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译本说明

刘小枫

1924年,新生的德意志民国动荡不安,胡果·巴尔在天主教的文化学刊《高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评论刚在学界崭露头角的施米特的四部少壮之作。20世纪90年代末,我读到晚年的施米特说,“那是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我这一生几乎再没看到过比它更好的文章”。 我随即找来这篇文章,读后果然感觉精妙。当我得知巴尔以先锋诗人闻名时,不免惊讶他何以有如此广博的 学术阅历 ,何况他还是一位 钢琴演奏家

施米特称巴尔为“破碎时代的诗人”,他身处的那个时代“如此分裂、充满悖论、如此支离破碎”,而他“怀着天赋的良知经历着这个时代”(《诗人》,页301—302)。巴尔在1927年就英年早逝(年仅41岁),并未亲历德国彻底“破碎”的时代。第一次欧洲大战爆发那年,巴尔才28岁。这场战争据说发生得莫名其妙,而第二次欧洲大战的爆发反倒有显而易见的缘由。当然,史学家有理由把这两次欧洲大战连起来看,并称之为20世纪的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它与17世纪的那场德意志三十年战争(1618—1648)有历史的连带关系。欧洲的政治成长始于16世纪,在随后的500年里,欧洲地域战事不断,而这两场三十年战争尤其让欧洲生灵涂炭。

战争爆发之初,巴尔欢欣鼓舞。但他很快就变成了反战的和平主义者,携妻子亨宁斯(Emmy Hennings)迁居瑞士,在苏黎世的“伏尔泰酒馆”与一群反战诗人和艺术家建立了“达达”团体。当时,有人用小刀随意刺向一部法-德词典,刀尖碰巧戳到Dada一词,其法语含义是“玩具木马”,也指没有意义的象声词。于是,它被选定用来表征这群诗人和艺术家的政治主张:

达达了解一切。达达鄙视一切。达达说“明白事儿”,达达没有固定的观念。达达不捉苍蝇。达达嘲笑一切成功的、神圣化的……达达从来不正确……不再有画家、不再有作家、不再有宗教、不再有保皇党、不再有无政府主义者、不再有社会主义者、不再有警察、不再有飞机、不再有小便池……,像生活中的所有事物一样,达达是没有用的,一切都以愚蠢的方式发生着……我们不能严肃地对待任何主题,更别说是这个主题:我们自己。 [1]

“达达”诗人和艺术家通过创造没有意义的语词或前后摇动的“玩具木马”崇尚 非政治的政治 。事实上,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1814—1876)是他们的精神教父。巴尔一生留下九部文学作品(诗集、小说、剧作),还有三卷书信集,绝大部分由他妻子整理出版。而他身前出版的著作,以这部1919年初出版的政治思想史论《德国知识分子批判》最为著名。巴尔宣称,新教的普鲁士王国应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承担历史责任,而路德引发的宗教分裂则是这场战争的最终根源,正如它是17世纪的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的直接导因。人们能把这部大著视为没有意义的语词或“玩具木马”吗?

在欧洲的主要文化民族中,德意志知识人的自我批判最为显眼,这与德意志民族迟迟不能凝聚为统一的政治体有关——人们仅需想起马克思和尼采的德意志批判就够了。写作《批判》时,巴尔刚从天主教改宗新教不久。仅仅过了一年(1920年夏天),他又回归天主教的怀抱。两年后(1922年),巴尔转向了早期东方基督教神秘主义,次年出版《拜占庭基督教:三圣徒传》,从东方基督教的立场批判西方的基督教。在一份笔记中,他把此书称为“对我第一本书(《批判》)的补充”:

当时我信仰一个“知识分子的教会”,一切自由与生命力的神圣化都以此为基础,我至今仍怀有这个信仰。但是我不再跳出教条和法规去看这个理论……我不再跳出大教会的传统去看待它。(转引自《诗人》,页250—251)

天主教学界的权威学者瓜尔蒂尼(Romano Guardini,1885—1968)警告说,巴尔在此书中以诗人的激进言辞推荐一种 业余神学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本书是对自由思想观念的一次猛烈而凌厉的攻击,贯穿始终的不过是一个思想:通过心理主义与历史主义粉碎有限中的绝对,消解自然中的超自然。他[巴尔]认为一切有限性都在绝对专制中分崩离析。(转引自《诗人》,页253)

