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家的错误与争论

汪品先

科学家的错误

听科学家做研究报告,有点像到剧院里看戏。假如你真要了解演员,不能光看前台,最好到后台,甚至到排练场去看看;同样,想要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要知道他们的成功之路,就要到实验室看他们失败的记录。尤其是涉及源头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最初的各种想法多数都是错的,只有其中一个后来得到证实,才是对的。所以深入了解科学家,就要从他们的错误讲起。

你读过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吗?或者你看过前些年的3D电影《地心历险记》吗?在凡尔纳笔下,地心是空的,从火山爬进去,里面有海洋、有野兽,地心就像一个大山洞。可你别以为这就是法国科幻作家的空想,“地球空心说”的来头不小,真的是科学家提出来的,还不是一般的科学家,是位大科学家:他就是“哈雷彗星”那个哈雷,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不但准确预测了彗星周期,而且对月球运动加速等做出了大量发现。哈雷主张“空心地球”,而其根据来自牛顿。1692年哈雷发表论文,提出地球是空心的,因为5年前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根据潮汐计算推出月球和地球的质量比是1∶27,经过体积折算,两者的密度比应该是9∶5,地球的密度几乎只有月球的一半,当然只能是空心的了。现在知道这些计算都不对,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0,密度也只相当于地球的0.6。但是哈雷的说法在当时很有说服力。18世纪瑞士的大数学家欧拉也是位主张空心说的热心人,他认为从数学上讲,地球也只能是空心的。

“空心地球”里面是什么?那讨论就热闹了。意见并不一致:哈雷认为“空心地球”分成好几层,各层之间有大气圈隔开;欧拉认为不分层,地球的中心有个太阳。这就是说,不但地球表层有我们居住,地球里面也可以生活!

在20世纪之前,还没有人到过极地,因此1818年美国船长西姆斯认为南北两极都是个大窟窿,那里就是进入空心地球的通道,他提议筹款,要组织探险队去寻找这北极的空洞。恰好1846年在西伯利亚冰下发现一头完好无损的猛犸象,这立刻成了“空心地球”的证据:你看,它不就是刚从北极空洞里跑出来,活活冻死的吗?

今天看来十分可笑,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随着深度增大,“地球空心说”只能是种美丽的错误,可是直到20世纪初这些说法还在发酵。既然空心地球里有山有水有生物世界,两极又有大窟窿开口,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似是而非的故事可以编制。比如说两极上空的极光,那就是从空心地球发射出来的光;再比如说地球的形状南北偏扁,就是因为两极都是窟窿;至于极地探索之所以不成功,也是因为南北极都是空洞,所以“探极”永远不可能实现。虽然后来探险家很快就到达了两极,使这类说法不攻自破,可是汇集这种种说法的《极地幻影》一书于1906年出版后经久不衰,成了“地球空心说”的经典著作。

与此同时,“地球空心说”也还有版本翻新。最为惊人的是一位美国教主提出的“翻转型”:他认为地球像一个空腔,当中有个太阳,人类并不是在地球的表面,而是生活在空心地球的内面。伪科学并不需证据,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都会有人提出。比如有人想象地球内部有先进的人类社会,我们看到的飞碟就是从地球里面飞出来的,用不着追溯到外星球去。更有甚者,1947年有人相信希特勒并没有死,而是通过阿根廷从南极躲进了地球内部。凡是科学上稀奇古怪的想法,最容易从人类知识缺乏的弱点处产生,地球内部就是一例。

埃及金字塔永远是世界上最吸引游客的奇迹,神奇的是4000多年前的建筑技术。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相当于40层的高楼,用230万块、每块2.5吨的巨石堆成,居然牢固地屹立了四五千年。你一定要问,那是些什么样的石头啊?

