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上宰相书》),韩愈的人生陷入瓶颈,贞元十一年(795),他决定离开长安,转向地方,去藩镇担任幕僚。
唐朝中期,朝廷式微,宦官专权,党争酷烈,还面临着藩镇割据这样棘手的问题。这段时期唐朝的藩镇大概有四十个,节度使拥有对自己藩镇的绝对控制权。一旦藩镇拒绝臣服、拥兵自重,就会加剧与朝廷的紧张关系,造成巨大的国家危机。在这个时期,像韩愈一样的知识分子投身藩镇去担任幕僚,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朝廷内部任人唯亲,一介布衣想要走上仕途、改变社会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地方建言献策,这也成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抱负的一种方式。
据记载,韩愈的幕僚岁月一共历经了五年,分别在两位节度使处担任了推官。他首先追随董晋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在任的三年间,寒门出身的韩愈开始尽可能地为庶族学子发声,不但亲自提携青年后进,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还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以一己之力发起古文运动,开辟出唐代古文新的发展道路。
贞元十五年(799),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离境仅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行离开而得以免祸。他随董晋灵柩行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这一年冬天,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韩愈言谈直爽坦率,操行坚定纯正,给时人留下很深印象。
也正是在这一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叛乱,朝廷几番平叛未果,张建封坐拥重兵,却对相邻的战事袖手旁观。韩愈在徐州城外见到了大批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痛惜百姓,更为淮西战事忧心,于是他力劝节度使张建封出兵淮西,希望能助朝廷平叛战乱。
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
时 间:贞元十五年(799)
地 点:张建封府邸宴客厅
主要人物:韩愈(32岁,时任节度推官)、张建封(字本立,65岁,时任徐泗濠节度使)
日内 张建封府邸宴客厅
韩愈风尘仆仆,步入府邸,来到宴客厅。
张建封 :退之,你这副模样,是不是去长安受了什么委屈?
韩愈摇头,他看着张建封,眼神坚定。
韩愈 :长安的事,我暂且不谈。我来,是想和您谈谈淮西之乱。
张建封放下手中的马球杆,皱了皱眉,走到几案边坐下,示意韩愈也坐。
张建封 :退之,你说。
韩愈 :吴少诚叛乱,韩全义领兵,屡战屡败。我想,如果能调动更多的兵力,或许……
张建封 :退之,你也知道我是个文人,做了武官也没法操练戈矛,只好打打马球来练练手脚。至于淮西的事,朝廷既然议了,我们听其安排也就是了。
韩愈 :这个时候您可不能坐视不管。
张建封 :你是个书生,你的赤子之心我很钦佩。但是,如果出兵淮西,功成则无出师之名,事败必引杀身之祸,到时候乱的恐怕就不止淮西一个地方。天下丧乱的根本,不是你我能解决的,这件事不要再说了。
韩愈 :仆射,您镇守一方,深受恩宠,这番话不无道理,但正是因为大唐上下皆作如此想,这藩镇之乱,才永无终止的一天。如果天下俱是挺身而出之人,十年内必定荡平这些逆镇。
张建封 (沉默了片刻):退之有心忧天下之义,但我也有守土之责。徐州好不容易有十几年的安宁,不能乱在我手。
韩愈看着张建封,眼中满是失望,他握紧了拳头,站起身来,向张建封行了一礼。
韩愈 :那您就好好保重,告辞。(离去)
张建封 (吟诵):“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赠张徐州莫辞酒》)
谷曙光:韩愈在藩镇做幕僚的时候依然不得抒其志,常常想到他少年时的不幸、长安苦斗的郁闷。
撒贝宁 :虽然日子过得比较安闲,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内心一直有他的坚守和精神力量。
蒙曼:韩愈仍有不平则鸣之心,有很多想法要说出来,要改变。长安当时是整个中国的核心,他在藩镇待了五年之后,还想回长安,经过铨选,真正踏上仕途。
韩愈在《与卫中行书》中曾提到任幕僚期间“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可见这个阶段他不用担心温饱问题,时间也比较宽裕,可以大量研读百家之书,沉淀自己的思想主张,使其开枝散叶。与在长安窘困潦倒的十年岁月相比,这段时期算得上安稳闲适,但五年之后,他却还是为了心中理想放弃了这份安逸。
国子监是隋朝以来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唐朝时期,国子监开设课程为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六学,主官为国子祭酒,四门博士为正七品上,其职责是教授四门学生徒。
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投奔的情况下,贞元十六年(800),韩愈携家眷回到长安。贞元十七年(801),韩愈通过吏部铨选考试,次年成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在唐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内担任老师,这成为他传奇人生中“四入国子监”的开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名篇《师说》。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士族门阀不愿意从师学习,耻于相师,羞于为师。学生不去学习,自然也就无人愿教。但是韩愈在《师说》中着重提出从师学道的重要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主动当老师,抗颜为师,因材施教,誉满天下,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有志学子都拜学在韩门之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在用看似谐谑的方式赞同韩愈,声援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这篇《师说》影响很大,世人对老师的看法由此改变,从而逐渐树立了新的尊师重道的风气。就这样,韩愈勇于与社会不良风气对抗搏击,声望日隆,正式开启了一介匹夫的“逆袭人生”。
贞元十九年(803),三十六岁的韩愈被擢升为监察御史,在真正意义上步入了政治舞台。监察御史作为天子耳目,上察六部,下察地方,这个时期的韩愈,可算是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地方走向了朝廷中枢,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途。在藩镇任职的五年经历赋予了韩愈丰富的政治经验,让他具备了具体的实干能力,在“监察御史”这一职位上,韩愈也希望自己能真正大干一场、有所作为。他上任半年就两次上书朝廷,希望能改变民不聊生的现状。同时,也多次手书赠各州官员,勉励规劝他们一定要清正廉明,为民做事。
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这一年,关中大旱,饥民遍野。韩愈在查访后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对上谎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对下依旧横征暴敛。朝中诸臣忌惮于李实的权势,多敢怒不敢言。韩愈之前曾干谒投书于李实,但当他发现李实并非“赤心事上,忧国如家”(《上李尚书书》),反而瞒报民情、有害国计民生时,遂决定上书皇帝揭露此事。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
——韩愈《争臣论》
时 间:贞元十九年(803年)
地 点:长安街道、含元殿、韩愈居所
主要人物:韩愈(36岁,时任监察御史)、李实(40岁左右,时任京兆尹)、成辅端(40岁左右,嘲戏艺人)、卢氏(29岁,韩愈妻子)
日 外 长安街道
韩愈回家,策马缓步徐行,嘲戏艺人成辅端正在当街表演。
成辅端 (吟诵):“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成辅端《戏语》)
韩愈骑在马上,从围观的众人头顶望过去,见到优人成辅端声情并茂在表演嘲戏。
成辅端 :家家户户有田地,来年却一样没谷米。那金银若是长了腿,也要溜到李家去喽。
百姓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突然有一人忍不住喊好,接着又有几声附和。
日 内 含元殿
韩愈走进殿内,几位官员正在议政。
紫衣官员 :在下最不齿李贼,成日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为所欲为。
绯袍御史甲 :这人懂得蒙蔽人啊。山南东道那些事,同僚大多还不知道。
紫衣官员 :什么事?
