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觉基础理论自1985年开创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集成为一套适合东方人思维的哲学体系和心理学方法。目前主要有四大基础理论:讲内心的自我理论,讲社会的恩怨理论、墙角理论,讲精神的迷明理论。
中西方人的自我有很大的差异,而现有绝大多数关于自我的理论或模型大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得出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社会心理学家乔治·H. 米德提出的主我和客我;等等。
得觉的自我理论,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人思维特点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体系。自我理论的“自”与“我”,在部分特征上与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自我相似,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对汉语表达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了在汉语中“自”与“我”的区别,由此折射出心理层面的自我结构。自我理论是得觉基础理论的核心,主要是回答“我是谁”,明确“自”和“我”的关系。
自我理论从研究一个人自己及自己的关系入手,把人的“自我”分为“自”和“我”两部分,并率先提出了“自我对话”模式,通过研究“自”和“我”的对话模式及其平衡关系,迅速解读人的心理状态,进而引导人达到自我内心的和谐。
西方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分为主意识和无意识,通常把无意识比作冰山或者黑箱,认为无意识是巨大和不可探知的。得觉理论则认为,如果主意识为阳的话,无意识则为阴,阴阳是互易的,主意识和无意识也是交互显现的。得觉的关注点不在于主意识的部分还是无意识的部分孰多孰少的问题,有意识出现的时候就会把另一部分推向无意识,反之亦然。两部分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下交互显现,犹如昼夜更替。
得觉自我理论的应用无需把无意识调入意识,而是顺应意识和无意识的交替规律,在合适的时候捕捉合适的信息。自我理论最大的妙处是把无意识的对话模式意识化,主动掌握对话的模式,主动修改不利的对话习惯,达到和谐自然的对话效果,以不纠结的心态应对变化无常的外部世界,从而进入喜悦状态。
自我理论认为,当我们能够觉察自己以及他人的“自”“我”互动模式时,就可以准确地找到每个人的“自”“我”对话规律,清楚地知道这个人会怎么思考,并明确纠结点在哪里,会怎么纠结,从而找到和谐的开关,进行自省。“自”“我”和谐对话的开关一旦打开,内心就会走向轻松、平静、淡定的状态并充满能量。
有关自我理论的深刻内涵,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详细阐述。
墙角理论,主要回答“我在哪里”,即我与外在的关系。墙角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立体的视角,让人们能更清晰地了知自我、了知生命、了知自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墙角,用与地平面平行的面代表生活,与地平面垂直的两个面,一面代表社会,另一面代表精神。这是一个立体的架构,用墙角的三个面来代表人生的三个体系:生活、社会和精神。在生活的体系里过日子,在社会的体系里追求自我价值,在精神的体系里修心悟道。
墙角理论把与地面垂直的第一面墙,称为“社会墙”。人在社会墙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名、成才”的过程。得觉理论发现,人在社会墙上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一个刚刚毕业工作的人,我们称之为坯才,在工作中能够把本职做好的人,我们称其为匠才,再往上是专才,然后是将才。将才就是在某一个领域有话语权了,说的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参加工作时的坯才成长为将才,这个过程都是术的层面,这个体系都在讲科学、讲逻辑、讲经验和知识。
跨越了将才就走向通才,通才就开始有哲学思想了。人一旦有了哲学思想就不一样了,内心很多纠结的事情,就可以自己想通了。在社会墙上再进一步,我们称其为人物,人物就是有故事的人,死了以后可以立碑,可以把他的故事流传于世间,给人物立碑就是立名。但人物一定是被时间所检验过的,是人们心目中共同认可的,或者是社会需要这样一个人物,不是自己想象就可以的。所以在处于社会墙上的人,最难的就是有思想,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有想法的,很少是有思想的。
