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膀胱功能障碍与泌尿系感染

一、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管理排尿的中枢在脑(高级中枢)、骶髓(低级中枢,也可称为二级中枢)。由骶髓发出的骶2与骶4脊神经(躯体神经),是在意识支配下管理尿道括约肌舒张、收缩功能的;脑神经,如副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也叫自主神经)是自主支配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舒张、收缩功能的。正常情况下,当膀胱尿液充满时,膀胱壁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膀胱逼尿肌开始收缩,同时膀胱括约肌也开始松弛(开放),尿液进入后尿道,刺激尿道括约肌,此时的尿道括约肌是受意识支配的,其开放不开放是在合适的环境下由人的意识来决定的。

通俗地讲,尿液排出要经过两道阀门,第一道阀门,在膀胱出口,是自动的,由膀胱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管理它的开放和关闭;第二道阀门,在后尿道球部,是脑通过脊神经由意识控制尿道括约肌的开放和关闭。正常人膀胱尿液充满时刺激膀胱壁自主神经,自动地引起神经反射,第一道阀门(自动的)开放,尿液进入后尿道又刺激了尿道括约肌,使大脑-脊髓-尿道括约肌效应器兴奋,如果环境合适尿道括约肌就开放(排尿),如果环境不合适尿道括约肌就收缩(憋尿),这个过程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两个阀门的开放与关闭的过程是相反的。所以,它们的动作协调的好不好,直接影响排尿功能顺畅不顺畅。脊髓损伤后,由于骶神经与脑的联系中断,使尿道括约肌(第二道阀门)开启与关闭功能障碍,造成了尿失禁或者尿闭。所以,要充分利用低级中枢的自主反射功能,积极训练、培养膀胱的自主管控能力。

多少年来,对于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大家都在留置导尿、间歇导尿、膀胱造瘘上兜圈子。也有人通过神经移位、括约肌松解等外科手术改善膀胱功能。但我觉得,首先,应该结合病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恢复膀胱功能。其次,要配合使用可以调节逼尿肌、括约肌的药物。如果通过综合治疗,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调平衡了,就有可能形成自主排尿,这就是治疗的终极目的。但一定要个体化、人性化,以人为本。选择康复治疗手段时,不但要考虑到在医院的康复,还应想到居家康复合适不合适。

莨菪类药物能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增加膀胱储尿能力。如果再配合膀胱按摩、针灸、骶神经电刺激,以及24小时出入水量管理,定时排尿管理等手段,就容易形成自主排尿。这个方法尤其适合下胸段以下的脊髓损伤。这种多方配合的康复训练,对膀胱功能障碍者来说,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

莨菪类药还可以进行椎管内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硬脊膜外腔滴注莨菪类药物,以及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神经高营养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促使椎管内神经组织粘连松解,减轻神经细胞水肿,促进神经组织、细胞修复、重塑。

通过硬脊膜外腔置管,或者骶管穿刺,向椎管内硬脊膜外腔滴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以及类固醇类药物,每日1次或隔日1次,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对腰骶段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骶管内滴注上述药物和莨菪类药物,简便易行,而且对膀胱功能失调、尿失禁有很好疗效。

莨菪类药物是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有助于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同时使膀胱逼尿肌松弛,从而促进膀胱潴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此外,莨菪类药物还能改善微循环,有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与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使用时,莨菪类药物能够充分利用脊髓后根蒂细胞及脊髓血管周围神经纤维中有生机的细胞,从而带活微有生机的细胞恢复功能。

由于硬脊膜外腔和脊髓蛛网膜仅一膜之隔,用超剂量、高浓度的神经营养混合液以主动运转的方式通过压力向脊髓弥散、渗透,进而为脊髓提供营养。这种介入给药途径提高了有效药物的浓度,是口服、肌肉、静脉等其他途径给药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像GM-1这种进口药物,通过静脉给药1个疗程,花费少说也需4万多元,而通过椎管内介入给药,2个疗程花费4千多元,不仅能为患者节约大量资金,而且效果非常好。

