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智慧之光

在古代美洲文明中,以玛雅文明最为光辉灿烂。尤其是数学、天文历法、文字书写以及建筑和艺术方面,突出显示了古代玛雅人非凡的聪明才智。

玛雅人可称为古代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1] 他们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发明了数学“0”和位值概念的民族。在东半球的文明古国中,最早发明“0”的是印度人,最初用实心小圆点“·”表示,后来演化成为小圆圈“0”。印度人创造的后来所称的“阿拉伯记数法”,成为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时,已进入公元11世纪。但大洋另一边不为世人所知的玛雅人,却早就谙熟了数学上这个奇妙的“0”,他们对“0”的使用要早于印度人,比欧洲人更要早1000余年。由于有了“0”的概念,他们所采用的一种“点-线”记数系统,在计数和运算上就变得极为简明而高效。与世界上多数民族的十进制不同,玛雅人是二十进制,不同数位代表不同数值。创造了“0”以及数位数值的观念,就使得用一个相对小的简明符号来表示一个较大数值成为可能,因此玛雅人在天体观察中能够精确地进行天文数字式的运算,就不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了(附图:玛雅记数法)。

玛雅人把数学能力展现得最为极致的领域是天文学,他们由此创立了古代美洲最为精确的历法。在玛雅人的宇宙观中,时间是一个重要概念,他们把时间看作循环往复的周期。吉凶祸福被认为是在神灵支配下不断重现的现象,只要掌握历法与天文学周期,就能够未卜先知,预测未来,确定为安然渡过灾难所要举行的各种祭祀仪式,求得风调雨顺,过上太平日子。于是,他们在祭祀中心兴建了高大的天文观象台,用来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周期、月食与日食以及金星与火星的运行。广场上的神庙和其他建筑物都经过精心设计,它们组合起来也可被用于天文观察。祭司们将天文观察所得以雕刻绘制或书写的方式记录在公共建筑、陶制器皿和古抄本上,形成了玛雅历法体系。神的概念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历法概念。在许多情况下,玛雅人所采用的计算结果远比旧大陆同时代人创制的历法更为精确。

根据农业和宗教活动的需要,玛雅历法分太阳历和礼仪历。“太阳历”(亦称阿布历)主管农业周期,以13天为一周,20天为一月,365天为一年;一年分18个月,外加5个禁忌日。太阳历主农事,按农时命名各个月份,如“楚恩”(播种月)、“摩尔”(收割月)、“托克”(烧荒月)等。根据玛雅太阳历计算出的太阳年长度是365.242天,与当今天文学家所得出的结果之间的误差仅为17秒。“礼仪历”(亦称卓尔金历)支配日常事务,以260天为一年,有20个神灵轮流来主司,大体也可以看作20天为一个月,一年分为13个月。这样,260天正好一轮。上述两种历法相配轮转,为52年一个大轮回。因此,凡经52年,玛雅人就要大兴土木,在原有的金字塔上再建一个大金字塔,以示天地之复始。

为了确切记录历史年代,玛雅还采用了“长纪年”历法。这是一种新的纪年体系。玛雅人很早就意识到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作为他们编年史的起点,最后确定了以玛雅历“13·0·0·0·0,4阿豪8孔姆库”为纪元的起始。其意义正如以耶稣生日为公元纪年起点,创立了按年代顺序延续的纪年方法。经学者换算,这个日期合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在玛雅南部太平洋沿岸,人们发现有石碑使用长纪年历法记载了公元前36年的一个日期,这是迄今所知的长纪年历法的最早实际运用。玛雅人有立柱纪年的习俗,每隔20年,有时几年就立一个新的石碑柱。这些纪年柱实际上就是古代玛雅的编年史。这些石碑柱上的日期及有关人物和事件的记载,使得把湮没在原始丛林中的遗迹变成一部确切可考的历史成为可能。

