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傀儡皇帝临终设局

控制住建康的局势之后,王敦迫使司马睿颁布诏书,命令甘卓、陶侃、司马承偃甲休兵。如此一来,眼前的军事威胁就解除了,可这还不够,王敦还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太子司马绍。

司马绍的母亲荀氏是燕代人。燕代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以及东北地区南部,是鲜卑人的势力范围。鲜卑人的体貌特征比较特别,须发呈黄色。不知道是因为荀氏本身就是鲜卑人,还是因为她有鲜卑人的血统,司马绍的外貌有些特别,和鲜卑人比较像,王敦就在背后蔑称他是“黄头鲜卑奴”。

司马绍的性格刚强英武,与其父司马睿截然相反。朝廷军队在石头城下被王敦击败之后,司马睿困坐愁城,一筹莫展。司马绍极为愤怒,披甲上马,要率领侍卫与叛军决一死战。温峤认为这样做于事无补,拔剑斩断了马缰,极力劝阻,好不容易才让他打消与王敦拼命的念头。在王敦看来,司马绍太扎手,不容易控制,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是现在就把他废掉。战后不久,王敦再次将百官召集到石头城,商议废太子之事。

关于此次会议的记载,《世说新语》与《晋书》的记载略有出入。

《世说新语》的说法是这样的:王敦打算以不孝之罪废除司马绍的太子之位,召开会议当天,王敦一件件地数落司马绍的不孝罪状,还说:“这是温峤告诉我的,他曾经在太子手下任职,后来到我手下担任司马,所以我对这一切很清楚。”过了一会儿,温峤来了,王敦正襟危坐,带着暗示性的口气问道:“太子为人如何?”温峤答道:“小人无法揣测君子。”王敦严厉地问:“太子哪里好?”温峤说:“太子深谋远虑,钩沉致远,这不是我等凡人所了解的,但是他按照礼节侍奉双亲,在孝这一方面没有问题。”

《晋书》的说法是这样的:王敦大会百官,声色俱厉地问道:“太子有何德可言?”温峤从容不迫地说:“太子深谋远虑,钩沉致远,这不是我等凡人所能理解的,但是他按照礼节侍奉双亲,在孝这一方面没有问题。”

温峤确实在王敦手下当过司马,但那是司马绍称帝以后的事。所以,我们在这里以《晋书》的说法为准。

按照《晋书》的记载,温峤提出反对意见后,百官纷纷随声附和,王敦于是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仅看这简短的记载,我们难免有疑问:温峤为什么帮太子说话?难道因为温峤一句话,王敦就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温峤的玩心很重,是个童心未泯的大顽童,一辈子总是嘻嘻哈哈,难得正经一回。可一旦他正经起来,就总是能做出让人侧目的事,比如当初他受刘琨的委托来江东劝进,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的那一番演说,就让百官为之心折。

东晋王朝的权力运作模式是门阀政治,国家是门阀与皇帝共治。温峤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王敦起兵初期,他就曾经在公开场合说王敦这样做并不过分,司马睿也有错——没有处理好与门阀的关系,以至于授人以柄(司马睿为了组建军队,抢夺门阀大族的奴仆充军,王敦起兵的旗号之一就是维护门阀大族的利益)。他在关键时刻替司马绍说话,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他是司马绍的好朋友;其二,他对时局洞若观火。

温峤很清楚东晋权力运作模式的关键所在——平衡,即门阀内部的平衡,以及门阀与皇权之间的平衡。虽然门阀内部和门阀与皇权之间的绝对平衡不可能存在,难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但是整体上的脆弱平衡是不能破坏的。如果现在任由王敦废太子,连皇位继承人都由王敦指定,那王敦跟皇帝还有什么区别?谁又知道你王某人独揽大权之后还会干出什么事!

温峤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他人也能看出来,所以温峤一发言,众人立刻随声附和。大家的意思很明显——王敦你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来,君侧已经清了,你也该收手了,废立大事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大家跟着温峤一表态,王敦就知道废太子不可能了,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扩充王家的势力。在他的安排下,王导重新入居中枢,执掌机要,他的几个信得过的兄弟也都被安排到了重要的职位上,分别控制扬州、荆州、徐州、湘州、江州等军事要冲。此外,王敦还对朝廷的征兵权限设定限制,要求朝廷按月汇报禁军的兵力变动情况。

