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大承气汤

【知方源】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伤寒论》

大承气汤主之

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汤主之。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条)

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条)

与大承气汤

3.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大便必复硬而少也,宜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209条)

4.患者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条)

宜大承气汤

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条)

6.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条)

7.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条)

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条)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条)

10.患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条)

1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条)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条)

1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条)

1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条)

1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条)

1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6条)

17.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条)

18.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条)

19.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条)

《金匮要略》

大承气汤主之

1.《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2.《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第二十一》: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3.《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第二十一》: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与大承气汤

4.《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宜大承气汤

5.《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6.《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7.《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8.《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9.《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10.《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1.《金匮要略·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看方论】

1.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曰:‘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冰曰:‘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除消热实,故以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曰:‘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

2.吴 《医方考》: “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虽然,仲景言急下之证,亦有数条。如少阴属肾水,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乃热邪内炎,肾水将绝,宜急下之,以救将绝之水。又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宜急下之;阳明属土,汗出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者,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肾水将竭,不能照物,则已危矣,须急下之。此皆大承气证也。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或虽危急而下药过之,则又有寒中之患。寒中者,急温之,宜与理中汤。”“土郁者,痞、满、燥、实、坚全俱,脉来有力而实,此方主之。土,脾胃土也,为仓廪之官,无物不受,喜传化而恶停滞。若里邪作实,则令人痞、满、燥、实、坚全俱;脉来实者为里实。是方也,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泻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泻实去热。经曰:土郁则夺之。此之谓也。”

3.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夫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故名曰小。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之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4.钱潢《伤寒溯源集》: “热邪归胃,邪气依附于宿食粕滓而郁蒸煎迫,致胃中之津液枯竭,故发潮热而大便硬也。若不以大承气汤下之,必致热邪败胃,谵语狂乱,循衣摸床等变而致不救,故必咸寒苦泄之药逐使下出,则热邪随宿垢而泄,犹釜底抽薪,薪去则火亦随薪而出矣。然非必宿垢满实而泄之也。胃中之热邪盛者,亦在所必用。古人所谓用之以逐热邪,非下糟粕也。其制以苦寒下泄之大黄为君,咸寒软坚下走之芒硝为臣,又以辛温下气之厚朴为佐,破气泄满之枳实为使,而后可以攻坚泻热也。”

5.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阳明之筋起于足,结于跗;其直者上结于髀。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环唇;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故为是诸证,然无燥实见证,自宜涤热而勿荡实,乃不用调胃而用大承气者,岂病深热极,非此不能治欤。然曰可与,则犹有斟酌之意。用者慎之。”

6.吴谦《医宗金鉴 · 删补名医方论》: “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胸胁满急䐜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之,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7.吴鞠通《温病条辨》: “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凿于其间也,故汤名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厚朴分量不似《伤寒论》中重用者,治温与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

8.邹澍《本经疏证》: “厚朴倍大黄为大承气,大黄倍厚朴为小承气,是承气者在枳、朴,应不在大黄矣。曰:此说亦颇有理。但调胃承气不用枳、朴,亦名承气,则不可通耳!三承气汤中有用枳、朴者,有不用枳、朴者,有用芒硝者,有不用芒硝者,有用甘草者,有不用甘草者,唯大黄则无不用,是承气之名,固当属之大黄。况厚朴三物汤,即小承气汤,厚朴分数且倍于大黄,而命名反不加承气字,犹不可见承气不在枳、朴乎!”

【通方解】

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析方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阳邪瘀结在里,以大承气汤涤荡燥热,故其性苦咸而寒。

方性与其组成药物的药性密切相关。《神农本草经》认为大黄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芒硝咸以软坚,寒以祛热,有“涤去蓄结饮食”之用。芒硝为咸寒之品,《伤寒溯源集》言咸可“走血”“软坚”,《本草经解》则言其“苦寒下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称芒硝为苦者,乃“咸极生苦”,将咸与苦看作同一性味的两个层次。芒硝味咸、苦,性寒,既能助君药泻热,又可软坚。枳实“利气”,《长沙药解》称其“味苦、酸、辛,性寒”故能“消陈腐而还清”。厚朴味苦性温,《雷公炮制药性解》称其“去实满而治腹胀”,增强全方推陈出新之力且矫寒凉之性。

【辨方位】

大承气汤在原文中属于阳明病篇部分,参考条文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热在里”“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等,推断大承气汤治疗方位在里,属阳明腑。

李克绍认为生理上的阳明实际上是“胃家”,即整个消化道。而阳明腑证就是《伤寒论》所说的“胃家实”,其中大承气汤证属于阳明腑证中的正阳阳明,表现为宿食燥粪等有形实邪与热邪相结。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描述大承气汤病机为“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吴崑提出使用大承气汤需“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具”。现代研究通过分析500例古今医案,总结出大便秘结、腹痛、发热是古今医家选用大承气汤的常见主症,且医者使用大承气汤多从里热结实、阻滞气机的病机入手。由此可见,大承气汤治疗方位在里,属阳明腑。里热壅滞,腑气不通,可导致其他系统疾病,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可导致肺系病证,“脑肠相通”,腑气不通又可引发循环系统疾病等,故后世医家又将大承气汤方证应用扩展到各个系统疾病中。

