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火场逃生要六防

在火灾中,直接致人死亡的因素主要包括:高温、毒烟、毒气、爆炸、触电、高处坠落、落物砸伤等。

(一)防止高温伤害

火灾中,最直接的伤害因素就是高温。

火灾发生后,高温火焰、炽炭、灼热的金属物体、辐射热等更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体表,导致人的机体受损。

在烧伤皮肤的同时,吸入体内的高温烟气会灼伤鼻腔、咽喉、器官等,引发伤者窒息从而导致死亡。

高层火灾中的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热空气具有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上升的趋势,产生了烟囱的效果。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就是消防应急疏散通道,常闭防火门就是为了阻止火灾产生的烟气进入消防应急疏散通道而设置的。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电梯井、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竖向向上蔓延,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燃烧产生的所有烟气都会向着这个烟囱汇集、上升,在烟囱效应下,浓烟以极快速度笼罩整个空间。

火灾中乘坐电梯逃生,就像是进入了烤箱和熏笼

火灾中常常会伴有断电的情况,此时的电梯就会停在这个烟囱中无法动弹,电梯会迅速被高温和浓烟包围。

(二)防止有毒烟雾的伤害

在火场中约 80%的遇难者都是被烟熏死的,也就是说火场中真正的第一杀手是燃烧产生的浓烟。

“浓烟”为什么容易致死?

1.高温致死

火场中,燃烧产生的浓烟温度可高达 700℃,人在这种高温环境下无法生存。

2.缺氧致死

燃烧过程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急剧下降。处于这种低氧环境中,人体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障碍、意识丧失、肢体痉挛(如腿抽筋),迅速丧失基本的判断和活动能力,甚至窒息死亡。

3.毒性、刺激性的燃烧产物致死

火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具有毒性、刺激性的毒性气体,常用建筑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 2.5%。可燃物质在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烟雾,如氮氧化物、甲醛、异氰酸盐、氟化物、氯化氢等刺激性气体。

有毒烟气会损伤人体神经系统,使人失去意识,丧失行动能力。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会堵塞呼吸系统导致窒息死亡。

4.蔓延迅速,降低逃生概率

大火未至,浓烟先至,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在浮力和烟囱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高热气体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迅速积聚。

正确做法:用打湿的毛巾折双层遮掩口鼻,判别风向(户外),朝着空气新鲜的上风(顶风)方向迅速撤离。

案例一:

2023 年 9 月,某市一农村自建房发生火灾。火灾烧损1 层砖混房屋,烧死一头即将下崽的母猪,造成一人死亡,死者系 50 岁男性。

经了解,火灾发生时,该男子三次进入火场抢救物品,终吸入过多烟气导致窒息死亡。

案例二:

2022 年 8 月,某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该人在救出儿子后,又返回屋内实施灭火,由于着火物燃烧蔓延速度快,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最终因吸入大量有毒烟气窒息死亡。

案例三:

2023 年 11 月 5 日凌晨 3 时 20 分,某镇胜利街发生房屋火灾。火灾扑灭后发现 4 名被困人员不幸身亡。死亡人员身上衣物被灼烧痕迹不明显,判断系因浓烟窒息死亡。

案例四:

某地火灾中,由于有人逃生时未随手关闭常闭防火门,致使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雾迅速充满楼梯间,2名租户因吸入高温有毒烟雾而窒息倒在楼梯走道尽头。

(三)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伤害

事故中(特别是化工类)一旦造成有毒气体泄漏,就会以泄漏点为中心,迅速向四围蔓延扩散,或随风向下风方向扩散。

正确做法:在室外,躲避毒气伤害应向上风方向迎风撤离,尽可能朝着地面上的高处撤离。

尽量不要接触低凹处的水源。因为有毒有害气体多数易溶于水,特别是遇到大规模毒气漏泄情况如硫化氢等,硫化氢极易溶于水成为硫酸。

案例一:硫化氢失控蔓延,243 人死亡

2003 年 12 月 23 日晚 21:57,某县高桥镇的一个石油管理局钻探公司承钻的油气田发生了一起特大井喷事故。

井喷产生的大量硫化氢失控蔓延,上千人中毒,243人死亡,9.3 万人受灾,事故现场 5 公里范围内 4 个乡镇的 6.5 万人被迫疏散,直接经济损失 9262 万元,间接损失2 亿多元。

这起事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死亡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一次生产事故。

