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感冒又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临床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见。若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且证候多相类似,病情较重者,称为时行感冒。

在《黄帝内经》中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如《素问·骨空论》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出,太阳表实证用麻黄汤,太阳表虚证用桂枝汤,实为感冒轻、重两型的具体治疗。西医所称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均可参照“感冒”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风邪和时行疫毒。

六淫之中,“风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始”,常兼夹他邪。风性轻扬,多犯上焦,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气候突变,寒暖失宜,风邪乘虚侵入人体,犯伤肺卫,致使肺失宣降,气道不利,且卫阳被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则见表卫之证。风邪多兼夹他邪侵入人体,如冬多风寒,春多风热,夏多风(暑)湿,秋多风燥。

时行感冒的主要病因是时行疫毒,属疠气致病的范畴。时行疫毒暴虐伤人,发病迅速,症状较重,流行性强,且不受季节局限。当处在疠气流行的地域时,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

感邪之后发病与否,正气的强弱是关键,与感邪的轻重也有一定关系。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正气强者可不发病,而卫外不固者则易感邪发病。不同的体质,感邪后也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如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者,或劳逸不适、卫气不固者,皆易招致外邪,内外相因,从而发病。体虚之人,体质不尽相同,感受外邪亦有差异,如素体气虚、阳虚者,易感受风寒;阴虚、血虚者,易感受风热、燥热;气虚湿盛者,易感受风湿等。

二、诊断要点

本病初起,临床多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声重、恶风等症状,继则出现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肢体酸楚等。

临床诊断可参考血液常规检查,多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感冒需注意与鼻渊、风温初期相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亦需鉴别。

本病病势的进展也取决于人体卫外功能的盛衰。强壮者见症轻微,可不药而愈。年老体弱或有宿疾者则病情较重,且易于反复、传变,或使宿疾恶化。

三、治则治法

感冒的病位在肺系卫表,治当因势利导,使邪从表解。用药宜轻清宣散,取微汗而邪随外解。实证感冒,易于辨证,治疗效速。体虚外感,多与内伤虚证相混,若辨证准确,施治亦属不难。唯虚人外感,又失治、误治,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致成外损者,常难调治。一般来讲,风寒治以辛温发汗,风热治以辛凉解表,暑湿又当清暑祛湿解表,体虚感冒则应扶正解表,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至于时行感冒,因其发热、易传变的特点,故常用清热解毒法。

(一)实证

1.风寒感冒

证候 :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本证基本病机为风寒束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以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审证要点。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方中荆芥、防风辛温散寒;柴胡、薄荷解表退热;川芎活血散风而治头痛;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宣肺利气,止咳化痰;羌活、独活祛风散寒止痛而助解表。恶寒甚者,加麻黄、桂枝;头痛甚者,加白芷、藁本;痰多色白者,加橘红、半夏;风寒夹湿,症见头重如裹、恶寒而身热不扬、肢体困重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2.风热感冒

证候 :身热较重,微恶风寒,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本证主要病机为风热袭表,肺失清肃,以发热重、恶寒轻、口渴或咽痛、苔薄黄、脉浮数为审证要点。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加减或葱豉桔梗汤加减。银翘散中金银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药,用量宜重。荆芥、薄荷、淡豆豉,助金银花和连翘解表达邪。桔梗、牛蒡子、甘草清热益肺,化痰利咽。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咳嗽痰多,加浙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痰黄稠,加知母、黄芩、瓜蒌皮清化痰热;咽喉红肿疼痛,加板蓝根、马勃、射干解毒利咽。若风寒入里化热,或肺热素盛,风寒外束,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逆气急,痰稠,声哑,可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

3.暑湿感冒

证候 :身热恶风,无汗或少汗,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本证主要病机为暑湿伤表,肺卫失和,以暑湿和表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方中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为夏令感冒解表之要药;金银花、连翘清解暑热;白扁豆花、厚朴化湿和中。若暑热偏盛,可加黄连、芦根、荷叶清泄暑热;若湿困卫表偏重,则加藿香、佩兰、石菖蒲以助芳化透表;若里湿偏重,加苍术、白蔻仁、半夏、陈皮化湿和中;若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苓清热利湿。

(二)虚证

1.气虚感冒

证候 :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形寒,自汗,头身疼痛,鼻塞,咳痰色白,声低息短,气短,倦怠乏力,苔白,脉浮无力。本证基本病机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以风寒表证伴气虚见症为审证要点。

治法 :益气解表。

方药 :参苏饮加减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中苏叶、前胡宣肺解表;葛根解肌退热,以治卫表不和之证;桔梗、半夏、前胡祛痰止咳;陈皮、枳壳、木香理气祛痰;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正。表虚自汗、易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预防感冒。

2.阳虚感冒

证候 :阵阵恶寒,甚则蜷缩寒战,稍见发热,无汗或自汗出而恶寒更甚,头痛,肢酸痛,溲难,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阳解表。

方药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且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

3.阴虚感冒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微汗或盗汗,头痛,心烦,口咽干燥,干咳,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本证主要病机为阴虚感邪,肺失宣降,卫表不和,以阴虚内热兼表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滋阴解表。

方药 :加减葳蕤汤。方中玉竹(生葳蕤)滋阴生津而资汗源,淡豆豉、葱白、薄荷、桔梗解表宣肺;白薇凉血而清虚热;甘草、大枣甘润和中。心烦口渴明显,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竹叶,以养阴生津而除烦;干咳或咳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蒌皮,以利咽化痰。

四、名医名方

牟敬周经验方

组成 :大青叶60g,紫草60g。

用法 :上药用温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煮至沸后3~5分钟,忌煎煮时间过长。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小儿以少量昼夜分服。

主治 :感冒。

五、名医治验

1.任继学治验

任继学认为治疗时行感冒,不能单纯解表,也不能单纯清里。初期以表里通解为法,邪气内陷者,必以清热解毒为主,以缩短其病程,促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

2.岳美中治验

岳美中认为感冒发热治疗当分四时。春宜用平,可选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之类;夏宜用凉,可选薄荷、石膏、青蒿、藿香之类;秋宜用温,可选苏叶、荆芥、防风、羌活之类;冬宜用热,可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之类。

六、名医验案

案1

李某。1954年春就诊。

患者温邪初起,头昏发热,舌苔厚腻,肢体酸痛,小溲深黄,大解未通,右脉浮洪,口干。治宜清化宣通。

处方 :薄荷4.5g,金银花9g,连翘9g,黄芩9g,竹叶9g,滑石9g,大青叶9g,黑栀子9g,枳实6g,黄郁金4.5g,瓜蒌30g。

患者服药后汗出甚透,身热即退,大便通调,口不渴,小溲浅黄,脉已平静。唯头尚不清,胃纳不佳,肢体无力。再以上方去大青叶,并将枳实减去1/4,瓜蒌减去1/5,服后即愈。

(张菊人医案)

案2

宋某,男,55岁。1966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本体素弱,平时易罹感冒,此次感冒持续月余,服药不愈,头痛,畏风,自汗出,身倦乏力,关节不利,二便正常,舌淡无苔,脉象沉迟无力。此属阳虚感冒,营卫不固。治宜温阳益气。宗玉屏风散加减。

处方 :黄芪15g,防风3g,白术9g,川熟附子9g。先煎附子30分钟,再纳余药同煎,去滓取汁,分2次温服。

复诊 :患者畏风消失,恶寒亦减,头痛见轻,仍时汗出,脉弦缓,右沉迟,左沉弱,舌苔白腻。证属卫阳既虚,内湿渐露,改用温阳利湿为治。

处方 :生黄芪12g,白术9g,川附子9g,薏苡仁15g,山茵陈9g,炒桑枝30g。

三诊 :患者诸症大减,气机舒畅,尚感恶凉,脉缓有力,前方去桑枝,加良姜6g,以温胃阳。

末诊 :患者服药后已不畏冷,脉右沉迟,左弦缓,继宣温阳补中,改用丸剂缓调以善其后,早服附子理中丸6g,晚服补中益气丸6g,逐渐恢复而获痊愈。

(蒲辅周医案)

案3

薛立斋治一妇人,素清苦,勤于女工。因感风邪,自用表散之剂,反朝寒暮热,自汗盗汗,形气甚虚,其脉或浮洪,或微细。其面或青白,或萎黄。此邪去而气血愈虚也。用十全大补汤三十余剂,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兼治,半载而痊。

(薛立斋医案)

第二节 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多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以咳嗽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代医家有分而言之者,以有声无痰者为咳,无声有痰者为嗽,有声有痰者为咳嗽,但临床见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咳嗽。

“咳嗽”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其对咳嗽在病因、症状、证候分类、病机转归及治疗诸方面做了较系统的论述。《素问·咳论》曰“皮毛先受邪气”“五气所病……肺为咳”“五脏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虽为肺病,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也能导致咳嗽。

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外感、内伤皆可引起。本节讨论的范围,重点在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可与本节联系互参。西医学中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咽炎等,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的病因多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的病因为肺或兼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不论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

