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70年 持续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36%

1970年对巴菲特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他解散BPL,持有巨额现金,休整了一年。这一年他用巨额现金低价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随后开启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阶段。理论上这一年是没有巴菲特的年报或致合伙人的信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分析他的投资思路。

在1969年的信发出后没多久,市场就发生了剧烈动荡,许多投资者感到恐慌。正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巴菲特逐步解散BPL。

1970年1月,巴菲特的朋友卡罗尔·卢米斯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对冲基金的文章。文中详细描述了巴菲特在BPL经营过程中的惊人表现,并特别提到他对股票前景的谨慎看法。这篇文章在投资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即将解散的合伙人惊讶地发现,通过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他们实际上拥有了一家印花公司、一家银行和一家报纸。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们感到困惑,不知道是应该继续持有这些股票还是清仓变现。

如果合伙人选择拿现金离开,巴菲特就给他们结算现金,自己会得到他们的股票;如果合伙人选择继续持有股票,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巴菲特对忠诚看得极重,他会因担心别人是否喜欢他而寝食不安。巴菲特认为,合伙公司必须建立在一系列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之上,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他常说,他总是把合伙人看作家人。他的合伙人是一群信任他的人,而他也愿意为他们付出。作为回报,他期望得到他们的忠诚。这也是他判断合伙人忠诚度的方式——是选择继续持有公司股票还是套现。在他以后的行动中,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

合伙人迫切想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他们纷纷向巴菲特求助:“我应该持有我的股票吗?”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巴菲特给出了明确而直接的答案:“我所能说的就是我打算这么做,”他坚定地说道,“并且我计划购买更多。”

巴菲特的回答不仅是对合伙人疑问的解答,更是一种信心的传递。通过简短而坚定的回复,巴菲特向所有合伙人表明了他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信心,以及他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市场中,巴菲特使合伙人意识到,继续跟随巴菲特才是明智的选择。

截至1970年年底,许多合伙人还是选择了套现,而巴菲特却继续购买更多的股票。他和苏珊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从原来的18%猛增到将近36%,巴菲特现在已经控制了这家公司。

巴菲特在1969年年末市场暴跌之前反复提示风险这一策略非常高明。合伙人在市场高点卖掉股票拿到了现金,巴菲特则持有大量现金,等待市场调整到相对合理的价格之后再进行买入。这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操作。

1970年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如图15所示。

图15 1970年标普500指数的走势

思考

创始人的持股信心是投资者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你知道A股有哪些创始人只增持而不卖出自家公司股票吗?这些公司发展如何? hPDvCNeySkWAzU9QGj/Cc6NKGJdkSdr1qLRBvsR6VOCFYTVB6kf4flvpJ0iMKc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