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想要达到神的境界,就必须记住,神是最高自然系统的涌现特质。比如就算空间—时间是在金字塔底部,但它说的不是“时间就是意识,或者意识的任何最低水平”。它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它的意思是从金字塔的底部到顶部的所有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就是斯宾诺莎讲的“方面”,有时也叫作“内部”和“外部”。所有这些词,不管怎么说,具有非常独特的多样性或者二元性,这些是所有事件本质的内在特质。我会把这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叫作“关联”,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亚历山大所讲的同一性。
如果不引用亚历山大的空间—时间理论,那么我对空间—事件相关性的态度就排除了空间—时间理论,我完全接受不受限制的、宽泛的关系,比如“承认”。承认是推测出来的,并且无法用正面证据来证明,但是对我的进化结构哲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这就意味着从总体来看,不存在物理系统也就不存在心理系统;没有心理系统也就没有物理系统。所有事件的系统在它们的层次里,都是心理—物理的。这两种不可分割的属性贯穿自然实体的方方面面,这在前面的内容中有所提及。每一个自然实体,从原子到人体,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解释为这两种属性,并且有实质同一性。斯宾诺莎的追随者们对这个概念很熟悉,他们认为,肉体是构成人的意识的物理方面,并且在注释里也有解释:“所有的这些,尽管程度不同,但运用在人和其他个体事件上都是相似的。”比如说,“愉悦”就属于心理相关物。
我再说一次,这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而不是质疑正面证据,但是它还是无法反驳正面证据。我们会说,我们普通人熟悉的心理—物理事件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物理本质,另一种就是它们的心理本质。后一种方式被柏格森称作“直觉”;亚历山大称其为“愉悦”,并且这种方式对你我他来说,都被限制在每一个整体系统之中。
现在,当我们讨论心灵位于恰当的演化层次的时候,我们是把自己置于心理属性之中的;接着,我们就会在那个心理系统中,承认所有心理事件的物理相关物。但当我们讨论物理系统的时候,同样地,我们承认的是在那些物理系统里,事件发展的心理相关物。我们从心理方式的角度来定义意识层次,承认的是物理相关物。我们从物理方式的角度来定义生命层次,承认的是心理相关物,当然还有物质层次。因此我们的大致结构是这样:
层次C,心灵(有物理相关物)
层次B,生命(有心理相关物)
层次A,物质(有心理相关物)
在层次C里好像有某些关联的正面证据,但是我们必须坦言,所有具有这种相关物的心理事件是没有正面证据的。因此,我们在认知之下接受这个观点,这些是没有证据的,但是我们认为就算有,也不会与之相矛盾。因此,这个观点就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哲学理论。从例子的本质出发,我们只能“愉悦”生命和物质的心理相关物,这些是包含在意识层次里、整个心理系统之中的。生命的心理相关物只在B层次,物质的心理相关物只在A层次,从相关物中我们无法获得直接的认识,因为我们不能在一层是变形虫,在另一层是一个分子,因此我们熟悉的心理属性只能是“愉悦”。
我们很难说一个属性与另一个属性之间不存在偶然的联系。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就是:在心理属性上的有序前进和物理属性上的有着密切关系。对相同的事物,我们会有不同的解释方法。这些是从我的说法出发,用我自身的方法而不是亚历山大的论点来找准位置。现在,回到我之前的说法里提出问题,部分是口头上的问题,但是肯定不止这些问题。
从作为空间里的时间开始,亚历山大把层级中的每一个特性当作演化过程随之而来的高级心灵方面;在这个层次下面,我说的包含在内的特性,是在意识里扮演部分肉体的角色。因此他说,一个二级特性是初级的心灵;生命是物理—化学事件的心灵;意识是出现意识的生物体的心灵。而且,如果我没说错的话,每一个高层特质,对在它之下的特质来说,也是神性的一部分。这里我不同意亚历山大的说法。我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找准心灵的位置。“心灵”这个词至少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在独特的涌现层次,作为特质的名字;另一种是指明相关物,也是一种肉体或者是物理过程——这样的相关物有实质同一性。如果是第一种意思,把它用于任何特质之外的事物上,似乎是不明智的。最多只能说生命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同意识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我承认,生命包含物质的基础就如心灵包含生命的基础一样,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这种普遍的关系就是我所说的“包含”。如果“心灵”用于第二种意思,我会强烈要求:心灵作为相关物,它是与相关物质处于同一层,而不是在相关物质的层次之上的。
然而,我认为,这里的争论是在金字塔底层,是在表达的模式中,而不是在解释的规则里。任何情况下,对我们来说,两个属性之间的联系都是普遍的,这种联系就是我所说的“关联”,也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实质同一性”。
