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香料,帝国就会崩塌。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自1963年问世以来,美国作家赫伯特的《沙丘》(图1.9.1)系列一直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之一。由此衍生的漫画与游戏数不胜数(桌游、角色扮演和电子游戏等应有尽有)。人们也曾数次将它搬上大银幕(分别在1984年、2000年和2021年),最早的一次改编尝试是在1975年,不过以失败告终:要想完全呈现小说中恢宏大气且丰富多彩的世界观,必定得配上天价的电影预算。
在这部传奇巨著中,有个核心元素,叫作“香料”,也被称作“美琅脂” 。这种物质在小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夺取香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香料具有超凡且不可替代的能源价值,是帝国的基石:能否攫取香料对于帝国的政治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厄拉科斯(Arrakis)星球的特产,当地的原住民“弗雷曼人”(Fremen)称之为“沙丘”。它究竟是什么物质,小说中无人知晓。不过,书中描述的“沙丘”特性,和地球上某些天然及人造物质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小说中,香料是由当地特有的沙虫粪便发酵而成的。它呈固体状,闻起来有肉桂特有的香气,暗示了肉桂醛(C 9 H 8 O: trans -ΦCHCHCHO)的存在。肉桂醛的化学构成是杜马和佩利戈(Eugène-Melchior Péligot)在1834年鉴定出来的。香料表面呈现出一种渐变色彩(蓝色、紫色或红褐色)并泛着轻微磷光,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花色素苷家族中的一种天然色素;很多食用植物中都有能见到花色素苷的踪迹:常见的有茄子、红卷心菜和覆盆子等;蓝莓、黑加仑、樱桃,麝香葡萄和红酒中也有这种色素;它也是秋天树木变色的原因之一。
图1.9.1由波兰裔法国插画家斯德马克(WojciechSiudmak)绘制的《沙丘》小说封面
香料如此昂贵的价格与它的神奇功效密不可分:它不仅可以延年益寿,提高免疫力,还能刺激感官,提高认知能力,堪称一种“聪明药”。同时它也具有致幻性,让人有灵魂穿越之感或是获得醍醐灌顶般的天启,继而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洞穿一切并预见未来。正因如此,星际工会的领航员会利用香料来预卜先知,预判超空间航路中可能出现的致命障碍物,保障宇宙飞船安全到港。为了获得这种预知能力,他们必须长期浸淫在充满香料的氛围中。从孩提时代开始,他们吃的、喝的、抽的,甚至呼吸的都是这种物质,身体也因此发生了不可逆的突变。
书中香料所具有的效用似乎也呼应了现实中某些物质可引起的效应:包括兴奋、通灵、集体癫狂、濒死体验、昏迷和意识拓展(psychokineticextension),等等。目前地球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致幻物质,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在宗教、神秘学或萨满仪式中广泛使用的天然致幻剂,了解一下它们的成分奥秘,以及致幻剂是如何“蛊惑人心”的。
例如,阿兹特克人常食用的幻觉蘑菇,多为裸盖菇( Psilocybe )或丝盖伞菌属( Inocybe ),主要活性成分为塞洛西宾,又称裸盖菇素(图1.9.2)。亚马孙河流域众多部落的萨满巫医则会以藤本植物配制死藤水,其中的主要成分为DMT(二甲基色胺)。与DMT结构类似的蟾毒色胺和5-MeO-DMT则是一种名为yopo的烟草的活性成分。在秘鲁、巴西或加勒比地区的宗教仪式中,人们吸食这种烟草的历史已有4 000多年。在被巴西的非洲族裔统称为Jurema的宗教崇拜中,人们会使用一种含有含羞草提取物的制剂,其中起作用的主要物质是yuremamine。在大西洋的东岸,则有依波加(iboga)这种生长在加蓬的植物,常作为布维蒂教(bwiti)仪式中的汤剂:这是一种以通灵为主的疗愈仪式,用于治疗被祖先附体夺魂的族人,而依波加的活性成分就是依波加因。同时,人们也开始开发人工致幻剂。例如,霍夫曼(Albert Hofmann)于1943年在巴塞尔发现了大名鼎鼎的LSD(麦角酸二乙酰胺)。在法国,大部分致幻剂都是违禁物。在某些国家,部分与死藤水或依波加相近的物质则可合法使用,是一种较为悠久的民俗传统。
图1.9.2 几种与血清素分子结构相近的化合物
这些致幻分子虽各具特色,但都有着相似的结构基序,即色胺基序(图1.9.2)。正是这一结构赋予了它们特定的活性,而相邻结构的变化会让其化学活性也产生相应变化。这种色胺基序也存在于血清素(5-羟色胺)中。作为一种基础神经递质,血清素在人类的情绪管理(例如幸福感、压力感、疼痛感、抑郁)、性行为、学习过程,甚至是食欲调节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它和多巴胺正好两相对立:多巴胺则是一种与冒险和补偿相关的神经递质,其产生主要依赖定期运动和尼古丁刺激。前面提到的致幻分子都与血清素密切相关,它们可以被大脑中特定的神经递质受体捕获,然后改变人类的意识状态。
在上述所有的致幻剂中,DMT分子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它起效很快,但和许多致幻剂一样,必须经由呼吸道吸入(吸烟、鼻吸等)而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这与《沙丘》中可以口服的“香料”不同,因为DMT会被消化系统中的单胺氧化酶(MAO)迅速降解而失去活性。不过,亚马孙河流域的原住民很早就找到了解决之道:九节属( Psychotria )一种植物的叶子中含有DMT,将这些叶子与其他植物,如卡披木属( Banisteriopsis )的一种藤本植物混合,其树皮煎成的汤剂,能用来制作死藤水。死藤水中含有骆驼蓬碱,可让消化系统中的单胺氧化酶失去活性,DMT分子便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可见,亚马孙河流域也好,“沙丘”帝国也罢,好好“混合”(MELANGE)才是重中之重。
死藤水和依波加被广泛地应用在某些灵修启蒙仪式中:参与者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重新)看待世界,成为天启之人。在亚马孙巫术或者非洲宗教中,人们相信使用死藤水和依波加可以达到与山林、动物甚至祖先的灵魂相联结的通灵效果。这不免让人想起《沙丘》中,格塞里特(Bene Gesserit)姐妹会的修女所践行的“香料磨难”仪式。
由此可见,赫伯特是罕见的能将丰富的化学和民族志学知识融会于文学之中的作家。他成功地为《沙丘》系列虚构出了一种具有多重功效的核心物质,并围绕它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情节。这种应用广泛、形式多样的化合物堪称沙丘帝国的“万灵药”,其特殊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强烈的致幻与兴奋效果。现实中,20世纪60年代曾刮起了一阵用致幻剂来扩大认知、开启心智的风潮,社会影响十分深远。当然,现代社会已经对硬性毒品的危害有了深刻认知。不过,我们依然十分期待有一天,化学也能为人类打造出《沙丘》中“香料”那般卓越的物质。
那一天,还有多久才能到来?
1. Herbert F., Dune , Robert Lafont, 2020 (nouvelle traduction).
2. Chemla F.,《L’Épice, un mélange bientôt disponible?》, in Dune ‒ Exploration scientifque et culturelle d ’ une planète-univers sous la direction de R. Lehoucq, Le Belial, 2020.
3. Chemla F.,《L’Épice, des molécules entre fantasmes et réalité》, Dune – Le MOOK ,sous la direction de L. Chery, L’Atalante & Leha, 2020.
(法布里斯·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