墙角理论把与地面垂直的第二面墙,称为“精神墙”。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了对精神墙的描述,最下面的是“俗人”,就是讲究风俗习惯的人,在“俗人”的范围里,很多人也被称为“常人”或“凡人”,中间还有一种人是烦恼的人,即“烦人”,这就是最基础的精神层面。由“俗人”再进一步就是“贤人”,“贤人”很清晰自己该做什么,该放弃什么,已经开始在选择要什么、不要什么了。“贤人”再进一步就是“圣人”,“圣人”拥有大智慧,心怀天下,俗而不凡。
在社会墙上的人和在精神墙上的人都差不多,在这两堵墙上的人肯定是纠结的,他们都必须要落地,要做一件事就是生活,都得过日子,这就是“生活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肉身健康,让自己拥有四个能力:第一个能力是当下的面对;第二个能力是幸福的行动;第三个能力是快乐的思维;第四个能力是喜悦的智慧。
“得觉”实际上就是三面墙所形成的中间部分的空间。三面墙上所呈现出来的,不过就是“得”那个点的一个投影而已。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社会墙上待不下去,已经走到头了,突然就想去精神墙上去试一试,就像许多人有钱了就去拜寺庙,认识一个僧人就变得很显摆。其实这两堵墙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也不是说轻轻松松就能跨越的。无论你在社会墙或精神墙上,都离不开生活墙。如果一个人只有生活墙的时候,说明他不愿意再被社会和个人的精神追寻所左右,可以安于现状,舒适地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墙角理论认为,人的烦恼不过就是在这三堵墙上折腾出来的,当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情绪点,是为社会墙的事忙碌,还是为精神墙的事忙碌?是为了权力而忙碌,还是为情感而忙碌?或是为名利而忙碌?人们的心常常会被这些带走而纠结,一纠结我们就可以知道此人在哪个层级。
人在不同的体系里,会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构建相应的价值观,形成相应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以这三个体系为坐标,就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三个相:生活相、社会相、精神相。人们的生命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是“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精神”这三种中的一种,知道是哪一种后,再确定自己所在的那面墙,然后找到墙上的那个点,下一步再确定自己的目标,路径就会清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时间和精力进行分配,并迈开双脚去行动。事实证明,三面墙在每个人的不同人生场景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占的权重多少,全在于你把精力消耗在哪里。如果你时时能够自然地、自动地把自己剥离出来,站在“得”的那个点上,便会清晰地看到你立体的生命状态。因此,运用墙角理论规划人生,生命简单,自我自在,精神专注。
古人云:“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有疏薄之嫌。”意思是施恩不可过,过分施舍不能持续下去,一旦中断,就会产生怨恨。交情不可过,密切交往难保永久不变,一旦中断就会疏远冷淡。“事”度、“情”度如何平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恩怨理论主要回答“我和人、人和我的关系”。恩怨理论认为关系的背后是恩怨,恩怨与事情相关。如果人的自我是树干,事情是枝叶和果实,那么恩怨就是埋在泥土里的树根。
恩怨理论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人,解读这个社会,把繁杂的社会简单化,简单到最灵性的社会主体——人,解读所有社会关系中的动力源。通过恩怨的视角去看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社会是很容易看懂的,更是一目了然的、简单自然的。
恩:从心,从因,因亦声。“心”指爱心、慈爱,“因”意为承上启下,“因”与“心”联合起来表示一颗爱心,上承自祖先,下推至子孙。由此可将“恩”字义理解为:爱心的承启和转推,累世传承的慈爱。
怨:从心,夗声。本义:怨恨,仇恨。《晋书·刘毅传》:“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意思是:许许多多蒙冤者,怨声载道,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们如此不公,眼睁睁看着我们这样长时间受到人的迫害。
抱怨是心中不满,责怪别人,具有指向性。抱怨是怨的一种形式,有特殊的行为表象和目标指向,即守住一种概念或一种情绪、一种感受,而对外进行指向性发泄。抱怨的责怪程度较重,少用于自己对自己。怨的另一种形式是埋怨,埋怨的责怪程度比抱怨轻,除用于人外,多用于事物。埋怨通常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当人在埋怨的时候,表示已经认可将矛盾暂且放下后的姑且不论的抱怨之言,就是要将怨埋下的意思。当然,埋下怨恨,就会发芽,到了一定时候,可能会重新提起旧怨的。
