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源头,有这么一些人仍然沉醉在发现美、追求美、呈现美的过程中,并在实践中把这种精神产品转化为物质的、可见的,使之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从而传递着历史的记忆、传统的认同、族群的精神、审美的流变。他们带着自然界的灵感,带着天赋,带着口耳相传、父业子承的自觉,连接起一条条民族文化的链条,而闪现在这些链条上的光点,正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当看到黄金交错镶饰的藏式腰刀和腰带时,我不由得感叹艺人手工的精致与华美。享有盛誉的玉树腰刀以安冲出产为最,据说制作安冲腰刀的传统手工艺已经传承了 500 年之久,2009年,文化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荣誉颁予了龙多然杰。
我们在一个雨天拜访了龙多然杰。这位老人在 1948 年的夏天出生于安冲乡拉孜村,因为是家中独子,父母将之视若珍宝。彼时,太爷的锻造手艺已声名远扬,果洛、昌都、甘孜、阿坝一带的许多客人慕名前来订购,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改革开放后,安冲乡成立社办企业,以他的父亲为首来主办,教授了许多弟子。
龙多然杰 13 岁时开始学习这项手工艺,从制作铆钉和铃铛入手,逐渐掌握了锻造技术,许多白铜、黄铜材料在他的反复练习中终于呈现出想要的模样,铁锤、铁钳、钢凿、钢剪等工具的使用也终于得心应手。到 16 岁时,父亲才把黄金和白银材料交到他的手上,当他打出第一把银质镶金的腰刀时,那种喜悦和满足感从此一直伴随着他。
在父亲的耐心指导下,这位第五代传人已经完全继承了家族技艺和荣誉,在他盛年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锻造技术在康区无人能及,更何况以诚信为本的品质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市场,直到今天,省外至乃国外的客人还在不断地送来订单。
龙多然杰老人坐在他狭小的工作室里,燃起了木炭。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起来时,他慈眉善目的表情就仿佛听到了悦耳的音乐一样。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些已经完工的女式腰带、藏刀、火镰盒,镶嵌着红珊瑚和绿松石,在黄金叶片的衬托下尤为夺目。
早就听说龙多然杰的作品花纹雕镂细致,立体感强,尤其是他制作的藏刀长度、宽度、弯度都恰到好处,佩戴起来舒适,使用起来方便,不但外形美观、工艺精致,而且结实耐用。他手中制造出的工艺品,金、银、铜、铁等材料都要选最好的,他说保证材质是保证质量的基础,他从不会以劣充好。
老人记忆中最喜欢的是做给儿子的两把刀子,当时在花纹的设计上做了一些创新,印象最深,我想也是用情最深的缘故吧。他与夫人拉要生育了七个子女,虽然也想过要传承这项技术,但孩子们接受教育后都从事了其他工作。他不停地摩挲着衣袖,目光中流露出一些遗憾。他说,好在也有不少学生前来学习,他会倾其所有,把看家本领都教授给他们,不能让传统工艺就这么失传。如今,他已专心教过 23 人,学生的学生已有上百人。老人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将来工艺会创新,技术会进步,传统文化向前发展大有余地,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品还是大有销路。
在结古镇木他梅玛山下,我们费了些周折,终于找到团结巷 118 号的门牌,拜访了旦增多杰老人。
这位民族传统服饰制作的传承人,翻出几个黑色提包,拿出户口簿让我们看,他 1946 年 11 月出生于仲达乡塘达村塘龙社,15 岁时师从父亲学习裁缝手艺,实际上在这之前他已经对这项工作怀着深厚的兴趣,父亲以此养家糊口,家境不错。
旦增多杰老人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些腰带、藏靴的成品、半成品,以及一些金属的缝纫工具,阳光从东面的窗户照射进来,洒在略显破旧的沙发上,扶手上静静地躺着一支转经筒,隐约能听到山上结古寺传来的诵经声。老人患有比较严重的哮喘病,但一说到钟爱的服装,他的眼神里就充满了热情的光芒。
他的家从仲达搬到结古已经有些年头了,因为孩子们要上学读书,另外也需要更大的服装定制市场,那时他的名气足够一年忙到头了,于是产生了传授学生的想法。
第一个学生是安冲人,他们在结古镇偶然相遇。当看到这位下半身瘫痪的残疾人时,旦增多杰顿起恻隐之心,就想帮助他找到生活出路,正好裁缝需要坐着工作,他就萌生了将他收为弟子的想法。那时家中传统是技艺不外传,但旦增多杰还是坚持教他手艺。现在这位学生做裁缝已经做得很纯熟,生活过得也很好。