那都是石灰岩。如果你注意金字塔下地面的碎屑,就会找到一些石头风化剥蚀掉下来的小圆片,像硬币大小,那些石灰岩就是它们组成的。但那是什么?现在知道了,那是一种化石,叫作货币虫,拉丁文学名 Nummulites 。Nummus是货币,lithos是石头,名词本身并没有“化石”或者“虫”的意思。据说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来非洲看到这些小圆片时取的名字,这是位历史学家,不关心化石。确实,这些小圆片大小很像硬币,但是模样更像小扁豆(一种地中海地区至今常用的食品)。后来到了公元前25年,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斯特拉波来到金字塔,看到地上这些小圆片,认为就是石化了的小扁豆,说这就是当年建造金字塔的工人吃剩掉在地上的食物。

19世纪古生物学的发展,查明了货币虫的化石身份,因为这小圆片外面光滑,里面可有复杂的生物结构。它既不是钱币也不是扁豆,而是属于一类单细胞动物,叫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里一种最重要的单细胞动物,有的浮游在海洋上层,有的生活在海底,货币虫就是生活在海底的种类,而且是有孔虫里最大的一类,直径最大可以到十几厘米,像个烧饼。货币虫的生态有点像珊瑚,生活在热带浅海,身体里还有藻类共生,所以很容易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

货币虫现在已经灭绝,但是它们的亲戚仍生活在现在的热带海区,往往和珊瑚礁一起,被称为“大有孔虫”。如果去日本冲绳旅游,最便宜的纪念品是装在小瓶里的“星砂”,也是一种大有孔虫。四五千万年前,地球上气候炎热,正是货币虫的黄金时代,它们在古地中海一带格外繁盛,所以在北非堆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建造金字塔就地取材,就选用了货币虫灰岩。当时的大洋里货币虫“走红”,不光在古地中海,2017年南海大洋钻探,在海面下面3000米的地层里也找到过货币虫,可见当时货币虫的分布范围扩展到了太平洋。

金字塔的石材从扁豆变成有孔虫,这就是科学。历史学家只看外形,像是扁豆;科学家还要看内部,发现切面里有那么多的房室,是大有孔虫。

科学家的两类错误:一类是研究过程里的失误,包括被否定的假说,或者不成功的实验;另一类是学术造假,蓄意欺骗。前一类可以说是科学研究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失败,对科学家个人来说应当尽量避免,但是不应当被责备。特别是人类极少了解的研究对象,无论地球内部,还是天体起源之类,起初只能猜想,而且知识越少,假说越多。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赫胥黎对深海黏液的处理就是个绝佳的例子,正因为第一时间主动承认错误,他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的古训,用在这里十分贴切。然而后面一类却完全不同,那就是欺世盗名的罪恶行为。当然里面也有差别,就像偷盗,既有屡犯的惯偷,也有偶尔失足的,应当区别对待。“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对于那种一念之差而犯了错误的,还是应该治病救人。格外可恨的是那种以科学作敲门砖,拿论文当化妆品的无耻之徒,学术界混不下去换个行当再混,科学界本来就不该让这类人入门。

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促成科学作假的客观因素,是不是教育和政策上的失误,也在催生这些学术的败类。国外的教训让我们引以为戒,其实我们国内学术腐败也到了惊心动魄的程度,而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学术界风气的败坏。随着科技投入的高速增长和科技队伍的急剧扩大,金钱的作用在学术界不适当地高涨,各类专家评审系统中非科学因素暴增,带来了科技界的“环境污染”。如果说社会上的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防堵污染源,科学界的“污染源”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科学界同仁自身。

对于科学界的精神建设,多年来我们没有少加注意,各种道德委员会、自律条例应有尽有。尽管对论文抄袭、成果作假的现象不能容忍,但学术风气的败坏却被认为是“人之常情”,大家视而不见,说起来也只是摇头叹气而已。毕竟道德建设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如果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们,能够站出来发声,而不是选择默认,更不是随波逐流,黄金时期的中国科学界,也有望建成精神环境的模范村。

