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脚下的土地,聊起种粮的点点滴滴,施秋琴记忆犹新。
“我一直是留这样的短发,主要是为了干农活方便。我今年26岁,明年才36岁喽,还要干很多事情……”眼前62岁的施秋琴调侃自己的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头。
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麦花扑簌落下,结出尖尖的麦穗。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有着古铜色的皮肤,留着超短发的中年妇女,聊起种粮故事来会这么滔滔不绝。她会开无人机,脸上的皱纹是粮食带给她最好的馈赠。
从一个种粮“小白”到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技、农机“专家”,施秋琴这十几年来的逆袭发展,正是源于钱塘人特有的朴实和韧性,支撑着她在种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让她不仅拥有了精湛的作物种植技艺和农机操作技能,还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等荣誉称号。
“我喜欢干活,也喜欢去尝试!”施秋琴喜欢“折腾”,年轻的时候,她开过店,养过水产,跑过出租车,做过农家乐,什么苦都吃过。
2001年,面对“一毛不拔”的盐碱地,施秋琴却信心满满地在钱塘江边临江第一农垦场承包了400亩梨园。
在种梨的8年间,施秋琴一家吃住在梨园,生活非常不便。其中辛酸,只有自己最清楚。
钱塘江围垦地没有多少肥力,乏力得很,种什么作物都欠火候,梨树只肯结鸡蛋大小的果子。梨子的价格最高只有两毛钱一斤……
“投进去76万,三年后就亏完了!你赶紧不要弄了啊。”丈夫因为心疼施秋琴,经常劝她放弃。
“别急,会好起来!”施秋琴有办法!为了改善梨种,她给所有梨树高位嫁接了四五个品种。快要成熟时,梨压枝头低,但一场台风把所有枝条全打落了。眼泪尚未抹干,施秋琴就去收拾满地狼藉,把枝条嫁接重新做了一遍,还创新了“循环农业”。树下放鸡,河里养鱼,鸡粪肥地,淤泥养梨。
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3年后,等来了丰收。梨子销路打开后,10多元一斤还被抢购一空。
但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农忙时,施秋琴承包的梨园常常找不到干活的人,也为人工费用而焦心。
2009年,施秋琴有幸随政府组织的参观团到国外学习。在一个农场里,观看了全自动化插秧:一台插秧机开过去,8株秧苗便整整齐齐地插到田里,往返几次,一大片水田就插完了。施秋琴看得目瞪口呆:一台插秧机、一个人,竟可抵二十几人一天的劳作,太神奇了!
经过几天学习,施秋琴的心头萌生了念头:如果实施机械化种粮,一定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决定要重新调整下,开启机械化种粮……”回国后的当天夜里,施秋琴跟家人宣布了自己的新计划。
“啊,你还不够累吗,还要种——”她的丈夫皱着眉摇摇头。
“妈妈,机械化有这么神奇?”她的儿子不明所以,只是好奇地问机械从哪里来。
“琴啊,几个姐妹就你最辛苦,头发白得这般早,妈心疼啊……”她的母亲看着她斑白的两鬓,轻声说道。
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却要去做亏本买卖,家人实在想不通。谈到深夜,没一个结果。家里人知道拦是拦不住了,施秋琴想做的,她一定会去做。
夜深了,万籁俱寂。施秋琴倒水、洗脸,热气腾腾的毛巾抚慰了她一天的疲惫。她抬头盯着镜子,凝神思索。过了半晌,她忽地直起了身,喃喃自语:
“我,一定会种出好粮!”
施秋琴不顾家人反对,开启了大规模种粮的生活。刚开始没有钱买机械,施秋琴就租来拖拉机作业。她与工人们一起从平整土地开始,一步步改造达到标准,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但施秋琴一直在坚持,风雨无阻,勇往直前。在小河边架上抽水机,白天进水,晚上排水。用有机肥,用鸡粪、鱼塘里的淤泥和秸秆肥田。
“施大姐啊,你的地,平均亩产800斤。”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得到好消息后,施秋琴买来一台国产拖拉机,开着“大家伙”去犁地。施秋琴觉得自己每天浑身是劲,一天耕七八十亩地都不觉得累。
金黄的稻田,低垂的稻穗,饱满的稻谷,早稻丰收在即。施秋琴欣喜若狂,她开始盘算着,等稻谷收获后,再购置一些器械,再多承包一些地,再多种一些粮食。
好景不长,一场超强台风的到来,吹走了施秋琴的增产梦。稻田里,稻秆东倒西歪,匍匐在地。施秋琴忐忑不安地扒开稻秆,只见稻谷撒了一地又一地。
“全烂了,还不如回去种梨……”看着烂在田里的稻谷,着实让人难受,家人说什么都不让施秋琴继续种粮。但施秋琴铁了心要去“折腾”。她说,自然灾害不可能年年有,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爬起来。
处理完早稻,施秋琴就忙起了晚稻,她咬咬牙贷款买了进口的拖拉机。所幸,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11月,晚稻收成很好,每亩产量如愿超过了1000斤。
