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四年级的期末测试了,小波有些焦虑,晚饭只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跟妈妈说:“我没胃口。”
家长如果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焦虑这一情绪时常伴随孩子左右。比如:明天期末考试,孩子突然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连最喜欢吃的红烧鸡腿也不想吃了;马上要上台参加演讲比赛,早就已经将演讲稿熟记于心的孩子,却突然紧张到忘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觉醒,他们越来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于是,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孩子通常会因为过于在意结果,过于在意家长、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而变得紧张,甚至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紧张本来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可当紧张演变成焦虑时,对孩子来说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因此,当孩子受焦虑情绪的影响时,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首先,对孩子的焦虑情绪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接纳。
其次,找出孩子焦虑的原因,有的放矢,耐心安慰。
最后,正确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从过分注重结果转变为充分享受过程。
很多家长都能发现孩子的焦虑情绪,但是他们却没有去了解孩子焦虑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总觉得小孩子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避免说以下话语:
“还没开始考试就先发愁了,我看你这孩子也没多少出息。”
“你这孩子一天天的心思太重,每天皱着眉头东想西想,我就奇怪了,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呢?”
“别担心啦,担心也没用,明天好好表现才最重要。”
不管孩子的焦虑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家长都应该用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因为只有那些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的家长,才能让孩子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当孩子觉得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跟自己并肩作战时,孩子的压力就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焦虑情绪也就会随之有所缓解。所以,父母可以这样说:
“今天怎么没有跟小伙伴一起去小公园玩?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愿意跟妈妈聊聊吗?”
“是担心明天的期末测试吗?咱们一起看一遍错题本吧,你的知识学得还是很扎实的。”
“学了这么久的大号,明天就要参加考级测试了,肯定会有点儿紧张。妈妈陪你把比赛的曲子再练习一遍,明天正常发挥。”
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在充分理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并明确孩子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后,家长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只有切中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并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