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镜中我效应:如何正确评价自己?

如何正确而客观地评价自己?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概况:别人的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差距甚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我们会怀疑: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肯定有人对此疑惑不已。毕竟,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好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必然就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说到解决方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心理学中的名词,这个名词叫做“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1902年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含义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比如你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们对你的认识——一个参与了慈善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你就会认为,别人对你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

然后,你就会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是个热心、善良的人。之后,你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但是镜中我只是会影响,并不会完全决定我们的自我认知。在同样的例子中,你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你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之人”。这个评价会让你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你会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自己——你绝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最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了“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可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却非常充分。下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再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

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占着两个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识。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ST/t/a71xOCGiFbKtrH6AV1NPNhXnVZYG3i/Q7vpck8oubCl374nWvEKRODJw6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