外感咳嗽多因六淫外邪犯肺。六淫之邪,尤其是风、寒、燥、热之邪,易侵犯肺系。通常当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之邪犯肺就会导致外感咳嗽的发生。肺主气,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主卫,故外邪侵袭人体,易先伤肺。肺为邪气侵袭,气机不得宣通肃降,或气不布津,变生痰浊,阻碍气机的宣降,致气上逆则发生咳嗽。但是由于四季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感受外邪的性质也有区别,加上人体有阴阳偏盛偏衰之异,因而临床上有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的咳嗽,以风寒咳嗽为多见。风寒之邪外袭,肺气郁闭,不得宣降,津液不布成痰而咳;风热犯肺,热邪熏蒸,肺失清肃,津液被灼而为痰,痰热郁遏,肺气不得宣降而咳;燥热犯肺,燥热灼津成痰,气道失濡,清肃之令不行而咳嗽。

内伤咳嗽的病因为肺或兼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其多因久咳不已,肺气虚弱,宣肃失司,使邪气留滞肺,或其他脏腑有病,病邪犯肺,致肺气宣肃失常,痰气上逆而成。临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①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可致咳;②饮食不节、嗜酒辛辣肥甘等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或因久病气血不足、土不生金或母病及子,肺气虚弱均可致咳;③房劳伤肾,或因肾失纳气而上逆,或因阴虚火旺而炎上,或因阳虚水停而上逆射肺,均可影响肺之肃降而咳;④心肺同居胸中,肺主气,心主血脉,心血瘀阻,亦可致肺失肃降而咳。但无论何脏有病,都必须影响于肺,方能导致咳嗽产生。

总之,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之关键。不论感受外邪或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脏,都可导致咳嗽。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损害肺气,可演变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如反复发作,可造成肺、脾、肾俱虚,影响气血运行、津液的输布,可变生他病。

二、诊断要点

本病以咳嗽,或伴有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多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外感表证。内伤咳嗽病势缓、病程长,常有诱因,以经常咳嗽、咳痰为主。

临床诊断可参考肺部听诊、肺部X线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主要参考白细胞分类及计数。

咳嗽应注意与感冒、肺痨、肺胀、哮证等相鉴别。

三、治则治法

外感咳嗽,以祛邪为主,因病在肺,应宣肺散邪,邪去正安。内伤咳嗽,正虚邪实者,当祛邪止咳,兼以扶正;正虚为主者,则着重扶正祛邪。

治咳大法不外虚补实泻。虚者,肺气虚宜温补,佐用温化寒痰;肺阴虚宜滋养,佐用清化热痰;虚之较甚应佐以敛肺,以固护肺之气阴。实者,泻肺之实邪,宜用宣通肃降肺气的药物,使肺气宣畅而痰可自消,同时必须祛痰,痰除则肺气不受阻碍,而气自能宣通肃降。临床须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察其因咳嗽而生痰者,重在治肺气;因痰而生咳者,重在祛痰。肺之实证,肺气壅逆者宜降逆止咳;痰盛者别其寒、热、燥、湿之不同,寒痰宜温化,热痰宜清化,燥痰宜濡润,湿痰宜燥湿化痰。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或兼恶寒、四肢酸楚,或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本证基本病机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以咳嗽、咳痰清稀色白伴风寒表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前方用麻黄、杏仁、甘草,重在宣肺散寒,适用风寒闭肺初起之证。后方用紫菀、百部润肺止咳;荆芥、桔梗、甘草、陈皮祛风宣肺,化痰利咽;白前降气祛痰,适用于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或愈而复发喉痒而咳痰不畅者。若痰多胸闷,苔腻,加厚朴、苍术、半夏,以燥湿化痰;鼻塞声重,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

2.风热犯肺

证候 :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频剧,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浊或稠黄,常伴鼻流黄涕、身热恶风、头痛肢楚、口渴或汗出等表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本证基本病机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以咳嗽、痰黄伴风热表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而清风热;桔梗、杏仁、甘草、芦根宣肺止咳,清热生津。咳甚者,加浙贝母、前胡、枇杷叶,以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肺热甚者,加鱼腥草、黄芩、桑白皮,以清泄肺热;咽痛,声嘶,加牛蒡子、射干,以清热利咽;热伤肺津,口干渴饮者,加沙参、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以泄肺热;夏令夹暑,咳嗽胸闷,心烦口渴,加六一散、鲜荷叶,以清解暑热。

3.风燥伤肺

证候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喉痒,咽干,唇、鼻干燥,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细稍数。

治法 :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方药 :温燥者用桑杏汤加减,凉燥者用杏苏散加减。桑杏汤清宣凉润,药用桑叶、淡豆豉疏风解表;杏仁、浙贝母化痰止咳;北沙参、梨皮、栀子生津润燥清热。若津伤较甚,配麦冬、玉竹,以滋阴养肺;热重较甚,加生石膏、知母,以清肺泄热;痰中带血,加白茅根、藕节、茜草,以凉血止血。杏苏散温宣而润,药用苏叶、杏仁、前胡辛以宣散;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润肺止咳。无汗,可加荆芥、防风散寒解表。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证候 :咳嗽,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灰白,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平,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或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乏力,或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本证基本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湿壅肺,以咳嗽痰多与脾运失健见症为审证要点。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二陈汤加减。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茯苓、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甘草、陈皮理气和中。

2.痰热郁肺

证候 :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稠,吐痰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痰中带有血丝,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面赤,或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基本病机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以咳嗽、痰黄及肺热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方中桑白皮、黄芩、栀子、知母清泄肺热;贝母、桔梗、瓜蒌清肺止咳;麦冬、橘红、茯苓、甘草养阴化痰。若肺热炽盛,咳而胸满,壮热口渴,去陈皮、桔梗,加生石膏、金银花、大青叶,以加强清肺之力;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鱼腥草、野荞麦根、薏苡仁、冬瓜子,以清肺化痰;胸满咳逆,痰涌便秘,加大黄、葶苈子,以通腑泻肺;痰热伤津,加北沙参、天冬、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3.肝火犯肺

证候 :气逆而咳,咳则阵作,或干咳少痰,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或痰带血丝,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急躁易怒,或面红目赤,症状常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质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本证的基本病机为肝火犯肺,肺失清肃,以咳嗽气逆、胸胁引痛、性急易怒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方药 :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方用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后方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芩清肺泻火;粳米、甘草和胃气,使泻肺而不伤胃;桔梗、陈皮、青皮利气。方中亦可酌加牡丹皮、栀子,以清泻肝火;苏子、竹茹、枇杷叶,以化痰降气。胸痛甚者,加郁金、丝瓜络,以理气和络止痛;痰稠难咯,加海浮石、川贝母,以清肺化痰;咯血,加白茅根、紫草、茜草,以凉血止血;火郁伤津,加沙参、麦冬、天花粉、诃子肉,以养阴生津敛肺。

4.肺肾阴亏

证候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的基本病机为阴虚肺燥,肺失润降,以干咳少痰及阴虚内热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滋养肺肾,滋阴降火。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或百合固金汤加减。沙参麦冬汤中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滋阴清热而润肺燥;桑叶清散肺热;白扁豆、甘草甘缓和中而生胃津。咳甚,加川贝母、杏仁、百部、紫菀,以增强止痰止咳之功;久咳不愈,加五味子、诃子肉,以敛肺止咳;潮热,加银柴胡、青蒿、胡黄连、黄柏,以清虚热。

5.肺气虚弱

证候 :咳嗽久不愈,声低无力,气短,痰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或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无力。本证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肃降无权,以咳声低弱及气虚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益气补肺,化痰宁嗽。

方药 :补肺汤加减。方中以人参、黄芪补肺益气健脾,熟地黄、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菀、桑白皮降气止咳。若兼脾虚,食少便溏,加六君子汤,以增强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功。

四、名医名方

1.黎炳南经验方——黛麦养肺止渴汤

组成 :青黛5g,蛤粉30g,人参10g(或党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细辛3g,炙甘草10g(小儿用量酌减)。

用法 :水3碗煎取1碗,药渣重煎1次,共分2~3次服,每日1剂。

功效 :益气生津,清咽止咳。

主治 :气阴亏虚咳嗽(外感后咳嗽、慢性咽喉炎、气管炎等)。

2.沈家骥经验方——自拟麻杏方

组成 :麻黄5g,苦杏仁6g,浙贝母7g,款冬花5g,紫菀5g,天竺黄4g,葶苈子5g,桔梗4g,生甘草6g,麻黄根5g,射干4g,僵蚕4g,葛根6g,白芷4g,薄荷4g,茯苓7g,黄芩4g。

功效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治 :患儿恶寒发热,咳嗽、痰白,舌质偏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运用经验 :沈家骥认为,风寒之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咽痒咳嗽;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风寒束表,卫阳被遏,则恶寒无汗;正邪交争,则发热等。寒性凝滞,致血液运行不畅,则使官窍失于濡养。沈家骥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此型患儿脾胃虚弱者居多,故拟麻杏方加减化裁。

五、名医治验

1.晁恩祥治验

晁恩祥着眼于“术后体虚”,从“风邪外袭、虚实夹杂、气阴两虚”等角度对咳嗽进行阐述,提出“急性期从风论治,疏风止咳;稳定期以益气养阴为纲,注重肺脾肾同补”的理论,同时强调“除邪务尽,解毒散结,痰瘀兼治”,重视“寓调于补,调畅气机”。晁恩祥通过对“风药”性味归经的准确把握,一药多用,活用药对,敛散并举,表里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2.史锁芳治验

史锁芳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锁芳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锁芳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

