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文三】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 ,或两寸独大 ,尺肤热 ,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原注】

不缓,则非太阳中风矣;不紧,则非太阳伤寒矣;动数者,风火相煽之象,《经》谓之躁;两寸独大,火克金也(按:温病之脉多洪,或长,或滑,或数,兼见不一,然总无紧脉。紧则为寒,乃非温病。但紧、数二脉相类,辨之宜确。《脉诀》 云:数而弦急为紧。又云: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脉惟看至数间。玩此,则知紧、数矣。——朱评)。尺肤热,尺部肌肤热甚,火反克水也。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与太阳中风无异,此处最足以相混,于何辨之?于脉动数,不缓不紧,证有或渴,或咳,尺热,午后热甚辨之。太阳头痛,风寒之邪,循太阳经上至头与项,而项强头痛也。太阴之头痛,肺主天气,天气郁,则头亦痛也,且春气在头,又火炎上也。吴又可谓浮泛太阳经者,臆说也。伤寒之恶寒,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故恶风寒。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太阳病则周身之阳气郁,故身热;肺主化气,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亦热也。太阳自汗,风疏卫也;太阴自汗,皮毛开也,肺亦主卫。渴,火克金也。咳,肺气郁也。午后热甚,浊邪归下,又火旺时也,又阴受火克之象也。

【选注】

叶霖:以缓、紧及动、数、两寸独大,辨风寒风热是矣。若该九种温病于此脉中,我不谓然,余姑勿论,即伏气温热,亦不若是。况温疫、湿温,难以脉证拘定者乎。前讥论温诸家,顾此失彼,观此界划三焦,笼统立论,名曰条辨,又何尝分条析辨耶?然寒热之分,当从脉之左右辨之,外感与伏气,当从浮、中、沉三候辨之。若湿温未可拘脉,不在此例。

曹炳章:此辨证之吃紧处,断不可忽。若一错误,则相去天渊,学者慎之。右寸脉大,最为确凭。纵两寸俱大,亦必右寸为甚。

【词解】

①动数:指脉象盛躁而数,病温之脉象。

②两寸独大:为火克金之象,两寸脉滑数有力。

③尺肤热:尺脉处皮肤按之有热,尺肤属肾,尺肤热是火反克水的现象。

④脉诀:脉学书。宋·崔嘉彦撰。又有《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等名。1卷。

【提要】

本条经文阐明温病初起的主症、主脉,以及温病与伤寒初起的脉证鉴别。

【释义】

温邪初犯手太阴肺经时,在诊脉方面,并不是太阳病中风初起所见的缓脉和伤寒初起所见的紧脉,而是浮躁而数的脉象。由于邪在肺卫,两寸脉特别大。其症状表现为头痛,轻微怕风寒,身体发热,尺肤(自腕至肘的皮肤)灼热,出汗,口干渴或不渴,咳嗽,到下午身热较重些。这些证候不可误认为中风和伤寒,而是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因为伤寒邪在太阳经时,风邪重者脉象浮缓,寒邪重者脉象浮紧,而且左手脉明显;温邪在手太阴,脉见浮数,右手脉比较明显。这是邪分阴阳寒温,脉分左右气血。

伤寒、温病,都有头痛。伤寒头痛,头项强痛;温病但头痛无项强。伤寒太阳病,恶风寒较重,发热轻,不口渴;温病恶风寒很轻,发热较重,而且汗出口渴。这些是温病与伤寒初起症状的不同点。再从季节气候的不同、热势的轻重来看,中风、伤寒、温病,三者是不难区别的。

【按语】

本条言“脉不缓不紧而动数”,乃从脉象上来鉴别温病与伤寒。太阳中风脉浮缓,太阳伤寒脉浮紧,温病初起脉浮数,三者皆省略“浮”字。“两寸独大”候上焦病变,“尺肤”乃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故肺卫受邪而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咳嗽是温邪侵袭肺卫的见症。午后为阳明经气旺盛之时,邪正相争,故午后热甚。吴氏将此条称为“温病”,实指温病风热犯肺卫的脉证。 zcHHav5FOd3ehea736EAMrflXBXsMfUmW55koJAXd/Pf3BuyUsihS2OQ7OAgbg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