自那以后旦增多杰就专门教授残疾人,如今已经有五六十位学成后独立支撑门面了。他笑着说,人们不应该小看残疾人,他们实际上聪明伶俐,学习非常快,聋哑人不说话,残疾人不挪窝,可以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绝不会浪费时间。
他拿出针线包指给我看,这个活虽然小,但需要十足的耐心,精细程度高。他喜欢把这些精细的技术都传给学生,让更多的人受益。
他为别人家做衣物都是精打细算,尤其在裁剪贵重材料时十分小心,绝不浪费一丝一毫,让客人最大程度地节省材料,有的人家最多时一次缝过十套衣服,因此他还能拿到额外的奖金。他指着窗外骄傲地说,周边几里的人家,他们的衣服百分之八十都是他做的。
老人与夫人江永文毛虽生育了 4 个孩子,但孩子们都在外谋生,不靠这个技术生活。老人说,等于这个传统文化要从这个家庭消失了,虽然遗憾,但是还有那么多学生学习到了一定的技能,从这点上说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老人颇有微词,认为他们平时都不穿传统服装,只在过年过节时才当作装饰品来穿,何况加入的时尚元素虽然好看,但根本看不出裁缝的价值。原来的衣服有很多程序,里里外外,缝合接头,要求都很高,现在的衣服不能算正规的藏装,因为技术含量太低。
老人正在手工缝制一件羔皮藏袍,可以看到羔皮的连接处非常平滑整齐。他拿着针线的手黝黑粗糙,骨节变形,正是这双手做过了几万件衣服、几千双藏靴、六七千条腰带,他一生所有的辛苦和劳动都体现在了这双手上。
玉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驰名中外的玉树藏族歌舞,是一部部流动的历史,千百年来流动在玉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其中新寨的“秋卓”舞蹈独树一帜,有人说当舞者的一条腿抬起准备舞蹈时,观众跑到距离 5 公里外的结古喝杯茶再回到新寨,舞者的那条腿还没有放下,可见“秋卓”具有深沉凝重的风格和严谨深邃的内涵。
今天良辰吉日,
一喜天上照吉星呀,
天上照吉星,
二喜今日缘起不尽,
地上显吉日,
三喜今日跳起幸福的卓,
舞姿优美,
三喜结缘的卓舞呀,
请尽情跳舞。
空中的八辐轮,
呈现在蔚蓝的天空呀,
呈现在蔚蓝的天空。
地上盛开八瓣莲花,
盛开在大地上,
宛如琉璃法轮上,
打开的宝伞。
昂江措老人正是新寨“秋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于 1945 年 7 月出生在这个古老的村庄,家中有 7 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父母去世时他只有 14 岁。那时,他已经着迷于卓舞,在近乎疯狂的学习、练习中排解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当时村子里有一位卓舞跳得最好的名叫才日的老者,年轻人们都围着他学习舞技。印象最深的是,才日老师常常说“秋卓”的根本要领是舞者一定要沉着,就像大鹰吃饱后走路的样子,因此表演时最佳年龄应该是沉稳成熟的 30 岁以后,切忌轻佻。当年,才日老师教出了一批学生,最多时舞者有 108 人,可以同时上场表演。新寨人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可以从一首歌谣中感知到:
别说我们新寨没有乐趣,
勒阿卓松就是我们的乐趣;
别说我们新寨没有宝贝,
自显嘛呢就是我们的宝贝。
“秋卓”的发明者是第一世嘉那活佛,他在 300 年前建成新寨嘛呢石经城的庆典上即兴起舞,据说他一生中编创了 180首“秋卓”乐曲,可惜大多已失传,现在留下来的仅有 30 多种。
昂江措老人从年少时跳到现在,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夫人笑称他痴迷于卓舞,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舞蹈上,只要他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她就会一直支持下去。
我村山谷上部,
黄色的泉水有一金,
一泉有一金,
黄金般泉水边上,
飞落着八十只金鸟,
金鸟那悦耳动听的鸣声,
迎来了采花的蜜蜂。
老人说,许多歌词和旋律深深地刻在他脑海里了,有时梦里还在舞蹈,这也是积累功德的事业,完整地跳完一整套舞蹈,相当于念诵一亿遍莲花生大师的心咒,甘露和鲜花就会呈现在心中,虽然辛苦,但却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秋卓”只有成年男子们才有资格表演,这种传说中具有降雨威力的舞蹈,在昂江措老人的带领下,常常从日落跳到第二天日出,也跳到了康巴卫视等重要的媒体上,成为展示玉树传统舞蹈的一扇多姿多彩的窗口。
一是祝福不落的日月一样闪烁,
二是祝福南方的云彩一样富裕,
三是祝福天空的繁星一样灿烂,
愿三祝福心想事成。
一是祝福隆隆的雷声一样动听,
二是祝福绵绵的细雨一样凉爽,
三是祝福幸福的卓舞永远跳动,
愿三祝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