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序一
我们为什么创作《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文以明道,亦以鸣道。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经比拟说,天地之四时,“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人世间亦然,“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

古往今来的代代宗师,承时运之洪流,为家国放歌,为历史写下生动的注脚,织就了中华文脉的浩瀚星河,也勾勒出中华文明广博深厚的精神谱系。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化的深度爱好者,我常惦想,若能为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些非凡的文化宗师作传,那汇聚起来,便是一条深邃且悠长的中国文脉,便是理解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一条通途,便是为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出了一份文化史上的回答。

在这众多的文化星辰之中,活跃于唐宋两代的八位文章大家,犹如巍巍北斗,他们各自闪耀,又紧密连缀,永恒地照耀着夜空。如果说北斗七星为中国古人指引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活秩序,那么唐宋八大家,则亲切地指引着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灵秩序。

在唐宋八大家的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中国人的思念;“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是中国人的遗憾。“平芜尽处是春山”是中国人的希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中国人的壮志……如今,当我们翻开成语词典,仍然可以看到这八位宗师对汉语的影响何等巨大。面对祖国的壮美,我们不由自主地用苏轼的话说“江山如画”;面对困难,我们也会用欧阳修的话鼓舞众人“同心而共济”;我们用韩愈的比喻警醒自己不要“坐井观天”;也用王安石的“一言为重百金轻”训诫自己。含英咀华、一视同仁、力挽狂澜、胸有成竹……这些早已炼入日常生活的汉语语汇,都源自唐宋八大家的创造。

可以说,生于一千年前的唐宋八大家,正是凭借着他们超越时代的深邃洞察,为汉语开辟了一条言之有物、清新自然、明白晓畅、平易近人的康庄大道。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今日之国人,始终笃信平实与自然之美,始终坚守着文艺作品“铁肩担道义”的崇高使命。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他们投入创作,引领风尚;更以除旧求新的勇气,为文化的进步扫除了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欧阳修主持的“千古科考第一榜”,犹如一股清流,极大地纠正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偏颇;王安石更是以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推动了社会观念的革新与蜕变。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是他们的胸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他们的格局。他们是千古文豪,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典型,更是历经尘世浮沉依旧风骨如初的大写之人。他们的创作与人生,为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创造,提供了熠熠生辉的灵感与非凡的借鉴意义。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在2023年策划了《宗师列传》系列节目。面对这样一个内涵丰蕴的主题,我们期待创造出“既新又厚”的精品,为更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厚”,是这份命题沉甸甸的分量;“新”,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自总台成立以来,我们围绕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采用“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策划打造了《寻古中国》《非遗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简牍探中华》《山水间的家》《文脉春秋》《农耕探文明》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目,激发受众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面对巍如高山的宗师文豪,我们又应该以何种方式取其精粹,让它在今天再次迸发出辉光万丈、动人心魄的魅力?又应该如何将这沉淀千年的养分,注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创造中去?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答案在对过去与今天的反复思畴中逐渐显现。

沿流溯源,知古明道。我们将“穿越”的符号放大,由总台主持人与文化学者带着当代视野,共同穿越到节目组精心搭建的“唐宋”。我们使用“古今穿越”的巧思,衔接传统与现代,带领观众回到鲜活的历史“现场”,细致观照当时的社会风貌,努力还原唐宋时期真实的社会气象,让宗师们的形象扩展出更加立体的维度。

节目最后,再将古人带回当代,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见证新时代“千载梦圆”的辉煌成就。从而实现以今观古、以古明今,在古今交汇之中鉴往知来的创作目的。

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就在这样的设定下悄然发生。

多样化的探访设计,实现现场感与历史感的贯通。在节目中,探访团成员将怀揣疑问,步步深入历史现场,采访历史当事人,直击一个个“历史名场面”。以第一视角,帮助观众层层感悟宗师的喜怒哀乐、人生跌宕,理解宗师思想与人格。

电影质感的名篇呈现,让瞬间与永恒共存。宗师的人生华彩而短暂,唯作品永恒。在节目中,探访团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见证千古名篇诞生的精彩瞬间。而CG、XR等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这些传世之作打造了瑰丽的视觉奇观,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文学想象,传递出经典文字排山倒海的力量。

精益求精的置景服化,兼顾全局与细节。历史不仅蕴藏在宏大的叙事之中,更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之中。实事求是的历史考据,严谨的道具置景与服化设计,节目组力求使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业内外人士“火眼金睛”的审视与考验。

跨越山高水长,来去古今之间。《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档历史与当下交汇、趣味与深度兼具,有匠心更有雄心、有创新更有坚守,充分发挥了“思想+艺术+技术”特色的创新融合文化节目。

2023年10月底,《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开播,首播观众规模在全天各频道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一。整季节目播后,节目全网累计登上热搜、热榜470余次,央视频总观看量累计突破3600万,全网主话题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17亿。

节目不仅成了“全家人共同等待的节目”“校园课堂中放映的节目”,甚至成了“中小学考卷上的节目”。节目“古今双向穿越”的形式,更是成功引爆了地方的破圈联动传播。千年后故地重游,在潮州,韩愈看到了当年南荒之地的河清海晏,“潮山潮水皆姓韩”;在柳州,柳宗元见证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一去不返、红火的螺蛳粉产业链年产值600亿元;在杭州,苏轼遇到了一座全新的“亚运之都”。

节目的创新模式、精良大制作与高水准内容,更是引来了网友们的在线惊叹与频频点赞:“央视出品,必属精品”“院线质感”“这个节目质量真高,画面美术、服化道都好舒服,真实自然有质感”“陪孩子看节目,没想到自己看得津津有味”“应该全集背诵”“好新颖的节目形式!”“通俗易懂,令人身临其境”“几次感动落泪”“这种方式无疑促进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普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一阵阵迫切的“催更”之声。

节目的反响令人欣慰,观众的鼓励更催人奋进。《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所创造的沉浸式探访和电影级制作的全新模式,是央视综合频道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旗舰频道,在节目创新上的排头兵作用与示范效应的又一次体现;节目在历史细节与置景道具等方面的严谨考据,更是总台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的又一例证。

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韩愈之勇、柳宗元之洁、欧阳修之达、苏洵之肆、苏轼之真、苏辙之谨、王安石之敢、曾巩之醇。八位宗师,宛如八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八组流芳百世的文学经典,亦是八座凝结着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文化高峰。

往事穿越千载,文脉纵横山河。让我们附耳倾听,文明深处最悠长的钟声,在今日奏响最清朗的回响。它回响于奔流的韩江,回响于熙攘的苏堤,回响于清风明月之间,也回响于书声琅琅的教室,回响于人们不经意间的语言与立场,回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并将以更加可敬、可爱、可亲的姿态,回响于无尽的未来。

慎海雄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 +zV/feTP+rs/FbAdrYon8yf2dPFzZhFCcmR86+NlEaKLgJh4Qo4Cz/lu1+xx4p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