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姚桐斌,1922 年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童年靠父兄做小本生意的微薄收入读完了小学。由于家境困难,父亲觉得他粗通文墨记得了账,就不需继续读书,和哥哥一样,在家做个好帮手,长大后做个小本生意就知足了。

可学校的校长不干了,他说当了这么多年校长,才遇上这么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上学太可惜了。校长数次到姚家来劝说:“像这样的好学生,我是第一次遇见,他要是不上中学,简直太遗憾了。”

大哥极力支持弟弟去上学,说:“家里有我一个帮手就够了,让桐斌上学吧!”

姚桐斌的态度更是坚决,“我要上学。我就是要上学。”

父亲终于同意了。

姚桐斌如愿上了无锡县中学,成为黄土塘镇第一名中学生。

在无锡中学,姚桐斌是个质朴、踏实、勤奋又好学的学生。他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班级里,他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学校的校长徐冠杰是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英语水平相当高,他总是亲自授课。他授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叫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别的学生都很害怕,就姚桐斌无畏无惧,因为他英语学得很好,心里很有底,每次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很得先生的赞誉,被树为全班的楷模。

平时,姚桐斌还做学生会干事,常常为《学风》校刊投稿。他还十分热爱体育,是个很不错的投篮手,总能在比赛中得很多分,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

姚桐斌如愿以偿,完成了初中学业,顺利地走出无锡中学的校门。

但这个时候,他又被一个无情的现实挡住了去路。他小学毕业想再升学时,是父亲出来反对,让他差点和无锡中学失之交臂。可这次不是父亲出来阻止,而是残酷的战争。

北平爆发卢沟桥“七七”事变后,8 月 13 日黄埔江边又爆发了“八一三”事变,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

上海沦陷了。

后来,无锡也沦陷了。

父亲觉得没什么。他看见二儿子辍学在家,便给了他一小笔资金,让他在镇上摆个小摊,卖些香烟、火柴、袜子、针头线脑之类的商品,以维持生计。

这哪里是姚桐斌的志向。可父命难违。

姚桐斌白天在小镇街头摆摊。晚上回到家中,就一头钻进课本里,开始艰苦地自学。

就这样,他没耽误学业。

这样的日子又过去了一年。有一天,姚桐斌再次向父亲表达继续求学的愿望,但父亲执意不答应。他和父亲激烈地争执起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又是大哥站出来支持他,答应替他做父亲的工作。

后来,父亲勉强同意他去上学。

两年后,他带着一点点积蓄,只身来到上海成康中学读高中。

半年后转入江南中学。

由于缴不起住宿费,他只好每天睡在教室里。买不起课本,只好向同学借,然后逐字逐句地抄写。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烧杀抢掠,同时实行奴化教育,规定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教师要受严格审查,还要时常在特务的监督下上课,让日语成为国语,企图培养一代日本国的“良民”。

姚桐斌——一个有良知的爱国学生,怎么可能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还要去学侵略者的语言——日语。

于是,他便瞒着父亲和家人,与四位同学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越过日军的一道道封锁线,终于逃出了上海。然后绕道浙江镇海,前往四川。他们听说那里还是一片净土,而且有很多很多的好学校。这让他们兴奋无比,也有了无限向往,便下决心去内地上学。

不料,到了江西,姚桐斌不幸得了伤寒,发热、头痛、呕吐、乏力……一齐向他袭来。继续赶路已经不可能,只好停下来,借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养病。

眼看考期一天天临近,那几位同学不能等待姚桐斌痊愈,给他留下一些财物,拜托这家好心人照料病人,然后继续赶往四川。

姚桐斌一人独自留在了江西。

躺在病床上的姚桐斌,呆呆地盯着屋顶,心里火烧火燎,却想不出该如何是好。四川是肯定赶不过去了,掉头回上海,自然不行,刚从日军的封锁线一关一关闯过来,没出差池已是命大。回无锡老家另谋出路?这也不是上策,尤其对支持自己上学的大哥,怎么交待?

他从未有过的迷茫、困惑涌上心头。一边被伤寒折磨,一边落入进退两难的处境……

正是梅雨时节,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犹如他的心境。

什么时候能见到万里晴空?

正当姚桐斌为自己的前途一筹莫展时,他得到一个好消息:江西成立了国立十三中学。

这真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也是天赐良机,这时他的身体也得以康复。

经历这些磨难后,姚桐斌坚强得像个勇士,他要奔向“战场”了。

他怀着感激之情,辞别了悉心照料他的老乡,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考场。

姚桐斌于 1939 年终于到达江西吉安县,顺利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

父亲得知此事后,觉得二儿子为了上学,去冒这样的险,而且不跟家人商量,越想越后怕,越想越生气,最后震怒了。他大骂暗中给姚桐斌接济的大儿子,还不让三儿子和小女儿上学了。

父亲还是不解气,又火冒三丈地给二儿子写信,训斥他大不孝,从此不许再踏进家门,“你回来,我就打断你的腿!”

这次真的把父亲惹怒了。

姚桐斌知道,在信里给父亲解释不清楚,只能暂且搁置不提。

他也明白,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学业。

吉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乡。离吉安二十公里远有一座名山,叫青原山,海拔 320 米,连绵 10余里,被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

山上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分东西两院、上下两进的青原书院,战时成立的十三中就设立在这里。

国立十三中和其他中学一样,都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的学校。

据史料记载,这些国立中学大多招收沦陷区的学生。他们大多是背井离乡、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学生,所以住宿费用由国家负担,直到毕业。

不仅是学生,国立中学的老师们大部分也来自沦陷区。他们为了逃避战乱而供职于这些国立中学,他们中有许多名牌大学的教授和讲师,有了他们的加入,教学水平自然不会太低。

姚桐斌非常喜欢这所中学,不是喜欢这里的绿水青山,而是喜欢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外面兵荒马乱的氛围相比,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更是读书学习的天堂。

没多久,陈颖春校长就发现了这位勤奋好学、用功刻苦、考试成绩总能遥遥领先的学生——姚桐斌。

陈颖春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去德国留学。就读北京大学时,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的影响,在聘任教师时讲究学识、品德和教学水平,在办学方法上主张“德、智、体、乐、群”并举。

乐,就是快乐,群,就是合群。

那时候,经费困难,物资短缺,又有上千名学生,生活十分艰苦。陈校长便鼓励师生一起过集体生活,共渡难关。每逢周末和假日,组织师生开展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兴趣,又丰富了生活,还增强了凝聚力。

1941 年,姚桐斌高中毕业了。

他在江西全省会考中,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为十三中争了光。

陈校长发给他一笔奖金,以资鼓励。

姚桐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国立十三中。

他很珍惜这笔得之不易的奖金,决心要把它派上最大的用场。

他把这笔钱变成了报名费和路费。跑到几百里外的湖南去参加几所大学的招生考试。

为了节省开销,他把花费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一路上不是借住学校,就是投宿祠堂,而且平均一天都吃不到一顿饭,经常饿着肚子。

考完试后的两个月,姚桐斌一边做临时工,一边等待消息。

结果,令姚桐斌喜出望外的是,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湘雅大学和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均给他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最终,他选择了当时迁往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 ak5Tf0rmu5Sl1VWya++s2vtHQwksSnfbqn0KSbawdHBg9jFwowv6OBqI2H+R/W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