科学家的争论

科学不是靠加法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主要靠“范式转移”,或者我们现在说的“源头创新”。知识的日积月累固然有用,但是量变代替不了质变,一部科学史就是一次次学术突破的积累。这种突破需要否定前人的认识——通常还是主流观点,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争论。新学说开头一定处于弱势,需要通过学术斗争,使“多数服从少数”才能赢。如果只是单纯的学术争论那还好,一旦“多数”的后面还有背景,那么非科学因素的作用,就可能超越科学争论的力量,阻挡科学的前进。回顾现代科学最初的诞生,发生的就是科学家和教会的抗争。

关于地球年龄的争论要晚得多,发生在19世纪进化论出现之后。按照宗教的神创论,地球的年龄只能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日子,可是《圣经·创世记》并没有给出具体年份。17世纪50年代,爱尔兰大主教乌雪经过“考证”,撰文提出上帝创世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星期天;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11月1日星期二。其实,乌雪并不是做这类“考证”的第一人,希伯来文专家、剑桥大学校长莱特富特早在1644年就发表过上帝创世的日期,而且更加精准:“算”出是在早晨9点钟。当然,说地球只有6000年历史,和发展中的地质科学必然发生矛盾,比如18世纪法国科学家布丰就提出,地球年龄至少要有75000年才行。但是这类异议出入还不算太大,乌雪大主教说的年龄作为《圣经》的解读,直到19世纪以前并未动摇。

真正的争论是在19世纪:如果相信进化论,无论地球还是生物的演化都不可能是几千年的事,那又该有多久呢?受“进化论”“均变论”思想影响的地球科学界认为,地球总得有十亿年上下的历史。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估计说,英国南部的地质过程要有三亿年左右才能完成。但是这种估计和物理学发生矛盾:根据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太阳系起源于高温、旋转的气体星云,地球是其冷却的产物。既然地球在形成之后只会越来越冷,最初的热量几千万年就该耗损完毕,因此地球的历史维持不了那么久。于是引发了一场地质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争论。

引领物理学一方、从物理原理出发出来反对的不是别人,而是物理学泰斗开尔文勋爵(即威廉·汤姆孙)。此人的经历不同寻常:22岁当教授,42岁封爵士,66岁当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我们用的绝对温度单位开尔文(K)就是纪念他的。根据冷却速率的计算,开尔文1862年提出地球年龄是9800万年,1897年又修改为2400万年。当时的物理学无法理解,会有“燃料”几千万年都烧不完的星球。现在知道地球的年龄有40多亿年,这么说,是不是物理学输给了地质学?不能那么说,因为当时还没有产生核物理学。

转折发生在世纪之交。1896年,即发现X射线之后的第二年,发现了铀的放射性,接着居里夫妇在1898年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从而开拓了一门新的学科——放射化学。因为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速率不同,有的要经过几十亿年方才衰变掉一半,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就为测定遥远的地质年龄提供了依据。1904年英国的卢瑟福从铀矿物测得了5亿年的放射性年龄,从而证明地球历史十分久远,同时还说明元素衰变能够使地球内部加温,彻底否定了地球产生后会逐渐冷却的传统观念。17世纪的神学、19世纪的物理学和20世纪的地球化学,构成了地球年龄之争的三部曲。那么地球的年龄究竟是多少?这要看“地球形成”的定义怎么下。

地球上最老的岩石测得年龄是40亿年,但是矿物里的锆石年龄有43.7亿年,而最老的月岩有44亿年。总之,根据放射性元素的推断,地球的年龄应当有45亿—46亿年。

古话说“六十年风水轮流转”,如果这句话指的是气候,可能还真的有点道理。20世纪从60年代到80年代是个冷期,全世界气候偏冷,北冰洋的冰盖面积也最大,从1960年到现在的极端寒冷事件,80%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今天的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是全球变暖;那时候可不同,谈论的都是全球变冷。除了天气冷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冷战”时期担心核战争会引来“核冬天”;二是地球每十万年发生一次冰期,按照计算,一次新的冰期即将降临。

