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语言失控,有理也会变得无理

为了表达自己激烈的情绪,说出的粗言恶语,或尖酸刻薄,或蛮横粗暴,总之使听者难过、内心受伤的语言,都可以称为“恶口”。

恶口之所以要戒除,不仅是因为它常常会招惹祸端,也因为它往往会带来一个结果—有理变无理。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因为某件事情争论起来,A本来是占理的一方,但因为他觉得道理在自己一边,“胜券在握”,说起话来便“不讲究”,或是脏话随口而出,或是态度极其蛮横,此时B便会抓住A的小辫子,质问道:

“你凭什么骂人,说脏话?”

“你这是什么态度?大吼大叫干什么?”

于是,情况瞬间逆转,A从有理变成了无理。

有位律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市有一对情侣,平时非常恩爱,但在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有一次,两人因为琐事吵架了,两人都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有理,都不愿意先低头。

于是女孩跑到河边,望着滚滚的河水,一时有些想不开,但是还想着给男方一个“认错”的机会,就给男方发了自己光着脚丫站在河边的照片。如果这时候男方能够放弃“讲道理”的想法,转而“讲感情”给女方一个台阶下,两人应该很快就重归于好。

然而,男孩的选择恰恰相反,他认为“我有理,凭什么认错”,不仅没有安抚对方,相反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了很多恶语,进一步刺激了女孩。

结果女孩跳了河。

吵架事件变成了一起案件。

一对好好的情侣,就这样阴阳相隔,未来的亲家也成了仇人。

也许男方在吵架中确实“有理”,但在这个案件中,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杀死爱人的“凶手”。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谁也不愿意承认、正视自己的错误。我们也很难做到“静坐常思己过”,相反却很喜欢用自己的“有理”去压制别人,用这种方式解决分歧。

所谓“唇枪舌剑”,恶口一张,即使有理也会变成无理,你吵赢了又如何?特别在亲密关系中,只要发生争吵,就没有赢家。即使当时“赢”了,也很可能是在两人之间酝酿一次更大的冲突。

因此,更高级的相处方式应该是得理也要饶人。

苏青刚创办杂志《天地》不久,就向张爱玲约稿,以提高杂志的知名度。张爱玲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到了交稿的时间,张爱玲却爽约了。当苏青打电话询问的时候,张爱玲竟直接说忘记了,还冷冷地挂断电话。

杂志版面不能空着,苏青赶紧四处找人“救火”,总算没耽误正常的出版。工作人员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都替苏青憋了一口气,建议她把张爱玲爽约的事情公之于众。

不过苏青没有这样做,反而帮张爱玲说话,而且继续向她约稿。

或许是张爱玲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从此之后再也没爽约过,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因为张爱玲,《天地》杂志很快在文艺界崭露头角,创办人苏青也随之声名鹊起,红遍了上海滩。

就张爱玲爽约和她的态度而言,苏青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她。但苏青没有得理不饶人,反而站在张爱玲的角度去理解她,展示了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赢得了张爱玲的友谊,也让自己最终成为获益的一方。

很多时候,温言良语比咄咄逼人更能够说服他人。不张恶口,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广阔的胸怀。

恶口是众生之“病”,人世间的很多冲突不睦、不幸遭遇皆来自此。因此,一个人能离开恶口,说出来的话,自有分寸,可以利益于人,而且合乎真理。一个人的言辞美妙悦耳,使人易于接受,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说话是一种艺术。有的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如饮醇酒,有的人说话却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无论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告诫自己不逞口舌之快,不张“恶口”,好好说话。 5vmI9s1+yqgHtwGEOYEKzF1e+tRm/44ogu4w2dZRqGeUx2+h1EJQtgDHenlra9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