。
就讨工钱这件事说,这九位代表不仅代表在洛宁打工的他们的同伴,也可以看作代表着全国被拖欠工钱的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若按照范仲淹老先生的“天下忧乐”观的思路,农民工讨工钱这个辛酸话题,实在算得上当今中国最为堪忧的一种“天下之忧”。
这一小群向范仲淹老先生求救的洛宁农民工,是二〇一一年六月到洛宁县打工的,在该县的盛德国际小区干活。拖到二〇一一年年根儿时,开发商才发了一点儿工钱,害得贵州等地的农民工无法回家,一是路途遥远赶不回去,二是给钱太少,无颜回家过年。二〇一二年又过去半年了,一百九十多万元的工资,开发商还是拒绝支付。开发商急了就说:“还得继续干活,不干活让你们一分钱拿不到,滚出洛宁县!”农民工更急,眼看着麦收时节到了,麦子不能都烂在田里呀,再说父母要吃饭,孩子要上学,两年打工讨不来血汗钱,怎么活?开发商急了一躲了之,农民工急了怎么办?官司打不起,政府难救急,人生地不熟……这可求谁去!于是“我们经过集体商量,只能前来跪拜范仲淹他老人家,求他显灵,哪怕托梦给洛宁县建设局、劳动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也行呢,让这些领导们真正为农民工‘先忧’一回,帮我们讨要血汗钱。”
问:你们为什么不求神拜佛?近处,洛宁香山寺,香火延续几近两千年,寺中那棵五人抱不拢的“柏王爷”,不是传说求嘛嘛灵吗?略远点儿,不是有洛阳关林的大财神关老爷吗?不是有号称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中外佛教“释源”“祖庭”的洛阳白马寺吗?
答:这些神佛太忙呀,官也求,想升大官;商也求,要发大财,小汽车排队看不到头……神佛能顾到我们吗?再说买一根高香起码上百元,也掏不起那个钱呀!
问:伊川境内,名人墓很多。白虎山有“二程”(程颢、程颐)墓园,理学大师之名闪烁千古;紫荆山麓有邵夫子坟,易学大师邵雍,他可是中国算命先生的老祖宗;要说做过宰相的,既有誉为“中国第一名相”的商代伊尹的墓地,又有大唐三朝宰相姚崇的墓园;要说文名掩官声的风流才子,诗人贾岛等十几位文化名人都归宿在此……为什么单求范仲淹?
答得零乱、简略,却十分肯定:他不是贪官;他年轻时受过苦;他的《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道老百姓的难处;有“孤儿寡妇船”那事……别小看了,这可绝对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准。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冬天,四十九岁的范仲淹刚调任越州(今绍兴市)知州,相当于现在的绍兴市第一把手,下属一个小官户曹孙居中就病死了。要在一般长官,按国家规定发放抚恤金也就是了。可范仲淹与众不同,当他得知孙户曹虽然手中握有实权(分管户籍、赋税、土地、财政收支等肥缺),却两袖清风一身清白,身后家贫子幼,连丧事都办不起,不禁悲悯之余,大有担当,当下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百缗(约合现在人民币五万元)充作丧葬费。这还远远不算,为了帮助孙家把灵柩送回老家入土为安,他特别挑选一位名声不错的老衙吏为专差,一要护好灵柩,二要保护家小,雇用一艘大船上路。这样就觉得放心了吗?才不是呢,一路山高水长,遇到关津盘查、恶吏刁难怎么办?于是又亲笔开出一张特殊路条。说特殊,因为那是一首诗,自古到今只有一张“诗路条”,就这一张。诗曰:
十口相携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
关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
这些农民工虽然不记得这首诗,不知道“孤儿寡妇船”的史实详细,也许完全得自民间传说,但他们就此记住了怜贫济困、勇于担当的好人范仲淹,如今他们身陷困境而不可能自拔,首选不求范公显灵,还能去求谁呢?
范仲淹,不是神仙,不是佛祖,是什么呢?过去了千年岁月,浪淘尽万千英雄,在当今普通老百姓眼中,他依然是不死的中华雄魂,活着的民间伟人!不错,高贵的庙堂不忘他,范家祠堂不忘他,普天下的学堂不忘他,他将永远名列“三堂”,而“三堂”也将永远书写并称颂他的辉煌。可是千万别忘了另一个世界,范仲淹原本出自民间,一生都在民间奔走,所作所为都与草民百姓息息相关,一切的挫折、屈辱、苦难种种,连同他的丰功伟业,都在民间底层散发着浓浓的芳香……把他老人家解读为民间伟人,农民工信,中国老百姓信,外国民众知道了也会信。
有人没死,老百姓咒他死;有人刚死,老百姓骂他早该死;有人逝世千百年了,老百姓却还记得他,还想让他出来为自己做主办事情,比如这个范仲淹。那么,当今之世,我们又该怎样重新解读并认知像范仲淹这样的中华先贤呢?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