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在大唐帝国繁华长安城的一处宅邸内,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新生命的到来,令全家上下欢腾不已。他不是寻常人家的婴儿,而是出生于大唐的高级士族家庭——河东柳氏。
河东柳氏自南北朝以来,便是河东地区的三大世家之一,世代高官厚禄、声望显赫。虽然到了唐朝中期,柳氏家族逐渐没落,但依然保持着清正的家风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柳宗元,这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承载着家族的期望与荣耀,这也是世人称之为“柳河东”的由来。
柳宗元出生时,父亲柳镇正担任长安主簿,他虽官位不显,却为人正直、学识渊博,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则出自另一个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卢氏家族世代以诗书传家,家风严谨,子孙后代皆才俊辈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柳宗元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从四岁起,便开始悉心教导他诗词章赋,为他日后的文学修为和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母亲卢氏自幼饱读诗书、聪颖贤惠、见识不凡,她常常以楚国诗人屈原的高尚品质和不屈精神来教导柳宗元,希望柳宗元能够继承屈原的遗志,成为一位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然而,彼时的大唐已经历了安史之乱,从辉煌逐渐转向没落。到了唐德宗时期,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皇帝失去了掌控国家的能力,皇权和藩镇的矛盾日渐尖锐。建中二年(781),唐德宗发动了针对魏博、成德、淄青和山南东道四镇的讨伐战争。这场旨在扫平割据藩镇的军事行动前后绵延数年之久,涉及唐朝东北、西北、中原及西南的诸多藩镇,史称“建中之乱”。
“建中之乱”给当时的民生带来极大伤害,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虽然身为门阀士族,柳宗元一家也难逃历史车轮的碾压。建中四年(783),河北藩镇发生叛乱,战火连天,千里焦土,长安亦被波及。面对这样的局势,母亲卢氏毅然带着年仅十一岁的柳宗元,全家踏上了前往夏口的逃亡之旅,去投奔在那里为官的父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时 间:建中四年(783)
地 点:夏口柳家居所
主要人物:柳宗元(11岁)、卢氏(45岁,柳宗元母亲)、男孩(10岁)
日 外 柳家居所
院门口有一棵橘树,硕果累累,小柳宗元在树边和一男孩扭打起来。
柳宗元 :你放手!
男孩 :不放!
柳宗元 :放手!
男孩 :不……
柳宗元 :别想跑,给我橘子。
卢氏闻声而出,走到院外。
卢氏 :元儿?
男孩趁柳宗元一愣神扭头就跑,却不想脚下一绊,怀里衣襟兜着的橘子撒了一地。
男孩 :哎哟……(顾不上疼,慌忙拾捡橘子)橘子,我的橘子!
卢氏赶忙上前扶起男孩。
卢氏 :孩子,没摔着吧?
柳宗元 :阿娘,他偷咱们家橘子。
男孩 :我没偷!我是借……我一定会想办法还的。
柳宗元 :胡说,既然是借,干吗不敲门?
卢氏看到男孩瘦瘦小小、衣衫褴褛,心下已然明白,按住柳宗元肩头。
卢氏 :孩子,听你的口音像是从北方来的?
男孩 :我家那边打了仗,阿爷带着我和妹妹逃了出来,一路跑到了这里。
卢氏 :那你阿爷呢?
男孩听到此问,眼泪掉了出来。
男孩 :阿爷说要去找吃的,就再没回来了。
卢氏给男孩擦了擦眼泪,叹了口气,转向柳宗元。
卢氏 :快,把阿娘刚才摘的新鲜橘子拿出来。
柳宗元看了一眼卢氏,有点不情愿。
卢氏 :快去!
卢氏拿起橘子剥开,喂给男孩。
卢氏 :来,甜吧?
柳宗元抱着篮子走来,卢氏示意把橘子交给男孩,柳宗元侧身不愿意。
卢氏 :你忘了,咱们来夏口找阿公是为什么?
柳宗元 :河北的藩镇打到了长安。(陷入回忆)……那天,和咱们一起逃出城的,好多百姓。
柳宗元的目光慢慢转向这个男孩,有些懊恼方才自己的疾言厉色,然后将装有橘子的竹篮交给男孩。
柳宗元 :对不起。拿着吧!
那男孩突然向前一步,向卢氏和柳宗元跪下。
男孩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人!
