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长安西市

刚走到醉仙楼,听到里面一阵喧闹,几个伙计将一个人从门口扔到了大街上。

那人翻了几个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很不以为然地样子,“哼,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程二牛一见,很是高兴,“咦,这不是猴子吗?猴子,猴子,哈哈哈……”越儿也有些忍俊不禁了。

尖嘴猴腮的祝小六也看到了他们,迎了上来,“哟,少见啊,你们二位这是去哪儿啊?”“我去胡爷爷那里,猴子哥,你怎么又让人打了?是不是又去混吃喝了?”“啊?哈哈哈,家常便饭,家常便饭,你们去老胡那里啊,正好,顺路,顺路……”越儿用异常的眼神看着他,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用警告地声音说,“猴子哥哥,你……”祝小六立即明白了,“放心放心,我不进去,我不捣乱。”程二牛一巴掌拍在祝小六的肩上,“猴子,别给咱妹妹添乱,不然……”说着手上一用劲,越儿能听到祝小六的骨头在作响。

祝小六“嗷”地一嗓子叫了起来,疼得呲牙咧嘴的,“不敢,放手放手啊。”挣脱了程二牛的手后,祝小六抬头对程二牛,“干什么?我干吗要给咱妹妹添乱啊,我不过想跟你们去西市找点活干。”越儿有些得意,少年老成地教训他,“这就对了嘛,这么大的人,要学会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不要好吃懒做的,整天游手好闲。”“好,听妹妹的,找活干,不当懒汉。”“猴子,你给小爷站住,”背后有一个人在向这边疾步走来,边走边喊。

祝小六回头一看,大叫不好,“二位,我先走一步了,这酸书生我可惹不起,走了啊。”说罢,他抬头就跑,一眨眼,拐过一个巷子便没影了。

越儿和程二牛,一高一低四目相对,瞠目结舌。

书生王长齐气喘吁吁,连走带跑地到了这里,祝小六早不见了。

“哎哟,又叫这小子跑了……欠了爷的两吊钱,居然……居然几日不还,真是,真是岂有此理……下次被爷抓到,非好好收拾他……”程二牛上下打量王长齐,仿佛不认识他一样。

“王大哥,您一个读书人,怎么能这么……”越儿看王长齐弯腰喘着大气,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哈哈哈,长齐兄弟,下次你可别嚷嚷,要悄悄地抓住他,别让他再溜了。对了,他欠你两吊钱多久了?”程二牛逗王长齐。

“五日。”“哈哈哈……”程二牛一顿狂笑,“才五天也要催债啊,你也太小气了啊,这小子欠令狐大哥的好几两银子都两年了,你啊,哈哈哈哈哈……”“我,我,”王长齐有些窘迫,“我急着买纸张写诗文呢。”越儿很开心地微笑着,听着他们在逗嘴,她向窘迫的书生挥了挥手,向着长安的西市走去。

程二牛跟在她的身后。

长安的城西是开远门,丝绸之路的起点。很多往来西域的商人,都是从这个城门进入长安,再到西市或东市的。

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内主要的商业区,两市建设的很规范,长宽各1050米,店铺有220行,大约三四万家。

在城墙围绕的西市,波斯、西域、突厥的各种货物,都能在这里看到,珠宝、象牙、玳瑁、珊瑚、皮毛、药材、玻璃器皿、毛织品、香料,还有来自西域的马匹,都是从丝绸之路运到这里来的。

在东市,大唐的金银制品、瓷器、铜器、茶叶、竹器、纸张,当然还有丝绸,被外国商人大量批发,再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远方。

此时的长安西市,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街道居然显得有些拥挤了。

越儿每到西市,总感觉到不同的新鲜,大柳树旁的那家又新进了西域的货物,“胡瓜,胡瓜,香脆可口的胡瓜啊,快来看一看。”那是一根绿色的,上面有点小刺的,细长的东西,显然刚从清水里浸泡过的,摆在那里,一个西域商人在那里叫着,他穿戴着西域人特有的服装,圆锥帽子,对襟圆领的蓝色绸缎外套,脚上一双缎靴。

他是一个年轻的粟特商人。

越儿第一次看见,赶紧走过去,用粟特语问他,“这,这是什么东西?”“胡瓜,”西域商人笑眯眯地看着这个小姑娘。

“可以吃吗?”越儿忽闪着可爱的大眼睛,问他。

那商人笑了,“当然可以,尝一下吧,虽然很珍贵,但我喜欢你,来尝一下。”越儿微笑着拒绝了,虽然她也很想尝一口这不远千里来到长安的瓜果,但是,她不能,她知道这些瓜果都很珍贵。

