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望而知之谓之神”

第一节 望诊的理论渊源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诊,而望诊居四诊之首,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诊,是指医生通过对人体表面部位及排泄物的观察,判断人体健康或疾患状况的诊断方法。早在《难经·六十一难》中就有:“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即强调熟练地掌握望诊在临床辨证中的重要性。清代名医林之翰在《四诊抉微·凡例》中亦言:“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因此,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最高。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望诊经验,创立了独特的望诊理论。纵观望诊的历史,我们通过时间顺序,将望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秦奠定了望诊的理论基础;汉唐时期望诊经验飞速发展;宋元时期望诊经验的鼎盛发展;明清时期望诊著作颇丰;现代望诊的全面兴起。

一、先秦奠基了望诊的理论基础

古代中医学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逐步完善中医药知识,积累了早期的望诊识病经验,促进了望诊理论的形成。《周礼·天官》中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正是通过观察人体气色和闻气味、声音,观察脏腑的形态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方面的内容,古书《山海经》中也有一些如蛊、疫、疠、疥、肿、疽、心痛等常见疾病名称的记载。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对这些疾病的观察及病名的确立和鉴别,都是依靠望诊实现的。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也诞生了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巨著。《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望诊的意义、方法、内容等均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是中医学望诊的理论基石。其中不仅强调整体望诊,还重视局部与分泌物的望诊,并且总结了诸如“形神合一”“五色理论”“五形之人”及“颜面对应五脏”等对神、色、形、态的望诊方法,又强调望诊与闻、问、切三诊的合参,奠定了中医学望诊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汉唐时期望诊经验飞速发展

汉唐时期,随着东汉的张仲景和华佗、两晋的王叔和与葛洪、隋唐的巢元方与孙思邈等一批著名医学家的涌现,中医学的望诊理论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汉唐时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西汉淳于意著有我国第一部医案——《诊籍》。该书虽已佚失,但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仍可见对疽、气疝、热病气、肾痹、肺伤等20多种病的记载,其中对很多疾病精于望诊。外科鼻祖华佗对望诊也尤为重视。王叔和《脉经》中尚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的记载,孙思邈编纂的《华佗神医秘传》中更有“论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的记载。东汉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有运用望诊的记载,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中有太阳病“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有“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等望鼻头色泽的记载。晋代王叔和在《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中提道:“病人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另外,《脉诀》中设有“五脏之色”“察色观病生死候歌”“产难生死歌”“小儿外证十五候歌”,专门讨论望诊的思想和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详细叙述了天花、伤寒、瘟疫、痢疾等流行病的流行情况与症状。另外,其最早发现的舌下脉络诊法也对中医望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著名的医药大家孙思邈对望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夫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者,终为未尽要妙也。”所以在《千金翼方》中设立“色脉”卷,并以诊气色法,冠其篇首。以上诸多医家对望诊的研究和发展使望诊的经验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三、宋元时期望诊经验的鼎盛发展

宋元期间,望诊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金元四大家”在其著作中对望诊均有涉及,并多有发挥。中国医学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就是在这个历史阶段问世的。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在该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

儿科素有“哑科”之称,由于患儿不能自诉疾病,或言者不足信,所以望诊在儿科的临床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圣手”钱乙在儿科诊断上善于望诊,望而诊之,即知病之愈后吉凶。另外,他还提出了在儿科诊断中,根据面部和目部的神色来诊察和区别五脏疾病的思想。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有“面上证”和“目内证”分别讨论,这也是最早把五色望诊的思想应用到目部的记录。南宋另一部儿科著作《幼幼新书》中,刘昉更是将望诊重点阐述,如在讨论五脏受惊的面部表现时提道:“脾脏受惊候,起发际;其色微青,即传于肝;若至眉心,其色渐赤,即传于心;若至鼻柱,其色必白,若分两耳,黑气连之,即生惊风。”在这一时期,一些医家在继承了《黄帝内经》望诊理论和面部色诊理论的同时,还多有发挥。如朱震亨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指出:“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其脏腑疾病必然表现于外在体表的观点成为中医理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明清时期望诊著作颇丰

明清时期,望诊的研究受到医家的普遍关注,很多医学专著均设专门篇章来讨论望诊,望诊较以前有了更快的发展。

明代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有“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论”和“望闻问切订”篇,认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主张“望而切之以相合”,“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逆顺,不可得也”。张介宾的《景岳全书·阴阳篇》有“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提出根据脉象辨阴阳虚实等。值得一提的是,林之翰在《四诊抉微》中十分强调望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认为:“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体现了望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另外,汪宏的《望诊遵经》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有“诊法常以平旦”“明堂周身部位”“五色分应五脏”“色以润泽为本”等阐述了望诊的要领、原则、方法以及人体生理、气色表象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前人的望诊经验。下卷为“目分脏腑部位”“望舌诊法提纲”“诊鼻望法提纲”“诊头望法提纲”等62论,系统论述了身体各部位的望诊内容及其对望诊的诊断意义,有较强的实用性。该书是对古人望诊经验的全面总结,提高了望诊的准确性,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中医望诊专著。

