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之一,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医学术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被历代医家奉为临证实践的“圭臬”,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目前,存世的《伤寒杂病论》有宋本《伤寒论》、唐本《伤寒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以及康平本《伤寒论》和康治本《伤寒论》等。随着学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注意《伤寒杂病论》版本的问题,努力挖掘各种版本提供的不同信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亦在广大读者关注之列。与通行本(如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相比,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增加了温病学的内容;通行本中有许多不通达之处,桂林古本相关内容却文从字顺,医理通达,堪称完美之作;桂林古本某些方剂为通行本所无,如人参附子汤、人参干姜汤、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等。
尽管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版本真伪问题有所争议,但从临床实用的角度说,即便某人托名张仲景而作此书,若内容切合医理,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仍然值得重视并学习。这或许也是近些年来,许多中医药工作者重视并热衷学习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原因所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自2014年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十年来,广大读者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很多热心读者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建议或意见,我们深受感动,感激广大读者对本书的重视以及对我们整理工作的帮助。
甲辰年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肖培新编审提出修订事宜,并给出具体的修订建议,我们欣然接受,并按照建议做了进一步完善。在此,感谢肖培新编审对本书再版的精心编排和辛苦付出。
此次修订,除再次认真核对底本、纠正其中错误外,增加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所用方剂名称的汉语拼音索引,便于读者查找和应用。同时在版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使得阅读逻辑更加合理。
虽然我们尽心尽力完善,然纰漏之处在所难免,企望读者发现指出,以便再版时予以订正。
刘理想潘秋平
甲辰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