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文一】

温病 者:有风温 、有温热 、有温疫 、有温毒 、有暑温 、有湿温 、有秋燥 、有冬温 、有温疟

【原注】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 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 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 ,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 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心苦为分明。——朱评 )。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无怪见驳于方有执 、喻嘉言诸公也。然诸公虽驳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虽立治法,仍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弊与叔和无二,以致后人无所遵依。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 、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 宏其议,而瑭得以善其后也。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热湿两字着眼。——朱评)。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选注】

王孟英:条辨首列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凡九项,似无遗义,而不自知其题旨未清也。夫冬伤于寒,至春而发者曰温病,夏至后发者曰热病。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首先犯肺,名曰风温;其病于冬者,亦曰冬温;病于春者,亦曰春温,即叶氏所论者是也。夏至后所发之热病,在《内经》亦曰暑,以其发于暑令也。故仲景以夏月感暑成病者,名曰暍。盖暑暍 者,皆热之谓也。今杜撰暑温名目,最属不通。至于疫证更不可与温热同治,当从吴又可、余师愚 两家为正鹄,而温之为毒为疟,乃温之节目矣。概而论之,宜乎愈辨愈不清矣。

【原注】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选注】

叶霖:《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古医经以伤寒为外感之通称可证,而寒温之治法迥殊。越人 恐后世不察,故五十八难作伤寒有五之论,以阐明之。仲景采录《内》《难》《胎胪药录》 诸经,著《伤寒卒病论》十六卷,毁于兵火,高平王叔和收其残帙,编为十卷,虽伤寒中风六经之治法犹存,而霍乱湿暍诸篇,剩简零章,非复庐山真面,温热之治,不存一字,故叔和作序例,以明受病之因,寒温之异,补仲景之未备。唐宋金元言伤寒温暑者,未能出其范围,厥功伟矣。惟不识伏气之原,常气杂气之异,是其可议。然方有执、喻嘉言、程郊倩 辈,虽贬驳不遗余力,其实温瘟不分,伏气不知为何气,奈何吠声吠影之徒,从而附和,遂使长夜不明,良可浩叹。吴门叶氏温热篇,差有可观,鞠通推广其义,著为此书。在不多读书,急于求售者,未始非临诊之一助。若泥此施治,恐误来兹,不得不逐节批注。鞠通有知,当能谅未此苦衷也。

曹炳章:昔贤一切外感,悉以伤寒之法治之,自唐迄明,率蹈此弊。金元四大家,惟刘河间能免此。天心仁爱,至喻嘉言而一易其辙,但初辟门径,故未能尽脱伤寒圈子。至徐灵胎、王孟英继出而其旨大畅矣。乃一变而为今之医者,惟用不关痛痒药数味,统治一切时病。问之以伤寒如何治?温病如何治?而彼昏昏均不知也。吁!怪哉。

【词解】

①温病: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临床特征一般是起病较急,热象较盛,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阴等。

②风温:病名。首见于《伤寒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篇》明确指出,本病多发于冬春二季,是由外感风热病邪所致的新感温病。主症为身热、咳嗽、烦渴,初起以邪在肺卫为其特征。

③温热:有由伏气而发者,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春末君火司令,阳气鸱张,外感温热之邪而发生,实际上即指春温。此症一起即见气分热盛,易出现热入心营症状,病势较重。

④温疫:是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的多种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其特点是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

⑤温毒:感受温毒病邪,致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而证势剧烈的概称为温毒。

⑥暑温:发生于夏令的新感温病,因外感暑热病邪所引起,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其特征。

⑦湿温: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一种湿热病,因外感湿热病邪所引起,临床以太阴见症为其特征。

⑧秋燥:发生于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初起以邪在肺卫,并伴有津液干燥现象为其特征。

⑨冬温:发生于冬季的新感温病。因冬令气温反常,当寒反暖,阳气失于闭藏,人感温邪而见头痛、发热、口渴等症的热病称为冬温。

⑩温疟:由于冬伤于寒,伏而不发,至夏又受暑热,因而寒热如疟,发作有定时,寒少热多,称为温疟。

⑪王叔和《伤寒例》:王叔和为西晋著名医学家,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加以整理。《伤寒例》为《伤寒论》中的一篇,其笔法体例,不类仲景原文,后人疑为王叔和所撰。

⑫难经:医书。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撰。成书在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

⑬按时推病:按照季节,推断疾病。

⑭伤寒论:医书。晋王叔和取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部分所编次而成,共6篇,即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凡397法、113方,共为10卷,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

⑮朱评:即朱武曹评著。

⑯方有执:字中行,明代歙县人。著《伤寒论条辨》8卷,《本草钞》1卷,《或问》1卷,《痉书》1卷。

⑰东垣:即李杲(1180—1251),金元四大家之一。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河北正定人。学医于张元素。其代表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⑱天士:即叶桂(1667—1746),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他年轻时开始学医,除家学外,先后拜师十七人。长于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在温病学上成就尤为突出,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所传《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叶氏医案》等书,系由其弟子或后人所整理编辑。

⑲暑暍:即受暑气之病,表现为汗出、心烦、喘喝等症。

⑳余师愚:名余霖,字师愚,清代医学家,安徽桐城人。长于诊治疫病,倡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火。著有《疫疹一得》,对温病学有一定贡献。

㉑越人:即扁鹊。战国时杰出的医学家。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据《史记》等书记载,他原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书,已佚。现存《难经》是托名之作。

㉒胎胪药录:疑为古代关于妇科、儿科方面的书。

㉓程郊倩:明代医家。又名程玠,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成化(1484)进士,喜好医术,撰《松崖医径》及《眼科应验良方》行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二书,未见刊行。

【提要】

本条经文阐述什么是温病及温病的范围。

【释义】

所谓温病,就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发病急、热度高,易于化燥伤阴。四季都有温病,这里把它归纳为9种。

(1)风温:由于冬末春初,外感风热之邪,首先犯肺,有发热、咳嗽、头痛、微恶风寒等症。

(2)温热:有伏气而发者,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春末君火司令,阳气鸱张,外感温热之邪而发者,实际上即指春温。此证一起即见气分热盛,易出现热入心营症状,病势较重。

(3)温疫:是热性病之易传染者,沿门阖境,男女老少症状相似。

(4)温毒:外感温热秽浊有毒之气,恶寒发热,头面赤肿,咽喉疼痛、腐烂,外发红斑如锦纹。

(5)暑温:夏月少阳相火司令,天暑地热,人感暑热之邪而有头痛、高热、神昏。

(6)秋燥:秋天燥气司令,人感燥热之气而有发热、咳嗽、咽干口渴、胁痛者,谓之温燥;如感凉燥之气,有恶风寒、咳嗽、胁痛、头痛、发热者,谓之凉燥。

(7)湿温:长夏雨湿过多,湿热之气蒸腾,人感其邪而有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四肢困倦、恶寒发热。

(8)冬温:指冬令气候反常,当寒反暖,阳气失于闭藏,人感温邪而见头痛发热、口渴等症的热病。

(9)温疟:由于冬伤于寒,伏而不发,至夏又受暑热,因而寒热如疟,发作有定时,寒少热多。

上列9种温病,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中发生,是根据各自特征而定名的温病。

【按语】

温病包括的范围,主要是按四时病机划分类型的温热疾患。各种类型温病的命名,就是根据时令主气而确定的。至于温疟,在性质上虽亦属于温热范围,但因其系独立疾病,故归属于内科。 wE3DInPRI8W/fFvFojIRJTxq1MUgZ/qRNQXp6TYzKGGbkW6/fEVQtgiyH4GR7j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