还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我认为使用“心灵”这个词的两层意思是不必要的:(1)它是作为一种特质出现在层级里的特定层次的。(2)作为相关属性,它出现在所有层次。因此就会出现很多批评,说意识是不会出现的。对作为相关物的意识来说,确实是这样的,意识确实不会出现。但是意识作为相关物,会出现这种意识的涌现层次,并且是在意识出现的特定层次。意识是在演化前进某个限定阶段出现的相关心理秩序的涌现特质。因此,如果我们说意识出现在这个阶段,而其他人证实意识不会出现并且认为它不是涌现物,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将“心灵”用于不同的两种意思。
我们想要到达的神的层次,必须要带着对神的向往。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层级之外,会出现新型存在。逐步涌现的这个事实是对神的向往,这个对神的向往比斯宾诺莎所讲的共存的内容更加宽泛。“因此,事件对神的向往反映了事件发生类型的转换,而且是受观察和理论限制的,贯穿金字塔底层到高层”,并且这个观点适用于一切事物。在我们的反思性意识里,在低级生物体的意识里,甚至在实实在在的物质事物里,“神都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一种特性”。
这里还有一些问题。第一,假设神是随反思性意识而来的一个特质,我应该说对神的向往在前进中是一个很独特的分支,否则我就找不到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如何来定义神这个特质的特性?它如果不是定义的特性,难道不该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的特性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神证明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达到了涌现层次。如果所有前进的道路都印证了对神的向往,神就必须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比如说,神是高于任何前进方式的。
现在我想强调某种前进的方式,并且认真地对待这种方式,我也想强调它所暗含的意识。根据证据得出,当我们到达了某个高层次,尤其是当我们到达人类阶段时,涌现的复杂性就会证明不存在两个一样的人。在种种前进的方式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比如说莎士比亚、歌德、牛顿和达尔文。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中心方式上对神的向往应该被看作一个唯一的人,存在于金字塔的顶端。如果从一个中立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对神的向往是存在于个体之中的,那么,就不存在涌现式进化的自然主义解释,涌现式进化是不接受这种结论的。
然而,人们认同所有的前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对神的向往这样的观点,并且神应该根据这种观点来定义,比如说“高得无法企及的事物”,未企及的事物似乎还暗含着“还未”的意思在内;当到达意识的心灵层次时,不管多模糊与晦涩,我认为神是唯一可以预见的东西。但是这与那些我不认同的物质不同,我所认同的是,在各种前进方式中,分支与本质相互连结,就会存在向上或向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在涌现式进化里要强调的重点。最终我们来到了神性活动的概念上。
关于哲学而非科学的一个恒久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有了新的形式,即“什么促成了涌现?”在对神的向往的这个过程中,是什么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有人可能说我们不知道,也不会知道。另外有人可能会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涌现的来源。为什么它不能没有源头而前进?有人可能会说找出涌现活跃的源头似乎是没有用的。如果来源少,我们就需要一一解释,如果来源多(超越,如学者们所讲的),那么证据是什么呢?
另一方面,我一开始说的所有自然事件里的有序迁移,可能为自身的发展目的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这也暗含了通过神性活动的某些意识(这类概念都是首字母大写)和事件的过程是直线的。然而,我们因为心灵有这样的概念,作为涌现特质,心灵与意识不同,作为普遍的相关物与意识也不同,而要避免“心灵”的这种用法是很困难的。可能首字母大写可以证明它在意义上比意识更模糊,或者与精神是不同的。
现在从我讲的承认中脱离关联,在承认之下我接受的是自身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个世界与任何人类或类人类的心灵是不同的。为什么要在承认之下接受这个观点呢?因为我承认它的存在必须受现代哲学批评主义的影响。我承认接受了这个观点,就能跨出正面证据的范围。但我要说的是,它并没有体现与证据相悖的或者相矛盾的内容。然后,我如何能到达这个承认了的物理世界呢?要沿着“包含”的下行路线,直到到达我认为的物理世界的边界概念。但根据这种方法,如果是沿着“依赖”的话,我也会到达一个边界概念,在涌现式进化的整个过程里的最终依赖,就可以在一个连贯而平衡的图表中解释清楚了。这也是在承认之下接受的理论。我认为它是在有证据证明的范围之外,在它的范围里哲学批评主义是主导的,并且范围正好处于主导之中。但这就是我们要带着对自然的敬意所接受的、与证据相悖的理论吗?我觉得不是。因此,我可以自由地在承认之下怀疑它的合理性。对我来说,这像是一个只在结构连贯的图表之内的指导性活动。
这种方法背后的大部分过程在前面都已经揭示过了。对亚历山大来说,神和心灵都是涌现特性。他区分了“作为特质的神与作为存在的上帝”之间的差别,并且他还说“拥有神性的上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却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理想;根据这个论点的第二部分,加上斯宾诺莎的理论,或者按我的说法就是:指向事件过程的神往。而第一部分,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