3.杜怀棠治验

杜怀棠对于治疗肺系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根据北京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春季咳嗽治以清肺疏风止咳,予止嗽散合泻白散为基础方;夏季咳嗽治以清暑化湿止咳,予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化裁;初秋和深秋咳嗽分而治之,初秋应延续夏季治疗暑湿咳嗽之思路,深秋时节凉燥治以温润止咳,予杏苏散加减;冬季咳嗽治以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予麻杏石甘汤化裁加减。

六、名医验案

案1

王某,女,29岁,农民。1975年5月17日初诊。

患者咳嗽1个月余,喉痒即咳,已服各种止咳药水近20瓶,未见减轻。近日来患者下田耕作,又受外邪,略有鼻塞,寒热已退,剧咳时引起呕吐,痰少,胃纳甚差,脉小滑数,舌苔薄腻。患者咳嗽已久,外邪未清,肺失清宣。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之法。

处方 :前胡9g,桑叶9g,炙苏子9g,杏仁9g,炙紫菀15g,白前9g,苍耳子9g,陈皮9g,半夏9g。7剂。

二诊(5月24日) :患者咳嗽基本如前,痰量略减,日前又感外邪,曾经发热。舌苔腻,脉小滑数。再守原意。原方去前胡、桑叶,加射干9g,枇杷叶9g,黄芩9g。

三诊(5月31日) :患者咳嗽明显减轻,鼻塞已除,有时喉痒,精神好转。苔薄腻,脉小滑。再拟肃肺化痰止咳之法。

处方 :炙苏子9g,杏仁9g,枇杷叶9g,射干9g,炙紫菀15g,黄芩9g,生甘草4.5g,桔梗4.5g,川贝片3g。分2次吞服。

(黄文东医案)

原按 :此为风寒咳嗽,由于外感风寒之邪袭肺,肺气失宣,而出现咳喘、鼻塞等症。由于坚持田间劳动,患者反复受寒。虽病日久,患者仍有鼻寒、咳嗽等症状,故仍属外感风寒犯肺之咳喘。故用杏仁、苏子、前胡、白前以宣降肺气止咳;紫菀、陈皮、半夏肃肺化痰降逆;苍耳子宣通鼻窍;桑叶疏风清肺。二诊时患者又复感外邪,故前方去前胡、桑叶,加射干、枇杷叶、黄芩,以加强清肃肺气的作用。

案2

林某,女,30岁。1974年11月29日初诊。

患者咳已近月,喉痒干咳少痰,口干唇燥,脉细苔薄。此属肺气失宣,邪从热化。治拟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 :桑叶、桑白皮各9g,前胡9g,桔梗4.5g,白前9g,炙麻黄3g,杏仁9g,炙百部12g,炙紫菀15g,甘草4.5g。6剂。

二诊(12月6日) :前进宣肺清热、化痰之剂,患者咳嗽见瘥,苔、脉如前。再拟前法。原方去麻黄,加枇杷叶9g(包煎)。6剂。

(黄文东医案)

原按 :风寒外束,内蕴肺热,以致肺气不宣,上逆为咳,其邪留恋不去,故咳嗽不愈。患者干咳少痰、口干唇燥、脉细苔薄,此为肺气失宣,邪从热化。药用麻黄、杏仁、甘草、前胡、桔梗,以宣肺散邪,桑叶、枇杷叶,以清肺顺气,紫菀、百部等温而不燥之品,以降逆、止咳、化痰。

案3

杨某,男,52岁。1962年9月11日初诊。

患者咳嗽3年,吐白痰,早晨为重,大便溏3年,日行2次,食纳欠佳,食后脐周痛,口苦喜热饮。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舌淡苔微黄腻。证属中虚湿滞,脾肺同病。治宜温化。

处方 :党参4.5g,白术3g,干姜炒黄3g,炙甘草3g,桂枝(去皮)3g,茯苓9g,炒白芥子3g,大枣(去核)4枚,化橘红3g。7剂。1剂两煎,分早晚两次温服,隔日1剂。

二诊(9月25日) :服药后,患者大便溏已好转,食纳增加,微有腹胀,早起痰多,昨晚有头痛感。脉同前,舌苔见退。前方去干姜、桂枝,加清半夏6g,厚朴6g,生姜3片,砂仁(打碎)3g,白术4.5g,橘红4.5g。5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10月5日) :患者药后食纳好转,大便日行1次,稍溏,有轻度腹胀,半夜咳嗽有白黏痰,有时稍感后脑疼痛,睡眠尚可。脉沉滑,舌淡苔薄黄腻。治宜温脾化痰。

处方 :党参4.5g,白术4.5g,干姜2.4g,炙甘草2.4g,茯苓9g,清半夏6g,化橘红4.5g,炙款冬花4.5g,炒白芥子4.5g,大枣(去核)5枚。5剂。隔日1剂,煎法同前。

四诊(10月16日) :患者药后头痛消失,腹已不胀痛,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咳嗽减少,微有白黏痰,气短。脉两寸弱,关弦虚,尺迟弱,舌正无苔。痰湿已化,治宜温脾肾,以资巩固。

处方 :桂附地黄丸30丸,晚服1丸,温开水送下。

(蒲辅周医案)

原按 :患者痰湿咳嗽,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肺脾同病。故治疗先以补脾益肺之法,理中健脾而获效,后以桂附地黄丸补肾固本,以资巩固。

案4

易某,男。1958年2月9日初诊。

患者气管炎三四年,咳嗽冬天尤甚,吐白痰多,夜间咳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纳少,便溏,大便日4~5次。脉缓滑,舌苔白腻。此属阳虚脾湿。治宜温脾除湿。拟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处方 :台党参9g,白术6g,茯苓9g,炙甘草3g,法半夏9g,化橘红6g,桂枝4.5g,五味子1.5g,淡干姜3g,大枣4枚。

二诊 :患者咳嗽减轻,睡眠较好,能安睡五六小时再咳,痰量减少,易吐出,饮食稍加,大便日2~3次,尚不成形。脉两寸微,两关弦,两尺沉,腻苔减退。此属阳虚湿盛。治宜温阳化湿。原方加附子3钱(先煎)。后用丸药调理巩固。

处方 :吉林参(或党参)15g,白术15g,干姜9g,炙甘草15g,附片30g,煨肉豆蔻15g,煨诃子肉15g,五味子15g,补骨脂30g,化橘红15g,山药30g,芡实30g,砂仁15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蒲辅周医案)

原按 :此为内伤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纳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滑。辨证为中阳不足,脾虚湿盛。故治宜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以健脾除湿,温化寒痰。二诊加入附子以增强温阳之力,阳气振奋,则痰浊自除。诸症好转后,再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调理脾肾,用丸剂缓图,以资巩固。

第三节 哮证

哮证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逆,痰气搏击,壅塞气道,肺失宣降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由于哮必兼喘,所以哮证又称哮喘。哮证常是哮、喘、咳三位一体的病证。比较而言,咳嗽易治,喘难治,哮更顽固难治。《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喘证,邪气消散后不复发,哮证邪气留伏,“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其他肺部过敏疾患,以哮喘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虽无“哮证”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说:“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将本病称为上气,如“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指哮证发作的证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img 剧,必有伏饮。”

一、病因病机

哮证的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肺中宿有痰浊;二是感受外界非时之邪,后由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等因素,致使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发为哮证。

哮证发病多由于以下几点原因:①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气,未得及时治疗,致邪蕴积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津聚而生痰,肺气受阻而发病。②肺气素虚,一旦吸入花粉、烟尘等物后,使肺失清肃,影响肺的宣降,津液凝聚生痰,痰浊阻肺,亦可引起哮证。③由于人体禀赋、体质的不同,少数患者可因摄入入生冷饮食、酸咸肥甘、海鲜发物发生哮证,正如《医碥·喘哮》说:“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大凡以上原因致哮,均由于这种特殊食物渗透气管,使痰入结聚,气郁痰壅,呼吸不利而发病。④素体不强,或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均可使肺气虚耗,气不化津,痰饮内生。⑤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于肺,亦发哮证。

哮证发病的病机以痰为主,宿痰的产生与肺、脾、肾有关。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致使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证之宿根。以后遇风寒、风热之邪内侵,或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易诱发哮证。若病因于寒,或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或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则表现为热哮。本病发病时间短者,多为实证。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久宿必伤脾肾之阳,热痰煎灼必耗肺肾之阴,从而由实转虚,表现出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二、诊断要点

哮证临床表现为发无定时,常突然发作。发作时心胸憋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喉间哮鸣有声,甚则张口抬肩,唇甲紫暗,额汗,烦躁不宁。缓解期可无明显症状,或感乏力,纳差。患者呈反复发作,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本证常因气候变化、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打喷嚏、胸闷等先兆症状。

发作时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湿啰音。外周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晶体及黏液栓。

哮证需注意与喘证、支饮、肺胀等病证进行鉴别。

三、治则治法

哮证的治疗,无外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发作期以祛邪为主,重在宣降肺气,疏散外邪,降逆祛痰;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重在补益肺、脾、肾三脏。

(一)发作期

1.寒哮

证候 :呼吸急促,喘促,喉中有哮鸣声,咳不重,咳声重浊,痰少而咯吐不爽,吐出为清稀泡沫痰,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发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受寒后易发作,形寒怕冷,苔白滑,脉弦滑。有表证者,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本证基本病机为寒痰伏肺,痰气搏击,肺失宣降,以喉中哮鸣、口不渴及寒痰征象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 :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细辛、干姜、半夏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若痰壅喘逆不得卧者,加用三子养亲汤,酌配葶苈子、杏仁;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用小青龙汤;兼浮肿者,加车前子、茯苓利水消肿。

