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爱上了你们的事业

印度“老柯”的中国缘

1942年7月7日,距离全民族抗战爆发已经过去整整五年。这一天,在晋察冀前线,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印度医生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后,他兴奋不已地说:“我将永远和解放区的军民一起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年轻人的名字叫柯棣华,八路军士兵和群众们更喜欢称他为“老柯”。

老柯的中国缘要从时任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一封求助信说起,收信人是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由于战事紧张,缺医少药,朱德希望印度能给予物资及医疗方面的援助。收到来信后,印度立即组建了一支由5名医生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战火纷飞中,他们毅然奔赴中国。柯棣华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来中国之前,援华医疗队就听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同。因此,他们渴望前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去中国人民受难最深的地方工作。在老柯的“软磨硬泡”下,他终于到了晋察冀抗日前线,把手术台真正架到了火线上。

与中国共产党人和八路军官兵长期共同战斗,使“老柯”成了晋察冀边区人尽皆知的名字。他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完全融入了根据地的抗战和生活。柯棣华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的正义斗争,八路军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培育成长着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这里的人们生活平等,官兵一致,士兵可以参加讨论各种重大问题,还可以“指手画脚”批评上级。干部、战士和工作人员的待遇几乎相同,“一个统帅十万大军的司令每月也只有五个卢比”,而“一个普通的士兵能得三卢比”。这里既不像国民党统治下的那般贫富悬殊,也没有印度阶层分明的种姓制度。

柯棣华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他在给医疗队战友巴苏华大夫的信中写道:“有件事使我很高兴,那就是我的思想方法和世界观有了很大转变。我身上所有的坏习气——我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改掉了。”当印度政府来电催促他回国时,他诚恳地对边区领导说:“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太伟大了!我爱上了你们的事业和你们的敌后根据地,我要和你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并肩战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1942年7月7日这一天,柯棣华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的老柯更加忘我工作,不顾自身病痛,一心救死扶伤。1942年12月9日,过度疲劳的柯棣华因病不幸离世,年仅32岁就牺牲在了中国的国土上。

柯棣华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

毛泽东主席为柯棣华写下挽词道:“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尽管只有短短5个月的党龄,但柯棣华把自己完全献给了他所信仰的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乃至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中国革命,献给了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岁月。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和死去,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扫一扫,观看视频 lzy17Io05OCMrxILUCT3tvFRgIxbVqJq83NJtdpewgzuJoObP+HGM8xtXTm6Nw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