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催眠界定与得觉催眠

在影视剧或催眠表演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催眠师似乎通过简单的指令就可以让一个人变成“木头”,或站立或平躺,只要催眠师不唤醒他,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甚至可以被人当成“桥梁”使用,让其他人站在其身上,成为“人桥”。我们都知道人在清醒状态下没办法成为“人桥”,催眠也因此显得更加神秘。在近年来的电视节目中,甚至还出现了动物对人的催眠,让人大开眼界。那么,究竟什么是催眠呢?古往今来,中西内外,不同流派的研究学者对催眠和催眠现象都有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一、催眠的多种定义

通过学习现代催眠简史,我们不难发现,“催眠”一词在创建之初就是一个类比性的概念,源自一个偶然的事件:1842年,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发现,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可以使患者不用药物也能被麻醉。于是,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催眠的理论。起初,布雷德认为催眠仅仅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状态,所以根据希腊语“hypnos(睡眠)”创造出英语单词“hypnosis(催眠)”来表示催眠现象。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生理、感官等各个方面来看都不等同于睡眠状态。但“催眠”一词此时已经被世人广泛采用和接纳,这个“错误”也就沿用至今。

在麦斯麦的“动物磁力说”、布雷德的“神经性睡眠”之后,弗洛伊德定义催眠为:催眠是一种潜意识活动;南锡学派提出“暗示学说”,认为催眠所产生的现象是受术者接受了施术者的“暗示”而引起的一种反应;角色理论则认为催眠是一种角色扮演;巴甫洛夫从生理学角度认为,催眠是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是部分的、不完全的睡眠;分离理论则认为,催眠是用人为的方法使人的综合心力衰弱到不能以意志控制冲动的观念,使观念脱离正常的完整的人格,因而出现精神病症样的现象;状态理论则认为,在催眠时被催眠者的意识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意识的变更状态”替代了正常的意识状态……

近三百年来,尽管学术界对催眠现象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解释,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学术及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催眠的描述性定义,还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比如:

《心理学大词典》认为:“催眠是以催眠术诱起的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的意识范围变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催眠状态是以被催眠者的意志服从于施术者的意志开始的,而没有这种服从就行不通。”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对催眠的定义是:“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形式反应的心理状态。被催眠者似乎只与催眠者保持联系,自动地、不加批判地按照暗示来感知刺激,甚至引起记忆、自我意识的变化。暗示的效果还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现代医学定义催眠(hypnonsis)是一种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就像做白日梦或冥想一样。在身体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主意识相对变窄,潜意识被唤醒并吸取对自己有帮助及有益的暗示。

美国催眠动机学院(Hypnosis Motivation Institute,简称MHI)对催眠的定义是:催眠是通过信息超载(overload),使大脑意识批判功能失调,触发潜意识战斗/逃跑的原始反应机制,最终产生一种高暗示感受性状态,打开进入潜意识的通道。简单来说,催眠就是建立意识与潜意识的连接。

2014年美国心理协会催眠分会修订的催眠定义,成为目前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表述:hypnosis(催眠),一种涉及集中注意、减少外围影响,并且能够加强对暗示的反应能力的意识状态。

现代催眠之父艾瑞克森认为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特殊精神状态。这种阐述非常简洁并带有启发性,也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得觉学派创始人格桑泽仁教授认为,催眠真正的概念应该是“催醒”,是醒悟的过程,它是一种高度放松和高度专注的体验,就像做白日梦或冥想,它不是心灵控制。催眠是人们专注于一个活动或一件事情,而忽略其他甚至消失掉自己的状态。

事实上,催眠可以分为狭义催眠和广义催眠。狭义催眠是指由催眠师做引导,带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把被催眠者带入一种特殊的状态,以帮助被催眠者解决问题;而广义的催眠指的是当人们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会对人有一些影响,这种产生影响的过程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催眠。

二、催眠与睡眠不同

从字面来看,许多人觉得所谓催眠就是催促人们尽快入眠,比如,母亲用摇晃、唱摇篮曲等方法使孩子尽快入睡;失眠的人听催眠曲帮助自己入睡。那么,催眠与睡眠是一回事吗?