2.热哮

证候 :喘促,喉中有痰鸣声,气粗息涌,痰黄稠,咳吐不利,胸中热闷,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心烦,或大便秘结,或兼发热、头痛、有汗等表证,舌红苔黄,脉滑数。本证基本病机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以喘而气粗息涌、痰黄黏稠及痰热征象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 :定喘汤加减。方中麻黄宣肺平喘,苦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化痰;黄芩、桑白皮、石膏清泄肺热,兼制麻黄之温;白果敛肺气、化痰浊,防麻黄之辛散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若痰鸣息涌不得卧,加葶苈子、地龙,以泻肺祛痰;表热重者,加连翘、薄荷,以清热解毒。

(二)缓解期

哮证久病,正气必虚,故缓解期治疗重在培补正气,扶正应从肺、脾、肾入手。

1.肺虚

证候 :自汗,怕风,容易感冒,哮证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咳痰色白清稀,面色 img 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本证主要病机为肺气虚,痰饮蕴肺,肺气上逆,以喉间轻度哮鸣、自汗恶风、体倦易感为审证要点。

治法 :补肺固卫。

方药 :玉屏风散。方中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本方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2.脾虚

证候 :平素纳少脘痞,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往往因饮食失当而诱发本病,咳痰清稀色白,倦怠气短,语言无力,舌苔白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治法 :健脾化痰。

方药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以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而成,以益气健脾之品配伍燥湿化痰之药,补泻兼施,标本兼治。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脾气健运则气行湿化,以断生痰之源。方中重用白术,以增燥湿化痰之力。半夏辛温而燥,为化湿痰之要药,善降逆,和胃止呕。陈皮既可调理气机以除胸脘痞闷,又能止呕以降胃气,还能燥湿化痰以消湿聚之痰,所谓“气顺而痰消”。方中宜加山药、薏苡仁健脾化湿;加五味子敛肺气。表虚自汗者,加炙麻黄、浮小麦、大枣,以敛肺止汗;怕冷畏风、易感冒者,可加桂枝、制附片温阳;痰多者,加川贝母、杏仁化痰。

3.肾虚

证候 :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劳累后哮喘易发,可见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苍白,舌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见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补肾摄纳。

方药 :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饮加减。金匮肾气丸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通阳气,二药相合,补肾阳,助气化,共为君药。“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生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养脾益精,阴生则阳长,同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牡丹皮活血散瘀,伍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此三味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碍湿之虞,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四、名医名方

1.姜春华经验方——截喘汤

组成 :佛耳草15g,碧桃干15g,老鹳草15g,旋覆花10g,全瓜蒌10g,姜半夏10g,防风10g,五味子6g。

功效 :降逆纳气,化痰截喘。

主治 :气逆喘促,咳嗽痰多(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适用于各种类型哮喘的发作期患者。

2.游方经验方

药用:麻黄、猪牙皂(炙,去皮弦)、厚朴、陈皮各6g,白芥子(炒,研)、姜半夏、茯苓各9g,细辛、甘草各3g,生姜3片,红枣3枚。

功效 :开窍祛痰。

主治 :冷哮。

加减 :如系热邪诱发,兼见口渴、面赤者,麻黄、细辛、猪牙皂、白芥子亦可应用(分量不变),只需方中再配以石膏24g,黄芩9g,切不可全用寒凉药。

五、名医治验

1.游方治验

游方治疗哮证,基本上按“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和“新喘治肺,久喘治肾”的原则进行,初起(标证)多由寒邪外袭、肺气被遏所致,治以散寒宣肺为主,常用小青龙汤。其中桂枝、白芍、法半夏各10g,麻黄、五味子各6g,干姜、炙甘草各5g,细辛3g,红枣3枚。本方具有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若素体肺气较虚,或痰中夹热,不宜温散,亦可改用定喘汤。此方主要有麻黄、杏仁、紫苏子之温降,又有黄芩、桑白皮之凉泻,更有白果、款冬花之敛润,对实中有虚、寒中夹热者较宜。

2.姜良铎治验

姜良铎治疗哮证用药颇为讲究。在宣肺利气、消除气道炎症方面,临床应用多麻黄、细辛、苏叶、荆芥等,风寒致哮者可选前2味;风热致哮者可选后2味;热象明显者加生石膏以佐之。在治疗顽固性哮喘方面,因本病易反复发作,一般草木之品难以奏效,故加用蕲蛇、地龙、全蝎、蜈蚣、白僵蚕、蝉蜕等虫类药,以搜剔肺经伏邪、夙根,解除气道痉挛,使肺管通利,有利痰浊排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时,可任选2~3味以增强解痉平喘之功。

六、名医验案

案1

董某,女,52岁。1965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咳嗽、喘急、鼻干,痰声如拽锯,彻夜不眠,倚息难卧。病已10余日,最怕油烟刺激,胃不思纳,二便尚调,舌苔淡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热哮气逆。治宜清热化痰,肃肺平喘。方拟苏子降气汤加减。

处方 :炒苏子4.5g,橘红4.5g,炙前胡4.5g,姜川朴4.5g,杏仁9g,炒栀子4.5g,炒枳壳4.5g,苦葶苈子3g,桑白皮6g,桔梗4.5g。水煎服。

服药5剂,患者喘哮大减,安卧如常。

(吴少怀医案)

原按 :此为热哮案。患者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嗽喘息,痰声如拽锯,痰阻气闭。患者呼吸困难,故彻夜不眠,倚息难卧。舌苔淡黄腻,脉数,为痰热内盛之象。治宜清化热痰,肃肺平喘,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方中苏子、前胡、厚朴、橘红、杏仁、枳壳等均能降上逆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也行;栀子、桑白皮、桔梗、葶苈子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案2

高某,女性,57岁。

患者哮喘已多年,时作时缓,喘作则短气抬肩,不能平卧,动则喘甚,心慌,不思饮食,形瘦,面色苍白,舌干苔白,脉细无力。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呼气相喘鸣音,伴呼气延长。肺CT:无占位、肺结核及急性炎症等表现。肺功能检查: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阻力、传导率均正常,残气、残/总百分比均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呼气峰值流速(PEF)变异率>20%。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诊断为哮病(下元不固、肾不纳气)。

处方 :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5g,枸杞子10g,牡丹皮10g,泽泻10g,熟附子10g,肉桂心3g(研末另冲),地龙干10g,胆南星6g。连服5剂。

二诊 :患者喘息明显缓解,但剧烈活动后仍有喘息、气短、胸闷等症状,伴腰酸肢软,脑转耳鸣,畏寒,四肢末端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听诊双肺呼气相喘鸣音明显减少,仍有呼气延长。此时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故上方中加入桂枝9g。方中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继续口服7剂。

三诊 :患者喘息基本消失,气短、胸闷大减,稍感腰酸肢软、脑转耳鸣,畏寒、四肢末端欠温均明显好转,但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涩。听诊双肺呼气相喘鸣音消失,仍有呼气延长。此时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夹瘀,继续守方,在原方中加入川芎9g,紫苏子12g,全蝎6g,以化瘀解痉、活络平喘。5剂后喘息等症消失。

后嘱患者口服院内制剂七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制何首乌),每次6g,每日3次,长期服用。

(游方医案)

案3

陈某,男,20岁,工人。1960年11月7日初诊。

患者于两日前入院,哮喘,咳嗽,发则气喘难以平卧,已经14年。脉沉细无神,舌苔白而滑,中有裂纹,质淡红,无绛色出现。面色 img 白,两目暗淡。痰饮阻于中焦,脾阳失于健运,以致土虚无以生金。观其呼吸之声低微,可知肺气虚弱。脾胃为生痰之源,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今拟温运脾阳,纳气归肾法。

处方 :川桂枝2.1g,炒白芍9g,五味子3g,淡干姜3g,仙半夏4.5g,陈广皮4.5g,云茯苓12g,清炙草2.1g,蛤蚧粉4.5g(分2次吞)。2剂。

二诊(11月9日) :前投温运脾阳、纳气归肾之剂,患者哮喘渐平,唯入夜气逆,难以着枕。舌质淡红,边有锯齿之状,苔薄白、中有裂纹,脉象濡软无力。再以原方加减续进。

处方 :黄厚附块6g,川桂枝3g,炒白芍9g,五味子3g,淡干姜3g,仙半夏4.5g,川贝母、象贝母各4.5g,怀山药12g,坎炁(干脐带)1条,黑锡丹12g。4剂。

:人参粉3g,蛤蚧粉3g。分8包,早晚各服1包。

三诊(11月14日) :历进温运脾肾,佐以纳气归窟之剂。患者咳嗽气喘较平,神疲乏力,夜不安寐。舌苔薄白而润、中有裂纹,脉来沉细。再以原方续进。

处方 :川桂枝2.1g,炒白芍9g,五味子3g,淡干姜3g,云茯苓12g,清炙草2.1g,蛤蚧粉3g(分2次吞)。4剂。

服上药4剂后,患者喘平出院。

(张耀卿医案)

