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国立剧专创办的1935年,是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关键时刻。无论从话剧演剧艺术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就对戏剧人才的需求而言均如此。历史地看,剧专十四年,正值中国话剧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国立剧专对中国现代话剧(尤其在演剧艺术方面)与话剧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立剧专一方面继承了此前话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内容建设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突破。剧专既为抗战剧运输送了大量的戏剧专业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戏剧事业发展提供了一批骨干与精英;剧专对演剧艺术与话剧教育教学方式的各种探索,也为新中国话剧演出及话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产资源。故此,本著在注重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关系的同时,将国立剧专作为一个实体对象,并将其置于诸种历史关系中进行研究。

作为一所戏剧专门学校,国立剧专教育教学的观念与实践等,尚有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其办学宗旨(“养成戏剧实用人才,研究戏剧艺术,服务社会教育”)所示,国立剧专具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演出实践与社会教育等多重属性。同样,剧专教师既是教师,也是戏剧家。无论学校还是其教师,其多重属性都会使其产生种种困惑与矛盾。同时,与演出团体多由志同道合、趣味相近之人组成不同,戏剧学校则多由艺术观念多元化的教师组成,国立剧专亦如此。由此,教师们在这一方不大的天地里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局面,他们既具有自身的某种艺术观念,也在各种学术研究或演出活动中进行交流与碰撞。就剧专教学方面而言,同样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迄今学术界往往更多地论及其“教、学、做”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对国立剧专教学中最重要的“悟”与“研”环节及其与“教、学、做”环节相互间的关系,则极少涉及。

身处战乱时期的国立剧专,国内彼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交通等诸种因素,以及剧专与戏剧界的互动关系问题等,均对剧专的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身处首都(南京)或陪都(重庆),与偏居江安时期,国立剧专与戏剧界的互动状态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互动状态反过来对学校的发展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身处大后方的国立剧专,较之于延安“鲁艺”戏剧系以及“孤岛”上海的中法剧艺学校等,在戏剧教育教学等方面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存在着哪些不足;作为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两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与熊佛西在戏剧及戏剧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怎样的异同,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戏剧办学中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还有着怎样的不足,这些都需要认真总结和研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国立剧专的“学院派”姿态与艺术追求同其抗战期间社会责任(“街头派”)之间也存在种种矛盾。这些均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本著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同样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国立剧专在中国现代话剧与话剧教育“总的进程”中的具体贡献。比如国立剧专创办前,中国现代话剧,尤其是现代话剧教育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即剧专创办时,已有怎样的历史遗产和基础,而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突破与解决?对于国立剧专的教育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校长余上沅前后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剧专在话剧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剧专的演剧艺术探索具有何种历史意义?十四年办学历程中,剧专形成了怎样的办学传统?这些都是国立剧专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著的重要研究任务。

本著研究在文献使用方面,以“第一性”史料为主,结合“第二性”史料,尤其是剧专学生对于该校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等方面的回忆文字。“第一性”史料,除《东南戏剧》《戏剧新闻》《青年戏剧通讯》《戏剧生活》《戏剧教育》以及《中央日报》“戏剧周刊”等报刊文章之外,本著充分发掘与使用了校友会《通讯月刊》上的资料。作为剧专校友会编印的月刊,该刊上有着学术界几乎未曾使用过的丰富资料。“第二性”史料除常见的《剧专十四年》《情系剧专》及《国立剧专史料集成》之外,本著还使用了《叶子》(叶仲寅)、《凌子风自述》(凌颂强)、《严恭自传》(严恭)等传记或自述中的相关资料。剧专学生在其自传等材料中,叙述了他们在剧专学习期间的部分史料,其中有些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凌颂强(凌子风)在《凌子风自述》中,详细地介绍了他在剧专创作独幕默剧《狱》的思路,并叙述了该剧的舞台场景等。这些也是此前在国立剧专研究中,几乎未被使用过的资料。

在研究方法上,本著首先是采用了横向比较与历史比较的方法。为更好地突显余上沅与国立剧专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本著将其与同时期的戏剧学校教育进行比较。通过对剧专与同时期的延安“鲁艺”戏剧系及“孤岛”上海的中法剧艺学校的比较,研究剧专话剧教育与教学的独特性。余上沅与熊佛西受教育的背景与戏剧教育观念等同中有异,通过对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戏剧教育进行比较,探讨余上沅戏剧教育的某种独特性。同时,从纵向来看,为了更好地研究国立剧专对话剧教育的发展性,本著将其置于现代话剧与话剧教育史上,探讨剧专成立前的话剧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等,以此研究剧专教学的“历史起点”及其突破等。

其次,影响研究的方法。西方戏剧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影响,是一个横向性的影响与接受问题,而随着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也演化成了一个历史问题。此后对西方戏剧的接受,必然会受到此前经验教训的影响。余上沅等人在1920年代中期倡导的“国剧运动”,在显示出注重话剧民族化的某种合理性的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并不熟悉彼时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需求,从而使其更多地停留于某种纯粹的学术性的逻辑演绎。在主持国立剧专期间,余上沅强调在学习借鉴斯坦尼体系等戏剧理论的同时,须结合中国话剧与社会的实际;注重剔除那些并不适合中国的元素,强调接受过程中需进行民族化改造与融合,倡导对民族演剧体系的探索。本著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西方戏剧对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尤其是对国立剧专产生的影响,国立剧专的接受和运用情况,以及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等。

再次,图表与数据分析的方法。本著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结合数据统计对国立剧专的师生数量、剧本创作、演出活动等进行分析研究。而对于剧专的课程设置、演出剧目等,本著则结合图表等方法进行研究。在对相关情况统计的基础上,本著制作了表格19个。通过图表与数据统计方式,将相关问题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LeIiNzHGBYmsZpK5JUdB/06tmu8/E0VyjOesh7aTpiXwBG45dxX4Zpm41C3vbL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