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非处女不是人

1995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 被认为是二次元美少女角色及其相关现象发展至今的开端。对于十几岁到20岁出头的男性而言,自出生起就有二次元动漫,有不少人第一次为之心动的异性对象就是美少女角色。

沉迷于二次元的宅男被制作方源源不断地奉上的美少女角色深深吸引,对其倾注爱意,并将她们当作性幻想对象。当然,美少女角色不是有血有肉的真人,只是被精心塑造出来供销售的虚拟形象而已。

在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的1995年之后,美少女角色大量涌现,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如果将Windows 98面世的1998年视为秋叶原成为宅男根据地的具体年份,那么现在40岁的人当时应为24岁,现在30岁的人当时应为14岁,现在20岁的人当时应为4岁。 由此看来,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程度和向虚拟世界倾注爱意与否的行为特征,会因在青春期萌生异性意识的初中时代是否易于接触到二次元角色而发生显著变化。

“无论年龄大小,动漫爱好者的共通之处是,中学时期在学校都不受异性欢迎,不得志的他们转而将美少女角色视为性幻想对象,以逃避现实世界。拖着学生时期的逃避心态到成年后的情况,仅存在于目前30—40岁的二次元爱好者中。目前40岁以上的人是在成年后才沉迷动漫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对现实中的女性绝望了,或者类似的苦恼导致的。两种情况都属于逃避,但青春期的逃避和成年后的逃避是有区别的。”

初中时,班上受欢迎的男生比例大概就只有10%,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初中没能挤进这前10%,男生就会重新审视自己,并争取在高中显露头角。如果高中时期也不行,就争取在大学里继续挑战,或者专攻自己擅长的领域,缩小目标女生的范围,如此经历不断试错的过程。

如果在初中时期就因不受异性欢迎而投靠虚拟世界,那么在幻想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在回到现实时,需要面对的环境和自身状态就会越糟。

听了这些,我忽然想起三岛由纪夫闯入日本自卫队东京市谷驻地自尽前写的文章。

男性特有的沉着冷静与客观的判断能力,多是在失去童贞后方可得到的。处男时期的思维方式容易受到禁欲主义的负面影响。正如尼采所言:“贞洁对于一些人是美德,对于大多数人几乎是罪恶。”

(《行动学入门》)

男性沉着冷静且客观的判断能力,完全根植于现实之中。面对现实做出冷静客观的判断,则是人类维系社会关系的一大要因。倘若我们并不认同性是私人的事,而把它看作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那么在中学时期无法克服与异性交往障碍,继而导致心理时间轴停滞的情况便成为十分需要警惕的现实。

“热爱二次元人物的宅男无关年龄,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处女情结。”

高桥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以免被邻座的人听到。

“在很多宅男的认知里,非处女就不算是人。现在40岁往上的宅男眼中的处女形象是现实中的幼女和二次元中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好多书店里都摆着幼女的裸体写真,这些人在青春期喜欢上了尚在发育的幼女,在《儿童色情法》颁布之后就转向二次元人物了。而他们之后的年轻一代从小接触美少女角色,认为她们就是处女,或在这些角色中寻求处女形象。所谓处女情结,就是认为处女身是最最重要的想法。虽然‘非处女不算人’这种说法是不正常的,但对于宅男来说,它就是真理。因此,他们倾注爱情的对象,就必然是幼女了。现在市面上的二次元美少女,不也都是幼女形象吗,即便人物年龄被设定成18岁,可画面给人的感觉不过也才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吧。御宅产业的题材全是少女,也就是这么来的。可以说,秋叶原的御宅文化一路发展开来,是和幼女情结密不可分的。”

确实,我们所在十字路口对面的大型商店里出售的商品题材,除真人爱豆之外,几乎全是初中生以下年龄段的动漫少女形象,就连正在播放的广告形象的声音听起来也很年幼。

“宅男坚定的处女情结,简单来说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处男。他们对漫画式的恋爱有强烈的渴望和憧憬,希望能在还是处男的时候就遇到自己心目中一尘不染、命中注定的理想女性,然后和她结婚。幻想的细节因人而异,但大体上都渴望拥有完美恋情。话说回来,即使不是宅男,人越晚恋爱,恋爱标准也就越高。我觉得宅男的处女情结就是对另一半天花板级别的标准。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地幻想完美的恋爱,最终很可能会形成处女情结。另外,他们之所以渴望没被他人碰过的女性,可能是因为害怕被拿来和其他人做比较吧。” xpe6GX8TttSafKlkhXgbdzw9xF5FL/i/LGpPl7K+vLLgEiTqB9t9WFgEg/lovV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