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九转正功

炼气九转,从浅入深。按此方法用心练习和实践,其功效神妙之处,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练习者通过实际的修炼和体验,自然能够领悟其中的奥秘。

第一转 服气

服气的练习中,重要的是要关注气息的柔和、持久、舒缓以及均匀。这是九转正功的基础练习,目的是要达到如龟吸鹤纳的境界。练习者需要注意呼吸的细致、悠长和平稳,让气息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无缝衔接,形成一个持续的气流。

刚开始练习服气时,应该保持呼吸的细长、缓慢、均匀。吸气时,将气息引入肚脐下方的下丹田,舌尖轻轻触碰上腭,同时下腹部向四周自然扩张。呼气时,舌尖稍微向下移动,下腹部向中心收紧,帮助排出体内的气体。呼吸应该是流畅的、不间断的,并且没有声音。当口中产生唾液时,稍微抬头,小口吞咽,然后送到下丹田。

通过不断的练习,渐渐地,练习者会感觉到口鼻的呼吸变得不那么明显,而更多地去感受下腹部的扩张和收缩。气体的吸收和排出,主要依赖于这种内在的感觉。服气的练习建议每天进行四次,或者分别在早上、下午和晚上进行,以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通过记录呼吸次数来衡量练习的程度,初学者可以从21次开始,逐步增加到81次。

第二转 换气

在练习服气法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最初,呼吸可能变得不规律,心气难以集中,随着修炼的深入,可能会出现喘息急促、心烦意乱等现象。这些反应是正常的,不必感到惊恐,这是脏腑剧烈变化的标志。面对这些不适,学习者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坚持修炼,短则数周,长则数月,这些不适会逐渐消失。

换气是呼吸变化的初级阶段,初学者可能会遇到呼吸不均匀、心气不协调等问题,但这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必过分担忧。换气现象的出现是大多数初学者成长的必经之路,但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对于那些已有基础或体质特殊的学习者,这一过程可能并不明显。关键在于,当换气现象出现时,学习者应保持身心放松,以不惊不疑的态度继续修炼,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修炼服气法的益处并取得进步。

第三转 调气

调气是指在换气之后呼吸逐渐变得细长、缓慢、均匀的自然过程。这一状态是在长期练习后自然达成的,无需依赖特殊技巧或强迫手段。换气和调气本身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学习者应避免被各种繁杂的说法所迷惑,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疑虑。

随着练功的深入,练习者可能会体验到各种感觉和证验,如身体感觉轻重不一、四肢动荡不安、冷热交替、目睹或耳闻奇异景象等。这些现象是气机变化和神识作用的正常表现。面对这些体验,练习者应保持冷静和从容,不被外界干扰,全心全意地专注于练功本身。

调气可以分为有为功夫和无为功夫两个阶段。在有为中,练习者需自然放松,逐步将呼吸调整至细、匀、深、长的理想状态,避免施加任何多余的力量或压力。而在无为中,呼吸已经自然达到平稳调顺的境界。

当练习者成功进入调气阶段时,随着心灵的宁静不断加深,呼吸变得自然、流畅、有力且舒适。

第四转 凝气

之前的练习主要集中在绵绵不断的呼吸上,但要想充分发挥其效果,还需学会“留住”气息。因此,在达到调气阶段后,再经过五十天左右,便可在吸气后闭息凝住“丹田”不动,直至实在无法忍受时才放气。在此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状态,切勿勉强憋气。每次凝气的时间,可从数秒逐步延长至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循序渐进。总体来说,呼吸应保持从容自在。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练习,至少需进行百日,方可继续后续的功法,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第五转 炼气

这是一种大停气的练习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一次性吸气,让气息直接到达丹田。随着气息的汇聚,全身的气力也会集中于丹田,并在那里保持静止,时间越长越好。当实在难以忍受时,观察气息从下往上流动,并伴随着剧烈有声的呼气,通过鼻子将气迅速呼出。随后,继续进行调息,直至气息平稳、心情宁静。然后再次闭气,重复之前的步骤。每天至少进行五次,最多可达三十六次。

若将这一练习应用于增强体力和力量,可在闭气之后进行动作练习,次数从一次逐渐增加到三十六次。如果感觉气息尚未耗尽,力量仍有剩余,可继续进行第二、第三,甚至第六个动作,然后再放气。这种方法对于推动功力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炼气与凝气迥异。凝气主静,炼气主动,需以外壮功夫为辅。属于修习刚气,需要有前四转的基础。无基础强行修炼,非但无益,反受其害。一般而言,三十五岁以下、体质强健者,方可胜任此法。

