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觉催眠”是四川大学格桑泽仁教授自创的一套催眠理论体系。在“得觉”的视角里,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清醒,一种放松、自由思维的状态,还是“自”“我”和谐、自我控制力增强的状态。得觉催眠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立体、灵活地运用生活中各种可以利用的元素、工具,在不知不觉中对人进行催眠,在无形之间对人进行正向引导,帮助人开启新的生命模式,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让催眠走进生活——你不知道的得觉催眠》是“得觉”心理丛书中推出的首部著作,它将带你认识得觉催眠,帮助你学习如何催眠。本书适合催眠师、催眠研究者、心理咨询师、催眠爱好者等使用。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专家,“得觉”催眠理论创始人。四川大学得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心理学家大会”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咨询师精英工程特聘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和凤凰卫视《心理讲堂》特聘专家,曾荣获“第八届健康中国论坛年度十大人物”“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等奖项。
催眠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催眠是什么?人被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催眠会让人失去知觉吗?催眠就是睡觉吗?人被催眠后,会任人摆布吗?会变得心智低下吗?会失去自我控制吗?许多人对催眠既好奇,又恐惧。
其实,催眠不仅是一种专业技能,它也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发呆时、做白日梦时、高速驾驶汽车时、看电影电视入迷时、全情地投入一项运动时、瑜伽状态中等。催眠作为一种现象其实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身处其中而不觉知。
看到这里,许多读者可能迷糊了,这也是催眠,那也是催眠,催眠还有那么多方法和流派,那么,我们怎么认识催眠?什么是“得觉催眠”?它和其他流派的催眠有什么区别?“得觉”是四川大学格桑泽仁教授历时二十年,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创立的一套不同于西方思维模式的当代原创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被命名为“得觉”,并于2001年注册了文化商标。在“得觉”的视角里,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清醒状态,一种放松状态,一种自由思维的状态,一种激发潜能的状态,还是“自”“我”和谐、自我控制力增强的状态。得觉催眠不同于传统的各流派,它不仅是一套技术,其背后还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作支撑。得觉催眠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立体、灵活地运用生活中各种可以利用的元素、工具,在不知不觉中对人进行催眠,而无须借助于专门的工具,不受限于专门的场地。得觉催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可以在无形之间对人进行正向引导,帮助人开启新的生命模式,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