柳宗元被这连声称谢吓了一跳,赶忙和卢氏阻止男孩下跪。
卢氏 :快起来,以后来这儿,记得敲敲门。去找你妹妹吧!
柳宗元望着男孩一瘸一拐的背影,陷入沉思。
卢氏 :天宝之乱平息才短短二十年,怎么又打起仗来了……(见柳宗元怔怔望着男孩背影)元儿,元儿?(柳宗元回过神来)想什么呢?
柳宗元 :咱们不过是给了他几个橘子,便被千恩万谢,觉得受之有愧。
卢氏 :还记得阿娘跟你说的屈子的那句话吗?
柳宗元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卢氏点头,柳宗元心事重重。
柳宗元 :天底下那么多流离失所的人,咱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卢氏 :你要像屈子一样坚守本心、不改此志,总有一天一棵小树苗也能撑起一片片绿荫。
卢氏引着柳宗元看向这棵橘树,伸手向树上摘下一个橘子。
柳宗元 :我明白了,阿娘,这就叫“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九章》)。
卢氏一把揽过小柳宗元,将剥开的橘子递给柳宗元。
贞元元年(785),柳镇赴江西为官,柳宗元跟随父亲宦游在外,辗转夏口、南昌等地,他亲眼看见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孤苦无依。这些悲惨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柳宗元年幼的心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立志要以屈原为榜样,为天下苍生探求真理,为黎民百姓谋求一片太平盛世。动乱时代的亲身经历对柳宗元影响深远,不仅令他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还直接促成了他后来反对分裂割据、力求统一的政治主张。
自此之后,柳宗元更加刻苦用心精进学业,结朋纳友,他的才名也逐渐传扬开来。贞元元年(785),朝廷平定了起兵作乱的叛将李怀光,一名姓崔的高官要上书向朝廷祝贺,特别邀请柳宗元帮他代笔,柳宗元由此写下《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这篇文章观点鲜明、鞭辟入里,在当时的文人中一下流传开来,而此时的柳宗元,堪堪十三岁而已,经此一事,柳宗元名动京师,被认为是长安奇童。
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其中明经科重死记硬背,难度较低,进士科考试的内容是难度较大的诗赋,含金量更高。
贞元九年(793),刚刚二十一岁、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柳宗元进士及第,这个时期,他还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朋友——刘禹锡。二人同年登科,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结为知己,自此一生进退与共,并肩革新。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时 间:贞元九年(793)
地 点:长安礼部南院、茶馆
主要人物:柳宗元(21岁,新科进士)、刘禹锡(字梦得,22岁,新科进士)、詹学兄(30多岁,同科考生)、郑扬(27岁,同科考生)
日 外 礼部南院东墙下
刘禹锡缓缓侧身挤入人群,只听得耳边霎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好不容易挨到榜前。黄榜上,刘禹锡的名字赫然前列!
刘禹锡 (激动地):我中了!我中了!
还不待他自喜,一旁骤起高声,原来是素来与他不睦的学子郑扬。
郑扬 :不可能,不可能的!我怎么可能落榜呢?还落在他刘梦得之后?
刘禹锡 (不卑不亢地):请慎言!科举取仕,文章诗赋皆有公断,岂是你我可以妄议高下的?
二人的对垒落入一旁的柳宗元眼中,柳宗元好奇地向一旁的詹学兄提问。
柳宗元 :他就是刘梦得?
詹学兄 :是啊,刘梦得和这位考生,都出身荥阳,却门第悬殊。刘梦得一介寒门儒生,年少成名,处处都压他一头,如今又金榜题名,郑扬当然不忿。
这边说着,只听那边争论未绝。
郑扬 :那你说说,你都写了什么?!
刘禹锡 :自然是天下百姓所忧之事,当今圣主所求之能。
郑扬 :哼!穷门小户,你能有什么见识?我就不信,你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拿出来给大家瞧瞧!
眼看郑扬落了下风,詹学兄有些担忧。
詹学兄 :这刘梦得还是年少。这位考生家里在朝中盘根错节,岂能容他当众奚落……
柳宗元 (高声地):进士一科,唯才是举!
郑扬 :你又是谁?
柳宗元 :在下柳宗元。
众学子 :柳宗元?新科进士柳宗元?不会是河东柳氏吧?
郑扬 :既是名门之子,为何替他说话?