原按 :本案哮喘,由痰饮中阻,脾阳失去健运,肺气虚弱,肾气不纳所致。治以桂枝汤温运脾阳,二陈汤和胃化痰,五味子、淡干姜温化寒饮、收敛肺气,加蛤蚧粉补肺肾以纳气,喘逆自平矣。

案4

张某,男,40岁,干部。1962年9月8日急诊。

患者有哮喘病史6年,发作时呼吸困难,抬肩大喘,憋闷欲死,两眼流泪,喉中痰鸣,咯吐不出,不能平卧。此次持续半月,未见好转。现症: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喉间痰鸣,端坐呼吸,胸胁满闷,头晕目眩,食欲差,二便平,体质羸瘦,久病面容,舌苔白腻,脉沉弦而滑。

处方 :茯苓24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米壳(罂粟壳)10g。水煎,分2次服。

患者服后安卧,熟睡通宵。自觉周身轻松,喘息亦平。遂守方再服1剂,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每日1剂,住院1个月未犯。临床治愈出院。

原按 :患者舌苔白腻主湿,脉沉弦主饮,脉滑主痰而有上壅之势,久病邪伏肺俞,痰窠结聚,故以祛痰逐饮为主,以苓桂术甘汤治之,佐以五味子、米壳。胸有伏饮,故用茯苓专治水患为君,尤能消膈上之痰饮。痰饮本胃中水谷所化,凡有痰饮之人,胃多不和。痰饮上逆于胸则喘促,旁及于胁则支满,上犯清窍则头晕目眩,壅塞气道则呼吸困难,抬肩大喘,目泣自出,故用温药以振阳涤饮兼和胃。白术补土以制水,又恐痰饮上逆,必佐以下气之品,故用桂枝降冲逆,并温阳化气,使之从小便出,不至于泛滥,自无痰饮之源,甘草养胃而保津液,正合“温药和之”大法。妙在五味子、米壳敛肺定喘。总之,痰饮除,肺得宁静,哮喘自息。

(李凤翔医案)

第四节 喘证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升降出纳失常,以呼吸困难,气息迫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难以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喘证是比较复杂的证候,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一般分虚实两类。若喘促严重,持续不能缓解,可发生气脱危证。轻者仅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唇青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谓之喘脱。

喘证在历代文献中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黄帝内经》对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已有论述。如《灵枢·五阅五使》说:“故肺病者,喘息鼻胀。”《灵枢·本脏》说:“肺高则上气肩息咳。”《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素问·举痛论》说:“劳则喘息汗出。”

汉代张仲景已经认识到许多疾病都可导致喘证,如肺痿、肺痈、水气、黄疸、虚劳等,并创立了许多具体的方药来治疗喘证。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将喘证称为“上气”,创射干麻黄汤、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进行治疗。

一、病因病机

喘证的成因很多,有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倦,以及病咳日久,内生痰浊等。也有因偶然接触花粉、尘埃等异物,或食腥臊浊气偏胜之物,损伤肺脾,引动宿痰,暴发喘证者。

外感致喘,多因以下几点:①风寒侵袭肌表,卫气郁闭,则阻遏肺气,气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气壅滞,则气息不利而喘;②外感风热之邪,或外感风寒不解,郁久化热,邪热壅郁,灼津成痰,痰热壅实,肺失清肃,则气上逆而喘。

内伤致喘,多因以下几点:①恣食生冷、肥甘,或贪食腥臊浊味,或嗜酒伤中,或劳倦损伤中气,脾失健运,湿浊生痰,痰浊壅阻肺气,气逆而成痰喘;②情志不遂,忧思气结,肺气痹阻,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气逆而喘;③素体虚弱,或久病内伤,或劳倦伤中,使肺之气阴不足,肺气虚弱,而短气喘促;④劳欲伤肾,精气内夺,使气失摄纳,上逆而喘;⑤若病久不愈,由肺及肾,则肺肾俱虚,肺虚则肺气不能肃降,肾虚则摄纳无权,均能引起气逆而喘。

喘证的基本病机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实证为邪气壅塞,肺气不利而喘;虚证则为气无所主,肾失摄纳,气机上逆而喘。

二、诊断要点

本病临床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气息迫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患者多有久咳、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或劳累而诱发。

听诊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胸部X线、CT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肺源性或心源性哮喘。同时可配合血常规、痰培养、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等辅助检查。

喘证需注意与气短、哮病、肺胀等病证相鉴别。

三、治则治法

喘证多为宿疾,每因季节气候变化或劳倦而诱发。如果宿有咳喘,因外感而诱发,病势急骤,主要病在肺,多属实证。宿有痰喘,时轻时重,缠绵不已,遇劳则甚,多累伤脾肾,属虚证。如喘息持续不已,出现发绀、心悸、浮肿等情况,是心阳虚衰之证。对于喘证的治疗,当分清虚实。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浊、气郁之不同,采用温宣、清肃、化痰、降气等法;虚喘治在肺肾,以培补摄纳为主,当分清脏腑阴阳、虚衰之不同,采用补肺、固肾、益气、养阴、温阳等法。虚实夹杂、下虚上实、寒热错杂者,又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分别处治。

(一)实喘

1.风寒袭肺

证候 :咳嗽气喘,呼吸急促,胸部憋闷,吐痰稀薄色白,口不渴,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本证基本病机为风寒壅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液清稀色白兼风寒表证为审证要点。

治法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 :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麻黄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之法,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2.风热袭肺

证候 :喘逆上气,息粗鼻扇,甚则张口抬肩,咳痰黏稠,重则色黄,咯吐不爽,兼或伴有身热、汗出、恶风,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本证的基本病机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以喘咳气逆、痰黄黏稠与表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平喘。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方中麻黄宣肺解表;石膏清泄里热;杏仁降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一般表寒无汗者,麻黄用量大于石膏;热重有汗者,石膏用量大于麻黄。可酌加黄芩、桑白皮、鱼腥草、川贝母,以清肺泄热,化痰平喘。表寒重,加桂枝解表散寒;痰热重,加瓜蒌、川贝母清化痰热。

3.湿痰阻肺

证候 :气喘咳嗽,胸闷,吐痰清稀色白,或黏稠量多,咯吐不爽,胸闷,泛恶,口黏腻无味,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豁痰,降气平喘。

方药 :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三子养亲汤用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药,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本方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绝生痰之源;甘草和中。二方合用顺气消痰,止咳平喘。痰湿较重,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以燥湿醒脾、化痰利气;痰多喘甚,酌加胆南星、竹沥、天竺黄、葶苈子,以泻肺涤痰。

(二)虚喘

1.肺脾气虚

证候 :气喘,气短不续,动则气喘更甚,自汗,畏风,容易感冒,身倦乏力,倦怠无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软。

治法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方药 :六君子汤加减。方中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方中宜加山药、薏苡仁健脾化湿,加五味子敛肺气。

2.脾肾阳虚

证候 :气喘不得平卧,面色 img 白,自汗,畏寒,动则尤甚,腰膝酸软,跗肿,便溏,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大便稀薄,舌质胖色淡,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肾,纳气定喘。

方药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前方以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精;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牡丹皮清泻肝火,配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中阳气,体现了阴中求阳的法则。后方以人参大补元气;蛤蚧纳气平喘。方中可加入五味子、补骨脂、胡桃仁,以加强补肾纳气之功。肾阳虚甚,寒象明显者,加淫羊藿、仙茅。

四、名医名方

1.董建华经验方——宿喘验方

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山茱萸10g,冬虫夏草5g,紫石英15g,沉香粉0.9g,川芎6g,全蝎3g,五味子6g,杏仁10g,砂仁3g。

功效 :益肾填精,纳气归元。

主治 :肾虚失纳、气浮游于上,动则喘甚。

2.陆芷青经验方——四子平喘汤

组成 :葶苈子12g,紫苏子9g,莱菔子9g,白芥子2g,苦杏仁9g,浙贝母12g,半夏(制)9g,陈皮5g,沉香5g(后下),大生地12g,当归5g,紫丹参15g。

功效 :化痰止咳,纳气平喘。

主治 :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

五、名医治验

1.韩明向治验

韩明向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了“重视脏腑相关的整体治疗”原则。实喘病位多在肺,治当祛邪为主。虚喘病位在肺,多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上,肺脾气虚之喘证,运用培土生金之法;肺肾两虚之喘证,在治肺肾的基础上,加温补肾阳、纳气平喘之药,常能取得满意效果。

2.李士懋治验

李士懋认为喘证辨证应首重于脉。脉诊时,以沉取为本,沉取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治法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三阳喘证可以是单一经的病变,也可以三经相合出现。寒热虚实错杂者,又当视孰轻孰重,具体论治。选方上,方无定方,法无定法。

3.薛汉荣治验

薛汉荣认为喘证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素体气阳虚弱,痰瘀伏肺,风寒引动有关。临床辨治强调审证求因,分辨轻重缓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喘证的治疗要重视温法、治气及宣透的应用。六经皆有喘证,但单纯一经病变的喘证较少,多见多经兼夹为病。太阳病喘证多发生在发病的初期,当解表祛邪,宣肺平喘;阳明病喘证多以阳明气逆上迫、阳明腑实热结为主,治以泻热、降逆和通腑;少阳病喘证多与枢机不利相关,往往兼夹它经、它邪发病,当以和解枢机,扶正祛邪;太阴病喘证多与邪蕴于肺及肺脾两虚相关,治当扶正祛邪,降气平喘;少阴病喘证多虚或虚实夹杂,常因肾虚气失摄纳、心阳不振或阳虚水泛所致,当扶正补虚、祛邪平喘;厥阴病喘证则与厥阴肝气上冲有关。而阴阳离决之危候,当及时应用抢救手段,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先。