布置好这一切,王敦收剑归鞘,耀武扬威地返回大本营武昌。从兵戎相见直到班师回营的这段时间里,王敦一直停留在石头城,始终没有到近在咫尺的建康见司马睿一面,所有的事务都是通过他人代为转达。回到武昌,席不暇暖,他就对司马承和甘卓发动了残酷的报复。

为了确保大本营的安全,王敦控制建康不久,就迫使司马睿命令司马承、甘卓和陶侃放弃抵抗。当时,陶侃的军队正在半路上,接到停战诏书就掉头返回广州;甘卓原先就战意不坚,见到诏书也决定班师回营;司马承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始终没有屈服。

在铁骨铮铮的虞悝手里,叛军吃了不少苦头,破城之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灭虞家。虞家子弟跪在虞悝面前号啕大哭,虞悝坦然无畏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遗言:“人都有一死,我们虞家都是忠义之魂,何憾之有!”此后,司马承被扔进囚车里押赴武昌,途中被杀。

如果当初甘卓果断一些,攻占王敦的大本营,司马承和虞悝或许就不会惨遭屠戮,建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或许就不会惨遭叛军的杀掠。对于东晋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内战,甘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

很多人一说到东晋,津津乐道的就是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没错,那个时代是以风度和风流著称,但这只跟门阀士族有关,对于东晋的下层草民,门阀士族的压迫是很刻薄的。如果你是一个草民,而不是门阀士族出身,那就等着受苦吧,哪还有什么闲心谈论风度风流?你能拥有的,基本上也就是巴掌大的一块地和几间四面透风的小草房,而这在下层社会已经算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了。你推开门一看,外面都是物产丰富的山野湖泽,但都是有主的。比如,你到被门阀大族据为己有的湖泊里钓了一条鱼,哪怕只是一条小泥鳅,他们会先没收你的渔具,再把你关起来毒打一顿,然后就是等你家里来赎人,代价是十匹布。且不说一个普通的家庭能不能负担起十匹布,就算砸锅卖铁凑够了,那也和破产没什么区别了。

在对待下层百姓这一点上,甘卓很不一样。他出身大族,又是地方大员,但镇守襄阳期间,他善待民生,开放山野湖泽,屡次赈济贫民,深得民心。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他应该是一个可以造福一方的好官员。可惜他生不逢时,一次次被卷入深不见底的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因他的优柔寡断而一步走错步步错。事实上,接到朝廷的罢兵命令时,他还有击败王敦的机会。乐道融苦苦相劝,可他再次错失良机。乐道融忧愤交加,不久撒手人寰。虽然甘卓撤退了,但王敦已经被他的反复无常吓怕了。回到武昌,王敦暗中收买了甘卓的部下,唆使他们刺杀甘卓于卧室之中,并杀光了甘卓的儿子。

到这里,王敦第一次叛乱的故事就说完了。在东晋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内战,既是藩镇与朝廷之争,也是门阀与皇权之争。

门阀士族形成于汉末,并非东晋所独有,作为西晋创立者的司马家族本身也是门阀,只是他们的地位凌驾于其他门阀之上,掌握着军政大权。

一个大家族要想昌盛不息,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是人丁兴旺。人口基数大,出人才的概率才相对大一些。经过八王之乱,司马氏的宗族子弟被摧折殆尽,缺乏足够的人才占据机枢要冲;司马睿只是皇族疏亲,政治影响力微乎其微。永嘉之乱过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虽然南北士族互相敌视,但为了防备胡人渡江南下,他们也急需联手抗敌。司马氏的势力虽然此时江河日下,但也是正统政权的象征,这块金字招牌是其他士族难以取代的,所以在南北士族的共同妥协下,撞了大运的司马睿登上了帝位。但金光灿灿的皇位只是一个装饰品,司马睿是依靠士族的支持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军政大权不落到士族手里才怪。

为了重振皇权,司马睿登基之后重用刘隗等亲信,推行了一系列打压门阀士族的措施,这就是东晋历史上著名的“刻碎之政”。什么叫“刻碎之政”呢?这跟王导有关。

东晋开国初期,依赖于把持军权的王敦,王导顺利地掌握了内政决策权。往好听了说,王导的为政措施是施政以宽、无为而治;往不好听了说,就是姑息纵容,对作奸犯科的门阀士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就能明白“刻碎”这两个字的含义了。顾名思义,刻,就是刻薄。因为司马睿推崇的是法家的为政理念,相对于门阀士族,王导当然会认为司马睿的为政理念很刻薄;碎,就是零碎、不成系统。因为司马睿忌惮王敦,不敢全盘推翻王导的为政举措,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修修补补。比如,司马睿屡次声明要以法治国、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可他根本不敢触及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只能做一些小改动。