她右手放在左胸,微微一弯腰,“谢谢,不必了,再见。”然后,她欢快地跑开了,跑向了下一家,程二牛赶紧跟在她的身后,很担心她丢了。

西市更多的是西域和波斯商人,他们不光沿着丝绸之路,把波斯和西域的货物、特产、商品带到了长安,把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了西面,甚至更西的欧洲,还把这条路上的文化带到了这座千年古城。

西域的音乐、歌舞、乐器,都来到了长安,除了商人,很多民间艺人也到了长安,于是在大唐长安一直流行的是胡腾舞、胡旋舞和拓枝舞。琵琶和飞旋的龟兹胡姬美人,成为长安才子们追捧的目标。

除了货物和歌舞,还有来自西边的宗教也随着商队一起来到了古城长安,自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去天竺取经归来,一些天竺的僧侣也来到了长安。不仅是佛教,波斯人信奉的祆教还有来自更西方的一些拿着十字架的人传播的景教,都在大唐境内开始传播。

很多西域和波斯的商人选择在长安定居,他们凭借自己精明的头脑,和超强的经商能力,在长安都发了财,不知不觉中也融入了这个城市。尤其是波斯商人,他们鉴别宝物的能力,似乎是天生就擅长的。

在长安的西市,找权威波斯商人鉴别宝物,也成为一种行业中的规矩了。

老波斯商人胡杨的古玩店,就在西市的最中心。

这里有真正来自波斯的红珊瑚和琥珀,也有打磨成珍品的和田美玉,有来自白衣大食的香料,还有来自大马士革的精致的锋利的短刀……这里有世界上少见的奇珍,这里有人世间难遇的异宝,这里有一个慧眼识得宝贝的人。

掌柜胡杨老人,是这店里最重要的宝了。他在长安经商十数年,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经商之道,生意做得非常红火。同时他也是长安东西两市最权威的鉴赏专家,他的收藏经验和他的旅行经验一样丰富。

这里宽敞、明亮,这里的桌椅都很舒适,伙计们对于越儿的出现,一点也不奇怪,虽然也都知道了她的怪病,但老掌柜的提前吩咐过了,他们也都很懂规矩。

程二牛去其他店铺寻找一些搬运的短工去做,他将越儿送进了胡杨的珠宝店,便转身离去了。 16hHfX0McRlLKJv0VNdDxKMYdflovclklRmP+xQRwChEfEcso4pjZeA8u7tD93Eg



第3章一个神奇的梦

越儿见胡爷爷正在和一位客人谈论宝物,就没有打扰,自己在外间的店里,打量着以前和现在的摆设,有些宝贝她已经很熟悉了,它们的故事她都记在了心里。胡爷爷说,每个宝贝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段经历,其实宝贝会说话,会讲它自己的来历的,就看你的耳朵能不能听见了。

来自突厥的金腰带,据说那是突厥的可汗带过的;来自波斯的琥珀,里面的昆虫,其实是一个男子变成的,她深信这些故事,有时,她也会和这些宝贝悄悄地说话呢。

越儿受老波斯商人的喜欢,是有原因的。

胡杨显然对正在接待的客人和他的东西兴趣不大,突然看到越儿正全神贯注地和一块玉对话,就喊她进来。

“越儿,到里屋来吧,”胡杨笑着招呼她。

老波斯商人很喜欢这个孩子,这个小姑娘身上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灵性,在他所认识的长安的孩子中,是会说粟特、波斯、突厥等各族语言最多的,而且会说很多,能和一个刚到长安的粟特商人或波斯商人进行简单对话。同时,她似乎有一种天生识别宝物的天赋和灵性,每次玩游戏,把几个东西放在一起,她总可以把真正的宝贝选中,对珠宝的判断和直觉,有时能超出一个有经验的商人。

除了天赋和灵性,越儿很懂事,有礼貌,喜欢帮助别人,小小年纪,内心却有股子古道热肠。

越儿和陪着她说话的伙计打招呼告别,转身跟着胡杨向里屋走去,显然里面是会客的地方,布置得更具备波斯风情一些。

越儿刚进去,首先看到了那位客人,一个脸色憔悴的异族男子,正满脸失望,企图通过最后的努力再换回一点希望。

“老先生,请你考虑一下,也许这不是您喜欢的东西,可这确实是珍贵的物品,来自波斯更西面的土地,绝对的波斯工艺,虽然上面是基督的教堂,可没准有大唐的哪位贵族喜欢它呢?您可以卖个好价格……”“阿罗汉先生,我是祆教教徒,不会从您的手里购买这个挂毯的,很抱歉,请您到其他店里去看下运气?”“胡掌柜,您可是西市里最具慧眼的资深商人啊。”这个人越儿认识,是来自西边不知道什么国家的一个景教僧侣,本名没人知道,来长安后起了个大唐的名字,阿罗汉,四十多岁,头顶有点秃,整天穿着奇怪的长袍,总挂着十字架,宣传他们的教义,但为人很和善,从来不和人争执,总是那么谦让。

