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控制的困境
——“为了孩子好”的本质是控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普遍心理,这与传统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早早就为孩子的成长铺好了道路,为了让孩子在这条铺好的道路上走下去,父母往往对孩子有非常强的控制欲,而“为了孩子好”则是这种控制欲的一个常见的理由。

这些父母通常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父母过度强调“为了孩子好”,并以此为由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那么就演变为一种过度控制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把握一个度,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和支持,又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蒋涵是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的高中生,他特别喜欢弹吉他,常常在课余时间自学自弹,享受在音乐世界中的自由与快乐。然而,蒋涵的父母对他的这个爱好并不支持。他们认为弹吉他只是消遣活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大帮助。

为了让蒋涵将来能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决定让他学习编程,因为这是一个热门且前景乐观的行业。尽管蒋涵对此并无兴趣,甚至有些抗拒,但他的父母坚持认为这是为了他好。

每到周末,蒋涵的父母都会送他去上编程班,这占据了他原本可以用来练习吉他的时间。在编程班里,蒋涵总是心不在焉,那些复杂的代码和算法总是让他感到困惑和挫败。每当他提出想放弃学习编程,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时,他的父母总是会以“音乐不能当饭吃”“我这是为你好,你长大后自然就明白了”为由拒绝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涵变得越来越沉默和沮丧。他开始疏远父母,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失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被父母操控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被无视和践踏。

许多父母由于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强行让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他们认为更有前途的技能。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孩子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孩子对兴趣爱好的热情被严重压抑,无法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任何活动都难以提起兴趣。由于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学的课程,孩子可能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和沮丧的情绪。

另外,在父母的长期控制下,孩子可能会逐渐失去自主决策的能力和自信心。他们可能会变得依赖他人,难以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正确地引导孩子,同时避免过度控制孩子,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需要父母具备足够的耐心、智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这在实际生活中是极难把握的。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做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的人呢?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目标,尊重他们的选择,即便这些选择与父母的期望不同。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自由探索。

2.建立良好的沟通

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或设置固定的谈心时间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

3.设定合理的期望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设定合理的期望,避免将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4.提供自主权,培养责任感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选择,并承担适当的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5.鼓励探索和试错

允许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探索和试错,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当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完全代劳,让孩子失去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6.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如果孩子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情绪或承受过大的压力,应及时与他们沟通;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帮助。 dgDe/ke9yIqacisfJhhzkI71wdcd3m8m+Tsi0Y71Ky3hA8jQ6M6Mz9l6qupYT+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