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理论,包括“诊法”与“诊道”两方面。“诊法”一词,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等,指诊、审、察、候、阅、视、切、循、扪、按等一套认识病证的操作方法;“诊道”一词,见于《素问·方盛衰论》,指揆度、外揣和以意和之等辨别判断、意象推求的思维方式。在诊法方面,有色脉诊、闻诊、问诊、尺肤诊、经络诊、弹踝诊法等,堪为丰赡。之外,对健康状态和某一特定生理过程(例如妊娠)的判断也归之于诊法的范畴。其中的脉诊,是祖国医学的重大发明之一。在诊道方面,基于“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的前提下,运用辩证思维、全息思维,以及“意”的悟性思维,发挥想象力,予以创造性地判断病证。
在《内经》以前的巫医时代,巫医们对疾病的确定主要靠“占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索隐》说:“诊,占也”,说诊是由“占”演化而来。当医学理论建立以后,医生们总结了临床经验,在方法论指导下,形成了诊断学。《内经》既奠定了诊断方法的理论,又具代表性。中医诊断方法又称“四诊”,这在《内经》中就已经很系统了。四诊是望、闻、问、切四诊,本是综合应用,不可分割的,唯重点则在望色和切脉。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所谓“参伍”,就是指望色与切脉的配合。正因为必须把两者配合好,才能进行较全面的诊察。所以《五脏生成篇》强调说:“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这里尽管把望诊、闻诊、切诊都提到了,但最后的结论,还是在于“能合脉色”。古人把色与脉的关系,看作是根与叶的关系,根生则叶茂,根死则叶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枝叶之出候也。”“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中医诊断学依据“象”和“气”,以及“神”和“形”。“象”导源于先民之“观物取象”,象有现象、意象、法象的不同。“见乃谓之象”的现象是最主要的。医家把“形见于外”的人体征象和关于脏的知识结合起来,构建了脏象论。据脏象论进行诊断,其要旨在于观病人之象。脏象论是关于整体的、活的机体的理论。《内经》中诊法也极重视整体性和动态性,以功能变化审视病能,故而重视神气和神色。即“粗守形,上守神”。形是现象,神是动态显露的本质,以守神为上工。既是守神,就要注目于变化的病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病以正名”,应根据变化了的病形,来不断改变以前的认识。《内经》中的脏象论,经历了《灵枢·九宫八风》之八卦脏象、《素问·六节脏象论》之六节脏象论之后,发展为以五行为框架的五行全息脏象论,此论天才地发现了人体各器官的功能的信息,在人身某一局部的表象有如缩影一样的同一性,即部分中有整体的信息。例如,《灵枢·五色》论说了面庞有五脏六腑肢节“各有部分”的投影;《素问·五脏别论》《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述寸口脉可昭示五脏六腑的信息,故气口可“独以五脏主”;《灵枢·大惑论》提出眼诊之五脏全息;《灵枢·厥病》指出耳穴可有体病之全息;《灵枢·经脉》《灵枢·经别》《灵枢·奇病论》分别指出脏腑的信息可通过经络反映在舌上。这种“见微而知著”的全息理论,用诸于诊断,形成了中医脉诊、舌诊等独具蕴义的诊法。
在《内经》部分篇论里,尚有占筮和相术的内容,例如,《灵枢·九宫八风》篇中的以九宫八风占病;《灵枢·师传》《灵枢·五阅五使》篇等,以相面术先辨五官之形与色气,以推测脏腑病变和吉凶;《灵枢·寿夭刚柔》《灵枢·天年》等篇,以观察耳廓和面部来推测寿夭等。其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些篇论为我们认识中医学诊断思路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线索。说明在《内经》诊断学确立之前,有一个巫术文化时代的占断阶段,其特点是以占与相术(有些相术与一定的经验相联系)来推断疾病。但是《内经》的作者,扬弃了占与相术,脱却了巫术,把医学经验与哲学结合起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诊断学。
中医的诊断,为“形能”之学,有其一套独特的操作技术规范,具有实用性。诊断之操作,素以“平人”为参照对象,《灵枢·始终》以此提出了健康人的定义:“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气血必相称也,是谓平人”,适应外界环境与内部机能和谐地统一为健康,反之为疾病。对病的诊断依据是据象论病,把疾病视为人体机能变化的一种自然过程。这是过程论的思想。《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无功能变化的“善者”当然见不到病象,而有功能变化的恶者有病象可见。因此,诊断的前提首先是“知病知不病”。对于病脉的诊断,《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了用医者(健康人)的呼吸来测定脉搏迟速的方法:“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当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跳五次,平常呼吸时偶然有一息较长超过五跳的,这时的一息,犹如闰年闰月一样,叫作闰以太息,也为平人。闰以太息如与今日之心脏听诊对照的话,即是窦性心律不齐或呼吸性心律不正,属于健康人的心律。以息断脉的技术,显示了《内经》时代医家的智慧。
诊断始于观察。包括“审察于物”“立形定气”“详察间甚”等,在操作上,应该“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意志与病能”,要“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诊可十全”,才能“视其外应,以知内脏”。《内经》高度重视诊断的规范化问题,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说:“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在度量上,《内经》继承了古代以人为度,即以人体某一部位为标准的测量方法。《史记·夏本纪》说禹定度数的方法是“声为律,身为度”,禹将自己的身长定为一丈,其十等分之一为一尺。《素问·方盛衰论》言“诊有十度”,其骨度、脉度等皆循此法。《素问·上古天真论》将成年男子称为“丈夫”,也因该时男子身高一丈左右而以“丈夫”称谓男子。《内经》腧穴测量定位之尺寸也循此法,科学而方便。