恩怨是一直隐藏在内的动力源,而事情是外显的结果,自我是连通事情与恩怨的通道。恩怨是社会化的动力源,是事和情的根基。恩类似吸收的养分,因心而动,能量流向外,可以传承,心有需,行有力,与习性相关;怨则类似储存的毒素,需要消解和外导。怨缚心,疏解怨,能量向外,具有传导效应,心被束,行有念,与人的德性有关。如果我们理解树根对于大树树枝和果实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恩怨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打通了恩怨环节,就会全身气血畅通,心灵豁达明朗,精神灵动智慧。恩怨理论认为,打通恩怨的人,身轻如燕,灵动自由;能调节恩怨的人,自我和谐;不生恩怨的人,自我平衡;无恩无怨的人,觉性显化。
恩怨是一种社会状态,在“自”“我”形成之前,只有情绪,没有恩怨。恩怨使人成为人,恩怨一旦消失,人就活在喜悦的状态里。恩怨是人们生活在人世间的定义和魔咒,一旦恩怨解除,烦恼就会解除。
恩怨是一个崭新的视角点,恩与怨的互动让我们清晰地、更深刻地了解人、人性以及生命。
“迷”和“明”,就像纠缠的两兄弟;“迷”和“明”,也是人生的两大问题。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迷明正恰似阴阳两极,可以生万物,倒过来也生以万物归无极。迷明理论,主要回答“我走向哪里”。“迷”:混沌,鸿蒙之初,分辨不清,心里或这样或那样,有踯躅徘徊之意;“明”:日月结合,万物生息离不开日月,故有平衡阴阳、酝酿万物的意义。
迷明理论认为“世人都觉自己明,但凡明者多是迷”。明人、明情、明事,天下几人能明道?明人者,善交人、用人、为人,以为懂人,却也被人背弃;明情者,重情、讲情、谈情,处处以情滋养,却被情所伤;明事者,做事、理事、管事,世事难料,却为事所累。
世人都怕自己迷,却在迷中更痴迷。迷人苦,苦找明路,谁肯甘心迷中寻?迷者,迷顿、迷路、迷心。迷顿者,纠结、糊涂、混沌、无我;迷路者,问路、探路、寻路、自扰;迷心者,疑心、丢魂、无舍、无神。迷人者,岂知明在迷中生。世人度此生,注重身,看重事,倚重情。
得觉迷明理论就是帮助人们,解迷明,醒天性,现灵性。衣食住行,为人处世,起心动念,皆从立体维度滋养得觉生命之路。修身性,顺心性,养天性,方知空无有道。因此,世人如何辨迷明,只需谨记:迷,则行醒事;明,则择事而行。
“迷”是对各种困惑的概括,“行醒事”为应对方式。“迷,则行醒事”的意思就是:当看不清楚未来的时候,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将其晾在一边,先把眼前的清楚的事情做好,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思考问题就会更加周全。这其实是顺应的体现——任何事情都有内在规律,如果忽略内在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欲速而不达。
因此,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或不想学习工作的时候,一种应对的办法是放松法。可以先休息一下,睡一觉,让“自”与“我”在休息时说说话,让大脑在睡眠时帮你自动加工一番,或许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另一种办法是行动法,顺势而为,心平气和地接纳困难,把能做和该做的事情做好,让自己动起来,在动中看变化、抢先机,如此便会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
“明,则择事而行”的意思是:当知道自己的未来或者目标时,选择性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其实是“坚持”的体现——做事情有选择性,直奔目标,生命因为高效率而节约,并且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明迷理论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是目的分析法,就是将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进行对比,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不断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的。也就是说,首先要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子目标,然后在当前状态与子目标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子目标最终实现总目标。其实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很多人都会运用它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