六、名医验案

案1

盖某,男,43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于8月23日劳累汗出后恣饮冷水,出现咳喘气短,胸憋闷,讲话时咳喘剧的症状。刻下见:痰少,流涕,脉弦紧寸沉,舌质可,舌苔白厚腻。证属寒饮伤肺,肺失宣降。治宜散寒,宣肺,化饮。方宗小青龙汤。

处方 :麻黄9g,桂枝10g,细辛7g,半夏12g,干姜8g,白芍10g,五味子4g,杏仁12g,川厚朴10g,生姜10片。3剂,水煎服。取汗。

二诊(11月9日) :患者药后汗透,咳喘、胸憋除。

原按 :患者劳累汗出,寒饮激肺,肺气被遏而失于宣降,致咳喘憋闷。小青龙汤散寒化饮,宣畅肺气,开达玄府,于证切合。更加取汗,使汗透邪散,汗出而解。

(李士懋、田淑霄医案)

案2

陆某,男,26岁。

患者素有咳嗽,复受寒邪,初起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加剧,痰多欲呕,日甚一日,终至气喘不能平卧,六脉沉紧,舌苔白滑。证属寒邪袭肺,肺气不宣。治宜温散寒邪,宣通肺气。小青龙汤加减主之。

处方 :麻黄9g,桂枝9g,北姜4.5g,白芍10.5g,杏仁6g。水煎,麻黄去沫,纳入诸药同煎,连服2剂。

(萧子精医案)

原按 :此为实喘案。患者素有咳嗽,受寒后咳嗽加剧,痰多欲呕,为内有痰饮,复因感受风寒而发喘。此与单纯寒邪袭肺之喘证不同,治宜表里双解,故用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化痰饮。

案3

朱某,男,47岁,干部。1985年8月31日初诊。

患者痰喘已久,屡治屡发,近又感冒,不发热,声粗气喘,呼吸不畅,胸闷脘满,痰白难咯,饮食一般,大便略干,小便调,夜眠欠佳,舌苔淡黄腻,质红,脉象沉滑数。此为久患痰喘,脾肺两虚,现肃降失职,痰热内壅。本虚标实,急先治标,治宜理肺定喘,清热化痰。拟以定喘汤加减主之。

处方 :白果6g,苏子4.5g,款冬花9g,炒杏仁9g,半夏9g,橘红4.5g,茯苓9g,黄芩4.5g,桑白皮9g,蛤粉9g,甘草3g。水煎服。

二诊(9月3日) :服药3剂,患者痰喘渐平,更方治本巩固疗效。

(吴少怀医案)

原按 :此为痰浊阻肺案。患者脾虚生湿聚痰,上犯于肺,影响气机出入,又感受外邪,壅遏肺气而发,故用定喘汤,脾肺并治。因无表邪,用药只宜清降不可宣表,恐麻黄宣散,伤其肺卫,使气虚喘剧,所以去麻黄,加蛤粉。蛤粉咸润清热祛痰,使热清气降、痰消,肺能肃降,达到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案4

吴某,女,48岁。1963年10月20日初诊。

患者哮喘反复发作已19年,哮喘时不能平卧,胸中窒闷,咳痰甚多,痰色白而稠,苔腻,脉象细滑。此属痰浊阻遏肺气。治拟化痰降气。导痰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主之。

处方 :陈皮4.5g,竹沥半夏9g,茯苓9g,甘草6g,枳实、枳壳各6g,竹茹9g,远志6g,陈胆星6g,苏子9g,白芥子9g,莱菔子9g。2剂。

二诊(10月22日) :患者哮喘又作,肺脾肾俱虚,运化失职,摄纳无权,以致痰浊阻肺。治拟健脾胃以温化寒痰,益肺肾而降气平喘。

处方 :炙苏子9g,全当归9g,炙款冬9g,炙紫菀9g,光杏仁9g,川桂枝3g,生白术9g,炙甘草3g,海蛤壳12g,左牡蛎30g(先煎),参蛤散3g(分吞)。4剂。

上方服后,患者哮喘减轻,发时能够平卧。后按上方略有加减,至11月8日出院,出院前哮喘缓解。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医案)

原按 :此为虚喘案。患者病已19年,久病正气必虚,脾虚则痰湿内生,痰浊阻遏肺气,肺气不足,气失降纳。治宜温化寒痰,降逆平喘。因证属虚喘,故又选用生白术、参蛤散,健运脾胃,益肺肾。因证属寒痰,故用桂枝加重温化寒痰之力。

案5

陈某,女,31岁,居民。1964年7月6日初诊。

患者自幼有哮喘病。1958年后喘息发作频繁,四时皆发,每次犯病,初感倦怠、嗜睡,继而闷满上气喘息,坐卧不安,全身大汗,恶风恶寒,喉无痰音,难以入寐,心虚喜按,饮食一般,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2日1次,小便量少,色赤,月经因哺乳期未来,面色晦暗,形体消瘦,气短喘息,呼多吸少,音低断续不已,舌苔薄白,脉寸尺均弱,两关沉细数。证属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肾失摄纳,气不归元。治宜补肺定喘,固肾纳气。方拟麦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 :熟地黄6g,茯苓6g,炒山药9g,牡丹皮4.5g,泽泻6g,山茱萸4.5g,麦冬9g,五味子3g,蛤蚧尾3g。水煎服。

二诊(7月10日) :来人述患者服药3剂喘息已减,已能轻微活动,腰能直立,食欲较好,唯吐痰较多,色白而黏,二便同前。按原方去蛤蚧尾,加半夏9g,橘红4.5g。水煎服。

三诊(7月16日) :来人述患者服药5剂喘息已平,能起床活动,仍气短微咳,其他无变化。按上方3倍量配六神曲糊丸,如绿豆粒大,每晚服30丸,白水送下,以资巩固。

(吴少怀医案)

原按 :本例患者自幼得病,喘息时犯时止,久病肺肾两虚,脾湿生痰,面色晦暗形瘦,音低断续,舌苔淡白。证为肺气虚弱,肾失摄纳。故治宜补肺定喘,固肾纳气。方用麦味地黄汤加蛤蚧尾,肺肾并治,益精定喘;再用砂仁醒脾、固肾、益胃;加橘红、半夏,以燥湿化痰。肺、脾、肾并治,诸症渐平。

第五节 肺痈

肺痈是因感受外邪或痰热素盛,导致热毒壅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而致肺叶生疮,形成脓肿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咳痰量多且气味腥臭,甚则咳吐脓血为主要特征。

“肺痈”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此方成为治疗本病的要方,沿用至今。《外科正宗·肺痈论》则系统提出了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益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的治疗原则,首创肺痈分期论治,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热邪犯肺,内蕴不解,或素有痰热蕴肺,或嗜酒太过、恣食甘肥,或劳累过度,以致湿热内盛,使人体易于感受外邪,化脓成痈。其病因病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①外感风热之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肺受热灼,失于清肃,肺络瘀滞,蕴结不散,发而成痈,腐败成脓;②平素嗜酒太过,嗜食辛辣、肥甘厚腻、煎炸炙烤之品,蕴湿蒸痰化热,或肺脏宿有痰热,或由他脏痰浊瘀热,或肺经及他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熏蒸于肺而成本病;③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侵袭,与内伏之痰热郁蒸,亦可发病。

本病初起,多为风热袭表,内壅肺气,或风寒束肺,郁而化热,以致卫表失和,肺失肃降。肺失清肃,则会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邪热壅肺,使肺气壅滞,肺脉瘀阻,以致热壅血瘀而蕴酿成痈,表现出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气分实热证。继则热势亢盛,血败肉腐而化为痈脓。脓疡破溃,表现为咳吐大量脓血腥臭痰,邪毒随咳而出,病势渐趋好转。肺体受损,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但因热邪熏灼,气阴两伤,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若邪毒未尽,则出现正虚邪恋之势,迁延反复,日久不愈。

二、诊断要点

本病患者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痰,呼吸气粗,10日左右咳出大量脓痰,气味腥臭,甚至脓血相间。随着脓血排出,热退症减,病情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若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咳吐脓血臭痰,低热,消瘦,则转变成慢性。

脓肿接近胸壁部位时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湿啰音,语颤增强。胸部X线检查正、侧位片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见透亮区及液平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痰培养有致病菌。

肺痈需注意与痰饮咳嗽、肺痿进行鉴别。

三、治则治法

肺痈的辨证,首先要掌握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辨别虚实、寒热以及痰浊的情况。本病有明显的四期演变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4个阶段,作为分证论治的依据。本病初期及成痈阶段,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急,咳痰黏稠、量多,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或滑数,属于实热证。肺痈溃脓后,大量腥臭脓痰排出,身热随之渐退,咳嗽亦减轻,且伴有胸胁隐痛,短气自汗,消瘦乏力,脉细或细数无力,属于虚实夹杂之证。

