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灵宝经典。南朝陆修静(406-477)是最早整理古灵宝经的道教宗师。他于刘宋元嘉十四年(437)编成了《灵宝经目》,并撰写了《灵宝经目序》。其《灵宝经目序》仍然保存在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签》中,但《灵宝经目》大致在唐以后就失传了。1974年,日本著名道教学者大渊忍尔先生通过对敦煌文书P.2861和P.2256的拼合和研究,基本恢复了陆修静《灵宝经目》 [1] 。这一研究在道教学术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在《道藏》卷帙浩繁的经书中,甄别出数十部最早的古灵宝经,而国际古灵宝经研究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展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古灵宝经之所以能够成为自中古以来对道教发展影响最大的一批道经,其最根本的原因,不仅在于它为道教提供了其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宗教所需要的核心内容和框架体系,而且至今仍然在各方面发挥着深刻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虽然在诸多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分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而稳定的基本认知、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和基本理念。正因为如此,古灵宝经研究的学术成果也为道教其他众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和支持。

然而,最近十多年以来,国内的古灵宝经研究发生了急遽而具有颠覆性的重大变化。一是古灵宝经研究从原来仅有极少数人参与的十分冷僻的研究,变成了如今有众多研究者介入且非常热门的话题。二是少数研究者公开以颠覆和批判为导向,对古灵宝经现有的基本认知、基本框架、基本方法和基本理念等各方面都进行重新研究,得出了大量具有重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结论。而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术界对于古灵宝经所有主要问题的观点,不但形成了严重的分歧和尖锐的对立,而且还越来越南辕北辙。三是所有道教研究者都一致认为,当前古灵宝经研究已经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严重混乱状态。例如,有研究者就批评“时至今日,不少关于灵宝道教的研究还在现代概念扭曲的历史画面中徘徊” 。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则公开批评和抱怨,“灵宝经的研究越来越纷乱了,越来越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很显然,这种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古灵宝经研究的正常发展,而且也在极大程度上妨碍了对道教的整体认知和研究。未来古灵宝经研究究竟是遵循近一百多年来的学术传统而继续推进发展,还是要彻底推倒这种学术传统而另起炉灶,在当前面临着十分严峻和困难的选择。

我们认为要使古灵宝经研究真正走出当前的困境,除了需要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外,更需要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深刻反思,真正弄清导致当前学术界出现重大分歧和混乱失序的根源,真正弄清目前这些极具颠覆性和批判性的研究体系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包括其研究方法究竟是否真正符合古灵宝经的实际情况等。

总之,国内外古灵宝经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无须再作知识性介绍或一般性的学术史梳理。而本书的所有专题研究,一方面试图在对古灵宝经文本进行更加详细解读的基础上,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更加专门也更加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则以尽可能正本清源为目标,直面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各种重大分歧,特别强调从对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反思入手,深入探究产生这些重大分歧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进而推动古灵宝经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1] Ôfuchi Ninji(大渊忍尔),“On Ku Ling-pao Ching,” Acta Asiatica ,27(1974),pp.33-56.译文见刘波译、王承文校《论古灵宝经》,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敦煌道教文献专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85—506页。 9ZtLFRcCr9CSjy9OkChcmKOUaJJSy8/aWgvidJxkdqprw+P1maOOjmR5lxYIlJ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