柳宗元 :我只不过说几句公道话罢了。我朝自开国以来,为何广开科举取仕之门?不正是为了放下门阀之见、广纳贤才吗?!所谓世家大族,贵在何处?贵在立身之责,贵在治国之用,而非贵在衣紫腰黄、目下无人!
郑扬 :你少在这里夸夸其谈!我告诉你们,就凭他,就算当了官也走不远!
刘禹锡欲上前驳斥,不想柳宗元接着开口。
柳宗元 :勋贵之家亦有不才之子,寒素之门岂无壮志之人?这位仁兄虽出身贫寒,但志存高远;将来若能为国尽忠、为民谋事,以后一定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光耀门楣、得百姓爱戴!诸君说,是也不是?
众学子 (鼓掌大悦):好!
郑扬气急败坏,拂袖而去。柳宗元转身欲走,刘禹锡快步追上。
刘禹锡 :这位仁兄请留步。多谢阁下出言解围。在下刘禹锡,久仰大名,幸得一见!
柳宗元 :河东,柳宗元。(拱手对礼)
日 外 茶馆露台
柳宗元一边亲自动手煎茶,一边似有慨叹。
柳宗元 :“茶者——”
刘禹锡 (脱口而出):“南方之嘉木也。”
柳宗元 :梦得也喜欢读《茶经》?
刘禹锡 :我素来好茶,这陆鸿渐的《茶经》,别看句句说茶,实则字字论人,不是精行俭德之人,不可与之谈。
柳宗元 :世之嘉木者众,陆鸿渐说茶,楚大夫论橘。幸得今日良朋在座,来,梦得,三沸已毕。(喝茶)
刘禹锡饮一口茶,不觉叹气。
柳宗元 :梦得为何叹息?
刘禹锡 (愤恨地):眼下朝野看起来太平无事,其实危机四伏。如果能多些像子厚这样放下门阀之见的俊才,该多好!
柳宗元 :必得严明法度,禁止宦官继续作乱;同时,层层选拔有才德之士,进入地方,防止藩镇势力扩大。
刘禹锡 (兴奋地):子厚果然深谋远虑,如果真能这样,何愁国不安、民不宁呢?
两人走到窗边远眺。
刘禹锡 :若是子厚为医者,该当如何?
柳宗元 :重病还需猛药。自然是,要改,当改,必改!
刘禹锡激动不已,扶住柳宗元的臂膀。
刘禹锡 :不承想,我刘禹锡能遇到同心共志之人!贤弟,你我皆是家中独子,不如以后便以兄弟相称。
柳宗元 :我也正有此意,梦得兄!(拜倒)
刘禹锡 :贤弟,今日便以这佩剑为信,托于贤弟。变革之途,望勿相负。
尚永亮: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科进士。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相识了,甚至可能早于登科之年。后来一起参加了政治革新,又一同被贬。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韩柳”的称谓,那主要是就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知名度而言的。如果从个人情谊方面来看,“刘柳”的并称更为响亮。
杨雨:人们常说“韩柳文章李杜诗”,这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韩柳”不但文章齐名,在历史上也是惺惺相惜的文友。可是要论起陪伴一生的真挚友谊,“刘柳”的相识相知,更高于纸上文章。
贞元十四年(798),二十六岁的柳宗元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录取,并被任命为集贤殿书院正字,负责编校典籍。虽然只是个九品的官职,但在唐朝官员升迁路线中,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由此,柳宗元正式踏上仕途。三年以后,他担任蓝田县尉,由于出色的文采,被留在长安协助京兆尹处理公文,后由皇帝亲自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负责监察百官。到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正六品礼部员外郎,核心决策层遥遥在望,可谓走出了一条唐朝读书人最顺畅、最理想的仕途。
在不断的升迁历练中,柳宗元的治世之能初现。通过种树郭橐驼的几句话,他便能悟到“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的安民之道。匠人的修筑之术,也能引他譬喻——“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梓人传》)他口才出众、机敏善辩,常常旁征博引、纵横睥睨、意气风发,使得在座的人无不为之叹服,柳宗元也因此名声大噪,权贵纷纷与之结交。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这样记载:“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柳宗元与刘禹锡决心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二人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理念,致力社会革新。当时的大唐几经叛乱,宦官当道、藩镇崛起,皇帝受制于这两大势力,愈发无所作为。国势日趋衰弱以致民生困苦,引发一批有志改革的朝廷官员的强烈不满,谋求改革之道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