肺痈的治疗原则是祛邪,主要方法为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但对病证的不同阶段,治疗上应有所侧重。初期应侧重清肺散邪,佐以解毒。成痈期多表现为热壅、毒盛、血瘀,治疗上应侧重清热、解毒、化瘀。溃脓期应侧重排脓解毒,泻肺去壅。恢复期应侧重清养肺胃,兼消余毒。总之,从初期到溃脓期,都以攻邪为主,恢复期以养正为主,但养正之中,还要兼消余毒。

(一)初期

证候 :恶寒发热,或寒战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本证主要病机为风热犯肺,卫表失和,肺失清肃,以咳嗽、胸痛与风热表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肺解表。

方药 :银翘散加减。方中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疏风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疏风散热宣肺;桔梗、甘草利肺化痰。热势较甚者,加鱼腥草、黄芩,以清热解毒;咳甚痰多者,加杏仁、川贝母、前胡、冬瓜仁,以化痰止咳;胸痛甚者,加郁金、瓜蒌皮、桃仁,以化瘀宽胸,利气止痛。

(二)成痈期

证候 :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黄绿色浊痰,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本证主要病机为邪热壅肺,热壅血瘀成痈,以壮热振寒、咳吐黄绿色痰、喉间有腥味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肺化瘀消痈。

方药 :千金苇茎汤加减。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故为君药。瓜瓣(冬瓜子)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方仅四药,结构严谨,药性平和,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可加入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等助其清热解毒之功。咳痰黄稠者,加桑白皮、瓜蒌皮、浙贝母以清热化痰。痰浊阻肺,咳而喘满,咳痰浓浊量多、不得卧者,加葶苈子泻肺。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者,可合犀黄丸以解毒化瘀。喘满便秘者,加大黄、枳实以通腑泻肺。

(三)溃脓期

证候 :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或痰中带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数实。本证主要病机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外泄,以咳吐大量脓血腥臭痰、胸中烦满而痛为审证要点。

治法 :排脓解毒。

方药 :加味桔梗汤加减。桔梗宣肺祛痰,用量宜大;薏苡仁、浙贝母、橘红化痰散结排脓;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葶苈子泻肺除壅;白及去腐逐瘀,消痛止血。另可加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野荞麦根,以清肺解毒排脓;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蒲公英、冬瓜仁,以清肺解毒排脓。咯血者,配牡丹皮、炒栀子、藕节、白茅根、三七以凉血止血;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泻热;津伤明显、口干咽燥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以养阴生津;气虚无力排脓者,加生黄芪以托毒排脓。

(四)恢复期

证候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日减,痰转清稀,食欲渐佳,或见胸胁隐痛,气短,自汗,或盗汗,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苔黄,脉细或细数无力。本证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邪热留恋,以咳减热退伴肺之气阴两虚见症为审证要点。

治法 :养阴补肺。

方药 :桔梗杏仁煎加减。本方以阿胶、麦冬、百合养阴润肺;杏仁、贝母、枳壳化痰降气;桔梗、金银花、大血藤、夏枯草、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排脓。低热不退者,加十大功劳叶、银柴胡、青蒿、地骨皮以清退虚热;食少便溏者,加白术、白扁豆、山药以培土生金。若邪恋正虚,脓毒不尽,咳吐脓血,病情迁延不已,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者,可配伍鱼腥草、金荞麦根,以清热解毒,托脓外出。

四、名医名方

1.施今墨经验方

组成 :鲜芦根24g,桑白皮6g,鲜茅根24g,仙鹤草18g,旋覆花6g(包煎),赭石12g,地骨皮6g,生薏仁18g,陈橘红5g,炒桃仁6g,冬瓜子18g,陈橘络5g,炒杏仁6g,北沙参10g,苦桔梗6g,粉甘草5g。

主治 :肺痈溃脓期。

2.黄吉赓经验方

(1)和解清化方

组成 :柴胡30~60g,黄芩30~60g,半夏(制)15g,金银花60g,连翘30g,桃仁、杏仁各10g,冬瓜子15g,紫菀15g,枳壳9g,桔梗9g,甘草9g。

功效 :清热解毒,和解枢机,理气化痰,化瘀排脓。

主治 :痰热壅肺证(类似急性发作期)。发热恶寒,咳嗽,胸闷或痛,咳痰多,痰呈黄脓样或黄绿色,咳痰尚易或不爽,痰有腥臭味或兼咯血,口干喜冷饮,舌质红,苔淡黄或黄腻,脉滑数。

(2)排浊痰方

组成 :芦根30g,冬瓜仁15g,生薏仁30g,败酱草30,桃仁10g,黄芩15~30g,柴胡15~30g,半夏15g,枳壳9g,桔梗9~15g,甘草9g,丹参15g,郁金15g。

功效 :清热化痰,排脓泄浊,佐以理气活血。

主治 :肺痈轻证。痰腥臭味少见,口不干或口干喜温热饮,苔薄腻,微淡黄,舌质暗红,脉小弦滑或带数。

五、名医治验

1.丁甘仁治验

丁甘仁认为痰、热、瘀互结于肺脏,血败肉腐为肺痈的关键病机。在治疗肺痈的过程中,清热、化痰、祛瘀贯穿始终,再结合寒热、虚实、表里,临证化裁,效如桴鼓。

2.王檀治验

王檀治疗慢性肺痈,多从脾肾阳虚、痈毒恋肺的角度出发。局部痈毒的加重又形成痈毒内蕴,气阴两伤;肺阴不足,肝火偏旺;肝阳偏亢,心火偏旺;痰热郁肺,气阴两伤等证候。王檀认为慢性肺痈病程中,痈毒恋肺导致脾肾阳虚状态的形成,在脾肾阳虚的基础上又加重局部痈毒,从而加快疾病的进程。王檀临证补虚药、温里药与清热药同时使用,温补阳气和清热解毒之法同时应用。四气以寒与温运用最多,清热与温阳并用;五味以苦味使用最多,在加减中对痈毒起清、泄之用,在归经上多选择肺经及肝经。

六、名医验案

案1

左某,女,21岁。

患者间歇性寒热、咳嗽已1个月。患者开始突发寒热,无汗,鼻塞,咳嗽,痰吐黏白,此后寒热断续不清,入暮为甚,至晨热平,延至两旬左右,左胸剧痛如刺,咳嗽及呼吸动作时加剧,语言不利,舌苔薄白,质偏红,脉象细滑。辨证为风寒袭肺,郁而化热,蒸液成痰,热壅血瘀,势趋成痈之候。治拟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仿苇茎汤合桔梗汤意。

处方 :桃仁9g,生薏仁15g,冬瓜仁15g,芦根30g,鱼腥草18g,合欢皮12g,桔梗6g,甘草3g,金银花12g,连翘9g,天花粉9g,知母6g。

上药日服1剂,3天后患者热平,吐出脓血痰10多口,咳嗽渐止,胸痛缓解。继续服药巩固,住院共15天出院。

原按 :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左胸剧痛,当诊断为肺痈(成痈期)。病机为风寒袭肺,郁而化热,蒸液成痰,热壅血瘀。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用苇茎汤合桔梗汤化裁,收效显著。

(周仲瑛医案)

案2

付某。

风温之邪不从外达而反内陷,夹痰瘀互阻肺胃之间,以致患者肺气窒塞不宣。患者左胸牵痛,妨于呼吸,故连进清肺化痰、祛瘀生新之剂。今晨脉象渐趋缓和,昨夜睡亦较安,胸胁疼痛亦瘥。舌苔薄净少华。再拟千金苇茎汤合养阴清肺汤复方图治。

处方 :南沙参、北沙参各15g,大麦冬15g,桃仁、杏仁各15g,象贝粉12g,生薏苡仁24g(包煎),生甘草3g,冬瓜子30g,鲜茅根、鲜芦根各30g,鱼腥草30g,炒白芍24g,淡竹沥60g,犀黄醒消丸6g(分3次吞)。

二诊 :患者身热虽退而脉大未平,咳嗽胸膺牵痛,胸中烦闷不畅。外感虽解,津液备受灼烁,内痈之热燔灼营分,郁结不化。舌苔白净无华。今治拟化有余之痰热、养不足之津液。

处方 :桑白皮9g,嫩前胡1.5g,鲜沙参30g,炒赤芍、炒白芍各6g,桃仁泥9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30g,川贝粉9g(包煎),生甘草4.5g,川楝子9g,丝瓜络9g,鲜芦根30g。

三诊 :患者连进甘寒生津、清化痰热之剂,风温之邪虽有外泄之机,但内蕴之痰热化火伤阴,尚未清彻。因此患者咳呛依然不解,喉间作痒,舌光剥无津,脉来弦大且数,当以清化痰热而清余邪。

处方 :桑白皮12g,川贝粉4.5g(分吞),鲜沙参30g,金银花15g,光杏仁12g,天花粉18g,鲜茅根、鲜芦根各30g,淡竹沥30g。分2次冲服。

(张耀卿、陈道隆医案)

案3

邵某,女,19岁,学生。1965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因发热胸痛4天而入院。患者2个多月来经常咳嗽,痰白色或带青色。4天前发热,痰转黄色,右侧胸痛,于咳嗽及呼吸时疼痛明显,面红升火,饮食不振,便秘4日。今日鼻衄,苔薄质红,脉象细数。体格检查:体温39.5℃;左胸上部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听诊闻及湿啰音,左肺亦有散在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WBC)14700/mm 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81%。胸部X线检查:右上肺炎,内中密度较淡,似有空腔影;胸片右上、中肺大片浸润阴影,内中有蛋大空洞并有液平线存在,印象为“右肺脓疡”。痰液检查:痰浓缩找结核分枝杆菌未见。西医诊断为肺脓疡。中医辨证为外感风温时邪,壅结于肺,治拟宣肺清解。

