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暮年奋发,践行“吏为人役”

元和十年(815)初,也就是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十个年头,他苦苦期盼的人生转机好像终于到来了。也许是漫长的时光淡化了唐宪宗的怒火,也许国力日衰,急需有才干的官员,朝廷意欲召回这些因政见不同而被贬谪的官员,重新起用。当征召的诏书南下到达永州时,柳宗元以一首《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记录下自己那一刻如梦如幻的惊喜:“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但是,当柳宗元满怀巨大惊喜和企盼回到长安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又把他的希望击得粉碎。当时,柳宗元一行人回到长安后,刘禹锡作了一首名为《玄都观桃花》的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后一句狠狠地刺痛了当朝权贵,被政敌们拿去作为“无悔过之心”的证据上奏,唐宪宗因此下令,将这些刚刚被召回长安的司马统统贬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做刺史,其中刘禹锡被贬至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被贬至柳州,播州较之柳州更加荒僻,刘禹锡的母亲当时已经八十多岁,无法承受这样的长途颠簸,柳宗元便毅然上书请求与好友对调任所,最后虽未成功,但刘禹锡也因此得以改调连州(今广东连州)。

柳宗元和刘禹锡同行赴任,重走了十年前被贬谪之路,心情愈发惨淡,此时的柳宗元大约已经清楚,自己这一生是再也无法回到朝堂了,在衡阳与挚友惜别之际,他写下《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也是两位至交此生的最后一面。

元和十年(815)六月,柳宗元到达柳州。此时的柳州偏安大唐帝国的西南一隅,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是比永州更加荒僻的所在。虽自然风景一绝,“越绝孤城千万峰”(《柳州寄丈人周韶州》)、“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但这里的土地还没完全开发,不但荒凉艰苦、人烟稀少,而且四处是原始森林,参天蔽日的树木与野葛交错,森林里蛇虫巨多,相互盘结,景象十分恐怖,被称为“从化之地,瘴疠之乡”。

柳州下辖五个县,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开元年间这里有1374户,到元和初为1287户,虽不是准确数字,也能大致反映当时这个地区的荒凉凋敝。但是,唯一值得慰藉的是,柳宗元终于成为有实权的一州长官,可以实施“夫为吏者,人役也”的施政理想。

柳宗元在柳州执政期间,推广医学破除迷信,种树凿井改善民生,颁布措施禁绝人口买卖。当时的唐朝社会,贵族、富豪中蓄奴现象相当普遍,南方经济落后地区,掠夺奴隶风气盛行,朝廷虽颁布法令禁止买卖奴隶,但如柳州这种偏僻之地,商贾大户私蓄奴隶之风日盛。柳宗元对蓄奴和贩卖奴隶现象十分痛恨,经过明察暗访,他得知,当时柳州穷苦人向富人借债,要将家中年轻劳动力作抵押,到时如果无法还清本利,被抵押者就会沦为奴隶,不少贫苦家庭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柳宗元下决心革除这一恶俗,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明察暗访 决心释奴

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时  间:元和十三年(818)

地  点:柳州运河码头、茶园、酒楼

主要人物:柳宗元(46岁,时任柳州刺史)、蒋晏(30岁左右,柳宗元部下,参军职)、张五郎(40余岁,当地富户,表面做河运码头生意)

第一幕 察访河运 发现异样

日 外 运河码头

一群身着破衣烂衫的奴隶正往船上搬运货物。一旁的监工管事毫无怜悯之心,握着鞭子不停催促,稍有停顿,便是一鞭下去。张五郎惬意地坐在不远处的亭中翻看账册,一名奴婢小心翼翼地给他捶腿捏肩。

张五郎 (呵斥):你能不能使点劲儿啊?

管事匆匆跑来,近前耳语。张五郎轻蔑地抬起头。

张五郎 :他来干什么?

张五郎推开捶腿捏肩的奴婢,起身出亭相迎。亭外,柳宗元正欲下马车。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匍匐在马前作人凳状。柳宗元微蹙眉头,下马后去搀扶少年,手刚触碰到他的胳膊,少年微一颤抖。张五郎换了副面孔,忙不迭告罪。

张五郎 :柳使君贵人亲踏贱地,有失远迎!

少年赶忙离去,柳宗元的视线追踪他离去的背影。

张五郎 :不知使君突访码头,所为何事?

柳宗元 :你们这河运承担着柳州商贸重务,本官主理一方,自当尽责。我来看看你这里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

张五郎 :使君请。使君心系河运,是我等的福气。有您在这儿,一切都好!以前呢,咱们这河运都是往州里进货,自打您来了柳州以后,往外卖的货几倍地涨,现在的货船都已经不够用了。

正在此时,一个背着沉重麻袋的少年不小心摔倒在地,一旁的监工管事凶神恶煞地上去就是两脚。这正是刚才柳宗元扶起的少年。

柳宗元 :张五郎,你就如此对待你雇来的船工吗?