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神经营养因子只有与神经终末的NGFR类受体结合,通过内在化内吞作用进入轴突,然后沿着神经微管逆行至身体,才能发挥生物效应。因此,通过介入治疗可以直接将药物作用于脊髓损伤部位的周围,能使神经营养因子发挥最佳效果。通过导管将神经营养液注入蛛网膜下腔是一种复杂的操作,易导致并发症且难以管理,但采用硬脊膜外腔置管注入神经高营养混合液的方法,对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还有学者研究发现,类固醇类药物可以增强不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面活性。因此,在神经高营养混合液中,选择了甲基强的松龙等类固醇类药物,但剂量比伤后8小时内的强化治疗要小得多。通常在每日清晨八九点钟进行椎管内滴入,以尽量减少类固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只能在居家康养期间使用,如果需要操作,应请有经验的医生严密观察。

在居家康养期间,莨菪类药物只能口服,但务必在有经验医生的不间断指导下进行。东莨菪碱片是较好的选择,但不易购得。而消旋山莨菪碱片则在医院和药店都较容易购买,但对患有青光眼、阵发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纤颤的患者来说,是禁用的。

在居家使用莨菪类药物时,患者切勿盲目自行服用。应从最小剂量(半片到1片)开始,逐渐递增,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如口干、眼花等不适),直至见效。通常达到最大剂量后,连续服用15天,然后改为最小剂量连续服用10天。接着,再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连续服用15天。如此循环,坚持半年到1年,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效果。

此外,务必备好导尿包。对于一些敏感的患者,莨菪类药物可能导致膀胱内括约肌过度收缩,引起急性尿潴留,但只要及时导尿,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二、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脊髓损伤后,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排尿不畅导致残余尿增多。此外,不洁导尿也会加重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更为明显。

脊髓损伤后,尿道括约肌与骶髓之间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受到影响,骶4和骶5脊神经麻痹,导致尿道括约肌和膀胱括约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失调。这容易导致尿失禁或尿潴留,进而增加膀胱残余尿的机会。加上尿路逆行污染等因素,尿路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首先应进行尿常规化验,以了解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反复的尿路感染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后果不可挽回。

(一)预防尿路感染

脊髓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500mL以上,如此则排尿多,可增强对泌尿系统内不洁物和细菌的冲刷能力。

2.定期进行尿常规化验和泌尿系B超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问题。

3.残余尿量监测,了解残余尿的情况。

4.尿动力性试验。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以评估膀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残余尿检查并不复杂,只要患者自己或亲属学会一次性导尿即可。

(二)测残余尿量的方法

1.患者在最大努力排尽尿液后,准备好消毒过的导尿包,或一次性导尿管。

2.清洗尿道口及包皮,清洁双手,或戴无菌手套。

3.在导尿管头端(插入尿道部位)涂抹一点润滑剂。比如消毒过的石蜡油。

4.使用1%碘伏消毒尿道口。

5.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对于女性,插入深度为3~5cm;对于男性,插入深度为15~20cm。

6.接收尿液,直到没有尿液排出,这个尿量即为膀胱残余尿量。

三、膀胱功能的居家管理

脊髓损伤患者在居家康养期间,膀胱功能的管理应根据伤者的病情、生活方式、作业情况以及环境现状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可以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调控、潴尿、排尿锻炼,或者选择留置导尿、间歇导尿,甚至考虑膀胱造瘘等方法。

关于导尿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伤者能够坐起,且双手功能正常,就完全可以学会自己给自己导尿。男性更方便一些,但女性也可以做到,只需在会阴前双腿之间放一面镜子,观察尿道口。然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学会导尿后,家庭康养变得更加便利。无论是尿路感染还是残余尿量测定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养目标不仅是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还包括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4qjyhiwAnXr4jurgFQk2N7PW5FmAJKUN4wYw9JupVUU7ShOeEmM8u3chZ6oz2Hh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