先说“核冬天”。上了年岁的读者都还记得,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美苏之间可能发生的核战争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核爆炸不仅会在当地造成大量的伤亡和破坏,爆炸产生的大量烟尘进入大气层,还会在全球造成异常寒冷的天气,这就是“核冬天”。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后,火球一触及地面,就会将地面上的岩石、土块汽化,它们将随着蘑菇云被带上天空,同时抽吸周围的空气,进一步将尘埃卷入烟云之中。腾升高空的浓重烟雾数月不散,将遮住阳光,使得白天暗若黄昏。这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效果相似,数以万吨计的火山灰升入高空,悬浮于空气之中经久不散,曾经使许多地方出现异常的“冬天”。

1983年,5位美国专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核冬天效应”的理论。他们用数学模型论证:假定美苏两国使用核武库40%的核武器(50亿吨当量)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可以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黑色微粒还将被推向30千米高空,破坏臭氧层,使整个地球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丧失宜居性。近年来的研究又进一步表明:即使是小型核战争也可能带来类似的全球性灾难。例如在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工业区投放100枚核弹(不到全球总数的1%),就会产生足够的烟尘,导致全球农业瘫痪。当时的另一种担心是新冰期即将降临。回顾20世纪的气候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已经经历了30年的缓慢降温。而20世纪70年代古气候学的重大进展,就是取得了冰期旋回的确证,科学家们认识到受地球运行轨道变化的推动,气候变化有着10万年的冰期旋回。冰期之后有一段变暖的时期,称为间冰期。间冰期一般延续一万年,而这次的间冰期已经过了一万年。因此按照冰期旋回学说,新的冰期可能正在降临。当时大家本来面对的就是“核冬天”的威胁,冰期降临的信息更是雪上加霜。197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举办了国际学术讨论会,题目就是“当前的间冰期:如何以及何时结束?”会后两位主席给尼克松总统写信,说“目前变冷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冰期时的温度有可能会在百年内降临”,建议总统赶紧设法应对。各大媒体和学报也纷纷响应,“如何应对冰期来临”在20世纪中晚期警钟长鸣。

和现在相比,当时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十分有限,但已经提出了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认识:矿物燃料放出CO 2 会使气候变暖,放出黑炭等气溶胶颗粒会使气候变冷。也有人推测:气溶胶屏蔽辐射量,可能就是当时全球变冷的原因。然而和现在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温室气体的态度: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尚不认为温室效应会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相反,以为这是保护温暖环境、提高农业产量的好事情。著名的美国化学家布朗在1954年出版的《人类未来的挑战》专著中写道:“如果大气CO 2 增加到3倍,全球食品生产就会翻番。”因此他主张“以全球规模大量生产CO 2 ,并泵入大气”。为此“至少要烧掉5000亿吨煤,超过人类历史上烧掉的6倍。煤不够了,可以烧石灰来增加CO 2 ”。1956年,苏联学者建议在白令海峡建坝,将太平洋水泵入北冰洋,去融化北冰洋的海冰。

60年过去了,这些旧话听起来简直难以置信。现在学术界和媒体说的全都是“全球变暖”,决没有人还会唠叨“下次冰期来临”的威胁。与此相反,2002年《科学》杂志发表权威文章,说是天文计算的结果,本次间冰期比过去哪一次都长,不是一万年而是长达五万年,所以下次冰期该是四万年以后的事。学术界的这种基调变化,也会引起一些旁观者的不满。2001年,英美两国地质学会在爱丁堡联合举办“地球系统过程”国际大会,请英国皇家名誉教授布尔顿致开幕词。这位老先生说话很不客气:“你们30年前喊‘冰期降临’,如今又说‘全球变暖’,这让人们如何建立对科学家的信任?”

