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约公元前4世纪
《墨经》问世

据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成员众多、影响巨大的团体。它有完整的组织系统、政治纲领和行动宣言,提倡“兼爱、非攻”,也就是要博爱,要消灭战争。这些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以吃苦为乐事。他们的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第一任巨子就是墨子。

墨子纪念邮票Ⓨ

墨子,名翟,他和鲁班一样,是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墨子年轻的时候学习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得儒家的这一套礼节太过繁琐,尤其是厚葬死者,非常浪费。于是他就放弃了儒家学说,另立山头,创建了墨家学说。墨家是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大学派,和儒家一起并称显学。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节用”“节葬”。《墨子》是墨子及墨家著作汇编,共71篇,现存53篇。《墨子》内容广博,包含政治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科技、军事等内容。其中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等六篇是《墨子》的精华,被称为《墨经》。

墨子讲学图Ⓢ

《墨经》中有许多物理学知识,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这在我国古代极其罕见。

小孔成像Ⓢ

在静力学方面,《墨经》指出,秤平衡时“本”(重臂)短、“标”(力臂)长。这已含有力×力臂(“标”)=重×重臂(“本”)的思想,比阿基米德提出杠杆原理还早了200年。在动力学方面,墨子提出“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非牛马也”的观点,说明车停(止)的原因是阻力(久)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已具有牛顿惯性定律的雏形。《墨经》还进一步指出,“力,刑之奋也。”这不但对“力”下了定义,还指出力是产生加速度(奋)的原因,这在观念上已非常接近牛顿第二定律了。

在光学方面,《墨经》提出了“景不徙”的著名命题,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阐明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墨子还通过对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等进行的系统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的,墨子关于光学的研究,“比我们所知道的希腊的情况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声学方面,《墨经》论述了声音的传播,指出可以利用“井”和“罂”放大声音,监听敌军是否在挖地道攻城。

此外,《墨经》指出,“端”具有“非半”的性质,提出了宇宙万物,甚至时空本身也含有最小组元的思想。

《墨经》中的许多内容已超越当时世界的认知水平,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得到后世的重视、继承和发扬。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墨子纪念馆的墨子像Ⓨ kE8kUZLIQioScnRHbn7nKAlcL5vDZOGRv8eD6aYUkCZLTyf3+o0rTKo/lkwWc/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