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解释了催眠和睡眠的区别:“假如抑制毫无妨碍地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那就是平常的睡眠;假如只有大脑皮层的一部分抑制,那就是通常所谓的催眠状态。”

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弗雷德·H. 弗兰考认为:“催眠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各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来,这并不是处于昏迷或睡眠状态,而只是类似于那种当你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一项工作或阅读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他人对你所说的话而已。”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在催眠状态下大脑发出的主要是α波,与大量出现δ波的睡眠状态明显不同,这从生理学的角度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一样的。

大量的实证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催眠和睡眠的性质不同。催眠是一种技术,目的是要对被催眠者进行催眠治疗,而睡眠并没有这种目的,睡眠只是一种单纯休养生息。

(2)催眠和睡眠的所属范畴不同。催眠性质属于心理和生理的范畴,而睡眠则属于生理的范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催眠可以消除精神上的痛苦,可以帮助人类机体的健康发展,并通过调动、发挥人的自我调节机能来实现全部身心的良好发展;而睡眠主要是使精力和体力得到休息与恢复,以便于接下来更好地工作与学习。

(3)处于催眠和睡眠状态时,大脑对外界的感受不同。处于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虽然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抑制,但是皮层上仍有一点是高度兴奋的,反应非常灵敏,对于催眠师的问题也会做出相应回答,而处于普通睡眠状态的人,意识活动则是完全停止的,对外界毫不自知,更不可能配合别人回答问题。

(4)处于催眠和睡眠状态时,人的休息程度不同。虽然人在催眠状态下也是在休息,但是休息的深度和休息的质量要高于一般的睡眠,有时只是被催眠了十多分钟,但是被催眠者感觉好像睡了很久,身心得到彻底放松,达到了自然的状态,这是普通的睡眠无法与之相比的。

(5)处于催眠和睡眠状态时,人的肌肉状态不同。处于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有时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其肌肉可以僵直得像一块钢板。而处于普通睡眠状态中的人,一般肌肉都是处于松弛状态,没有特别的影响和刺激是不会有较强烈的反应的。

(6)处于催眠和睡眠状态时,人的动作和行为不同。处于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经过催眠师的暗示会做出某些动作和行为,比如痛哭、大笑、呕吐、出汗等,而在睡眠状态下的人则远远没有如此丰富的活动,他们只会在梦中才能感受到。

(7)处于催眠和睡眠状态时,人的苏醒方式不同。处于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在没有收到催眠师的苏醒暗示之前,即使是睁开眼睛,也仍然是在催眠状态之中。而处于睡眠状态中的人,眼睛一旦睁开,便立即恢复到清醒的状态,不需要任何暗示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三、催眠原理与分类

从得觉自我理论来看,催眠原理就是利用人类内心对话的两个不同声音:“自”和“我”。人平时在清醒状态下,“我”占主导地位,催眠的原理就是让人的“我”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这个时候“自”就不会被“我”压制住,于是“自”被激发,进入一种“自”和“我”都同时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跟“自”做沟通,催眠就是越过“我”直接跟“自”沟通。

催眠是使“我”变狭窄,从而释放“自”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会比平时状态更容易接受暗示。大量研究结果指出,人们对催眠的受暗示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目前学界认为,对催眠的受暗示性与一个人的态度和期望有密切联系。凡对催眠持积极态度,相信催眠的可能性,同时又对该催眠者表示信赖时,他就容易配合接受暗示并取得成功。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俗语“心诚则灵”正相符。

从科学角度来看,催眠原理是利用一套有效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引领被催眠者进入放松状态,使其脑波频率来到α波(每秒8~12Hz)或θ波(每秒4~7Hz)的范围。平常当我们心情平和轻松,或是刚睡醒时,所处的正是α波状态;当我们处于较浅的睡眠状态,或是静坐、禅定、进入平和状态时,我们的脑波便处于θ波。人处在催眠状态时,可以感到一种清醒的放松。通过催眠放松引导,也可使人的脑波处于θ波。

