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疠气、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等。中医对疾病的症状及患者的体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因此,掌握病因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中医临床医师学习的要点。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等。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表等阳位,临床表现出恶风、头痛、汗出等症状。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病位无固定。诸如风痹,就表现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风性主动,其病多为眩晕、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风为百病之长,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为阳气虚损等症状,如恶寒、脘腹冷痛、腹泻、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寒性凝滞,主痛。如寒邪袭表可见头身肢体疼痛,直中肠胃则脘腹冷痛。寒性收引,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寒邪侵犯经络,可致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出现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故伤人后可出现高热烦躁、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脉洪等症状。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暑多夹湿,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夹湿邪侵犯人体而发病。湿易伤脾,在出现暑证的同时,也多见因脾受湿困而引起的肢体困倦沉重、食欲不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症。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犯人体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湿性重着,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感受。湿邪致病,可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湿性黏滞,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黏滞,如湿滞大肠,大便黏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易伤人体下部。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导致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燥易伤肺,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燥邪伤肺后易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症状。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也可出现大便干涩不畅等症。
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火热伤人,人体阳气亢盛,临床上表现出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等明显现象。火性炎上,所谓“火曰炎上”,就是指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故临床多见头痛、面红、咽喉红肿、牙龈肿痛、口腔糜烂等症。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制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在临床上常出现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症状。“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症状,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制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出现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崩漏等症。火热易扰心神,火热与心相通应,入于营血,扰乱心神,可出现心烦失眠或者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症。火邪易致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痈肿,临床上多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七情内伤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病变发生。
七情致病可直接损伤五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
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宣明五气》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则有“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之说。
1.疠气
疠气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经口鼻侵入致病,也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一般而言,疠气致病比六淫更显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情况。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疠气发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另外,每一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这就是所谓的“一气致一病”。
2.饮食失宜
饮食主要是依赖脾胃的纳运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失宜,主要是损伤脾胃,因而也称“饮食内伤”。但在病理过程中,饮食失宜还可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病变。饮食失宜通常包括饮食失节、饥饱无常,或暴饮暴食,或饮酒无度,或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等。《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金匮要略》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有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3.劳逸失调
劳逸失调是指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等,均可导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的功能失调。此亦是内伤致病的因素之一。
4.痰饮
痰饮是脏腑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致病因素。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黏滞的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为病证缠绵难愈。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则常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等。
5.瘀血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均可使血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的临床表现有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尤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肿块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称为癥积,可出现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肌肤紫斑、蛛丝红缕,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胀痛,妇女经少紫暗成块,或闭经,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等。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用来反映疾病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其中基本病机是指人体对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各种最基本的病理反应,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和津液代谢失常等。
邪正盛衰主要用于阐述疾病过程中具有抗病能力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邪正的消长不但直接关系着虚实两种病理状态的形成,影响着临床病证的虚实变化,而且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进退和转归。虚与实,体现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互对抗消长运动形式的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是互为消长的,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随着邪正的消长,疾病则会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本质,即虚与实的变化。
阴阳失调主要用于归纳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阴阳消长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及阴阳离决等病理变化的情况。在临床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多与疾病本身的寒热性质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说明在疾病过程中,人体大多存在着病变性质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寒热真假的病理变化。为此,阴阳失调更成为阐释病性寒热变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病机,正如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所言:“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气血失调重在阐述气血虚损、气血功能失调及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的病理机制。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亦可致气滞,出现疼痛、血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而上溢,出现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出现便血、尿血、月经不调、崩漏、皮下出血等症。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液生化障碍而日渐衰少。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功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萎废不用等。
津液代谢失常主要用于解释津液生成不足,排泄失衡,或津液的气化、输布失常,从而导致体内津液生成不足,或耗散过多,或津液在体内环流缓慢,形成津液的匮乏及水湿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表现。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外感病常由外邪所致,多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指导治疗;内科杂病多由内伤引起,多以脏腑、气血津液辨证理论指导治疗。
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创立,以阴、阳为纲,经、腑为目,对外感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六经病证分为太阳病经证(伤寒证、中风证)和腑证(蓄水证、蓄血证)、阳明病经证和腑证、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寒化证、热化证)及厥阴病。仲景《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之辨证,将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无论外感、内伤,只要病机相同,均予相同的治法方药。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叶天士所创立,揭示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按病变深浅轻重划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四个阶段病证。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将外感温热病,尤其是湿温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上焦病证(邪袭肺卫、邪陷心包)、中焦病证(阳明燥热、太阴湿热)、下焦病证(肾精耗损、虚风内动)。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是中医内科最主要的辨证方法。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因此,肺病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咳痰、胸痛、咯血等。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因此,心之病变常见症状有心悸、失眠、心痛、健忘、昏迷、口舌生疮等。脑由髓聚而成,与精神活动有关,其病变常见头痛、眩晕、健忘,或表情呆滞,或僻不遂等。脾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因此,脾病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纳少、便溏、浮肿、内脏下垂、出血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变。胃病常见症状有脘痛、脘痞、烧心、嘈杂、呕吐、嗳气、呃逆等。大肠主传导糟粕,主津,其病主要表现在大便的异常,常见下痢、泄泻与便秘。肝主疏泄,主藏血。胆附于肝,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肝胆的病变常见症状为胸胁少腹胀满疼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或口苦发黄、惊恐失眠、耳鸣耳聋等。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并主纳气,其病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或水肿、气喘、二便异常,男子阳痿遗精、早泄、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不孕等。膀胱主要具有贮藏和排泄尿液的功能,膀胱病以排尿异常为主,如尿频、尿急、尿闭,以及遗尿、失禁等。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藏象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各种临床表现,从而判断气、血、津液方面病变的一种辨证方法。
气是人体的根本,主要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生理功能,其功能失常可导致多种病证的发生,临床以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摄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为多见。血液主要的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尤其是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若邪气干扰,或脏腑失调,可导致血液的生理功能失调,出现血虚证、血脱证、血瘀证、血热证和血寒证。
津液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濡养肌肤的作用。其生成、运行与脏腑(尤其是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津液的病变常见痰证、饮证、水停证和津液不足证。
治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的基础上治疗疾病的法则,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针对病情制订治疗原则。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审证求因、三因制宜等。
急则治其标,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直接影响患者安危的危急重证必须先行解决。诸如大小便不利、大出血患者,或原有宿疾又复感外邪等病重而证急者,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指对一般变化比较平稳的病情,或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的治疗原则。如脾虚泄泻,则泄泻为标,脾虚为本。在泄泻不甚剧烈,无阴津、阳气亡失的严重情况,当益气健脾以止泻。脾虚之本得治,则泄泻之标自除。
标本兼治,指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应标本同治,以及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的原则。如症见恶寒、喘咳、胸满、腰痛、小便少、全身浮肿的患者,病本为肾虚水泛,病机为风寒束肺,为标本俱急之候,故必采用发汗、利小便的治法,表里双解。
审证求因,其本质仍在于求机。治疗疾病应遵从审证求机论治的原则,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要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一切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应用。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患者体质与年龄及地域等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治法是在一定的治疗原则指导下,针对不同病证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如泻火法、补虚法、温阳法、汗法、泻法、吐法等,用于概括归纳和指导更具体的实施措施。
中医基本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病证的特点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法、镇肝息风法、健脾利湿法等。同时,在治法指导下,针对病证可采用针灸、按摩、导引、熏洗、刮痧、敷贴等疗法。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辨证论治是一个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只有辨证正确,治法的针对性才能明确和具体,根据治法遣方用药,才能获得预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