第六转 导气

前面第五转的练习,需要与外壮训练相结合。这一转开始,采用的是站立、端坐、静卧的姿势,保持凝静的状态来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吸气,然后暂停呼吸,实现心气合一,想象在心中凝聚成一个白色的“ (嗡)”字,这个字代表了我们心气的本体。随后想象这个字沿着气脉下行至“丹田”,转变为白色的“ (古)”字;接着,继续下行至“海底”,又变为白色的“ (汝)”字;然后,穿过尾闾上行至“玉关”,再变为白色的“ (打)”字;之后上行至“夹脊”,又变为白色的“ (拉)”字;最终上行至“泥丸”,化作白色的“ (吽)”字;紧接着,将心神下沉,重新化作“ (嗡)”字。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难以承受时,在“ (吽)”字之后进行呼气。

诀曰:嗡字导气在心原,古字导气在丹田。汝字导气沉海底,打字导气锁玉关。拉字夹脊透玉枕,吽字天门透泥丸。领会此诀勤苦练,能够却病并延年。

第七转 火气

练习者采用大停气法,深吸一口气,气息归于丹田,同时提缩会阴,将气息凝聚于丹田。集中精力,观想心中有一轮红日,明亮炽热,全身之气随之汇聚。气息与意念的结合,让全身仿佛被红日照耀,产生温暖之感。火气自丹田起始,沿腰腹蔓延至胸背,充溢四肢、爪甲、毛发,使全身充满温热之感,身体内外均应体验到舒适、温暖与愉悦。火焰的增长不宜超越头顶的顶轮。闭气至极限后,缓缓放气。长期练习身体会产生大量热量,当感到热不可耐时,需要练习第八转水气。

火气的练习,从九至三十六次呼吸开始,逐渐增加至一百零八次。

第八转 水气

水气,又称运气。正身调息,端坐如松,气息平和,心无旁骛。观想头顶朗月,高约一尺,清凉白亮,照彻心扉。月华下注,化为甘露,润泽如乳,凉爽如冰。吸气时,甘露随气而入,流经百脉,汇聚丹田。呼气时,甘露流转,滋润四肢百骸,舒适无比。修炼既久,甘露愈积愈多,全身化作一轮清凉月轮。此刻,唯需专注观想,自然呼吸,久而久之,自得身心健康之效。

以上火水二气,如阳虚多寒而胆怯者,宜多修火气;阴虚多燥而形枯者,宜多修水气。

第九转 伏气

伏气亦称“胎息”。呼吸气微,鼻中似无入无出,而能由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以营呼吸,此为内炼的至高境界。欲达此境界,需先止息心念,不思过往,不虑将来,不辨现时,唯存“一无所着”之正念。心静神调,气息渐微,直至心灭息绝,转成胎息之境。诀曰:“念住则息住,息住则脉住。念息脉俱住,鼻息无出入。”

伏气之道,无为而治,心无所着,气息自伏。初修之时,常难以长住此境,须时时提念,不断熏习,徐徐增加住时,日积月累,大住长住,而渐入大定。

修炼至此,境界体验甚多,对应的诀窍在于见若不见,闻若不闻,不随内外缘境转变,也不制止压服,自在寂照而住。

九转功夫,各转修习时间长短不一,视修习者之体格、年龄、悟解、掌握而定。一至四转,至少需修一百二十日;五转约需一百八十日;六转约需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日;七八两转,至少修习百日;至九转伏气,则为毕生之行持。

善后尾功

(一)揉摩要旨

呼吸完毕后,全身放松,用手揉摩腹部,先左旋七十二次,再右转七十二次。接着,用手揉摩两侧腰部肾脏区域,也大约七十二次,以感觉温暖为度。然后,双手从胸部下方开始,抚摸至外肾部位,两手交替进行,共七十二次。之后,双手向前伸展七次,向上伸展七次,再向左右伸展各七次。紧接着,双脚向前蹬踏七次,向左右蹬踏各七次,再向后蹬踏七次。最后,散去杂念,静养片刻,结束整个过程。

(二)粉碎虚空

粉碎虚空之法,旨在活血行气,全身放松行之,呼吸听其自然。于动功结束时,必继行此功,方无流弊。共分六式:

1.高马步站立,以项为轴,头前俯七次,后仰七次,左右偏各七次;又以项为轴,头成圆圈转动,左右各十八次;又头左右扭转如后顾然,各十八次;

2.以腰为轴,旋转臀腹,左右各十八次;

3.以腰为轴,旋转上身,左右各十八次;

4.向前后左右踢腿及蹬脚,量力而行,大约各十二至二十次;

5.哈气于掌,揉擦遍体四肢,并按摩腰腹,不计其数;

6.散步片刻而终。 xohviTj5QST2rcBlv2nGs2sV8hFYxWodncSF+OlLu3PuxE44IHm7DLPz1H+Jn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