即使是零敲碎打,门阀士族也是很反感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敦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顺流东进,门阀士族也对兴兵犯上的王敦普遍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不愿意献计献策,也不愿意出兵出粮,巴不得有人出头敲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司马睿,致使司马睿重振皇权的努力和梦想烟消云散。

随着以司马睿为首的帝党势力的垮台,王导重新回到了政治中心。虽然他为政宽纵,以维护南北门阀的相安无事为第一要务,视其他事务为旁枝末节,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其他事务一无所知。事实上,政治中枢往来的一切公文和奏折他都会亲自过目,上至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下至基层官员的任免,他都了然于心。

重回中枢后的一天,王导从档案处调来过去几个月的公文和奏折,想看看在自己被司马睿疏远的那段时间里,有没有发生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事件。忽然,一封笔迹很熟悉的奏折进入了他的视线,凭借直觉,他马上就认出那是周顗的笔迹。他痛恨周顗,至今依然认为周顗死不足惜,可他还是鬼使神差地拿起了这封奏折。一看开头,他立刻如雷轰顶,读完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奏折,他泪如雨下:“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这份奏折的内容是周顗给王导求情,请求司马睿念在王导辅政多年的分儿上,赦免王导及其族人,不要因为王敦而牵连无辜。奏折的呈交时间,恰恰是在王导被赦免的前一天,也就是王导在宫门前求周顗代为进言,而周顗漠然视之的那一天。

周顗当天进宫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王导求情,而且在此之前,他已经多次给司马睿进言。当天他对王导不理不睬,是因为王导的处境太敏感,皇宫内外到处都是司马睿的眼线,一旦司马睿知道他与王导有过接触,难免会以为他们通过气。所以,周顗不理睬王导是个明智的选择。那天下午进宫之后,他与司马睿谈了很久,还喝了一些酒,所以出宫的时候酒气醺醺。可他没有醉,经过王导身边时说那句杀气腾腾的话也只是为了避嫌。当晚,回到家里,他又写了一份奏折——也就是王导看到的这个奏折——请求司马睿赦免王导。然而除了司马睿,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一切,从始至终,周顗也没有给别人提过这件事。

周顗搭救王导,是看在朋友一场,就算他不搭救,那也说得过去,这不是他的义务。王导好歹也是搞政治的,是干大事的人,心胸应该比普通人开阔,可是在处置周顗这件事上,他实在是做得不光彩,说卑鄙可能有点儿过分,但至少是很没品。他有难的时候,周顗以明智的沉默救了他的命,周顗有难的时候,他却以阴暗的沉默要了周顗的命。

周顗死后半年多,自王敦叛乱之后形同傀儡的司马睿也走到了人生尽头。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就是一个新王朝的设计者,他铺设什么样的轨道,后人基本上就沿着什么轨道走。整个东晋时代,皇权一直处于弱势,受制于门阀,这就与司马睿有很大的关系。

经营江东的这些年里,司马睿的实力确实比较弱,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大多数都是马上皇帝,在军界很有声望,比如刘邦、刘秀、曹操、刘备、刘渊、石勒、慕容垂……这些人上过战场,出生入死,能压住场。杜弢之乱期间,王敦无力平乱,焦头烂额,亲信建议司马睿亲临前线,身冒矢石,在军中立威,趁机取代王敦,收归军权,可司马睿不以为然,终于使军权被王敦鲸吞蚕食。

从登基称帝直到去世,司马睿只是在建康附近举办过几次虚张声势的阅兵仪式,致使兵不识帝,帝不识兵。对于前线士卒来说,不出深宫内苑的司马睿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并不像大将军王敦那样真切可感。司马睿有统揽大权的想法,但碍于严峻的局势和个人能力,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实现梦想,致使门阀的势力逐日稳固,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而门阀政治一旦形成,变成基本国策,后来人再想进行改动就千难万难了。

当然,我们做这些总结是站在后来人的立场上,站在司马睿的立场上来看,该做的他已经做了,该尽的力他已经尽了,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后世的事会怎么样,那就交给后世人去解决吧。为了防备王敦再次图谋不轨,临终之时,司马睿用尽最后一滴心血设了一个局,至于这个局有没有用,只有天知道。

这个局,就是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 pjGrApL0fFqyBgAkyL4Bhps48uF8aFWPT8EfQV6V789LVmcWcopAUaoM4D+gzP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