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到3月,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简称沙特)国王萨勒曼展开了一场高调的亚洲之行,陆续访问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日本,3月15日则到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
此行的阵仗十分庞大,非常引人注目,代表团近1500人,行李逾500吨,其中还包括两部让国王走出机舱便可以搭乘下到地面的镀金自动电扶梯。据称,在东京访问期间,代表团预订了1200间高级客房,并以数百辆豪车代步,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代表团在中国的访问也深受瞩目。中国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出口国与进口国,双方经贸往来频繁。目前沙特阿拉伯致力于经济转型,不希望将全国的经济押在石油产业上,为此双方此次签署了多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在石油与非石油领域上,更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加深双边关系。
很凑巧的是,2016年秋末冬初,我也才刚经历一段“沙漠之国”沙特阿拉伯的旅程。
沙特阿拉伯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Arabian Peninsula)上,半岛在亚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从2012年开始,就频繁往返半岛,甚至在阿联酋的迪拜(Dubai)建立了公司据点。除此之外,我还分别到过阿曼、卡塔尔、科威特。2017年的炎夏,我更前往约旦首都安曼,独闯红岩峡谷的“玫瑰古城”佩特拉,还漂浮在美丽又神奇的死海上。此次半岛行,唯一的目的地就是沙特阿拉伯这个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了。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占整个半岛的80%,相当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两省区的面积总和。沙特阿拉伯刚好在半岛中央,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是半岛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条海岸线的国家,不过它大部分土地都是贫瘠的荒野,差不多有一半是荒茫的沙漠,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到全国面积的1%。
天无绝人之路,大抵是上天给予的补偿,土地贫瘠的沙特却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沙特的名字几乎可以与石油画上等号,被称为“石油王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石油储藏量仅次于委内瑞拉,为世界第二多,随着持续的勘探开发,石油的储量仍在不断增加。石油的发现,改变了沙特的命运,使它从传统的农耕游牧蜕变为石油化工业的国家,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对于沙特,其实我了解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听来的传闻:该国仍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全国人民都是穆斯林,外国人要移民到此并不是件易事。目前全国人口3000多万,其中20%~30%是外来人口。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之中,约85%属于逊尼派,仅有15%是什叶派。
沙特拥有两个圣城,一个是麦加(Mecca),另一个是麦地那(Medina)。麦加是所有穆斯林心中共同的圣城,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信徒每天都要朝麦加城的方向行礼跪拜五次,并念诵《古兰经》;麦地那是穆斯林的第二圣地,是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初期的政治、宗教活动中心,亦是其安葬之地。两地皆为全球穆斯林必来朝觐的圣地。
沙特的治安相当良好,皆因对国民的管治十分严厉,执法严峻,现仍然保留鞭刑、剁手刑罚和斩首等。再者,人民的信仰非常虔诚,宗教本身对于人们也十分具有约束力。沙特除了有维持社会治安的警察外,特别的是还有一批宗教警察(Religious Police),他们由一群志愿者或执法者组成,根据《古兰经》经文规定,维护宗教风纪。这些宗教警察身穿白袍,携带木棍或皮鞭,每天在市内巡逻执勤。一旦遇见违背宗教风纪行为的人,无论国民或外籍人士,他们都会挥起木棍、皮鞭抽向这些人,毫不手软。这往往被西方社会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不过近一两年来,宗教警察已经日趋少见了。
沙特对女性服饰的要求,相较于半岛上其他6个国家更为严格。当地的妇女全身都必须罩上黑袍、黑面纱、黑手套,甚至连鞋袜都是黑色的,外人唯一能见到的只有她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就连前来旅游的女性,也一视同仁。一踏进入境大厅,女性就必须与男性分开,若服装未遵守规定,就会立即被要求披上一袭特别为女性旅客准备的黑色长袍和头巾,然后才准许过关。然而对女性装扮如此严格的规范之下,黑袍的样式其实也非一成不变的,除了最普通单调的样式,另外也有带了花纹图案的,或者在边缘或袖口装饰不同颜色的绲边,据说有些昂贵的黑袍上甚至还镶了钻石呢!
出发到沙特前夕,我被专业人士一再提醒,许多重要的宗教圣地、古迹都只对穆斯林开放,像我这样的外地旅客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台湾旅行社的陈总知道我喜欢拍照,又爱随处抓拍,更是絮絮不休地叮咛我,千万不要把在其他国家的习惯带到沙特,在公众场所不可把黑衣妇女摄入镜头,更不要在圣迹一类的地点随意拍照,否则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林林总总的各种规条,真让我感到有点惶恐。
值得一提的是,要到沙特,必须先申请当地的人境签证,可是申请过程和手续并不容易,而且耗时较长。我打听过申请入境签证分为朝觐、访问和工作签证,并没有一般国家的旅游观光签证。在此感谢中国驻沙特使馆朋友的关照和帮助,使我只花一个小时就在北京的沙特使馆获得“特事特办”的入境签证,也让我这趟黄沙万里行得以实现。
经过10多个小时的航程,我搭乘的飞机终于徐徐降落在有“帐篷城”之称、以开国君主名字命名的吉达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King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Airport,简称吉达机场)。
吉达(Jeddah)是沙特第二大城市,距离麦加圣城不过70多千米,因而每年朝觐期间,机场总是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朝觐者。据统计,每年单是正式朝觐期间接待的旅客就逾200万人,若再加上副朝(正式朝觐时间以外进行的朝觐)和观光游客等,人数就更多了,可以说这个机场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
该机场共有4个航站楼,分别为王室专用、朝觐专用、沙特航空公司专用和其他航空公司使用。其中的朝觐航站楼(Hajj Terminal)不得不介绍,它占地面积达105平方千米,可同时容纳8万多名旅客。特别之处在于它属于室外航站楼的形态,采用法国人的设计,融合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风格,创意新颖。整个航站楼用帐篷覆盖,并采用钢柱支撑,且帐篷是以一种反光的玻璃纤维制成,有效地把75%的阳光折射出去,从而降低了机场的酷热,加上室外航站楼四周并没有用墙壁围起,更多了一重通风的作用。
我搭乘摆渡车经过航站楼时,远远望见一片白色的大帐篷,非常壮观。这令我回想起几年前曾经去过澳洲北领地沙漠中的艾尔斯岩度假村,该处也是采用白色帐篷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论及规模,当然无法与吉达机场这210顶高45米的伞形帐篷相比了,如今它已成为吉达的地标性建筑。可惜我乘坐的航机停泊在北航站楼,只能远观,无缘近距离欣赏它的特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