在人的脑波处于θ波时,“我”受到了抑制,“自”变得活跃。“我”就像一个高层的领导者,弱小、善良管理着种种活动,他挑出可以执行的指令执行,不可执行的指令否决。“自”就像一只远古猛兽,强大、莽撞没有任何批判,但它的力量十分强大,在“自”支配下身体所发挥的肌肉力量是“我”的数倍,就像一个干瘦的老头却可以搬动比他还要大的巨石。

催眠的分类方法很多。从催眠的发展阶段关系来看,可分为权威式、标准式和互动式催眠;从催眠程度来看,可分为深度催眠、中度催眠、浅度催眠;从催眠的对象来看,可分为个别催眠、集体催眠和自我催眠;从催眠主动性来看,可分为合作者催眠和反抗性催眠;从催眠速度来看,可分为快速(瞬间)催眠和慢速催眠;从催眠状态来看,可分为清醒催眠和恍惚催眠;从催眠的形式来看,可分为言语催眠和非言语催眠(如音乐、抚摸、药物等)、直接催眠和间接催眠;等等。

四、得觉的丰富内涵

“得觉”是四川大学格桑泽仁教授(笔者)历时二十年,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创立的一套不同于西方思维模式的当代原创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被命名为“得觉”,并于2001年注册了文化商标。

得觉理论体系自诞生以来,就因“属于东方人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和哲学体系”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业内专家学者认可。得觉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得觉的第一层含义取自汉语的“得到、觉悟”之意,描述的是人们精神所处的状态。何为觉悟?可以将之理解为对宇宙生命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对人类自身内心和行为的深刻认知,对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的清晰认识。得到与觉悟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对自我及生命认知从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人时刻处在一种得觉的状态,当你开始觉得自己没有得觉、觉悟的时候,你已经开始有一种觉悟的状态。当你感觉自己已经觉悟的时候,你将进入另一种觉悟状态。这是得觉的第一层含义,也是自我暗示、自我催眠原理的一个基础。

(2)得觉的第二层含义是觉察每时每刻的自我对话。“得”字可以解读为:每一天,我们自己都会跟自己进行细微的内心对话。“觉”字可以解读为:觉察、内观、照见,引申为自己享受头上的光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会经过思考,经过大脑中反复的自我对话,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这种每天都在发生的自我对话,经常被我们所忽略,但它会一直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以及我们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反应。得觉发现人的自我对话模式,在整个心理咨询和催眠疗愈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得觉的第三层含义描述的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成长的一个过程(如图1-1所示)。这个过程可以用五个字表示:知、悟、做、得、觉。从知到悟是重复过程,悟到做是行动过程,做到得就是发展过程,得到觉是升华过程。达到觉的人,超越,再去悟,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得觉太极图可以看出,学习的第一步是知,第二步是悟,第三步是做,第四步是得,第五步是觉。最终从觉再到新一个层面的悟,进而实现学习的螺旋式上升。人都可以通过自我的学习成长,唤醒内心的力量,面对和挑战当下的状态,激发自身的内在能量获得自救。

图1-1 得觉太极图

(4)得觉的第四层含义是藏语“dejie”的汉语音译。得觉取藏语“dejie”中“平安、吉祥、快乐、安康”之意。这既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互相传递的美好祝福,也是每个人内心最为期盼的美好愿望,更是笔者创立得觉催眠理论体系的初衷。得觉理论体系从创立之日起,就以提升民众心理素养、促进全民身心健康、共享人类美好生活为己任。得觉催眠一直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生命观、宇宙观,广泛普及健康的心理知识和得觉康养理念,把平安吉祥、快乐安康,带给天下人民,走进寻常百姓的家里。

(5)得觉的第五层含义是生命格局的立体拓展。生命在得觉的太极图的指引下,按照顺时针方向在时间中变化前行。精神按照逆时针方向在空间中运动升华,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我们生命按照顺时针方向前行,即时间—生命;精神按照逆时针方向运动升华,即空间—精神。时空组合,我们就会获得圆满的立体人生。