处方 :桑叶、桑皮各9g,生薏苡仁12g,全瓜蒌30g,象贝母9g,冬瓜子12g,京赤芍12g,金银花12g,苦桔梗6g,茅根、芦根各30g。1剂。

二诊(3月13日) :患者体温39.5℃,咳嗽胸痛,咳痰灰褐色而腥臭,口干欲饮,鼻衄,舌苔薄黄,质红,脉象细数。此属风温搏结于肺,酿而成痈。治拟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处方 :金银花30g,连翘12g,冬瓜子15g,生薏苡仁12g,桃仁泥9g,淡黄芩9g,生栀子9g,鱼腥草30g,鲜芦根60g。3剂。

三诊(3月16日) :患者身热渐退,今晨体温37℃。咳嗽胸痛,咳痰腥臭,口干欲饮,小便色赤,舌根黄腻,脉象细数。守前法出入。

处方 :金银花30g,桔梗12g,冬瓜子30g,黄芩9g,鱼腥草30g,川贝母、象贝母各6g,生薏苡仁30g,生甘草9g,杏仁、桃仁各9g,茅根、芦根各30g。

上方服3剂后,患者午后低热亦退,咳嗽、咳痰、胸痛诸症均见减轻。以后基本按上方加减,服至3月25日。

四诊(3月26日) :患者痰量大减,已无腥臭,纳谷已香,体重增加。胸部X线检查见空腔已变小,炎症已在吸收中。苔薄,脉细。余邪未尽,正气不足,治拟兼顾。

处方 :生黄芪9g,鲜沙参9g,炒白术9g,冬瓜子15g,光杏仁9g,生薏苡仁12g,鱼腥草30g,桔梗4.5g,甘草4.5g,鲜芦根30g。3剂。

上方服完后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医案)

原按 :肺痈一证,临床虽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其主要特征,但由于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又分为初起、成痈、溃脓和恢复四个阶段,故各阶段的临床表现亦各有侧重。就一般情况而言,临床初诊者多为初期和成痈期,此时咳吐腥臭脓血痰的特征并不明显,而是以外感表热之证为突出,有时尚难辨认为肺痈,故在诊断时要注意与其他外感热病进行鉴别。如本案患者初诊之时只有身热、咳嗽、胸痛等风热壅肺的症状。而细加分析则不难看出,肺痈所见,胸痛妨于呼吸,咳嗽胸膺牵痛,且持续不已,则又与他病有别。在治疗上,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为其基本原则,然而因其病期不同,病情各异,当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本案所治,虽投千金苇茎汤,但因热毒壅结太甚,故予大剂清肺消痈之品以力求消散,可见治疗之间以求其因尤为重要。

第六节 咳血

咳血是肺络受损,血由肺及气管外溢,经口而咳出的病证,又称嗽血、咯血。临床常见为痰血相兼,或痰中带血丝,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等症状。本证既可单见,又可为肺部疾患的兼证,临床特别应和肺痨相鉴别。

一、病因病机

咳血由肺络受损所致。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凡外受风热燥邪,内因火灼,损伤肺络,而为咳血。本病常由以下几点引发:①风热侵袭肺卫,卫气郁遏则发热,肺失宣肃则咳嗽,热伤肺络,血随咳溢;②风热化燥,耗伤肺阴,引起咳血;③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损伤肺络,或暴怒气逆,致使肝气横逆,气有余便是火,血随火动,木火刑金,引起咳血;④若先因肺阴虚而后病及于肾,或由肾水久亏导致肺阴虚,肺肾阴虚、水亏火旺,肺失滋润,虚火灼肺,伤于肺络则为咳血;⑤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大病、久病之后,中气虚馁,以致气虚而不能摄血,血不循经而错行,从肺络溢出而形成咳血。

二、诊断要点

咳血的病位在肺及气道。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间、痰中带血。患者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肺系疾患,或反复咳血病史。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行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沉降率、痰培养、痰镜检、胸部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T等。

三、治则治法

1.风热伤肺

证候 :喉痒咳嗽,痰少而黏,痰中带血,不易咳出,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本证病机为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以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 :桑杏汤加减。桑叶和杏仁是君药,具有轻清宣散和苦温润降的功效,可以疏散风热、宣肺清热、肃降肺气而止咳。淡豆豉和象贝母是臣药,具有辛凉透散和清化痰热的功效,可以帮助桑叶轻宣发表。沙参、梨皮和栀子是佐药,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梨皮益阴降火、生津润肺,栀子皮质轻而寒,入上焦清泄肺热。可加白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凉血止血。

2.肝火犯肺

证候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见纯血鲜红,咳时胸胁牵痛,烦躁易怒,口苦目赤,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本证病机为肝火犯肺,肺络受损,以痰中带血、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审证要点。

治法 :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方药 :泻白散合黛蛤散。两方组合,以桑白皮、地骨皮清泄肺热;海蛤壳、甘草清肺化痰;青黛清肝凉血。可酌加生地黄、墨旱莲、白茅根凉血止血。若肝火较重,烦躁易怒者,加牡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者,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冲服,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3.阴虚肺热

证候 :咳嗽少痰,痰中带血,血色鲜红,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本证病机为虚火灼肺,肺络受损,以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审证要点。

治法 :滋阴润肺,凉血止血。

方药 :百合固金汤。方中百合生津润肺,生地黄、熟地黄并用,滋肾壮水,以制虚火,其中生地黄兼能凉血止血。三药相伍润肺滋肾,金水并补,共为君药。麦冬、玄参养阴清热,同养肺阴,共为臣药。贝母、桔梗润肺化痰止咳;当归、白芍养血敛阴,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并配桔梗利咽喉,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肺肾之阴渐充,虚火自清,以达固护肺金之目的。

四、名医名方

钟坚经验方

组成 :黄芩、牛蒡子、桑叶、杏仁、连翘、鲜芦根、牡丹皮、侧柏叶各10g,甘草6g。

功效 :疏邪清热。

主治 :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邪热灼伤肺络而咳血,多见于肺炎或急性支气管炎。病起多有发热,或有恶风,喉痒咳嗽,咽痛,一般咳血量不多,或痰内带血,舌尖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五、名医治验

1.贾英杰治验

贾英杰认为,对肺痛咳血的治疗,还应注重善后及药物调理。贾英杰常选用八珍汤、归脾汤等方调养脾胃,以甘温培补后天之本,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指导患者合理调节饮食、情志、体力活动及生活作息,是从脾胃论治咳血的又一重要方面。其次患者应忌饮食辛辣、酒食等,以免助火动血,诱发咳血。同时生活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分睡眠,不可过于劳累。

2.刘小虹治验

刘小虹治疗咳血,推崇唐容川“止血为第一要法,消瘀为第二要法,宁络为第三法,补虚为收功之法”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前两点。刘小虹认为,咳血当以凉血止血为先。止血先需以塞流之法止溢入肺中之血,使其不咳出。其次,治疗尚应体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旨,止肺络躁动之血,使即将溢出之血复返肺络,治疗当以清凉之法,实则清热泻火,虚则滋阴降火,使肺络之热邪消退,血自循经行于脉中。

六、名医验案

案1

邵某,男,33岁。

患者燥火烁金,金受火制,久咳不已,震伤阳络,血来盈口,咽喉梗塞疼痛,声音嘶哑,神形委顿,脉来细数,舌绛而干。治以养阴润肺,宜休养,避免积重难返。

处方 :十大功劳叶9g,牡丹皮4.5g,粉沙参9g,川贝母9g,川郁金4.5g,赭石15g,金果榄4.5g,生杜仲12g,甜杏仁9g,生蛤壳15g,诃子肉4.5g,野百合4.5g。

二诊 :患者咳瘥血止,咽痛亦减,音嘶如故,脉仍细数无力。前法既效,率由旧章,加重滋养。

处方 :南沙参9g,川贝母9g,天冬、麦冬各6g,牡丹皮6g,诃子肉4.5g,生杜仲12g,冬瓜仁15g,百合6g,甜杏仁9g,蛤粉6g(拌炒),阿胶9g,炙马兜铃6g,墨旱莲9g。

(叶熙春医案)

案2

王某,女,45岁,教师。1983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4年前起经常咳嗽,痰多咯血。近2年每月要少量咯血3次左右,每次咯血日量10~20mL,咯血时背部胀冷,咳剧便溏,疲乏无力,音声低弱,动则气急,纳寐均差,舌苔薄白,脉细。证属肺脾气虚,气不摄血。治拟温补脾阳,益气止血。

处方 :党参、沙参、炙黄芪各12g,五味子5g,旋覆花9g(包煎),赭石18g(先煎),炒白术、炒白芍、茯苓各9g,炙甘草、远志肉各5g,阿胶9g(烊化),陈皮6g,仙鹤草30g,三七末2g(吞服),炮姜炭2g。3剂。

药后患者咯血止,再予六君子汤加减以益气,善后而愈。

(陆孝夫医案) doGaEyqB26eH+JToTqj1tZBnVQ8DIP0aKRdZv5ntOy/eIfHdEZr56BtE1u4WIk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