玛雅文明的伟大成就,还表现在他们创造了真正的书写体系。 [2] 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400年,玛雅人已有了自己最初的文字。到公元初年,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文字系统。玛雅人的文字很可能受到了奥尔梅克人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也是玛雅人将它发展成新世界中最为丰富和复杂的象形文字书写系统。从字形上看,玛雅人的文字是一个个方块的图形,有点像中国的印章。图形上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可以准确记录下人们讲述的话语。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论,可以将玛雅文字中最常见的表音的符号与现代玛雅人语言中最常用的音素进行类比,用计算机来加速玛雅文字释读的过程。根据帕伦克石碑上的铭文,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当年历代国王的玛雅语称呼。正如玛雅语言学者琳达·谢勒和戴维·弗赖德所说,玛雅书写体系是“一种能够忠实记录作者语言中声音的所有细微差别、意义和语法结构的丰富而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字”。

玛雅文字雕刻绘制在陶器、石碑、石柱、门楣等上面,也大量书写在纸上。著名的科潘“象形文字梯道”,高达30米,在90级阶梯上刻有2500个象形文字。玛雅文献表述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天文、历法、宗教、神话、历史、统治者的生平和世系以及武士和工匠生活等许多情况。识字和书写技能为祭司所专有,而文字没有成为民间使用的普通书写文字,这也是玛雅文字很快失传的原因。纸由经石灰浸泡的无花果树皮或鹿皮压制而成,折叠或用绳子串联成书。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尤卡坦半岛时,玛雅古书抄本几乎被烧毁得一干二净,现仅残存的手稿,依据其收藏地分别被称作《马德里古抄本》、《巴黎古抄本》和《德累斯顿古抄本》,近30年还发现了一部,收藏于美国的一个俱乐部,被称为《格罗利尔古抄本》。

玛雅创世神话《波波尔·乌》现今所留存的本子,是用西班牙语记录并编纂的,原有玛雅文献已毁。另一部玛雅文献《契兰·巴兰》( Chilan Balam )内容包括宗教仪式、天文历法、神话故事和编年史。它最初用尤卡坦玛雅语创作出来,后来由学会了西班牙语的祭司用拉丁文记录下来,因为殖民者禁止使用玛雅文字。这是玛雅人巧妙利用异族文字保存自己历史文化的例子。大量玛雅文献被烧毁,幸好很多铭文刻在石碑上,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记录。现存的玛雅文字已有90%被释读,随着研究的深入,玛雅历史将更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玛雅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样式繁多的建筑物的丰富造型和装饰上。奇琴伊察是后古典时期最宏伟的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一种是典型的玛雅风格,另一种则带有托尔特克风格的影响。由于托尔特克人的影响,神庙使用了羽蛇神形状的石柱作为装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七座金字塔和一座巨大的城堡。它的列柱廊可能是供军事法庭和宗教会议使用的,约由1000根圆柱组成,环绕在一座露天广场的周围,广场大概是当作市场使用的。虽然玛雅人——特别是在受托尔特克影响的时期内——建造了一些圆形的建筑物,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使用拱形。 玛雅建筑室内的墙壁上通常都有绘画,一些绘画保留到现在。其中最著名的是1946年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博南帕克发现的壁画。该壁画绘于公元800年,位于一座有三个房间的小建筑物的内墙上。画中描绘的故事始于一场仪式性的舞蹈,继之以一场为获取祭祀牺牲品而发动的军事远征,然后是一个战斗的场面,最后是举行的人祭、典礼和舞蹈活动。与建筑艺术相得益彰的是雕刻和绘画。在礼仪中心,各种雕塑和绘画随处可见,庙宇殿堂的梁柱、门楣布满了刀法圆熟和彩色绚丽的画面。玛雅地区盛产石灰石,这种石材易于切割加工,也方便进行雕刻,在建筑物上做成各式装饰。陶器和古抄本也留下了很多精美图案和人物故事。

随着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征服,玛雅文明被摧毁了,但是直到今天,仍有1000多万玛雅人在他们祖先生活的土地上生活着。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和墨西哥的恰帕斯、尤卡坦,玛雅人虽然使用24种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共同继承着2000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有的族群仍然使用古老的玛雅历法,有些玛雅人通过口头世代相传,将玛雅人的传统继承下来。

[1] Robert J. Sharer & Loa P. Traxler, The Ancient Maya , Sixth Edi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p. 100-118.

[2] Robert J. Sharer & Loa P. Traxler, The Ancient Maya , p. 134. zma+lj5khXrmqN0IisVt36N9HCFNPOUUlJ5goeKhm7pB0szMCorIxaoPYuKkWY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