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茫”本义为渺无边际,只能作形容词,表示不明白或看不清楚,如渺茫、茫然、茫茫无际等;“芒”本义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能作名词,表示某些植物子实的外壳上长的小刺或指某些针状的东西,如麦芒、锋芒、光芒等。
辨析:
“缅”的本义为细丝,引申为遥远、久远,如缅想、缅怀;而“湎”则表示沉迷于某事,如沉湎。
辨析:
“泯”表示灭除、消失,如泯灭、童心未泯;“抿”表示收敛、合拢或以嘴唇轻微沾一下碗或杯子,略微喝一点,如抿嘴笑。
辨析:
“贸”表示交易、交换财物,如外贸、贸易等;“冒”有不顾的意思,可引申为触犯、违犯、用假的充当真的向外涌或漏出来等,如冒犯、假冒、冒烟等。
“贸”可作副词,表示轻率、鲁莽,如贸然;“冒”可作形容词,表示轻率、莽撞,如冒昧、冒失等。
辨析:
“谜”只能作名词,表示谜语或尚未弄明白的问题,如谜团、谜底等;“迷”主要用作动词,表示醉心于、分辨不清、使迷惑或使陶醉等,如沉迷、迷失、景色迷人等。
辨析:
两字都有秘密之意,但“密”主要用作形容词,表示隐蔽的、间隔小、关系近、细致等,如密报、稠密、亲密、精密等;也可作名词,表示隐蔽的、不公开的事,如保密、告密等。“秘”常作形容词,表示不公开的、罕见的,如神秘、隐秘、奥秘等;也可作动词,表示保密、闭塞,如秘而不宣、便秘等。
辨析:
“棉”指棉花或像棉花的絮状物,如棉布、石棉等;“绵”意为丝绵、绵延、薄弱、柔软等,如连绵、绵薄、绵软等;“锦”是一种带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色彩华丽,如锦缎、锦上添花、锦绣等。
辨析:
两字都有延展的意思,但“蔓”强调向四周扩展;而“曼”则强调向长度延伸。
辨析:
“漫”指水满后溢出来,还有淹没、到处、广阔、随便的意思,如漫游、漫谈等;“谩”指轻慢、没礼貌,多与言语有关,如谩骂。
“漫骂”与“谩骂”的区别:前者指随意而骂,即乱骂,一般没有固定的对象;后者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着重指态度粗暴无礼,一般有固定的对象。
辨析:
“模”和“摹”都有照着样子做的意思,区别是:“模”着重于照着原来的样子做,如模仿、模拟等;“摹”着重指照着样子画或写,如描摹、临摹、摹写等。
辨析:
“丏”表示遮蔽、看不到;“丐”表示乞求、乞讨或以乞讨为生的人,如乞丐、丐食等。
辨析:
“汨”不能叠用,只用于“汨罗江”,发源于江西,流经湖南入洞庭湖;“汩”可以叠用,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状态。
辨析:
“耐”表示受得住、禁得起,如吃苦耐劳、痛苦难耐等;而“奈”表示怎样、如何的意思,如无奈。
辨析:
“脑”即脑子,是人或动物中枢神经的主要部分,如大脑;“恼”指生气、愤怒、烦闷、苦闷,如恼羞成怒、苦恼等。
辨析:
“蹑”表示放轻(脚步)、追随或追踪、踩,如蹑手蹑脚、蹑踪、蹑足等;“镊”意为镊子,还可表示(用镊子)夹。
辨析:
“蘖”是指树枝被砍伐后重新长出来的芽,泛指从植物茎的基部长出来的新枝,如萌蘖、蘖枝等;“孽”古时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现指邪恶、罪恶、不孝或不忠等,如妖孽、作孽、罪孽、孽臣等。
辨析:
“狞”形容面目凶恶似兽,如狰狞、狞笑、狞恶等;“拧”指用双手捏住扭转,如拧耳朵、拧干毛巾等。
辨析:
“糯”指具有黏性的米谷,如糯米;“懦”意为软弱无能、胆小怕事,如怯懦、懦夫等。
辨析:
“暖”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天气不冷也不热,如春暖花开、风和日暖等;也可作动词,表示使东西变热或使身体变暖,如暖酒、暖手等。
“暧”只能作形容词,表示昏暗不明,如昏暧;也可与“昧”组成“暧昧”,表示(态度、用意)含糊、(行为)不光明,如态度暧昧、关系暧昧等。
辨析:
“赧”表示因害羞或惭愧而脸红的样子,如羞赧、赧然、赧颜;“赦”表示免除或减轻刑罚,如赦免、十恶不赦等;“敕”指皇帝的命令和诏书,还可指告诫、警告,如敕命、戒敕等;“赫”本义为火红色,引申为显明、盛大,如显赫、赫赫、赫然等。
辨析:
“袅”意为柔软细长,如袅娜、炊烟袅袅等。“凫”是一种水鸟,形状像鸭子而略小,栖于湖泊中,俗称野鸭;也表示在水里游,如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