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记者沃尔特·博斯哈德亲历的延安
瑞士记者沃尔特·博斯哈德,现代新闻摄影的先驱。他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名为《延安之旅》的黑白无声纪录片,记录从西安前往延安途中以及到达延安后的所见所闻,这段珍贵的影像现存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历史档案馆。
1938年4月,从西安通往延安的道路因为下雨泥泞而危险,博斯哈德随八路军运输物资的车队踏上征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博斯哈德写道:“路况之差,使得我们只好缓慢前行。即使轮子上缠着铁链,也无法阻止汽车顺着陡峭的山坡向后滑。好几次,车队还得从万丈深渊上晃晃悠悠地经过,让人直捏一把冷汗。”车子越往前开,村落就越破败,田地里的庄稼越来越少,仿佛要进入荒芜的无人区,但是这时,一番特别的景象却出现了,博斯哈德看见一队又一队风华正茂的中国年轻人,仅仅带着简单的行李,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徒步走着,穿着朴素的衣服,身上却洋溢着热情与希望。
虽然行程艰难,但人民对红军的热情给博斯哈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晚上,车队一行在一家农舍过夜,主人把最好的房间让出来,房间的墙上用鲜红的纸写着:“我们相信红军!”
经历6天的艰苦旅程,博斯哈德终于看到了延安城,他的印象是:“小城被陡峭的小山和一条小河包围,人们在这里过着生机勃勃的生活。”人们居住在土窑洞内,机关、学校、医院也不例外,但街道干净整洁,大家穿着打着补丁却干干净净的衣服。博斯哈德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里,人们最重视的是学习和教育,士兵们要不断学习、培养读写能力,在行军途中或者休息时,士兵们用手指头或尖尖的石子在沙土里练习写字,以完成一天的课业。红军用这种方式彻底扫除了文盲,每个士兵都能读懂报纸和简单的书或小册子。这里还有许多大学高材生,有些说着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他们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走向民族独立的希望,他们来到这里继续学业并相互交流,一起憧憬着民族的未来。
《延安之旅》镜头
博斯哈德拿起自己的摄影机,记录着当地的一切,并在一个不起眼的窑洞里,采访了毛泽东,了解了他对旷日持久的日本侵略战争的看法。毛泽东提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高于一切,甚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在当下都不是最重要的,国民党应该与共产党合作,一起抵抗侵略者,否则中国就没有未来,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可以忽视的。在3个小时的采访中,毛泽东还阐述了对中国国情、共产主义如何提高中国4亿农民收入与购买力等问题的看法。虽然当地物资贫乏,只能抽着廉价的香烟,但毛泽东智慧与自信的形象却像一位古典时期的哲学家一样留在了博斯哈德的心里。抗战期间,到达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在结束了对延安的访问之后,博斯哈德写下这样的总结:中国共产党点燃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希望。这一代人在战火中背井离乡,在延安找到新的信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