张五郎 :那绝对没有!实不相瞒,他是被卖来当奴隶的。

柳宗元 :他们家卖来的?(转向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区乙 :区乙,小乙。

柳宗元低头,只见小乙眼中满是哀戚惊惧之色,有求救之意。张五郎赶忙拉起小乙,拍了拍他的衣服。

张五郎 :你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对柳宗元解释)这孩子命苦,在家饭都吃不上,来了我这儿管他三餐,顿顿能吃我这么大一碗,小乙比来的时候壮实多了。(欲转移柳宗元的注意力)使君,我带您去货仓看看,有刚运来的桂布、茶叶。只要您喜欢,我叫人亲自送到府上。

柳宗元 :不必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皱眉眺望着远方搬运货物的场景,转身)蒋晏,我们走!(二人一同离开)

柳宗元 :蒋晏,刚刚的事,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蒋晏 :那孩子自称区乙,可他身为奴,何来的姓氏?莫非是有名有姓的良民,被迫卖身为奴?

柳宗元 :在我柳州境内,决不允许掠夺虐待奴隶之事发生。倒是这个张五郎,我很想看看他的水到底有多深。

蒋晏 :在咱们柳州地区姓区的,多为茶农,不如咱俩去茶园看看?

柳宗元 :去看看。

第二幕 茶园走访 获知实情

日 外 城外茶园

二人牵马奔茶园而去,前方来了一个扛着锄头的百姓。

柳宗元 :请问这位乡党……

只见那人眼神警惕,上下打量着二人,突然害怕地转头就跑。

乡人 (大喊):恶人来了!抢人的恶人又来了!

柳宗元还没来得及再张口,茶园里钻出来两三个本地百姓,也是转头就跑。蒋晏赶忙撵上一人问。

蒋晏 :乡党……

只见那人吓得瑟瑟发抖,口中话都说不出来了,跪地求饶。

蒋晏 :快起来,别怕,我们不是恶人,是要救人的!区乙,你认识吗?

乡人 :区乙?认、认识……

蒋晏 :他家人可在?

乡人 (忽然高喊):区乙爹,区乙娘,这有人说能救区乙!

远处的茶丛中,区乙的爷娘闻声跑来,直接跪倒在柳宗元面前。

区乙爹娘 :是您能救我们家孩子吗?

柳宗元 :我听说,区乙是被你们自愿卖给那张五郎的?(扶起老人)

区乙爹 :胡说!我们怎么可能卖儿子呢?前年收成不好,我们为买秧苗,才借了点钱,谁知道本利加在一块儿,一年后要还的竟然是好几倍。

区乙娘 :我们怎么拿得出来那么多钱啊!他们不给钱就抓人啊!您救救我的孩儿啊!

柳宗元 :二位老人家不要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尽快把区乙赎回来。

区乙爹娘 (欣喜若狂地):青天大老爷!

众乡民 :我家儿子也在那儿!我儿也被带去抵债了!我儿子好几个月不见了。

柳宗元 (震怒):蒋晏,派人下去,统计一下类似的情况在附近的村庄里还发生了多少起!

第三幕 解救奴隶 治理柳州

日 内 酒楼

酒楼一楼高朋满座,小二穿行其中,有两桌客人故作轻松愉悦之态,但时不时地竖着耳朵、瞥着门口,这些人正是柳宗元埋伏在此的便衣衙役。柳宗元乔装打扮,正在酒楼包厢设宴款待甘蔗园的老板董园主。张五郎的一双脚踏进酒楼,便衣衙役立刻喊出提前约好的暗号。

衙役 (化装为客商):小二,没酒了!

蒋晏 (声音极小地对柳宗元):来了。

斗笠下的柳宗元镇定如初。纷乱而沉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人施施然进入包厢。

张五郎 :董园主!

董园主 (喜笑颜开):五郎兄,来,入座!

张五郎 :奴隶我这里是要多少有多少,只看你口袋深浅。(笑)

客商 :您看,我像个囊中羞涩之人吗?只不过我做的可是木材生意,要的奴隶都得有一把子力气。

张五郎 :我那儿什么货色都有!这么跟你说,我有一个册子,年纪体形,里面写得都很清楚。

张五郎得意地勾了勾手指,示意客商近前,将册子递来。柳宗元上前一步抢过,摘下斗笠。

柳宗元 :蒋晏,拿住了!

只见蒋晏冲在柳宗元身前,吹了一声口哨,楼下混坐在酒客中的便衣衙役纷纷迅速起身。

张五郎 (慌乱地):柳宗元!

张五郎慌忙想逃,便衣衙役冲进来,持刀架在张五郎项上,将他押进包间。

张五郎 :柳使君,你这是做什么?

蒋晏 :使君,失踪和抵债的人口都对得上。您看,区乙的名字也在上面。(指着展开的册子)

柳宗元 (对张五郎):强掳良民、贩卖为奴,该当何罪啊?

