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思想史》的编撰是中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国历代医学家、医药卫生管理者及领导者,在叙述或记载其学术成就与管理制度时,几乎都注重实在的理论、技术或体制职能,绝少论及其思维方法、认识论与方法论内容。中国学者关注的这些史实要点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多半忽视了哲学思想和理性层面的思考,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遗憾的缺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缺陷,它给我们今天研讨《中医学思想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作者们要给予中医学发展以哲学层次的总结,就必须从历代医学家们与医药卫生管理者、领导者的自序、著作,或他人叙述的医疗事迹、学术成果、管理制度等的字里行间去寻求其思想方法的脉络或痕迹,从而结合当时哲学思潮去分析研讨其认识论、方法论。这固然可以求得比较符合实际的哲学思想,但也很难不产生不尽符合实际的思想脉络。因为在这些分析研究中,难以避免地要受到作者主观思想的影响。正如主编自序中所叙:“我们清楚地自知,此书远未达成理论上所提出的要求。诚惶诚恐之中,想到为了开拓中医学思想史这一研究领域,第一次撰写成书不过是一件马前卒的工作,即使是充满缺憾,此书也起码提供了一个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批评与修正的相对完整的基点,我们以此聊以自慰而鼓起直面同仁的勇气。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在此领域中倾注你们的真知灼见,也欢迎以这部《中医学思想史》为靶子,展开讨论,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医学的进步,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借鉴。”这固然是主编的谦逊,但确也反映了他们在编研过程中的艰辛与苦涩。
纵览《中医学思想史》,上述艰辛与困难不免会给该书之完美增加困扰。但从全书的丰富内容,敢于触及难点、疑点及敏感点等诸多方面来看,仍然清晰可见作者敢于解放思想,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直面现实,给中医学5000多年的发展史以哲学思想的总结,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也是该书值得称许之所在。
《中医学思想史》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为总主编的《学科思想史文库》中的学科之一。该文库由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近40个学科思想史组成,编撰这一巨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必将为我国各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对此,我深表赞赏。我提倡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各类不同见解,友善地进行探讨,不赞同用小肚鸡肠的情绪去对待与己见相左的各类观点。当然我更为赞赏本书作者们的参与精神、求是精神和创新精神。主编李经纬教授在设计编写计划时,邀我作顾问,书成后我为该书撰序,皆欣然允从。
此以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
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2000年12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