绯袍御史乙 :据闻这人从前就克扣军饷,刻薄士卒,差点造成兵变!
绯袍御史甲 :连军资都要克扣,何况是长安的百姓!
绯袍御史乙 :他这次要是提出不减租税,可不仅伤自己名声,这是置百姓于水火之中!
绯袍御史甲 :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愈 :原来你们说的是京兆尹……
绯袍御史乙 :还能是谁!
绯袍御史甲 :我等要让他知道,世间自有公论,就算他执掌京畿治安又如何,有人自不怕他的恐吓!
他身边的绯袍御史乙用肘部撞了他一下。此时李实迎面走来,趾高气扬,眼露凶光,一扫众人。
李实 :诸位来得这么早?
众朝臣纷纷向他躬身行礼,仿若无事。
日 外 长安街道
韩愈揣着奏折牵马往回走,发现很多人围在一处。
百姓甲 :怎么咱们这坊里还能让人当街被打死?京兆尹的人呢?
百姓乙 :嘘——就是京兆尹的人动的手。
两人对视一眼,只默默围观,不敢再作声。韩愈悚然变色,低头看去,确实有人躺在地上,看不清是谁。
百姓甲 :好好的一个说嘲戏的,他家里又没有田,白白替别人操心,还把命都搭进去了。
韩愈盯着尸首,最终只能扭头离开。
日 内 韩愈居所
韩愈笔锋疾走,口中喃喃,奏折逐渐成形。
卢氏 :韩郎,在忙着写什么?
韩愈 :再不上表,京畿之地还不知要饿死多少老百姓。京师,“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天李实在朝堂之上居然对陛下说,陛下爱护百姓乃是天下之福,而百姓也体恤陛下,必不忍让陛下为之分忧。今年只是雨水少了些许,然勤于耕作,引水灌溉,收成虽不及当年,想必也可以克服,不必赋税降额。这叫人话吗?
卢氏 :京畿一带已数月未曾下雨,明眼人都看得见。
韩愈 :对。这还是城里,听说城外饿殍遍野。不减免赋税,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拿着文章起身欲离开)
卢氏 :退之,京中官员的家眷大都在他治下,倘若一不留神,被他抓住把柄,甚至诬陷个罪名,可如何是好?
韩愈 :某职责所在,总要言“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同上)。
韩愈将卷轴收入怀中,走出书房。
撒贝宁:从一介布衣到扭转社会风气的百世之师,韩愈经历了所有普通人都会面临的处境,果敢地直面属于他的时代。他非常勇敢、坚定,始终在逆境之中踔厉奋发、不断破局。这个世界不行,他就自己去创造一个世界;这世上没有伯乐,他就成为自己和天下人的伯乐。
蒙曼:韩愈“修其辞以明其道”的文学主张,更是在数百年后经由欧阳修继承并发扬光大,从而开启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让跨越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得以成功。
谷曙光:但是,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道阻且长。在韩愈人生的后半段,他也在为了实践自己的抱负不断努力、果敢前进。
韩愈作《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谏京兆尹李实,反映民生忧患。不料谏言不仅未被采纳,反遭谗害,韩愈被贬至阳山。不久,在赴任途中的驿站里,韩愈又收到了侄子十二郎离世的消息。韩愈三岁而孤,一直由兄嫂抚养长大,兄嫂的独子十二郎自幼与韩愈一同读书,一起长大,同怀兴国济民之志。十九岁时韩愈离家求仕,而十二郎选择留在家中,与母亲共同肩负起一家三十多口人的生计。噩耗传来,韩愈悲痛不已,写下感人至深的《祭十二郎文》。
贞元二十一年(805)初,唐顺宗李诵即位。八月,又被迫退位于宪宗李纯。宪宗即位后大赦天下,韩愈获赦免,于当年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韩愈在阳山做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县令,他重文兴教、发展经济、移风易俗,对阳山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把中原农耕技术带到阳山,改变了当地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他还教给当地人诗书礼仪,《新唐书》中记载,因他“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在韩愈离任后,阳山人为了纪念他,把他读书讲学所在的牧民山,改名为“贤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