【明方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认为中满腑实者与病位在胸腹之下者,可以采取疏导泻下的方法使病邪从二便排出。《素问·热论》指出“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强调下法的使用范围。所谓“满三日”,指病邪由表入里,可用泻下法治疗。大承气汤作为峻下的代表方剂,伤寒原文中频频出现“急下之”。《温病条辨》谓之“无坚不破,无微不入”,《医方集解》言“非大实大满,不可轻投”。

从药物方面分析,大黄被称为将军,是以“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性走而不守,泻诸实热不通,下大便,涤荡肠胃间热,专治不大便”。《长沙药解》中提及芒硝“下清血分,泻火救焚,软坚破积,利水道而通淋涩,利谷道而开结闭。结热瘀蒸,非此不退,宿痰老血,非此不消,寒泻之力,诸药不及”;厚朴“苦辛下气,善破壅塞而消胀满,下冲逆而定喘嗽,疏通郁迫,和解疼痛,除反胃呕吐,疗肠滑泄利,消宿食停水,调泄秽吞酸,止肠胃雷鸣,平霍乱转筋,下冲消滞之物也”;枳实“酸苦迅利,破结开瘀,泻痞消满,除停痰流饮,化宿谷坚癥,涤荡郁陈,功力峻猛,一切腐败壅阻之物,非此不消”。四药合用,得以急下存阴。

服药方法也体现了大承气汤峻下之力。一方面,仲景提到服用大承气汤后“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得下,余勿服”。另一方面,其煎法为后入大黄,使其气锐行速,也说明大承气汤泻下效用之强。

故大承气汤有苦寒直折之性,可峻下热结。

【论方证】

大承气汤主治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并与肠中燥屎结滞,腑气不通所致的疾病。里热结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实。前人将其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即自觉胸部有闷塞压重感;“满”,是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谵语、潮热、脉实有力等。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急剧耗伤。治当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热结旁流”之证,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之津从旁而下所致。故“旁流”是现象,“热结”是本质。治以寒下通之,即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邪热积滞,闭阻于内,阳盛格阴于外,而成厥逆;或伤津劫液,筋脉失养则痉;或热扰神明,心神浮越则狂。其中厥只是表象,里实热是其本质。故在四肢厥逆的同时,必有里热实证,故当治以寒下,即所谓“寒因寒用”之法。痉病、发狂亦病同此因,机同此理,俱当以寒下之法治之。

上述诸证虽异,然病机相同,皆因邪热积滞,阻于肠腑,故均用峻下热结之法。

【识方用】

1.大承气汤现代处方

大黄12g(后下),厚朴24g,枳实12g,芒硝9g。

以水2000mL,先煮枳实、厚朴,取1000mL,去滓,内大黄,更煮取400mL,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气汤现代适应证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大承气汤传统应用的主要适应证范围,主要为与里实证相关的疾病,症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或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如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阑尾炎、腹部绞痛、胆道蛔虫病及腹部各种手术后的胃肠功能弱化或疼痛、腹胀便秘、胃结石、食积腹痛等。

(2)心脑血管疾病:在心脑血管如脑梗死、中风闭证、颅内压升高、高血压、脑出血等主要病证及肝性脑病、流行性出血热、意识障碍、头痛、肺心病心衰、眩晕等相关病证属大承气汤证者,均可加减应用。

(3)中毒:大承气汤能促进胃肠功能兴奋,承顺胃气功能下行,疏通肠道,故有助于各种毒性物质的排出。因此临床将其用于抢救各种中毒病证,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铅中毒急性腹痛、食物中毒等。

(4)温病:大承气汤具有清泄邪热、急下存阴之功,故可用于瘟疫病热结液干之证。“目赤,咽干,气喷如火,小便赤黑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踯足,脉沉而数”均是热郁于里的表现,无论大便溏泄还是硬结,皆可用大承气汤。

(5)痉病:若胸满口噤,咬齿脚挛,卧不着床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

(6)其他:如属大承气汤证的痰证如破伤风、狂躁症,抑郁症、癔症、精神病、子痫等;泌尿系统病证如肾绞痛、肾综合出血热中毒少尿或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等;肺心病合并心衰、顽固性呃逆等。

3.大承气汤加减

大承气汤证阴液亏耗重者,加玄参、麦冬、生地黄涤肠兼滋阴;虚实夹杂,既有实证不可不攻,又有虚证不可不涩时,与五倍子、赤石脂、肉豆蔻等止泻药联用,使得泻下不伤阴、固涩不留邪,或加人参补气;本方去润燥软坚的芒硝,方名小承气汤,具有泻热通便作用,主治痞、满、实而燥证未具者;本方去枳、朴,加炙甘草,方名调胃承气汤,具轻泻实热作用,主治燥热内结而无痞满之证;本方加桃仁、赤芍、莱菔子,改枳实为枳壳,方名复方大承气汤,具行气活血通便作用,主治痞、满、燥、实俱重而气胀明显者。