《内经》记载的检测方法很多,大抵以实用性为特征。《灵枢·水胀》篇记述了以腹诊候臌胀的方法:“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状,此其候也。”《灵枢·寒热》记载了以“反其目视之”,用翻眼睑去诊察病情,并以观瞳子来判定预后。《灵枢·骨度》运用表面解剖知识以骨定脉。《素问·三部九候论》述有弹踝诊法检查脉气相应的程度。《素问·通评虚实论》记有测小儿脉与手足寒温定病情的方法。《内经》的经络诊法是诊治一体的。《灵枢·百病始生》记有:“察其所痛,以知其应”,《素问·八正神明论》也言:“问其所痛,索之于经”,而《灵枢·背腧》则是“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及《灵枢·经筋》之“以痛为腧”等,都把诊察到的经脉和痛处作为治疗的部位,援诊断为治疗,具有实用性。《内经》之脉诊有数篇论及,其诊法由繁而简,向精练方便的路向发展。《素问·三部九候论》系采用九个部位的遍诊法,《灵枢·始终》《灵枢·禁服》等则采用人迎、寸口脉法,而在《素问·五脏别论》已经独取寸口了。这种简练的脉诊方法更趋实用。《素问·疏五过论》说:“凡诊者,必知始终,知有余绪。”“必知始终”,是说要了解疾病的整个过程,“知有余绪”,是要能预见疾病的后果。《素问·三部九候论》根据脉之虚实?“以决生死”《灵枢·邪客》则“因目视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而《素问·脉要精微论》采用综合的“参伍以决”的方法,即“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等论说了死候的真脏脉。系把阴阳失其冲和而尽露五脏本质的脉称为真脏脉。该脉已失代偿而全无胃气,即“但代无胃”“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脉也,故曰死”。这种诊断思想也贯穿于五色诊中,例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炽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也以五色尽露为死候。
《内经》的诊断思维,并非是一因对一果的线性逻辑方式,乃是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有三:
一是诸诊合参与凭一而断相结合。《灵枢·胀论》认为,脏腑“若匣匮之禁器”,故其诊治手段尽宜非手术方式,以达宝命全形的目标。“视其外应,以知内脏”属黑箱方式,这种诊断方式,信息量愈大,准确率愈高,能综合多种候病、诊法所得的信息,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谓:“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各种诊之所得综合起来“能参合而行者,可以为上工”。《素问·脉要精微论》也说:“以此参伍以决死生之分。”这种思想与《易大传·系辞》所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相一致。另一方面,《内经》又提出了“至道在微”的全息诊法。某一局部的病征也可以显示整体的全部特征,即后世《伤寒论》所言的“但见一证便是”。这种全息观也出自《周易》,即以卦爻为信息码的全息思想。《内经》的作者正是把上述两种诊断思维结合起来运用而有此理蕴的。
二是用标本理论统一主观与客观。诊断是由主体参与的操作行为。例如切脉,是“切者合也”,包含了医生的学识与经验,如何使主客观统—起来,《内经》提出了重信息、重客观的标本理论,即以病为本、工为标。本是根基,标是枝末,病能是本,而医生、医学理论乃至诊断技术等是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病是客观存在的,而工则是主观因素。在处理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问题上,《内经》坚持了尊重客观的反映论。《素问·移精变气论》以此告诫医生:“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三是重视鉴别诊断,坚持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的统一。《素问·示从容论》说:“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素问·疏五过论》也强调:“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而《素问·征四时论》则警示医生:“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般论述,说明比较、鉴别是《内经》诊断思维的要点之一。可概括为一个“辨”字。而“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素问·方盛衰论》所说:“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纪,万世不殆。”这说明,《内经》的诊道,决不仅是收录工作,而是要医生们用头脑进行分析比较,诊道的作用不下于诊法。在诊断时,一方面遵循理论进行逻辑思维,包括运用规范“以起度数,法式检押”,定方圆、辨逆顺。但在某些无规范可“检押”,不能运用模式思维的时候,医家应该“以意和之”。“意”即是悟性思维或灵感思维。《素问·著至教论》说“臣治疏愈说意而已”。把医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到一个超越经验的高度。《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这便达到了“神”的境界:“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此时医生的直觉判断难以言表,即《庄子·天道》所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后世医家称此为“医者意也”。在《内经》中,将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综合而用,形成了以运用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方式,这也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