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球变暖”与新能源产业的政治经济学

□江晓原 ■刘 兵

□许靖华是瑞士籍华人,年轻时曾在美国石油公司工作十年,后作为著名地质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退休后从事商业开发。仅仅考虑到作者这种丰富的经历,对《气候创造历史》这本书就值得另眼相看。

谈论气候和历史,当然绕不开“全球变暖”这个话题。“全球变暖”问题当然不是一个“变暖”或“不变暖”的简单问题,它至少包括这样三个问题:

1.全球到底是不是真在变暖?

2.全球变暖真是过多碳排放造成的吗?

3.即使全球确实变暖了,就真会引发灾难吗?

许多人对上述三个问题都持肯定答案,例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在同名的书及电视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中就是如此。而许靖华在本书中的观点是:迄今所发现的全球变暖现象,可以用地球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来解释;他对于“全球变暖是由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和“全球变暖将导致地球灾难”这两个常见的“环保命题”则都持否定态度。

■许靖华是我非常尊敬并且愿意读其著作的人。前些年,三联曾出过一本他写的涉及进化论的书,当时还曾引起不少争议。这次他关于气候与历史的著作,还是观点非常鲜明,而且肯定又会有不少的争议出现。

现在许多学者在讨论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等问题时,经常是将它们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的。而实际上,在涉及这样超长时段的复杂问题时,现在许多标准的科学验证方法,又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因而结合作者的地质学专业,以历史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意义。

不过,如果这本书是以气候和人类历史的关系为主题的历史著作的话,你从你的专业角度来判断,是否认为它也符合一般的历史研究的规范呢?

□我倒觉得不必用通常的历史研究规范来要求本书,因为本书处理的并非通常的历史学课题。我们知道由于历史资料在终极意义上的不完备性,所谓的“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的,因此历史学家在建构他们的历史时,必然要依赖史料之外的东西来补充。他们所依赖的东西,包括“知人论世”“以今例古”以及某些常识或常情等。而许靖华在本书中所处理的主题,即长时段的气候变迁,文字记载非常缺乏,只能通过地质材料间接推测,其史料的不完备性比起历史学家来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地球不是人类,它的行为和规律,不可能借助“知人论世”“以今例古”之类的常识或常情来帮助推测。所以要讨论地球气候的变迁史,比起通常的历史学课题来,其难度更大,不确定性也更大。

将全球变暖问题视为一个“科学问题”显然是不妥的,也许这个问题可以称之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科学只是讨论这一问题时所用到的诸种工具之一,而且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工具还无法对这一问题提供明确的答案。更不用说“全球变暖”这个学说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商业和集团利益背景。

例如,许靖华给出了这样的线索:核电集团热衷于鼓吹全球变暖,因为按照全球变暖学说,烧煤或烧油的传统火力发电就会成为工业碳排放的大罪人,而核电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取代火力发电而得到大发展。而在与西方核电集团打过几次交道后,许靖华写道:“我学到了一件事:关系到获利时,核能产业是没有道德观念的。”

■对于“全球变暖”这样的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因为这个命题与环保密切相关,而看到我一向喜欢的作家克莱顿居然写了反对这一命题的小说,还有些不理解。不过,随着对更多的、来自不同立场的信息的接受,我越来越觉得这里面的不确定性很大。而且从科学应用的利益分析等立场来看,许靖华所给出的解释是完全可能的。

像“全球变暖”这样一个对地球上所有人都无比重要的问题,科学竟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恰恰有力地提示了科学的有限性、不完备性和不确定性。

但到了许靖华这本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按我们前面的讨论,一是他并非完全按科学的标准方式来分析“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二是你也曾提到,许靖华用了一些地质学的材料,而他的“科学背景”恰恰是地质学研究。那么,具体到地质学这门学科,是不是也有一个站在什么立场上来使用的问题呢?

□当然有这样的问题,尽管可能是隐性的。其实这里有着类似“理论影响观察”的困境:既然全球变暖是一个科学目前无法确定的问题——如果考虑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那就更加无法得到确定结论了,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更为明显:

是先有某种立场(比如否认全球变暖),然后使用地质学证据来支持自己,还是先进行“客观的”地质学考察,然后获得结论呢?

聪明人都知道,至少要在论文和书中显示出先有证据后有立场的样子,本书当然也不例外。比如在顺序上,作者就将自己立场的明确表达安排在最后一章。但实际上,究竟是先有立场后有证据,还是先有证据后有立场,还是在证据积累和立场修改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出了结论?那只有作者自己才可能心知肚明——许多缺乏科学哲学素养的作者则经常是自己并未明确意识到这类问题的存在。

■但是,在我们所见到的面向大众的传播中,“全球变暖”却似乎被包装成了一个在科学上已有定论的命题。其中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或许起了很重要作用。因而这也是一个更为典型的、可以让我们反思科学传播的案例。

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对科学的更加冷静的审视,而仍然预先将对科学的崇拜和迷信作为基本立场,那么,所谓对科学方法的传播,必然也是不真实的。许多对科学的人文研究,比如科学哲学等,正是透过你说的那种表面上的“显示”而揭示出其背后实际的“方法”。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气候创造历史》,(瑞士)许靖华著,甘锡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5月第1版,定价:36元。

原载2014年11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146) 2f+ahglqPFGdyEJBwq7NcZYn8WxwecXCOE46F2WLxpcTSLEt8CjSR0tEwLz8KN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