其实,气候为何变暖、新冰期何时来临,这类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一种关于新冰期的振聋发聩之说,来自美国教授拉迪曼。依他的主张,地球气候自然周期的新冰期,在几千年前早已降临,只是因为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才使得间冰期能够延续至今。核心问题在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产生影响从何时开始。他认为人类开始破坏森林、排放温室气体,不是现在而是在几千年前,在史前就已经开始。农耕开始的时候人少,但产生的影响不小,不能用今天的人均耕地面积去衡量几千年前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否则结果当然就会低估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拉迪曼假说的根据来自极地的冰芯。冰芯里的气泡保留着结冰时候的古大气,可以说是大气的“化石”。从大气成分的变化看,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随着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饲养,焚林和农作释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CO 2 和CH 4 的浓度上升,两者分别在7000年前和5000年前就已经偏离了自然变化的趋势而开始上升。拉迪曼认为,按照地球轨道驱动的气候周期,5000年前,甚至8000年前,地球就应该进入冰期了,之所以现在还停留在间冰期,正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结果。人类活动早已影响大气,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增强,绝不是从工业化时期方才开始,只是到现在才引起我们注意。人类活动影响的不仅是大气。我们现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史前人类早就造成了生物灭绝事件,这在热带岛屿最为明显。太平洋岛屿上考古遗迹的骨骼表明,当地演化产生的许多鸟类在人类上岛以后即行灭绝,尤其是热带树林里不能飞的鸟类。澳大利亚的巨鸟——一种重量超过100千克的走禽,在5万年前已经灭绝,看来就是史前人类到达澳大利亚后带来的恶果。

回顾60年来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反复变化,令人唏嘘不已。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科学判断中,也会出现赶时髦、随大溜的现象。可贵的是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可以超越“主流”,提出事后才会得到证明的不同认识。这在我们眼前就不乏先例,60年前在一片“全球变冷”声中,就有过不同的声音。当时在格陵兰冰盖钻探的冰芯里,发现有几十年的天然气候周期。于是美国的布鲁克教授就一反当时的主流声音,1975年在《科学》上发文问道:“我们是不是在明显变暖的边缘?”他推测,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变冷行将结束,不久就会出现几十年的增暖。果不其然,就在1975年之后出现了快速增温,20世纪80年代成为至当时为止测量记录中温度最高的10年。科学研究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能够预见;而科学争论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有人不跟风、不盲从。

宗教和科学一项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争论的态度。宗教的教义不容置疑,宗教的信条不容争论,而科学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前进。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基本教义两千年保持不变;而现代科学产生才几百年就脱缰腾飞,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也改变了自身,其发展的机制就是不断的科技革命。科学鼓励怀疑、欢迎挑战,于是科学的历史就成了争论的历史。

一些十分有趣的争论,往往发生在意外的发现之后。无论是在深远地质时期的赤道海洋发现了冰碛石,还是在地中海海底下几千米的深处钻到了岩盐,这类发现挑战着我们的常识,也往往是科学突破的前兆,但是谜底的揭晓有时候可以跨越世纪。在谜底揭晓之前探索的长夜,对于科学家来说就是考验期,看你有没有足够的睿智和勇气,站到真理的一边。

但由于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又因为科学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科学争论常常会越出学术范畴,成为宗教或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前者如“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后者如当前对“全球变暖”和“碳外交”上的争论,都有意识形态或者利害关系的考虑,都可能使科学争论偏离学术轨道,甚至造成人身威胁。在这种超学术性的争论中,科学家采取的态度极其重要。

每逢重大的争论,科学家都会有“站队”的问题,从中也会折射出科学家的人格和水平,为坚持“日心说”献身的布鲁诺就是一例。如果说中世纪的教会离我们太远,那么苏联李森科的教训就在昨天。科学界里,有的人坚持真理,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见风使舵,也有人助纣为虐。现代科学引进中国,早期靠教士后期靠留学生,都和意识形态脱不了干系,科学的争论也动辄卷入政治斗争。认真总结、反思,吸取百年来科学家们用血汗换来的经验教训,是当代人无可推诿的责任。

(摘编自《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与地球科学专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CVn5AvLHeiAjnMzGSDyqhJfVXvONyOBdUJE3k71t9da0TfMnhdlUn3n0DQ+Clq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