这起事故处理完成后,百姓们回到家乡,发现家中饲养的家禽以及牲畜已经全部死亡。

有些孩子的眼睛受硫化氢气体的伤害,视力受到了影响。

案例二:车辆充装危险化学品时泄漏,19 人住院治疗

2020 年 8 月 29 日,某省一公司在充装液氯槽罐车的过程中,液氯万向节发生泄漏,随即工作人员关闭进料气动阀和手动阀,并进行管道抽空。应急救援队进入现场进行雾状水洗消,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但事故仍导致 19 人住院治疗。

案例三:捡废品捡到毒气罐,5 村民中毒

2023 年 2 月 17 日,某省一村庄空地上,一人在搬运一个废旧铁罐时,大量淡绿色的气体突然快速喷出并迅速扩散,持续的时间将近 30 秒,整个场地变成黄绿色,现场气味浓烈刺鼻。

经查,废旧铁罐罐体标注为氯气。

事件共造成 5 人中毒,其中 1 人住院治疗,其余 4 人留院观察。

案例四:有毒浓烟,造成 42 人死亡、2 人受伤

2022 年 11 月 21 日 16 时许,某市一商贸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着火原因是,该公司负责人在一层仓库内违规开展电焊作业,高温焊渣引燃包装纸箱,纸箱内的瓶装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受热爆炸起火,进而使大量黄油、自喷漆、除锈剂、卡式炉用瓶装丁烷和手套、橡胶品等物品相继快速燃烧蔓延,并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浓烟,造成 42 人死亡、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2 311 万元。

案例五:毒烟造成密封塔内 7 人中毒窒息死亡

2022 年 3 月 14 日,某市一公司发生火灾事故。

着火原因是检、维修作业人员在烟道垂直段内部进行热切割动火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割金属熔渣掉落引燃了升温箱和烟道内防护层,火灾烟气窜入脱硫塔内,造成正在塔内作业的 7 人全部中毒窒息死亡。

(四)防止爆炸伤害

火灾中的高温环境下能够发生爆炸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泄漏的燃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承压储气罐(液化气钢瓶、氧气瓶等)、杀虫剂罐,违规存放的汽油、酒精,各种储能装置如电池(电动车电瓶、手机电池等),甚至突然涌入的空气也可能会使氧气急剧增加发生爆燃等。

有毒有害气体多数都是可燃的,一旦泄漏,会迅速充满所在空间并向周围蔓延,极易造成现场人员中毒窒息。如果此时遇到引火源,就会发生燃爆,所造成的危害往往不只是几个、十几个人的事情。掌握一定的防毒气危害常识很有必要。

当发现或听到、接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警报后,不要改变房间内各种电器开关的状态,不要在室内拨打电话。严禁触动各种电器开关并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因为常用的电器开关都是非防爆的,开和关的动作都有可能产生火花从而成为引火源。

案例一:

2023 年 11 月 24 日 14 时 50 分,某村一木业工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起火爆炸原因是一废弃料桶残液起火爆燃。消防救援人员 15 时将火扑灭。事故过火面积约 20 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二:

2023 年 5 月 11 日,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多次爆炸,震动周边建筑。火灾初步原因为五楼活化房聚合物锂电池热失控爆炸,所幸无人员伤亡。

案例三:

2022 年 5 月 17 日 8 时 54 分,某有限公司 10 万立方米调节池上方外包作业人员违规用氩弧焊对除臭设施风管漏点进行焊接施工时,因作业人员不了解作业的风管内充满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在作业前没有遵守有关规程对需要作业的管道落实隔离、清洗、置换、监测的安全措施,发生燃爆。造成 3 人死亡、3 人受伤,相关装置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 1800 万元。

(五)防止触电伤害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又没有触发电路的自动保护措施,没有及时断电的情况下,电气设备和线路仍然带电。同时由于火灾的高温作用,造成电气电路变形脱离原来的安装位置和绝缘层破坏,人在混乱的逃生过程中万一触碰到带电体就会造成触电。

(六)防止落物砸伤

火灾的燃烧作用会破坏构建物的结构,导致变形或基础损坏造成坠落、坍塌、倾倒等。

案例:

2023 年 7 月 30 日 12 时 24 分,某区人民西路 111 号的一家服装加工作坊突发火灾,紧急求援。

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处置。在救火过程中,两名消防员被火场坠落物砸伤。

受伤消防员随即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x9gCG0bcaVBGWTR3pvxNTDOy5E2dGGcBnRXB0mNlpqu0wW3iASQF+IoLAAPzz/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