第三年,施秋琴提前做好种早稻的准备。但怪得很,稻田里虫子特别多,有些虫特别耐药,农药喷几次都不济事。尤其可怕的是,田里长出来的谷粒是空的。这个症状似乎会传染,干瘪谷粒越来越多。
施秋琴慌了神,立马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专家一语道破,虫灾是连续种稻引起的。早一年是暖冬,有些害虫没冻死,来年复苏便出来祸害早稻了,如果换种其他作物则无大碍。“哎,可惜明白得太晚,半年的付出打了水漂……”
“种田,不勤快不行,不懂科学更不行。”这是施秋琴从惨痛经历中得出的教训。自此,她努力攻读各种农书,学习作物种植,掌握了土地轮作技术,用休耕保持土地肥力。
轮作休耕后,种稻的第四年,每亩产量增至1400斤。
种粮,让善于思考的施秋琴悟出不少道理。
“要买最好的种子,好种子才会长出好谷子。”施秋琴抚着手里的良种说。好种子就是粮食的芯片,种子不好,土地整得再肥沃,花再多气力,都是徒劳的。
施秋琴每个步骤都不敢马虎,更不敢省略:种子浸泡47小时;在发芽机里放15小时;统一播撒在育秧盘上,一盘一盘码好,叠到苗场上;等上一周,再把苗移到田里;一个月后,插秧正式开始。
施秋琴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直至今天的6000多亩;种粮食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直至今天总承包地的九成。
“日日是好日子哩。”看着年年攀升的粮食产量,施秋琴的心像自家种的梨一样,甜到了心底。
做农业非常辛苦,投资大、收益周期长,但施秋琴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是她所热爱和追求的,她总说,自己创业,虽然累,但是有盼头。“种地是非常快乐的,我把鞋一脱,赤着脚走在地里,这种拥抱大自然的感觉让我非常放松。当我驾驶着无人机的时候,我更加感觉到了科技的力量。”施秋琴说,就是想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致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隔壁村的老陈,他种了不少苗木、花卉和蔬菜。前几年,老陈看施秋琴种粮磕磕绊绊的,还劝她回去种梨,“我种大葱,一亩地至少有四五千元。可你种粮呢?没赚多少,还苦得慌。”
这几年,看施秋琴机械化种粮种得风生水起,老陈很是心动,但苦于没有机械,不敢种粮。
施秋琴看出了老陈的心事,跟他说:“你放心,跟着我种,保证你一粒稻谷子进去,一捧稻谷子出来。”
老陈把买来的稻种交给施秋琴,施秋琴育好秧苗,把插秧机开到老陈的田里插了秧。几个月后,机器又开进老陈的地里,割了稻。运稻谷,烘稻谷,卖稻谷。老陈轻轻松松,存折上的数字却在升高。
除了老陈,同村的老吴也是施秋琴带着种粮的。
老吴尝到了机械化种粮的甜头,见人就夸施秋琴有眼光有魄力,了不得。
施秋琴的种粮“朋友圈”不断扩大,带动几十户人家种粮。2023年,她就带动农民种粮1万亩,几年累计几万亩。
稻田边、小麦旁、大豆侧,来观摩学习的农民、专家、学生络绎不绝。“土专家”施秋琴站在田间,侃侃而谈。谈起种粮心得,她绝不藏私,慷慨以授。
周边学校的老师会定期带学生来学农,进行劳动教育。跟大人们相比,小朋友特别爱问施秋琴“十万个为什么”,眼里满是好奇。
“什么是数字化种田?”“为什么谷子不用晒,在烘干机里待一会儿就好了呢?”“12台烘干机烘干了180吨粮食?太神奇了!”“这台播种机真的是自动开的?真酷炫,等我长大,我也要操作!”施秋琴就这样把兴农的种子种进了大家的心田里。
“是的,我也是受我母亲影响,想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施秋琴的耳濡目染下,儿子蔡炉麟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农田。作为90后新农人代表、钱塘区农业企业秋琴农庄总经理,他所创建的农机合作社解决了当地40多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
青出蓝而胜于蓝,在蔬菜和粮食种植上,施秋琴的儿子还引入了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无人机喷洒农药。他还开启了“电商+团购”的新模式,为周边超千户农民提供优质、一条龙的农机农技服务,更为当地先进农机、农技推广与配套,为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1年10月25日,“稻花香里说丰年,钱塘富裕展美景”钱塘区2021年农民丰收月系列活动暨钱塘区首届稻香节启动仪式在江东农场举行。收割晚稻、田园作画、农产品展示、品尝美食、植保无人机表演、拔河等项目轮番上场,吸引游客前来欣赏。
作为浙江省杭州市重要粮仓的钱塘区,在广袤的稻田边举办过首届稻香节。稻香里说共富,施秋琴等12位种粮大户因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被表彰,他们种的田成为“千亩粮仓”示范区。
望着万亩粮田,施秋琴心里说不出的满足。“我的根就扎在钱塘,能为家乡做点事情,我心里特别开心。”施秋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