董园主 :张五郎,你们……认识?

张五郎 (愤恨地):你!蠢货!(对柳宗元)柳宗元,我不过是个小买卖,全州多少大户乡绅得仰赖着我,他们才是大买卖。

柳宗元 :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

张五郎 :你抓了我不要紧,你得罪了他们,你这官也当得安稳不了!

柳宗元 :“夫为吏者,人役也。”若图安稳,我就不当这个官了!

第四幕 惩治奴贩 禁绝蓄奴

日 外 柳州码头

五花大绑的张五郎、董园主都被推在码头跪下,众人围观。区乙的父母从人群中相携而出,止不住哭泣。区乙激动地向父母艰难走去。

区乙 :阿爷!阿娘!

柳宗元 (举着官府告示上前,大声读):张五郎强掳良民、贩卖为奴,董园主买卖奴隶,按大唐律法,皆处绞刑!即日起,全州释放所有奴隶,如有不遵者,同罪论处!

围观百姓顿时沸腾,纷纷拍手叫好。柳宗元走到一家人身畔,区乙的父母就要向柳宗元下跪,被他拦住。旁边的衙役递给柳宗元一篮黄柑。

柳宗元 :小乙,尝尝。(掰开一个黄柑)

区乙 (惊喜地):甜的!娘,您也尝尝。

柳宗元 :拿回去让大伙儿都尝尝。等过几天,我教你们种这黄柑树。

柳宗元微笑地看着小乙一家离开。

尚永亮:柳宗元到了柳州之后,和在永州又有所不同。因为在永州,他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司马,到了柳州他成了有实职的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长官,他可以把当年那个“吏为人役”的理想付诸实践了。

杨雨:柳宗元在柳州留下的文章诗篇,远远少于永州,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柳州有了实职,常常忙于公务无暇作文。

撒贝宁 :他任柳州刺史时,身体憔悴,受疟疾和瘴气之困,但精神尚好,忙碌非凡,时刻关注民生和当朝。在此之前柳宗直的去世,曾让他异常痛苦,此时期他的文章甚少,忙碌于治理柳州,使得此地不再荒蛮。

除了解放奴隶外,柳宗元还大力种植树木、打井取水、开垦荒地、兴办文教,极大改变了当时柳州的落后与荒蛮,开启了柳州的发展,用自己的才能照亮了一方荒芜。他为官清廉、生活朴素,时刻关注民生和朝廷。然而这个时期,他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条件更加艰苦,又先后患上奇疮和伤寒,柳宗元身体每况愈下,四十多岁便白发苍颜。

唐代文人历来有习医、通医之风气,杜甫、刘禹锡等皆精通医学。柳宗元也积极向当地百姓学习医术,后世知名的《救死三方》便是他将病案寄给同样喜爱医学的刘禹锡,最终整理收录而成的。《救死三方》的初衷是为了使后人患疔疮、霍乱此类病时能有方可医,因其载案完整,并确有疗效而被诸多医书引用,广传后世,如《本草纲目》《证类本草》等都对《救死三方》进行了收录,甚至国外的医书也对其有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医学在国外的传播。

身处偏远、仕途坎坷,逆境中,柳宗元与刘禹锡始终保持着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虽相隔千里,他们仍然互相勉励。在柳州刺史任上的几年,是柳宗元人生中最后的路程,身体每况愈下的柳宗元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前将家人与书稿都托付给了刘禹锡,足见二人情谊至深。

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八日,柳宗元在柳州溘然长逝,时年仅四十七岁。彼时,朝廷征召起复的文书正在路上,但他已无缘得见。

刘禹锡在为母丁忧途中,行至衡阳时得到了好友的死讯,惊号大恸,悲伤异常,不能自已。衡阳正是两人最后一次分别之处,然而斯人已去,惟余“南望桂水,哭我故人”(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超脱,在山水中见证自我的清明,柳宗元的一生短暂而曲折,如同最绚烂的烟火,耀眼盛放过后,在世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他虽身在逆境,却始终以儒学的义理坚持理想;以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书写着沉默中奔涌的心声;以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着超前的哲学见解和人生感悟。

柳宗元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和文学理论方面都做出杰出贡献,为后世留下了《江雪》《渔翁》《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封建论》《天对》等六百多篇名作,位列“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学上的革新,更是一场思想上的觉醒——打破骈文束缚,倡导用质朴自然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民本思想超越了时代,关注现实,敢于揭示社会的黑暗面,以期唤醒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感。尽管仕途坎坷,但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贬谪外放,他都能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浮沉不忘报国情,以天下为己任,每到一处,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革弊兴利、济世利民。

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他终能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付诸实践,为自己坎坷的人生画上句号。 pX8AVgHEib+BLQyhNKmdUTrouRRGFsoaWpL1OEKsF6uDNGzx8oyZeTymHntLWN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