(6)得觉的第六层含义是精神更高层面的“得道觉行”。一个人如果在精神层面持续精进、觉悟、亲证,就可以对宇宙生命有一种最深刻、最彻底、最全面的“感受”,可以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能够透过世界万物的表象看到其本质,可以洞察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知晓一切现象发生的缘起之处和缘灭之处,并随时随地根据具体情况和掌握的信息,以更为自然、更为合理的方式去应对和行动。此时,这个人的格局放大,做到真正的无我利他,内心再无任何纠结、烦恼和疑惑,始终处于觉知的清醒状态。我们把这种可以清晰地感知“道”的指引,以“利万物而不争”作为原则,自觉让言行合乎道并能顺道而行的人,称为“得道觉行”之人。得觉发现,从“得到觉悟”的精神状态到“得道觉行”的精神状态,需要经过在时间维度的波浪式前行的实践、亲证和在空间维度的螺旋式上升的升华、蜕变,具体呈现在当下的面对、幸福的行动、快乐的思维、喜悦的智慧这四个阶段。当一个人喜悦生活的时候,心就越来越平静,智慧就像是深处的泉水一般,涓涓不止。并且持续的喜悦生活,是通往更高精神境界的基础。

(7)得觉的第七层含义是生活的智慧,智慧的生活。得觉理论认为,简单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一种经历复杂之后返璞归真的彻悟。人最大的智慧就在细微的生活里,而用觉悟的心生活就是最好的增“智”开“慧”。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社会里以“我”为主),人们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匆忙,但忙碌的身躯抵不过平静的内心(能量充足的“自”的稳定),勤奋的双脚抵不过智慧的大脑。很多人一生都在苦苦寻觅,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一直被社会带着走,在随波逐流中越来越不明了,表现为自我冲突、自我矛盾、自我纠结。得觉发现,一个人只有内心明了,思想才会有深度,生命才会有厚度。生命的恒定,在于心的恒定;心的恒定,在于自我和谐、自我平衡。我们只有在细微的生活中学会定心、定神、定目标,用心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用心体会一呼一吸的转换,才能用“我”与“智”生,用“自”与“慧”活,才能开启更加灿烂的生命旅程。

五、得觉催眠的提出

1983年,格桑泽仁在一次备课时,首次接触到心理学中的催眠。他发现催眠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西藏民间游戏很相似,但是发明这种催眠方法的却大都是欧美国家的人。

于是,格桑泽仁充分发挥自己具有医学知识背景和藏学文化的优势,开始钻研西方经典的心理学著作,学习世界上各种催眠心理治疗的方法,并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为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格桑泽仁深入研学儒释道经典,并收集中华传统经典文献中关于催眠的技法内容,以及藏族民间游戏中有关催眠的暗示语。经过十余年的不断传承学习、整合实践和创新探索,格桑泽仁于1998年总结提炼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得觉八式”催眠法。之后,他把这种催眠方法大量运用于咨询、教育、培训和社区服务等众多实践工作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实践的操作技术方法,并于2001年正式命名为“得觉催眠”。

在2007年中国第一届心理学家大会暨首届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上,格桑泽仁走上讲台,对着台下近五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心理工作者,第一句话就说:“我,要催眠你们!”接下来,他为全国的心理学家展示了发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催眠理论和技法,这标志着得觉催眠理论从大众生产、工作、生活的实践走向了科学研究的殿堂。

得觉催眠是萃取远古催眠术及近代东西方催眠术的核心思想,结合东方文化特色,凝练出来的一套适合东方人群的催眠术。得觉催眠是一项快速让我们自我平衡、身心合一的工具,可以迅速让人放松,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得觉催眠与其说是催眠,莫如说是唤醒,唤醒人们“本自具足”的内在力量,让被催眠者开始觉悟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包括创伤的资源、挫折的资源、自己没有能力的资源,然后把它转换成自己的积极动力,让自己往前走,去面对和挑战当下的状态,激发自身内心潜在的生命能量而获得自救。 RFpuItqUCYrxvISI+pNOvfrInyEyy9hOL+NZpVmipJHDH7aBgAoBY228dGthWL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