当初他刚到长安的时候,居无定所,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就象佛教僧侣一样化缘,有几次,越儿都慷慨伸手救济过她,所以两个人倒也熟悉。

突然,越儿看到了阿罗汉胸前的十字架,好象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呢,猛地将她的心触动了一下。

此刻胡杨已经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阿罗汉无奈地摇头向外走。

“等一下,阿罗汉先生,能让我看一下您手里的东西吗?”阿罗汉刚与越儿简单地打了个招呼,还沉浸在自己的失望中,正准备转身离开时,越儿叫住了他。

他点了点头,将那张薄挂毯重新又展开了。

那是一幅来自西边世界的手工艺品,用羊毛编织成的毯子。挂毯,在西市里也非常多啊。尤其以西域的河中,和波斯地区的挂毯最有名。

和其他波斯挂毯不同的是,这张挂毯更精致,而中间,是一张图,一个好几个大圆顶的建筑,隐约中,一个大的圆顶凌驾在四个小的上面,顶上还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那建筑的脚下,是一片大海。

圆顶,大庙……越儿仿佛回到了那个梦里,没错,就是那儿。

“胡爷爷,阿罗汉先生,告诉我,这里,这里是什么地方?”越儿声音急切,她的反常让胡杨很意外。

胡杨不知道她怎么了,赶紧问,“怎么了,越儿?以前见过这个挂毯吗?”“爷爷,那个房子,圆顶的房子,在什么地方?请您快告诉我。”“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阿罗汉说出了答案。

“它在哪儿?在哪个城市?”“那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一个叫罗马的国家,大唐管那里叫拂林。”老胡杨轻轻地说。

“爷爷,这个世界上,真地有这么个地方吗?”“有啊,在西方,沿着向西的商路,一直向西,就能到。”“我梦到过那里,我在梦中到过那个地方,没错的,在那里,我的病好了。”越儿轻轻地说,仿佛说给自己听,又害怕胡杨不相信。

胡杨的眼睛瞪得像骆驼,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立即与阿罗汉对视,阿罗汉也不置可否。

“阿罗汉先生,您是从那里来的吗?”越儿急切地抓住了阿罗汉的胳膊,“请您告诉我好吗?”“不,越儿姑娘,很对不起,我不是来自罗马的,我是从西域来的,很遗憾,我也没有亲眼瞻仰过那座大教堂。”阿罗汉很惋惜。

“那个庙很大,好象在水边,远远地望上去,顶上是圆的,好象里面没有柱子,前面有一个大广场,有个水池子,有一柱泉水喷到了天上……”越儿在努力回忆那个梦,那个做了好几次的梦。

“庙里供奉的,好象很多人,有男有女,但不是佛爷和菩萨,也不是神仙,有穿着奇怪的长袍子的女子……”“对了,”越儿眼前一亮,却又沉默了下来,叹了一口气。

“越儿,说啊,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胡杨很严肃,一开始还以为是小孩子的普通的梦,但没想到她详细描述的,居然和自己多年前见到的,如此相象。

“在那里,我的病全好了,小伙伴们也不嫌弃我了,我们一起玩啊,又跑又跳,还和一些不认识的孩子在跳舞,很开心,再也没有流血汗……”“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胡杨喃喃自语,说完又转向了阿罗汉,“对不起啊,阿罗汉先生,您的这个地毯对我们的小越儿很重要,您也听到了,这样吧,我留下它,为了越儿留下它,钱嘛,就按你说的办吧。”阿罗汉苦笑地摇头,“胡老先生,如果不是我的教堂急等着用钱,我可以将它送给越儿姑娘,可是……”胡杨摆了摆手,“我知道,我知道,就这么办吧,以后越儿可能还要麻烦你,我想她可能有问题需要你来解答呢。”阿罗汉转向越儿,“越儿姑娘,有关于这地毯和大教堂的事,随时可以去教堂找我,我愿意为你解答。”“谢谢您,阿罗汉先生。”“不用客气,我们是朋友嘛。”“老爷,”一个伙计在门口禀告,“公子和令狐公子他们回来了。” lHw0f7TNUpUHR9IPDXr42NaCtsJNKNC+4cZTxVb96GEjalCbctC+J+FWlOqJJj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