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可见,企业的成败和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要想在市场上竞争取胜,那么我们一定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什么叫好?就是质量、成本、交付、服务要比竞争对手好一点。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都要好一点。供应链是条链,总体强度不是取决于最强的一环,而是最弱的一环。如果企业整条供应链上有一个供应商做不好,就会带来问题。
实践告诉我,采购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公司找到满足当前以及未来需要的供应商。供应商的绩效就是采购的绩效,供应商的绩效就是采购的工作成果,供应商好,采购就好,供应商不好,采购就不好,供应商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作为采购人员,正确认识供应商的管理很重要。在这里分享三句话。
第一句,供应商是资源。
供应商不仅提供原材料、组件和服务,往往还是企业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向供应商购买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更是能力。因此,将供应商视为企业宝贵的资源库是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我相信,这一点大家口头上都认同,但是,实践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把供应商当资源,有的把供应商当对手进行博弈,有的仅仅向供应商买东西,把东西买来关系就结束。
如果我们把供应商当成对手,双方就有很多地方彼此设防,比方说成本不公开、评审时不让你看到真实情况、报价时投机,大家会打信息差。信息沟通不充分可能带来很多成本浪费,失去很多改进机会,那你的供应链就会不强,甚至变得很弱。
要充分利用供应商这一资源,企业需要建立全面、深入的供应商合作关系。现在有的公司为了控制重要的供应商资源,甚至入股供应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通过供应链向后整合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提高响应速度并降低成本。有些汽车厂商,包括丰田、比亚迪,都这么做。
举个铁矿石的例子。我们以前一直以为买的量大,一定会便宜。结果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发现,买的量大,反而贵了。为啥呢?日本的新日铁、韩国的浦项钢铁买这些铁矿石为什么就不涨价呢?那是因为这些铁矿石企业中有它们的股份,而我国以前没有。也就是说,我们对供应链缺少控制,缺少控制就竞争不过人家。现在,我国很多企业也开始入股一些国际上的矿产资源型企业了。
所以,要把供应商当资源,要用心地对待供应商,花精力培养供应商。
第二句,好的供应商是筛选出来的。
为什么强调“筛”,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宫老师认识P公司的一个采购总监,他说外籍面试官面试他的时候,问他一个问题:“你在中国,我在外国,用什么来证明你选的供应商是合理的?”他说:“我让所有供应商都填一个表格,叫供应商基本信息表(Supplier Basic Information,SBI)。这样我就可以快速考察300家供应商。我从中筛选,觉得有希望成为我们的供应商的,再让它们做一个供应商自我评估(Supplier Self-Survey,SSS),这样再筛一轮,就只剩30家了。30家还是太多,而且之前所有的信息和评估都是供应商自己做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做正式的评审,建一个供应商评估模型(Supplier Evaluation Model,SEM),这样就可以从30家中选出3家了。每一步都有筛选的工具,每一步都有筛选的记录。SBI是一个长清单(Long List),SSS是一个短清单(Short List)。最后评估,得到的是潜在供应商清单(Potential Supplier List,PSL)。这三步形成一个筛选漏斗,一步步筛选出合格供应商。”我之前也用过这个方法,并把它总结为“三步筛选合格供方”。
也可能会有人质疑,这样会不会浪费时间啊?其实并不费事,这样效率反而提高了,通过三步筛选,供应商选择更精准。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建立了庞大的供应商数据库,这对我们开展供应市场分析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如何筛选出最符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需要一套科学、严谨的筛选机制和评估标准。这个在后面会详细讲。
第三句,高效供应商是管理出来的。
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后,如何确保这些供应商高效运作并持续满足企业需求?答案是:要做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对供应商从引入、日常合作到退出的全面管理。从供应商的初步筛选到合作关系的建立,再到持续的绩效评估和改进,直至最终的退出或再续约,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供应商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传统供应商管理中可能出现的短期行为和断点,确保了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和高效运作。
首先,在引入阶段,企业应明确选择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质供应商。其次,在日常合作阶段,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其表现给予奖惩和激励,推动供应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甚至进行整合。最后,在退出阶段,确保过渡期的顺利进行,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优化未来的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策略。
此外,全生命周期管理还关注供应商的持续发展和改进。退出,不是供应商管理的终极目的,持续改进才是。公司在不断发展,对供应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供应商的能力要与公司当前以及未来需要相匹配,所以,我对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总结的方法论是PDCA循环。(详见《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