巴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频频更换自己的宗教认信,其心灵的“破碎”到了何等地步,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巴尔对路德毫不留情的批判既不是没有意义的语词,也不是“玩具木马”。1924年深秋,巴尔发表了《德国知识分子批判》的 删改本 《宗教改革的后果》。如施米特所说,《批判》的“四分之三”被巴尔“搁到了桌子底下”。写作《宗教改革的后果》时,巴尔给妻子写信说:

我开始审视我的《批判》,只是我的进度并不明显。这本书让我如此不安,以至于无法仔细思考每句话。我必须让自己假意清静一下了。否则我看不懂,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我只想认真看看我的文章,我的脉搏却躁动不安。就是现在,我还是在思考。我删掉了80—100页的篇幅。这本书的命运一定不同寻常。现在,我的心狂跳不已。(转引自《诗人》,页229)

巴尔因 心灵破碎 而无所适从,而这个灵魂本来企望理解德意志知识人的 灵魂成长史 ,如今它已经不能认识自己,但仍“怀着天赋的良知经历着这个时代”。巴尔认定宗教改革给德意志人的 灵魂教养 带来的危害已经无药可救,转而求助于早期东方基督教与古希腊理念之间的平衡,这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出路。《拜占庭基督教》看似带有宗教史性质,其实表达了巴尔对欧洲政治成长的彻底失望——如他自己承认的那样,《宗教改革的后果》与《拜占庭基督教》“相互呼应”:

我的《拜占庭基督教》是对新教的一次更为严厉、更加彻底的攻击。人们早晚会看到的。《后果》里没有写的,都写在了那里。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本书互为一体。二者辅车相依,互为解释。(《诗人》,页252)

离世前,巴尔从1914—1921年间的日记中挑选出涉及心路历程的部分,以《逃离时代》为名结集出版。其中有一段写于1921年的文字,解释了书名的来历:

逃离时代,在尼采那里已经(出于嘲讽者和无神论者的品味)得以实现。还有一个更坚定的逃离,必定跟基督教修院制度相一致。如此可以反对一个无药可救的疯狂世界。……自从乡下人先后变成诗人、哲学家、反叛者和花花公子以后,时序就给了他自愿的贫苦,最严苛的禁欲,假如不是他想要的消失——他在其中看到了最高境界的奇迹。(转引自《诗人》,页245)

巴尔撰写评施米特政治神学的文章时,已经心仪早期东方基督教神秘主义,这与他信奉无政府主义并不矛盾。令人费解的是,他何以会欣赏严肃关切政治秩序的施米特?在评价《政治的浪漫派》时,巴尔称赞说:

施米特的思维方式指向令人变得严峻的事情、指向政事,使那些令人云里雾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毫无吸引力。

施米特把巴枯宁视为“敌视专政的专制者”,因此,“凡巴枯宁以撒旦的名义否定的”,他“皆以上帝之名予以肯定”。 既然如此,他何以与巴尔“私底下很熟悉”(《诗人》,页208),同样令人费解。

如何认识欧洲知识人心灵的历史遭遇,迄今仍是我国人文学界的一大难题。如今的德国人显得既富足又幸福,但心灵敏感的德国知识人仍然会问:经历过分裂、充满悖论的时代之后,支离破碎的 德意志灵魂 深处真的感到幸福吗?对于我们来说问题则是:若要深入认识欧洲的破碎历史以及由此带来的灵魂的破碎感,我们的灵魂做好精神上的准备了吗?巴尔的《德国知识分子批判》让我们意识到,除非我们与欧洲学者一道, 重新深入考察 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否则,仅凭单纯的文学爱好,我们很难透彻理解欧洲的文学作品。出版本书中译本的意义,就在于此。

曹旸博士的德文好,中文译笔更好。感谢他的译笔。

2023年10月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1] 邵亦杨,《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页66—67;详见Robert Motherwell(ed.), The Dada Painters and Poets:An Anthology ,New York: Wittenborn,1951;David Hopkins(ed.), A Companion to Dada and Surrealism ,London: John Wiley & Sons,2016。 sdtA+oeDOm+NwFzwpKGa77x55lBtc1ZozflTWU3up8f/SxUXflK5p3IH179X1i9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