五、现代望诊的全面兴起

民国时期,受“扬西抑中”思潮的影响,中医学中仅舌诊有所发展。其中以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与邵江彬的《三十六舌歌诀及图解》最为出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很多中医望诊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时期,陈泽霖与陈梅芳编著了第一部较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舌诊的专著——《舌诊研究》;顾亦棣等编著的《中医诊法图谱》是较早一部运用现代摄影技术来阐明望诊经验的图谱类专著;张树生等编著的《中华医学望诊大全》博采古今望诊精华,探讨百家望诊经验,从理论基础到各科实践,从整体望诊到分部望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掘。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现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杨春波整理的《几种中医简易诊断法》中共收载19种病、46种民间常用的简易诊断方法,其中绝大部分属望诊内容。

第二节 望诊的优势及目的

中医望诊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中医学“见微知著”的诊病思维模式。医者通过对患者神、色、形、态等方面的观察和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了解及判断,而后进一步推理内在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并结合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者的疾病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西医注重看病,中医着重看人。所谓看人,就是医者要从患者的神色、形态、体质、居住地、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方面考虑患者的疾病,使天、地、人三者相参。因此,中医望诊更加具有独立性、针对性、科学性及早期性。

人体的五官分应五脏,局部对应脏腑、对应周身。人体的脏器疾患信息会有规律地映射在体表的相关部位,这种映射是分层次的,而且每个脏器疾患的信息都可以有序地映射在不同区域,人体各有关部位的敏感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只要掌握了人体脏器疾患信息的映射规律和表现特点,就可以通过对一些典型映射区域如面、耳、舌等的观察,判断出相应脏器的健康状况。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中医迥然有别于西医的独特疾病诊断体系。

我们在临证时注重观察患者的眼神,通过观察患者走入诊室的神色,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如患者大步流星、目不斜视地走向医生,非常礼貌地向医生打招呼,这样的人通常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性格开朗,在工作中能力很强,肯担责任,任劳任怨,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性情急躁,且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嘱其放松情绪,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为首选。另一类患者,就医时左顾右盼、心不在焉,眼神飘忽不定,此类患者性格内向,心思太重,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和工作中人际关系欠和谐,遇事爱钻牛角尖,欠缺豁达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容易肝气郁滞、肝胃失和,临床易患胃肠疾病及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因此疏肝解郁法为其首选法则。另外,还可根据患者面部颜色和形态来判断,同时也应重视舌诊和手诊,判断患者五脏的盛衰,从而对其疾病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中医望诊在临床中更能把握患者的疾病特点,使治疗更加个性化,另外对一些情志精神类疾病可以给出更佳的治疗方案。尤其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恶性肿瘤等终身性疾病或一些疑难杂症,可以帮助确定较好的调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这些都是中医望诊在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优势所在。

一、早期预警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主要优势之一。“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除了人们熟知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原序中还记载了东汉末年医圣张机(字仲景)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诊病的故事: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能够看到望诊在疾病早期预测中的重要性。一些疾病在早期萌芽阶段,可能由于病变较轻,症状较少甚至没有症状,但身体却向病态转变。此时,身体的一些外在器官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二、早期诊断

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西医诊断未发现器质性改变,或者病理改变较轻、不需要采取治疗手段。而中医可根据身体的外在表现,推测疾病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控制疾病,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状态。

1.健康态

“健康态”一般指日常生活中身体无不适感,精神愉悦轻松的状态。具体表现有吃得香、睡眠好、大便通畅、精神清爽四种身体状态。具备这些状态,说明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遵守作息、戒烟限酒,同时注意调整心态,使心态平衡,正确地对待自己,善待别人,是保持身体健康态的必要条件。

2.欲病未病态

“欲病未病态”即现在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健康与疾病的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可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此时,机体已经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较少、较轻的阶段,如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欲病未病态向健康态转化,则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3.既病未传态

“既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仍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未病”思想。提示此时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既病未传态”的治疗原则。

4.既病传变态

“既病传变态”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阶段。本阶段,疾病已经传变入里或传入其他脏腑,病情逐渐加重,并发症已经显现。此时多属于疾病的后期或晚期。应当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早期防治

通过早期望诊,得到疾病的第一手资料,再根据其病因病机,给出合理的调理方案,达到早期防治的目的。早期防治又可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早期,处于“健康态”“欲病未病态”,注意提前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要做到未病先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调畅情志,避免七情损伤;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③生活规律,注意饮食;④调整阴阳,顺应四时。

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疾病已经发生,处于“既病未传态”“已病传变态”,此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疾病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传变,累及其他脏腑。同时,配合医生治疗,放松精神压力,调整饮食,保证休息,以求尽早康复。

3.瘥后防复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连的状态,机体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要注意调摄,均衡饮食,加强锻炼,防止疾病复发。

总之,在临床诊病过程中,中医望诊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宜粗不宜细。过细则晦涩难懂,不宜掌握,更难以运用于临床。二是望诊应当配合闻诊、问诊、切诊共同使用,同时应借鉴西医的检查报告,诸诊合参,切不可拘泥于某一诊法,否则易引起谬误。 U2SP5151u1bPU6Z/x/L4ikmA2tZcfwJO68LqBu3IgzTNbww69Cab0ofngKohPkE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