4.大承气汤禁忌

孕妇禁用;得下,余勿服;外未解者禁服。

【学医案】

1.宋代名医许叔微运用大承气汤医案

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病家曰:“病者年逾七十,恐不可下。”予曰:“热邪毒气并留于阳明,况阳明经络多血少气,不问老壮,当下,不尔,别请医占。”主病者曰:“审可下,一听所治。”予以大承气汤。半日,殊未知。诊其病,察其证,宛然在。予曰:“药曾尽否?”主者曰:“恐气弱不禁,但服其半耳。”予曰:“再作一服,亲视饮之。”不半时间,索溺器,先下燥粪十数枚,次溏泄一行,秽不可近,未离已中汗矣,滠然周身。一时顷,汗止身凉,诸苦遂除。次日予自镇归,患者索补剂,予曰:“服大承气汤得瘥,不宜服补剂,补则热仍复,自此但食粥,旬日可也。”故予治此疾,终身止大承气,一服而愈,未有若此之捷。(选自《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按语: 该例患者病机明确,大便不通,且身热,脉洪大而长,老壮者,形气也;寒热者,病邪也。脏有热毒,虽年逾七十,仍可谨守病机,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病位在下,在阳明腑,身热当清,予大承气汤苦寒直折,峻下热结。

2.近代名医曹颖甫运用大承气汤医案

予尝诊江阴街肉庄吴姓妇人,病起已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身不发黄,胸不结,腹不胀满,惟满头剧痛,不言语,眼胀,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燥热上冲,此《阳明篇》三急下证之第一证也。不速治,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大黄12g,枳实9g,川朴3g,芒硝9g。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选自《新编伤寒论类方》)

按语: 知方源而辨方用,《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分析该病例,壮热便闭而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乃热邪伏里,灼竭津液之征。今燥热亢盛,真阴欲竭,当此之时,病势危急,迟则莫救,故用急下存阴之法,大承气汤一剂而愈。

3.现代名医周凤梧运用大承气汤医案

赵某,女,32岁。因病住铁路医院内科病房前后达一年之久,先是内服西药,后又经该院中医科会诊,服中药十数剂,仅睡眠稍有好转,其他诸症均乏效验,于1963年3月出院。出院时经内科确诊为“神衰、肝炎、内分泌失调、胃神经官能症(似柯兴综合征)”。4月6日迎余诊治:症见多食多便,每日进餐十余次,甚至口不离食,不吃则心慌无主,日食量达3斤半许……且食后即感腹隐痛而里急,每天如厕亦达十余次之多,所便量少,再便辄晕厥,少时自苏,故如厕必须有人扶持。面胖如圆月,色现晦滞,腹大似鼓,肢体丰硕,体重大增,经常心悸失眠,胸闷腹胀而气短,右胁疼痛,头目眩晕,只能多卧少坐,无力下榻活动。脉见右缓、左沉涩,舌苔中黄厚而燥。生大黄9g,姜川朴4.5g,炒枳实4.5g,元明粉3g,生甘草6g,水煎频服。上方连进4剂,每天大便8~10次。续服4剂,大便逐渐减为3次,均系软便夹有脓污胶质,食量次数均减少,惟便时排泄迟钝,约半小时方可。守方进药至4月17日,大便下一块状物,长可达尺,色黑如酱(医者未查系何物),觉腹内轻舒,但多食一症,去而不彻。(选自《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3期)

按语: 该例患者并非大便秘结不通,而是多食而多便,察脉证以推病机,当属胃强脾弱。胃强则消谷,脾虚而不化,故致多食而多便。但便而不畅,见舌苔黄厚而燥,此当胃肠燥热内结之象,治重在治胃强,脾气自转,拟大承气汤通因通用,恢复胃肠之机,当排出一块状物后,诸症皆消。

【说明书】

名称 大承气汤。

处方 大黄12g(后下),厚朴24g,枳实12g,芒硝9g。

方性 苦咸而寒。

方位 里(阳明腑)。

方势 峻下为降。

方证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

功效 峻下热结。

主治 ①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③厥逆、痉病、发狂等属里实热证。

适应证 本方现代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各种杂证等辨证属阳明腑实者。

煎服法 以水2000mL,先煮枳实、厚朴,取1000mL,去滓,内大黄,更煮取400mL,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禁忌 孕妇禁用;得下,余勿服;外未解。

注意事项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中病即止,不可久服;虚寒病或年老体弱者慎用;警惕有穿孔先兆的肠梗阻。 3SZT7/fb46/j9lDyuuiW3e8arkchY17AvgkDeXr8xysQe+/pdQMl/M59iZLF6ic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